登陆注册
1123200000072

第72章 七月社 希望社发生机制和运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

七月社、希望社发生机制和运作史研究的创新之作——读周燕芬《因缘际会》

张学义

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的研究,近年来开始显现出新的突破和成绩。这是现代文学研究中一个有新意、有挑战、有价值的研究课题。由于研究的重点偏重于人事,把研究的关注点集中到现代文学最原初的起点——个人的文学活动,使得文学史上某一文学社团的形成、流转、活动、作用等得到细致和深层次的揭示、诠释。这对以往的偏重于文学流派研究,是一个有效的修正和完善。西北大学周燕芬教授的《因缘际会》(武汉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是对现代文学史上以胡风为中心的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文学社团研究的创新之作。

一、全面系统地勾勒出社团的起承转合

无疑,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的文学社团的文学活动和文学成就,在现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而独特的地位。多年来,有关的研究并未停歇。随着20世纪80年代后胡风集团冤案的平反,相关的研究逐步提升并持续活跃,最终,大家注意的焦点多集中在胡风身上。但是,对胡风的研究无法全面说明七月社、希望社及其相关文学社团的发生运转和整体风貌,而对文学社团的整体把握又是文学研究中新鲜而重要的一翼。在《因缘际会》中,首次完成了对凝结了胡风巨大心血的七月社、希望社等文学社团的历时发生和运演过程。周著从“左联”及其内部斗争入手,指出:“左联”“名义上的作家团体和实际上的政党或者第二党构成一种矛盾或悖论,是左联内部矛盾的发生和关门主义、宗派主义逐渐盛行的必然原因”(6页)。于是,“左联”内部形成了雪峰派、胡风派和鲁迅派。但是,在这三个所谓的“派”之外,还有一个周扬派。“两个口号论争”使“左联”的内部斗争白热化,而鲁迅的去世,加速了“左联”队伍的解体。抗战烽火的纷起,催生着新的文学社团的诞生。

周著在第2章和第3章翔实展现了七月社、希望社及相关社团的背景、来由与流变、同人队伍、社团特征、社团活动、个人关联等,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是该著最有分量的部分。在这里,周著让我们明白了鲁迅逝世给左翼文坛形成的空白、胡风等作家受到的冷遇、排挤和创办新的文学刊物的迫切需要的情势。就文学社团的根本特质而言,周著第2章第3节的“七月社的构成形式与社团特征”和第3章第5节的“希望社社团特征以及摩擦与对抗的产生”是最重要的两节内容,既是对社团特征的深度揭示,也是首次对这两个主要社团以社团研究的诸要素条理化的探究和揭示,从而把七月、希望等文学社团研究和以往偏重于文学流派研究的做法区别开来,凸显出周著的文学社团研究的特征。就以七月社为例——

七月社的组织形式:《七月》杂志(107页);

七月社的纲领性文献:胡风的《七月》杂志的发刊词(107页);

七月社的特征:既开放又集中(109页);

七月社的精神特征:坚持五四新文学路向,配合抗战的现实需要(112页);

七月社形成的关键因素:鲁迅的思想精神(116页);

七月社的成型:以鲁迅和胡风为之奋斗的新文学为共同追求,相互激励而结为一体的作家群(117页);

七月社文学追求的精神纽带:主观战斗精神(129页);

七月社的艺术风格:时代的激情、现实的忧患、作家的忧郁、笔触的疾厉、色彩的浓烈(129页)。

另外,周著的全面性在于,从七月等社团的产生背景、产生机缘、中间的转换与终结,乃至作为胡风集团分子的遭遇,都在纵横交错的叙述中得到有始有终的展现。七月等文学社团的发展变化轨迹,因此得以清晰呈现在读者面前。

二、拓展了胡风研究

胡风研究,就是以胡风为研究对象展开的全部研究活动。当然,研究界把胡风研究主要集中在围绕胡风的创作、文艺思想、文艺活动而展开,也合乎情理。但是,就目前胡风研究的主要趋势看,大约主要表现为:一,有关资料的搜求和汇集;二、围绕胡风事件的回忆和申说;三、胡风文艺理论的研究;四、胡风知识分子命运的研究。周著属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书系”之一,而这套书系所追求的,正是见于在文学研究中以往只重视文学流派的研究而轻视了社团研究的现状而着力于“研究文学社团的兴衰聚散”,其“重点在人事”。周著正符合这样的学术研究设计。

如果说陈思和、南帆主编的中国现代文学社团史研究已经以出版了15部著作的成就显示出对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拓展价值的话,周著对于胡风研究而言同样具有其拓展的意义。陈思和先生对现代文学社团大致从4个方面来划分:一是传统文人社团形式;二是依托现代知识分子公共空间的社团形式;三是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作家的形式;四是文人小团体的形式。依此来看,周著所研究的七月、希望等文学社团,正属于第三种类型,即“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作家的形式”。周著拓展的意义在于:一、第一次把胡风稳妥而恰当地放置在“七月”、“平原诗社”、“诗垦地”、“七月文丛”、“希望”等文学河流里来作纵向的勾勒和考察;二、把胡风的文学社团和后来的“胡风集团”第一次从文化演变的角度联系起来,从而看取胡风等作家文人的存在方式。这一点,又超出了“以同人刊物为核心聚集作家”的概括范围,也因此显示出胡风命运的悲壮及其可贵的品格。

三、初步建构起相关的学术研究框架

现代文学社团研究还是一个尚待大加开掘的文学研究领域。由于诸多原因,还有许多困难横亘在研究者面前,以胡风为核心人物的七月、希望等文学社团研究也是这样,诸如有的资料难以搜求,有的资料在不知不觉中消失,有的话还不能说,有的事情还不方便下断语。但有了这个研究,毕竟开了一个好头。

周著的三个“附录”很值得称道。作为附录一的“参考资料”,详尽开列出周著的资料来源。作为附录二的“相关期刊和丛书目录”,向读者全面展示了有关七月、希望等多种过往的文学事实的目录索引。作为附录三的“胡风相关社团编年大事记”,为读者捋出一条比较清晰的线索。这些看似单调枯燥的“附录”,正是学术研究之功力的绝好体现,也是研究者面对研究对象心存敬畏、认真劳作的结晶,还是着手研究开辟新境的基础,更是有益于后来者接力于新的学术起程的真实助推。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准确理解,应该是“中国——现代——文学社团”,也就是说,“中国”是空间概括,“现代”是时间上的概念,“文学社团”是包涵着一切文学品种的文学大家族里所形成和存在过的文学社团。这样看来,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社团的研究任务,非常艰巨而且光荣。艰巨,是其研究任务非常之巨大和繁多;光荣,是按照这样的内涵理解,目下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解的局限性有望得到新的突破,乃至中国现代文学及其研究的面貌将得到大的改观。试想,在现代中国这样一个时空下,所有的文学社团都纳入研究者的视野的时候,中国现代文学的整体新格局将被勾勒出一个清晰的轮廓,呈现出一个全新的面貌。中国现代文学在这样的研究视角下,将是一个更符合历史真实的文学景观。这将是一个巨大而迷人的文学建筑。周燕芬教授以《因缘际会》的著述,奉献出自己的真诚的建设性劳动。

(作者单位: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同类推荐
  • 雁门关

    雁门关

    雁门关自古即为中国北部一重要的边防要塞。历史上除元、清等少数民族王朝外,雁门关一直是牵动历代中原王朝最敏感的那根神经。秦击匈奴、唐阻突厥、宋御契丹、明防瓦剌……滚滚狼烟几乎从秦一直燃烧到近代。作为中原门户,雁门关参与并见证了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历程。一部雁门关发展史,几乎就是一部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壮大的历史。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谜语实用集锦(中国民间文化丛书)

    本书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介绍中国的谜语文化:自然谜、植物谜、动物谜、常用物谜、工矿交通谜、军事武器谜、商业贸易谜、海外港台谜、文化体育谜、书报刊谜、字谜、词语谜、歇后语谜等。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新读

    《弟子规》分为五个部分,三字一句,两句一韵,具体列述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热门推荐
  •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我本女儿身:王的男人

    【本故事纯属虚构】悲剧的女穿男也就算了,为什么还让他的周围围满了样式不一、品种齐全的各种美男?这不是存心让谢小宁这个大龄剩女心痒痒么?游园惊梦,梦醒竟是男儿身,和他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师哥是个有点傻有点天然呆的大帅哥,和他一起逃亡一起进宫的是腹黑的凌国太子,天天守望他的是个邪魅不羁的御前侍卫……且看大龄圣女悲剧女穿男后如何在成群美男中斡旋……
  • 溺爱娇妻

    溺爱娇妻

    他羞辱她在先,她愤怒地将红酒泼在他描金深邃的俊脸上,于是他与她结仇。他是商界之骄子,名流之翘楚,却在他身上发生过那般可笑的事。在几年前,他的订婚宴上,未婚妻莫名消失,令他在一时成为夜城最大的笑柄!自古有云,红颜祸水。于是在那之后,他对女人淡心,绝情。面对身体日渐虚弱的奶奶逼婚,他岑冷的唇勾起了一丝淡淡的弧度。夜城最奢华高端的露天吧台里。在几次让他很不爽地邂逅后,在那天缱绻的夜色下,或许,他心里已经有一个目标了.....她是家道中落的落难千金,妈妈病重急需几十万手续费。当他找到她,提出用五百万买她的婚姻的时候,她只知道自己已别无他法.....他曾送给她一对同心圆钻戒,却没有告诉她其中的寓意。钻石代表永恒,同心圆则代表相遇!他深爱过她,失去过她,她亦是如此,不过依然深爱。但幸好,在爱了千回百转之后,他与她在五年时光的情虐里,相遇、相爱、终于相守,此生无憾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魅惑女王,妖孽总裁太腹黑

    魅惑女王,妖孽总裁太腹黑

    ☆本文参与言情小说吧新人训练营☆本书,原名·妖孽尊少,老婆嫁定你。初次见到他,她因为喝多了酒跌倒在他怀里,被他认为是那种投怀送抱得女人。第二次见面,两人是以沫氏集团总裁和亦氏集团总裁的身份见面,斗嘴不穷。她本是南宫家唯一的孙女,只是在一场意外中失踪,十年后强势回归,不再是以前很可爱什么都不懂的南宫家的公主,而是改名换姓,成为沫氏集团的总裁--沫涵。同时也是圣女帮帮主-圣女。绝美冷艳他是被世界公认的商业和黑道界的天才-亦铭轩,他是亦家的孩子,也是亦氏集团总裁和死神帮的帮主-死神。受到别人的崇拜和仰慕,也畏惧他。他很讨厌女人,对女人简直到了厌恶的程度。霸气、帅气两人一见面就吵架,每次都闹翻天一样,冰冷的他不知不觉心在悄悄的沦陷。可是当亲梅足马出现时,她却已爱上别人,身边的追求者也不断。两人的争吵也时时不断,像是天生的一对冤家。
  •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晨笛(生活晨报优秀作品集)

    《生活晨报》是由三晋文化研究会主管主办的一份综合类报纸,如今已走过十五个年头。他们将十五年来的稿件、图片、版面进行梳理、选编,结集成册,这实在是一件可喜可贺的事情。三晋文化研究会这些年陆续出了一批书,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我们深知,出书是一件很兴奋也很艰难的事情,如同一位母亲孕育一个生命。个中甘苦,身心的付出,不亲身经历者很难感同身受。
  • 武极碎空

    武极碎空

    药王谷药仙转世重生,成了风家三少爷风逸……从此这个被称为“天生废柴”的男人,彻底逆转了人生,利用前世炼药的经验,改善体质,畅通经脉。炼制逆天神丹,引雷淬体,沙漠苦修,九转凝魂;弹指惊雷,手握至尊神器,脚踩天下高手!终于成就一代传奇!
  • 字母的童话

    字母的童话

    本书把26个字母的关系用爱情的方式演绎出来,环环相扣,形成一个神奇、美好、纯真的童话世界。26个字母,它们既是全文的章节名称,却又是26个故事的主人公,每个字母代表一个渴望恋爱的孩子,用自己凌厉却悲哀的眼神谱写出一曲惟有恋人才听得懂的灵魂乐。一曲惟有恋人才听得见的灵魂乐,一部26个字母荡气回肠的爱情圣经。
  • 安全责任无小事

    安全责任无小事

    从胶济铁路火车脱轨到杭州地铁一号线塌陷,从深圳舞王俱乐部的特大火灾到致74人死亡的山西矿难,残酷的现实一次又一次地向我们证明,事故的发生总是由一点一滴的不安全因素积累而成的。安全系于人人,细节确保安全。只有人人负责安全责任,做好每一个安全细节,我们的生产才能够不受威胁。
  • 同学少年不言情

    同学少年不言情

    也许,我们相遇的时间不对。也许,我们相遇在最美好的时间里。这就是坏蓝眼睛小说集《同学少年不言情》中的一个个故事们所要表达的一切,也是一切故事的惟一表达,在一个特定的时间里,爱情,变得美好而又哀愁。坏蓝眼睛的手如一面镜子似的,用她满怀热情的文字,照耀着那段早已遗落于流光里的岁月,一次又一次的穿梭在那些故事与故事的细节中。她制造出了一个叫做苏格的青春少年,细长的眼,苍白的脸。她一次次的在她的故事中改写着苏格的命运,苏格如一个玩偶般的,与不同的女主角配着戏,或是被暗恋了,或是也在注意着某个人。只是,情丝的波动是那样的相似——我要喜欢他(她)么?我可不可喜欢他(她)?青春的画面在这面坏蓝制造时光之镜中被一一的呈现出来,时间在这里是美好的,也是邪恶的;爱的初生是美的,爱的交往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还太小,因为我们肩上还有其他的责任。
  •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四段生死离别的爱情,四对为情所困的有情人,他们各自有各自的结论,不论悲喜,但都震撼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