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3200000071

第71章 通过“窄门”后的宽阔:歌词研究前景探讨(3)

由此可见,《思问录》的文学史研究的理路,是将微观史作为切入的视角,而不是最终目的。作者虽然强调从具体细节入手研究历史,但落足点仍是希望寻求对历史的整体把握与深度反思。《新青年》在《甲寅》杂志的停刊和甲寅作者群的解体、分化中诞生,这恰恰体现了近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由政治启蒙向新文化启蒙的发展。在政论杂志《甲寅》中崭露头角的“社会性议题”到《新青年》中越发凸显,遂使“社会”与“文化”成为“五四”时期知识生产的主题,这表现了清末民初知识生产的主题“国家——社会——文化”的演变过程,而这既是知识阶层参与社会策略的转变,又代表了知识分子对自身公共性、社会性的初步觉醒。诸如此类知微见著的论述在《思问录》中随处可见,这体现着作者微观史视野下的历史主义传统与社会科学取向。在这一点上,《思问录》显然更接近于以梅狄克为代表的德国微观史学派,而区别于以金兹伯格为代表的意大利同道。虽然梅狄克认为只有“小的才是美丽的”,但正如伊格尔斯所指出的那样,这并“不是指脱离了更大的语境之外的轶闻逸事史。事实上,梅狄克坚持说:历史学应该从对‘中心’体制的关怀转移到边缘上面去,在那里可以发见有并不符合既定规范的每个个人。然而,个人却只能是作为一个更大的文化整体的一部分而为人理解。因此他所追求的微观史,缺少了一个宏观社会的语境便不能成立”。《思问录》曾表达了对梅狄克观点的赞同,看来这并非作者一时的心血来潮。实际上,《思问录》绝不仅有对梅狄克微观史学说的借鉴,更是对微观史学带有后现代主义极端倾向的修正,从而既避免了使微观史、日常史研究“退化成奇闻逸事和发思古之幽情”的危险,又避免了所谓的“后现代历史叙事学”对历史真实的虚无主义态度。

《思问录》对《绿波传》的考辨,对《闲话并耕》的钩沉,以及对《骆驼祥子》英译本传播状况的梳理,都体现了相当传统的治史之道,即对于史料的重视;即便是在借微观史学之力最多的第一、二两章,作者也同样坚持从史料出发的原则,并采用了细密严谨的社会学方法,使用了一些第一手的统计数据和报表,这不仅增强了论述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而且昭示了一种文学史研究的新理路。正如不少理论家所指出,微观史与宏观史的结合可能是未来史学的发展趋势,而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互渗对于彼此都可相互激发促进,彼得?伯克已经非常清晰地论证了这一点。我们的文学史研究,从中也可获得启发。从这种意义上说,《思问录》一书不仅提供了一些独到新颖的研究结论,其方法论的意义或许也同样重要。

《思问录》对微观史学方法既有所借鉴又有所修正,既借用西方又立足本土的研究理路,显示了作者广阔的理论视野与谨严的治学理念。《思问录》对社会理论的娴熟运用,之所以是恰切而富有说服力的,是因为作者坚持了立足本体、化而用之的原则。作者在一篇书评中,对于另外一位青年学者曾有这样的期许:“既有面向世界敞开的廓大胸怀,也有自己独立的阅读和思考;既能借鉴吸收国外的社会科学理论,也能珍视源自本土的切身体验,特别是应该以自身对民族历史的深入阅读和体会为基础,强化自身的问题意识而不至于陷入别人的话语场而不能自拔。”他将之称为“在地的文学史研究”,而以此概括《思问录》的研究理路,同样是恰如其分的。

《思问录》对社会学理论的借用顺手拈来,这广阔的理论视野为探求新思路、形成新认识提供了重要的支点。如果说《思问录》对汪曾祺气质的评论和对“自由人”文艺思想的复原都是传统意义上知人论世的文学研究,显得客观辩证;那么,在新的社会理论的支撑下,《思问录》对文学现象的研究乃至对当下文学作品的解读都充满了发人深省的反思意识,彰显出个性飞扬的学术品格。小而言之,这体现在借用原型批评理论对莫言小说《蛙》进行的文化解读,借用微观史学对影片《十月围城》所做的虽短小精悍却精彩迭现的个性评论;大而言之,则体现在以知识社会学的视角切入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新释读,和对时下十分热闹的“知识分子”问题的深刻剖析。这些研究,不仅总体上得出了不同于前人的崭新阐释,而且于具体问题上屡有新见。比如,对传统研究视角“启蒙”的反思就很有启发性。前人的研究往往把《甲寅》、《正谊》等民初政论杂志,甚至更早的《清议报》、《新民丛报》等改良派刊物视为新文化的批判对象,然而从知识积累的角度看,这些刊物却是广义上启蒙运动的组成部分,是政治性的启蒙。而由政治启蒙发展为“五四”时期的新文化启蒙,说明政治启蒙的作用并不明显,但政治启蒙的失败开启了新文化启蒙运动。从这个角度看,这些民初政论杂志的意义不容抹杀,其政治理念上的新与文化理念上的旧,恰恰说明“作为一个整体的中国现代启蒙运动的重心,在这一阶段合乎逻辑的、同时无可避免地处于政治启蒙阶段”。同样,《思问录》还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尤其是柯林斯的互动仪式链理论和网络结构理论,分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和功能从“帝王师”向独立的、公共性的“社会人”的转变,以及这种转变引起的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正是这种转变,为新文化运动的发生提供了必要前提。

《思问录》最见作者功力的论述,我以为,是全书的第二章“作为舆论事件的新文化运动”。这不仅是由于它从一个全新的角度阐释了新文化运动发轫的历史动因与文化逻辑,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倚赖于作者对舆论、公共领域等重要文化现象的鞭辟入里的剖析。毋庸讳言,此处的精彩论述得益于哈贝马斯者诸多,不知哈贝马斯关于“公共领域”的论述是否以及多大程度上激发了作者的研究灵感。关于哈氏理论在近现代中国的适用性,本是见仁见智的事情。玛丽?兰金虽然认为中国的情形不属于哈氏理论界定的那种形态,但她也并未完全否认其在中国近代公共领域发挥作用的可能性,因为毕竟在民国初期市民社会,某些最初的因素已经出现。李孝悌也认为“民间社会”的出现可以带给人更多的省思的空间。当然,众所周知,李欧梵则明确否定了近现代中国公共领域的存在,连哈贝马斯本人也否认公共领域在诸如中国、俄国、叙利亚这样的国家存在的可能性。但是,关于这个问题,或许彼得?伯克的观点是更加辩证的:“或许我们在谈论和思考公共领域时,不应简单地从有无的角度考虑,而应考虑不同文化中可能具有的不同形式以及相对的重要性。”《思问录》大体接受了哈贝马斯的理论,并且认为,如果不能否认近代中国出现了与国家权力相对抗的社会公众意见,就不能否认公共领域在中国的存在。而在具体运用时,《思问录》也丝毫没有套搬的迹象,更没有陷入理论的泥潭迷失自己的研究路向。作者很清醒地意识到,在使用哈氏理论时,首先“需要注意‘公共领域’概念的特殊历史时效与阶段性内涵。西方的理论框架移植于中国,要看其具体的移植是否真正改变我们提问历史的方式”。作者一方面肯定了清末民初的中国出现了“公共领域”,一方面又认识到这种公共领域与国家、政府的关系要比在西欧出现的同类现象紧密得多,而且中国“公共领域的形成未必与‘高度制度化意义上的社区共同体’有关,中国的城市化是前现代且发育极不充分,因此在这里生存的‘公共性’是极为有限的”。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思问录》在此处引入哈氏理论之前,已经对晚清以降中国社会公众的形成、舆论的出现做了细致的梳理,分析了近代舆论所受报人与受众的主观意识形态、落后的经济状况、严酷的政治势力、严厉的思想言论整肃制度以及知识分子身份的游移等内外在因素的制约,对这“未完成的公共性”做了严密、清晰、辩证的文献学考辨与理性分析。在此基础上引入的哈氏理论,在阐释近代中国的公共空间与公共舆论时,就扎扎实实地植根于中国的文化土壤与历史语境中,与中国实情严丝合缝,最后得出的结论也就自然水到渠成:“公共领域的出现,是新文化运动发生的前提条件之一,或者说,从公共性的角度来看,新文化运动就是一次成功的舆论事件。”在借西方社会理论反思中国问题方面,《思问录》的方法与经验,即使不能说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本,也颇值得后来的研究者认真借鉴。

坚持立足本土,适当化用西方理论,在微观史视野中展开文化反思,这是《思问录》一书主要的研究路向。其微观史的视野和建立在社会科学理论基础上的文化反思本是密不可分的一体两面,前者为后者提供了赖以展开的根基和土壤,后者使前者由琐碎与肤浅的表层现象升华出深沉厚重的内在意旨。二者的密切交融贯穿于全书始终,这就是《思问录》的作者提倡的“在地的文学史研究”。他是这么提倡的,很显然,也是这么做的。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文系)

同类推荐
  • 山西民间笑话

    山西民间笑话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元)

    《中华成语故事》一书精心选取了人们常用、常见的成语,设置了“释义”、“同义词”、“例句”等栏目。“释义”不仅对成语进行解释,还点明了它的出处;每篇以平易而生动的语言将每一个成语背后的人物和故事娓娓道来。成语是汉语言文化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文化之基。阅读它最原始的故事,了解它的来龙去脉,不仅可以培养、提高自己阅读的能力,也有助于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晋商镖局镖行义行天下 山西岁时节日与人生礼仪

    保镖是对社会富有者、权势者的一种保护行为。晋商发达必然要产生镖局镖行。岁时节日庆祝与人生礼仪襄赞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非制度化的经验,是一定人群约定俗成的地域文化体现。
  •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跨文化传播引论:语言·符号·文化

    本书是作者李岗在多年研究生教学材料基础上整理而成。全书共分十章,内容包括: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产生背景,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对象与任务,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学科基础,跨文化传播原理和模式,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文化的认知要素和文化类型,语言与跨文化传播,非言语行为与跨文化传播,视觉符号与跨文化传播,跨文化传播研究作为一种理论观照。
  • 海上丝绸之路

    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是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古代文化史话:海上丝绸之路》为丛书之一,生动介绍了丝绸之路的兴衰、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和贡献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魔鬼躲在细节里

    魔鬼躲在细节里

    本书提供的四十二个细节,创新地提取了成功者身上的闪光点,加入了许多有突破性的观点,告诉你怎样从生活中旁人料想不到的环节出发,突破现有的工作困境、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获得成功。如果你想要在职业生涯中不断的追求成长和卓越,希望你能够在阅读本书的建议后获得启示,并且运用到工作中,提升自我,最后破茧而出,立于成功之颠。
  •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毛泽东妙评帝王将相鉴赏

    本书主要以毛泽东读史评点为线索,透过历史的沧桑风雨,去寻找解决现实问题的钥匙;了解中国的昨天,从而把握中国的今天,并展望中国的明天,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美好。
  • 风月连城

    风月连城

    为与卓王孙“天下”一诺,风流骏赏的武林盟主杨逸之来到漠上,用一袭白衣,万朵桃花,弹奏出一曲千古风流的《郁轮袍》。可惜世事变幻,天涯隔知音。为救他生命中的公主,杨逸之于千军万马中浴血杀进杀出,更身陷地底之城,被作为非天向梵天所供奉的祭品。谶语迭出,江湖风波恶,漠上风尘,万里独人归。而当尘埃化成的一切蓦然在历史中沉碎时,那白色的妖魔发出了凄楚的怒啸。那是流传千年万年的悲哀,更如一件件隐秘出现的天人五衰一般,降临在杨逸之和相思身上。天人将命尽,重入六道轮回。谁是这个谶语的起咒人?谁又是谶语的应验者?谁是宿命的操盘手?谁又是宿命的演绎道具?
  • 苍蝇在飞

    苍蝇在飞

    小昌,80后新锐作家,广西作家协会会员,山东冠县人,1982年出生,大学教师。曾在《北方文学》、《黄河文学》、《延河》等杂志发表中短篇小说若干。现居广西北海。
  • 浮尘

    浮尘

    有一段日子了,秋妹每次背着割给羊吃的青草从山上下来回家时,都要站在路过的河埂上,望着沁河对岸镇上新建的那栋教学楼出神:那撩拨人心“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用洁白瓷面贴墙耀人眼晕的五层教学楼,以及操场上高高矗立着的旗杆上随风飘扬发出“啪啪”声响的鲜红国旗……望着望着她的眼睛就模糊了,于是,她赶紧用手背擦擦眼角快要落下的泪水,低下头匆匆朝家里赶去。
  • 错过的天堂

    错过的天堂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流光飛舞】编辑旗下出品作品曾用名:《执子之手,赠你一世深情》无缘的你啊/不是来得太早/就是/太迟。——题记舒浅浅怎么也没想到,一不小心,她竟然成了人神共愤的“小三”。于是,一个转身。她以为,他就此沉入心的湖底,再也掀不起一丝波澜。然而……点点滴滴已悄然凝聚,就像缓缓流淌的指间沙,早已沙积成塔。——————————————————————————————林皓宇:浅浅,夕阳美则美矣,但太迟了,太悲凉了。你该画日出,朝气蓬勃的日出啊!长长的黑夜过后,黎明总会到来。苦难不止是消极的过去,美丽的人生会因你的信心而积极重建。浅浅,可记得我们的约定?——————————————————————————————尹若风:舒浅浅,我恨。我恨自己老是卑躬屈膝,却又乐此不疲。我恨自己老是摆脱不开,却又常招致“自取其辱”。我努力了那么久,挣扎了那么久,却始终挣不开这结果。浅浅,如果我在他之前出现,一切是不是都会不同?——————————————————————————————尹若尘:浅浅,每次牵着你的手,我都觉得幸福。我就想,这样一双手,我要一直牵到老,一直牵到死。只是,无论我怎样表白,对你,都是一种伤害。如果,你早一点出现,如果,当初我坚持,一切是不是会不一样?我不相信上帝,可是,应该是有一个天堂的吧。在那里,我将等到我的天使,上帝将还给我一个错过的天堂。******推荐我的新文《滚滚红尘舞天涯》http://m.pgsk.com/a/584897/推荐友友的文,希望亲们喜欢:寂静处《赠尔一曲兰若》http://m.pgsk.com/a/434194/小椏《狐狸先森莫轻狂》http://m.pgsk.com/a/486465/
  • 重生世子妃

    重生世子妃

    前世,亲娘被害,亲弟被杀,就连她也沦落成家人争权夺利的工具,一朝重生,她发誓要狠狠地报复,离家出走救娘亲,顺带拐走亲爹唯一的子嗣,若干年后,卷土重来,前世欺她之人统统给我去下地狱。只不过——“那谁,你离姐远点,姐跟你不熟。”“媳妇,你是我未婚妻,咱们得相亲相爱!”“滚,未婚妻就是还没成亲,男女授受不亲!”“媳妇,那啥,我昨天晚上打劫来着……”“允许你摸摸小手,抢了多少?统统上交,敢留私房钱你就死定了!”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魔祖仙尊

    魔祖仙尊

    身为仙门传人,武林子弟,当他踏入江湖的一刻,注定江湖不再平静。本是翩翩少年郎,身为武林人,却在凡尘外。闯禁地,造神剑,取魔刀、在仙佛人魔间徘徊的他在拿起屠刀的一刻,天下将会陷入一场如何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