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2900000004

第4章 绪论(2)

对于传统驿传系统的研究,白寿彝先生于1937年完成《中国交通史》一书,由商务印书局出版,这是第一部较系统地研究整个中国古代驿传系统发展历史的著作,但论述略显匆促。楼祖诒先生自20世纪20年代即致力于中国古代驿传系统的探讨,其著作《中国邮驿发达史》于1940年由中华书局出版,此书对中国传统驿传系统的研究,论述较细致深入,史料也掌握得较充分。于省吾于20世纪50年代发表的《殷代的交通工具和驿传制度》一文,以考古材料为基础,对夏商驿传制度予以初步研究。王子今的《秦汉交通史稿》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为详备的中国断代交通史著作,该书史料充足,论述充分。此外,台湾赵效宣所著《宋代驿站制度》,杨正泰的《明代驿站考》,苏同炳的《明代驿递制度》,刘文鹏的《清代驿传及其与疆域形成关系之研究》等,分别对宋明清三代的驿传系统予以较全面的考察。

至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战时驿运”,在抗战时期即已进入了研究者的视野。当时交通部官员薛光前于1940年就发表了《新驿运运动》一文,提出了“新驿运运动”的概念,并对战时驿运的意义作了评估,这可能是最早对战时驿运进行研究的著作。薛氏在回顾传统驿运之历史的基础上,考察了“新驿运运动”兴起的时代背景,探讨了推行“新驿运”的办法,并思考了“新驿运”的立法问题。但论述上显得过于匆促,有粗枝大叶之感。

其后龚学遂的《中国战时交通史》,俞飞鹏的《十五年来之交通概况》,其作者以历史参与者的身份,对战时驿运有过一定的探讨。在龚著中,以1940年9月1日驿运总管理处成立为界,把战时驿运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一是驮运时期,一是驿运时期。1939年1月至1940年8月底为驮运时期,此为战时驿运的初始阶段,因经验不足等原因,举办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自1940年9月1日驿运总管理处成立至1945年3月底止,此为驿运时期。龚氏对举办驿运的整个过程记述较详,但具体细节分析不够,没有进一步展开,仅为《中国战时交通史》之一章,论述显得粗略。俞飞鹏的论述,把战时驿运分为两个时期,自武汉广州沦陷到滇缅之战为第一时期,自滇缅之战至抗战胜利为第二时期,其论述过于简单,但记载了一些数据,史料价值较大。

1949年后,港台地区对抗日战争时期的驿运问题,所做论述不多,具体的论述有洪喜美的《抗战时期四川之驿运》和《抗战时期西北之驿运》两篇文章,分别对四川和西北的驿运做略带概括性的探讨。由于意识形态的影响,1949年后一段时间,大陆学术界对抗日战争时期由国民政府发动与领导的战时驿运避而不论。1978年以后,学术气氛渐趋平和,学者心态渐为公正,对抗战时期的国民政府的驿运事业,偶有论述,其论述散见于改革开放后各省交通厅主持所修之该省交通史中;而对此论域有相当深度的研究,应在20世纪90年代。1993年,刘东方在《抗日战争研究》上发表《抗战时期的安徽驿运》,揭开了中国内地对战时驿运研究的序幕。1995年杨斌的《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驿运事业》,探讨了战时驿运组织的建立与变迁,驿运干支线的建设,营运业务开展情况,以及战时驿运的作用。1997年陈红民的《抗日战争时期的驿运事业》,着重讨论了战时驿运的兴办过程、“绩效”,并借战时驿运的经营来透视国民政府的政治动员能力。上述两文,分别从整个国家的角度考察了国民政府的驿运事业,但论述仅及几个突出的问题,所论并不全面。此外,田霞、李建国、刘世茂分别探讨了陕西、甘肃、四川的战时驿运,描述了各省驿运的举办经过,经营状况,并对各省驿运在抗战运输中的地位予以分析。

然总体而言,上述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最近几年在刘世茂、谭刚的硕士和博士论文中,也提及战时驿运,但仅作小结性的论述,所述甚为浮浅;杜鹃的硕士学位论文,研究了云南抗战时期的马帮驿运,但探讨的深入程度尚不足。

综上所述,仅就抗战时期的四川省办驿运的研究而论,则只有洪喜美和刘世茂的两篇论文,及谭刚、刘世茂在其学位论文中略做的论述。其中刘世茂的《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驿运述论》,利用了四川省档案馆的材料,论述上较为客观,该文探讨了四川驿运兴办的历史背景、四川省政府发展战时驿运的政策与措施、路线的开辟,及其对抗战的实际贡献等等,但其论述比较粗浅,完全有必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因此,对抗日战争时期驿运事业的探讨,不管是就整个国家的层面,还是分省而论,都不够全面深入,至今没有此方面的专著诞生。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省办驿运的研究现状,也照样如此,尚有巨大的拓展空间。更重要的是,有关四川省办驿运档案材料比较丰富,所以抗战时期的四川省办驿运完全可作系统而又深入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的研究,既涉及历史学的范畴,又与运输经济学有联系。所以在研究实践中,尽量运用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又以运输经济学的某些理论对具体的驿运经营进行分析,并且尽量做到将其理论方法不落痕迹地融入历史陈述中,同时注意其使用的限度。限于学科界限的制约,笔者不敢奢望运用经济学的方法对四川省办驿运的经营予以全面分析,但也努力参考了几本经济学的论著,企图能对四川省办驿运的经营寻求一个更深入的看法。

历史学的实证方法是本书的基本研究方法。在西方,兰克(Ranke)即提出了“如实直书”的口号;在中国,傅斯年深受兰克史学观的影响,秉承中国乾嘉学派的家法,极为简洁地概括出“史学就是史料学”的著名命题。虽然他们的说法有所偏颇,也招致了批评,但强调历史研究的实证精神却是无可否认的。现代史家章开沅先生在其弟子的博士论文出版时所写的序言中说:“我只想借此机会再次强调:实证研究应是史学研究的基础。”青年史家茅海建在其《戊戌变法史事考》的自序中也有一段值得深思的肺腑之言:“在不可靠的‘史实’上,现在正运行着大量的推导、演绎、归纳也只能是不可靠的,学术发展到今天,我们的手中已经不缺乏结论,相反的是,我们的思考却为各种各样相互抵触的结论所累。其中一个大的原因,即为各自所握的‘史实’皆不可靠。因此,到了21世纪,我个人以为,在我们这一专业中,最重要的工作似为‘史实重建’。”这是一个史学家的深切体味,其中流露出因史学界对历史实证原则坚持不够而产生的焦虑情绪,切中了历史研究的现状,也点出了后现代主义者质疑历史客观性的一个原因。史实重建,求真求实,这是史学赖以存在的基石;史学工作者只有抱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去研究历史,诠释历史,才有可能不断接近历史的客观真相。

当然,史学研究中,史学工作者的“想像”也是必要的,柯林武德反对那种“剪刀加糨糊”式的历史学研究,认为“史家必须在自己的心灵中重演过去”,他说:“那就是发现历史学家远不是依赖自身以外的权威,使他的思想必须符合于权威的陈述,而是历史学家就是他自身的权威。”

但是,这种“历史的想像”却有一个限度,也就是必须建立在基本史实基础上,“我们问一项历史陈述是否真实,也就是指它能否诉之于证据来加以证明”。余英时也强调,“历史学家所构成的历史景象必须获得证据的支持。无证据可依之景象,无论其如何生动,都是虚构(fiction),也许有艺术上之价值,但绝无史学上之价值”。

因此,本书写作十分重视上述原则,以档案等第一手资料为根本,试图重建抗日战争时期四川省办驿运这段“史实”。同时,在构建这段史实时,试图运用运输经济学的一些理论,就实际经营状况中物品结构及流向,运输过程中的管理,运价与物价的关系,进行分析。这些分析将尽可能地体现在史实的陈述中。

本书对四川省办驿运的研究,拟分为如下几部分进行论述:一、抗战时期政府举办驿运的酝酿过程,这部分追溯了中国传统驿传系统的发展历程,阐释其功能,回顾传统驿传系统于民国初年被裁撤的历史,探讨抗战时期政府恢复传统驿运制度、举办战时驿运的原因与经过;二、四川省办驿运之概况,首先对四川省传统交通运输和近代交通兴起做简要陈述,然后阐述四川省驿运管理处成立的过程及其组织构成,再分三个时期陈述四川省办驿运所开辟的线路及其经营机构的设立:驿运支线总段的设立及其线路分布、驿运区的设立及其线路分布、后期的发展,以期对四川省办驿运获得一个略带概括性的认识;三、四川省办驿运的设施及制度建设,探讨驿运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情况及驿运经费的筹措与收支状况,同时,对驿运干部的培训与管理,驿运运夫的征雇,民间传统交通运输工具与兽力的征集进行陈述与分析;四、四川省办驿运的实际经营状况,具体描述驿运运输类型与运输形式、驿运运输物品结构及流向,对驿运运输过程中的管理和管制民间传统运输力量予以陈述,并对驿运运价及其与物价的关系进行探讨;五、讨论民间力量参与战时驿运的史事,四川战时驿运必须以民间力量的参与为基础才可能发展,但政府与民间力量在经营驿运过程中又存在矛盾,本书在此部分分析了其矛盾形成的原因;六、对四川省办驿运进行历史性的检讨,分析四川省办驿运的特点,并力求对战时四川省办驿运的实际意义作出评价。

本书的论述主要以原始档案资料为基础,并运用民国有关战时驿运的期刊、书籍相佐证,同时参考最近的相关研究成果,尽可能达到还历史本来面貌之目的。在四川省档案馆,保存着一批有关四川省办驿运的原始档案,共184卷,笔者采用复印与拍照的方式,全部予以收集。这批档案保存完整,展示了四川省办驿运从设立机构举办驿运到最后结束的整个过程,详细记录了省办驿运的设施及制度建设、实际经营状况及民间力量参与的具体情况,这是本书写作能顺利完成的主要史料。另外,在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笔者找到了一些极为珍贵的原始资料,如在交通部档、行政院档中保存了有关战时驿运的地图、统计数据等史料,可为四川省办驿运研究建立一个宏观背景。在重庆市档案馆,也有少量的相关资料散见于一些全宗中;在重庆市图书馆,笔者找到了两本与四川省办驿运密切相关的小册子,一是1941年四川省驿运管理处编的《四川驿运》,一是1943年四川省政府建设厅编的《四川的驿运》,都是其时历史参与者留下的记录,虽然难免其中有历史参与者的主观情感,但也不失为有价值的史料。

有关抗日战争时期驿运的期刊,当时即有由交通部驿运总管理处主办的《驿运月刊》、《驿讯》两种,现四川大学图书馆及重庆市图书馆,都有收藏。这两种期刊,对战时驿运的记载较详,有时人的议论,有对实际经营的记录和相对全面的统计数据,参考价值较大。另外,本书参考的报刊还有《交通公报》、《交通建设》、《交通月刊》、《四川经济季刊》等多种民国期刊,及《新新新闻》、《大公报》、《新华日报》(重庆版)等民国报纸。其中,《交通建设》第一卷第八期为驿运专号,《新新新闻》有定期的驿运专栏,其史料价值较大。上述期刊,在《驿运月刊》中有陈筑山所著的《四川省驿运之概况》,《驿讯》中有四川省驿运管理处编的《四年来的四川驿运》,《四川建设》中有王余杞所著的《四川两年来的驿运》,《四川经济季刊》中有钟古熙所著的《四川的驿运》等等。这些资料,可与档案资料互相参证,能更清晰地再现历史的原貌。

此外,民国去今不远,当时的一些历史参与者留下了一些有关驿运的回忆录,可为研究驿运提供具体而又生动的记录。如马廷璧、徐智等人,直接参加了其时的驿运工作,文史资料收集了他们的回忆性文章。其中马廷璧的《云南战时驿运》、《抗日战争时期云南驿运纪实》,徐智的《国民政府交通部在星星峡至哈密的公路上办驿运站经过的回忆》,具体记载了他们参与战时驿运的亲身经历,虽所记录的为云南、新疆驿运,但也颇具一定的参考价值;冯天爵的《四川的战时公路交通》讲述抗战时期四川交通状况,虽不直叙驿运史事,但也为四川省办驿运的兴起提供了背景材料。

同类推荐
  • 庙堂往事

    庙堂往事

    为何混官比升官更难?为何文人做官总不长?为何太子党不易取胜?为何身正也怕影子斜?为何官德出了问题比杀人放火还严重?为何新科进士好升官?为何发脾气要抓机会?为何新官最怕”泼冷水”?为何一名技术官员能快速晋升?为何“默许”是一种神奇的力量?为何京城里也有很穷的官?这是一本语言幽默诙谐的官场历史解析读物。
  •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血腥的盛唐2:三权分立下的贞观之治

    在最鼎盛时期,唐朝经济GDP高达世界总量的六成,领土面积是当今中国的两倍,300多个国家的人们怀着崇敬之心,涌入长安朝圣,2300多名诗人创造了无法逾越的文化盛世;然而事实上,如此繁荣的景象只持续了不到整个朝代一半的时间,大唐王朝的最后近百年间,连年内战,四处硝烟,黄河流域尸横遍野,千里无鸡鸣,万里无狗吠,落日的余辉下,是一望无际的地狱之国。翻开本书,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主角们:李渊、李世民、武则天、杨贵妃、唐明皇、李白、安禄山、黄巢……帝王将相,轮番上阵,诗人草寇,粉墨登场,紧锣密鼓,不容喘息,连演数场好戏:一场比一场令人血脉贲张!一场比一场起伏跌宕!一场比一场充满血腥和阴谋!
  •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五代十国:乱世风雨

    从唐朝灭亡到北宋建立的五十多年间,史称五代十国。在这一历史时期,先后出现了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个朝代。在这一历史时期,还出现了十几个割据政权,主要有前蜀、后蜀、吴、南唐、吴越、闽、楚、南汉、南平、北汉,统称十国。关于五代十国的年限,一般传统说法认为唐朝亡于907年,北宋建于960年,因此五代十国存在于907年至960年期间。
  • 超级驸马

    超级驸马

    穿越之后,玩转天下,娶两位公主,让敌国皇后折服,震中华雄风!以一己之力,平白莲教,灭辽国,一统江山!且看萧莫纵横睥睨,成为一位史无前例的超级驸马!PS:新书发布,书名《名士倾国》,希望大家继续支持!
  •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选择了这10个人

    历史人物封藏在字里行间,经过岁月的淘洗,历史是一场戏剧,用人和事件串联起来,生旦净末丑,轮番上场,关键时刻的风云人物总能在剧情的拐点上奏出最强音。他们振臂呼喊,竭诚尽忠,冲锋陷阵,鞠躬尽瘁。
热门推荐
  • 国师苏阳离

    国师苏阳离

    一个是初掌帝位的腹黑君王,一个是女扮男装的苏家后人。一个立誓征服九州杀伐决断,一个天命所定助其成就帝业,他们互相影响,一路相扶,最终为九州带来盛世太平,富庶安康。
  • 悍妻休夫

    悍妻休夫

    她原本是太尉掌上明珠,皇上宠爱的表妹,求婚恩赐嫁于北堂修。一年结发之妻,他冷眼相待,小妾恨她,仆人打她。修王府正厅内,他狠辣一巴掌落在她的脸上;庭院内,她被吊在半空,一条条鞭痕落在她的身上,仅为他的小妾。难道是命运不公?还是自作自受?她的孩子只能悄无声息,小妾的孩子就要拿她的命来垫底吗?她心死如灰,身痛不如心伤,此生无恋。当她再次睁开双眸,精光狠厉,霸道强悍,身怀绝技,一纸休书仍在他的面前,从此她的整个世界便开始了不一样的旅途。
  •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名人传奇故事丛书)

    希特勒1933年爬上德国总理宝座。他加紧重新武装,疯狂向外扩张,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但在强大的苏联红军和英、美盟军的打击下,希特勒霸占欧洲和世界的美梦终被粉碎。
  • 爱情离我三厘米

    爱情离我三厘米

    本书里面那个可爱的女生李薇拉和可爱的男生宁不悔是多么令人忍俊不禁的一对同桌,不仅让每个人都会不由的回想起自己曾经和他(她)的同桌时光,也是如此这般的美好有趣,或亦欢欣雀跃。这本书中有很多悬疑的地方,作者总是在适当的时候丢些疑问,让人越看越爱看,一步一步细致的看下去,欲罢不能。
  • 绝色魔女

    绝色魔女

    八岁的李瑞雪刚逃下山,就遇到了当时十三岁的龙傲天,他的成熟稳定和温柔体贴,让她信赖和依赖不己,但回报她的却是背叛。八年后再次下山的李瑞雪,再次对他钟情不己,没想到换来的还是背叛。难道神女宫的女子真的只有冷心绝爱才不会被情所伤吗?难道神女宫的女子真的永远无法得到真爱吗?魔由心生,誓报复众人,从此她是让人闻之色变,残忍嗜血的女魔头,而他的含情脉脉,深沉如海,痴心不改,能含唤回她入魔的心?
  •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妖后别爬,朕在修墙

    一朝穿越,她成了众人嗜之的目标,连老天都看她不顺眼,给她来几道雷,劈她回原形,看着那白绒绒的爪子,是什么动物来的?而他却恰好出现在她面前,救她于水火,她痛哭感言后,随他一起走。他的细心,他的贴心,曾经令她感动,而他的爱,却让她如履薄冰。穿越一个月,莫名其妙就怀孕了,孩子他爹是谁?她懵了。被‘请’到宫里,可是这一个月的身孕无疑是给皇帝带绿帽。于是背着硕大的包袱爬宫墙,结果撞崩了墙角,压坏了墙,天上乌云一大片的飘过她的头顶,真是流年不利,转身赶紧回到后宫去装无辜。风声一过,她蹭手蹭脚的接着路过那道宫墙,搭起梯子,继续向上爬。墙的那一边传来了砌石声,和一个令她泪奔的声音,“别爬,朕在修墙。”【错别字就像是田园菜地里生出的虫子,怎么也避免不了,望友友们不要介意】
  • 九世鬼缘

    九世鬼缘

    孙昭:原是天界第一武神龙奇第十世的转世之人。当年龙奇因犯错被天帝责罚,不得再位入仙班。前九世的结局皆为妖魔在其二十岁时所害,第十世是否可以力挽狂澜呢?吴朋:孙昭的好朋友,与孙昭共同打击妖魔。其实吴朋也并非普通人,他的前世也不是池中之物。周毅:茅山法术传人,收了吴朋当徒弟,是第一个救助孙昭的人。也是第一个说出孙昭是龙奇转世的人。龙米:龙奇的妹妹,当初与龙奇一同受罚。在遇到孙昭之后,便与孙昭一起对抗妖魔。赵陆:钟馗的凡间名字,先是在冥界帮助孙昭,然后受地藏王菩萨之命陪同孙昭一起降妖伏魔。怪皇:孙昭等人费尽艰辛要消灭的妖怪,也是一系列发生在孙昭身上的幕后人。
  • 粉红战争

    粉红战争

    她在书房发现了五张美女艺术照以及温锐的两张裸体画,因此,她展开了一系列调查活动,故事讲述女主人翁王小艳与温锐在分手四年后相遇并闪婚,要把温锐近几年里所谈的女朋友一一挖出,个个击破,以此了解温锐的精神世界,解决自己对婚姻、对爱情的困惑。由此,蜜月期间,她查到了画裸画的美校研究生、多情的酒吧女歌手、积累小说素材的女作家、驴行者的广告白领、美女律师与温锐各有一段浓情秘史;并惊奇地发现了多年前温锐与自己相恋同时期的神秘女友。原来,从8年前开始,一场场争夺“优秀男人”的粉红战争早已打响……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3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3

    十岁,单单母亲重病在床,父亲却带着私生子单依安堂而皇之地进入家门。单单出钱请人绑架单依安为母亲出气,却反被抢钱欺负,幸好被从学校逃课的唐小天所救。十四岁,单单在美国街头遇见满身仇恨的唐小天,原来此刻他青梅竹马的初恋舒雅望被人玷污。从此她开始了一场不可能的单恋:她十八岁表白被拒;二十四岁以为得到幸福,却亲眼看见刺骨的真相;二十六岁她因爱生恨,差点亲手将他最爱的女孩推下深渊……这是一个爱的疯狂,追的执着,恨的竭斯底里,毁的彻底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