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300000017

第17章 法眼宗传播发展与区域分布(5)

延寿于开宝八年(975)十二月圆寂,世寿七十二,僧腊四十二,葬于大慈山,被忠懿王钱俶谥为“智觉禅师”。宋太宗皇帝对其所住锡之寺庙赐额曰“寿宁禅院”,也尤见延寿入宋所受到的尊崇地位,这也表明延寿也与宋代政治上层有着紧密的关系。可见,延寿与吴越国主以及宋代政治上层保持友好关系为其发展和传播法眼宗创造了有利的外部条件。不过,宋代皇帝出于多种因素考虑,对其并未像吴越国主那样对其特别优待或给予他国师之礼的尊崇身份。

二、延寿禅师的著述及价值

永明延寿是法眼宗的第三代祖师,其著作颇丰。他“雅好诗道”,著有“诗、偈、赋、咏,凡千万言,播于海外”。他最为重要的著述有《宗镜录》一百卷,《万善同归集》三卷,《心赋》与《注心赋》各四卷,《唯心诀》一卷,《定慧相资歌》一卷,《神栖安养赋》一卷,《警世文》一卷,等等。故《智觉禅师自行录》说他的著述“共六十一本,总一百九十七卷”。总而言之,由于他的著述较多,故虚云大师称他是“中国诸祖中三位最多著述者之一”。不过,阙佚的而留存有目录的延寿著述多达四十余部,而完全保留下来的著述仅有十余部。延寿的著述与其思想有着紧密的关联,因此通过他的著述,则可以了解到他的佛教思想及其理论主张。

1.《宗镜录》的内容与思想

为了调和佛教各宗派对佛教思想理论的认识分歧,延寿将华严宗、唯识宗、天台宗等各宗僧人集中起来讨论佛教种种问题,并以“心宗”为标准而判摄和统合诸家之说,以“一心”而统合万法。按照虚云的说法,“《宗镜录》百卷,是弘阐拈花悟旨、融汇各宗理趣、摄归一心的”,“《宗镜录》以心为宗,以悟为则。所说虽有浅深,皆穷源澈底,微微细细地表出此心,辟邪辅正,使后人不致悟入歧途”。《宗镜录》一百卷,所引资料三百余种,被誉为佛学百科全书。钱俶曾为《宗镜录》作有序文曰:“总乎百卷,包尽微言。”南怀瑾先生也称其为“真正的佛学概论”。

延寿的《宗镜录》一百卷,其内容架构分为标宗章、问答章和引证章三大部分,所谓“先立正宗,以为归趣;此申问答,用去疑情;后引真诠,成其圆信”。第一,从卷一至卷六十一,是为标宗章,意在论述禅宗明心见性、以心传心之要旨,即“约今学人随见性发明之处,立心为宗”。延寿在这一部分中,从“禅教一致”的思想立场出发,广引佛教经论及华严宗、唯识宗的佛学思想论述了“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之佛理,阐扬了“一心”思想之要义,所谓“一心之门,微妙难究,功德周备,理事圆通,知解罕穷,分别不及”,“一心妙门,唯识正理,能变所变,内外皆通,举一例诸,收无不尽”,意思是说一心之法理事圆融,具备万行,统合万法,涵摄一切,乃诸法实相,“为如来所说法之根本”。第二,从卷六十一至卷九十三,是为问答章,即以问答的形式对僧人疑问以及质疑进行了回答和解释,“并围绕心性、解脱和各种教义,广引经论进行答释”。第三,从卷九十四至卷一百,是为引证章,延寿为排除学人疑虑和增强信力,而引用了《大般若经》、《华严经》、《涅槃经》、《宝积经》、《圆觉经》、《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等佛教经论以及诸位祖师语录、传法偈语来证实其所言不虚,并重申了禅宗的传法世系,强调了其所引经论与《宗镜录》“一心”之旨是相应的。洪修平先生认为,“全书的中心思想就是把南宗的顿悟和华严的圆修结合起来,禅教合一成为贯穿《宗镜录》的一条主线”。

延寿集撰《宗镜录》一方面保留了大量的佛学研究资料。从《宗镜录》“引大乘经一百二十本、诸祖语一百二十本、贤圣集六十本,都三百本之微言,总一佛乘之真训,可谓举一字而摄无边教海,立一理而收无尽真诠,一一标宗,同龙宫之遍览”来看,延寿对佛教经论资料进行了一次大总结与大统合,所谓“把诸家之说统一起来”,因而具有总结性的价值意义。故有学者指出,“延寿以禅宗命家,属法眼血脉,但其弘扬范围之广、内容之杂,为此前禅宗诸家所未有”,“为后来禅宗向佛教全体整合提供了完整的理论资料”,“为中国佛学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强固的基础,开拓了新的模式”。另一方面也阐发了佛法义理与宗门要旨,所谓“举一心为宗,照万法如镜”,即主张以“一心”思想来统合万法,因一心能摄无量法门,融通一切,故“以心宗之衡准平之”,这样做的效果是“不仅统一了各家对教不同的说法,而且统一了禅与教”。由此也具见延寿对推动法眼宗的发展所作出的积极努力和巨大贡献。

《宗镜录》既是佛教各家经典之汇集,又代表了延寿思想之观点倾向,是研究延寿思想乃至唐宋之际禅宗思想的重要参考资料。《宗镜录》成书后,吴越忠懿王为之作序,并密藏于教藏之中,元丰(1078—1085)中,魏端献王主持雕印,分施诸寺,而“四方学者,罕遇其本”。至元祐六年(1091)夏,杨杰在东都法云道场见其钱塘新本,为徐思恭等人所校勘雕印。后杨杰受法涌之请而为《宗镜录》作有序言。惠洪《禅林僧宝传》云:“因集方等秘经六十部,西天此土圣贤之语三百家,以佐三宗之义,为一百卷,号《宗镜录》,天下学者传诵焉。”可见,《宗镜录》在宋代是极为盛行的。

2.《心赋》与《注心赋》(又称《心赋注》)的思想内容

《心赋》是延寿以赋体的形式和诗化的语言方式阐发其禅学思想的重要论著,其本人或门人为这一浓缩了禅学要义的文本进行注释,形成了《注心赋》并成为《心赋》的姊妹篇,从而进一步阐释了延寿的心学思想。故有学者指出,延寿先作有《心赋》,之后本人或门人详引祖佛之说对《心赋》予以注释,遂成《心赋注》。关于《心赋》的篇幅,《智觉禅师自行录》则云:“《心赋》一道,有七千五百字。”现今所见《心赋》共四卷,虽然《心赋》文字不多,但却集中地阐发了延寿的唯心和一心思想,是延寿正面阐释其心性思想的重要代表作之一。从《心赋》的思想内容来看,它主要围绕“心性”思想而展开,并言说了“三界之门无体,六尘之境本空”,“万汇虽分,还归一总”,“唯识唯心,无二无别”等禅学思想,故钱维治在其《心赋序》中言:“新著《心赋》,撮尽元枢,乃指一心,坦然明白。”杨曾文先生也认为,“在宋代的禅宗著作中,像《心赋注》这种用较大篇幅从正面集中论述心性的著作是绝无仅有的”。《注心赋》与《心赋》相对应,也有四卷。《注心赋》则以禅宗的“明心见性”为基础,而认为“心”既是众生本身固有的清净本性,又是觉悟解脱成佛的本来或内在依据,并引用《楞伽经》、《楞严经》、《般若经》、《净名经》、《华严经》、《圆觉经》、《大智度论》《大乘起信论》等佛教经论全方位地论述了“心”为万法之本,心为法界之体,禅宗以心为宗的思想要旨。并且对《心赋》所阐述的“一心”思想以及涉及的佛学问题给予详细的解释和说明。故有学者指出,《注心赋》“对《心赋》的宗旨给予详尽的阐释,体现出禅教一致的思想特色”。比丘妙叶也曾对延寿的《心赋》与《注心赋》评云:

宋杭州慧日永明寺智觉禅师《心赋》,集诸经语,以自注释,乃实际理地,一味清净心地法门,贯一大载之要旨,别三乘贤圣之器根……证诸佛之心,了众生之妄,点众生之妄,即诸佛之心,实不可思议无碍解脱最胜法门也。

妙叶也认为《心赋》和《注心赋》中所论的心地法门则是佛教禅学修行中的最为殊胜的悟道法门,它贯通佛法之要旨,是入道之要经、悟宗之真诀。虚云和尚也指出,“《心赋》与《注心赋》是讲明性见性的”。可见,《心赋》与《注心赋》均为言说禅宗“明心见性”要旨之作,这对于研究延寿的禅宗心性思想具有重要的参照价值。

3.《万善同归集》的思想内容

延寿的《万善同归集》分为上、中、下三卷。全文五万余言,引用佛教经论、诸宗祖师大德论述七十余种,意在阐明“万善所归,皆宗实相”的要旨。雍正皇帝也称:“观此万言之头头是道,可知万善之法法随根。”意思是说《万善同归集》言说佛法时有理有据、合乎情理,而所修万善之法皆有根源,皆归之于一心。而且书名以“万善同归”命名,则进一步说明了修持各种善行都是百川汇海、殊途同归、圆融无碍的,故虚云和尚说:“《万善同归集》是讲法法圆融的。”

首先,《万善同归集》阐述了“一心”与“万善”的关系。《万善同归集》云:“万法皆心,任之是佛。驱驰万行,岂不虚劳?今明心虽即佛,久翳尘劳,故以万行增修,令其莹彻。但说万行由心,不说不修为是,又万法即心,修何阂心?”意思是说虽然万法不离一心,心即是佛、一心具足万行,但是本心也会受尘劳之熏染而增生烦恼和尘垢,故需要以修持的方法除去尘垢而使之复归清净本来。尽管说万行由心,但并非要否定掉修行,正因为万法即心,故修行万法也即是修心,二者同修皆无碍于心性之本来面目。可见,万法与一心即是非矛盾关系,相反而是相互依存、相互涵摄的关系,即万善同归于一心,一切万法皆以心为本,一心是万善的根本,故《万善同归集》云:“一切理事,以心为本”,“万行之源,以心为本”,而“未有一法能越心源”。

其次,《万善同归集》提倡万善之法,调和了“禅”与“净”的关系。《万善同归集》云:“诸佛法门,亦不一向。皆有自力、他力,自相、共相,十玄门之该摄、六相义之融通。……若自力充备,即不假缘;若自力未堪,须凭他势。”意思是说佛法修持法门的选择并非简单划一,而是依赖于个人的根基和条件而定,因此禅教能够合行,禅净可以双修。《万善同归集》又云:“若约上上圆根,大机淳熟,无诸遮障,顿了顿修,若妄念不生,何须助道?……若论福业遍行门中,万行庄严,不舍一法,皆能助道,显大菩提,具足十种受持,亦无所阂。”意即禅宗顿教之法是适宜于上等根器之人修持的,但是其他之善法也是方便助道之法,不舍一法,广修万善则可助成菩提,而有利于佛法修持。这也为禅净、禅教方法的结合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支持。因此,延寿《万善同归集》在以禅宗以心为根本的基础之上,强调了修习净土之法的重要,故《万善同归集》云:“唯心佛土者,了心方生。”又云:“听闻读诵,利益弘深。称念佛名,往生净土。”

总之,《万善同归集》重点阐述了禅宗与净土宗的修行法门,主张禅净双修,认为净土法门为易行道,说明念佛也是有助于修禅的,所以其要旨主要是在调和禅净教之关系并融合禅净两派,故其所阐述的思想与延寿一贯提倡“禅教合一”和“禅净合流”的思想有极大的关联。而且,延寿的这一“万善同归”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故有学者指出,“这种万善同归的菩萨行思想对心行结合的强调,奠定了宋以后佛教修行实践的基本格局”。

4.关于《四料拣》的思想内容

《四料拣》又称“《四料简》”,它所讨论的中心问题是禅净的关系以及修行的功德。《四料拣》以诗偈的形式,表达了对禅、净二门的修学方法之态度:

有禅无净土,十人九蹉路;阴境若现前,瞥尔随他去。

无禅有净土,万修万人去;但得见阿弥,何愁不开悟。

有禅有净土,犹如戴角虎;现世为人师,来生作佛祖。

无禅无净土,铁床并铜柱;万劫与千生,没个人依怙。

一般认为《四料拣》的中心思想是主张禅净合流、禅净双修。不过,也有学者认为其并非主张禅净双修、禅净融合,而是“方便抑扬”——以方便力抑禅扬净。事实上,禅与净二法均是证入佛法真实境域的方便法门,二者本无高下之分,禅、净是无二的,如《首楞严经》云:“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即是说禅净本是一法,而非二法,即不二之法。之所以有二,既为分别所致,也是方便之说。虚云和尚也言:“念佛人心净佛土净,即见自性弥陀,这净土与禅是不二的。”作为身为法眼宗第三代祖师的永明延寿主张“禅净合流”,其作《四料拣》的用意自然不是为了抑禅扬净,而是为了指示学人选择修学法门要依据自身根器择善法而从。《乐邦文类》卷三云:“遂上智者禅院作二阄:一曰一心禅定阄,二曰诵经万善庄严净土阄。冥心自期曰:傥于此二途,有一功行必成者,须七返拈着为证。遂精祷佛祖,信手拈之,乃至七度,并得诵经万善生净土阄。由此一意,专修净业。”虚云和尚也认为,“永明禅师上智者岩,作禅净二阄,冥心精祷得净阄,乃至七度,若禅是不好的,他决不作此阄;若净是他本心所好的,则他必不至拈至七度乃决。且永明禅师出身禅宗,是法眼宗第三代,哪里会自抑己宗、说禅不好的道理?”不过,延寿的七度抓阄行为本身亦表明了他面对是选择弘扬禅法或是净土之法的问题时则处于思想两难的境地,这也说明了净土法门与禅宗法门同等重要,既不可厚此薄彼也不可厚彼薄此,但是净土法门简单易行更容易淹没禅门修行方法,故作为禅师的延寿内心世界是十分复杂的,其抉择也就充满了矛盾,而一般净土信众又如何能知其心意,且从其提倡“唯心净土”之法中残留着的“唯心”之禅思想痕迹,也可窥见其仍有坚守禅宗心学根底的思想本意。《四料拣》是研究延寿禅净思想重要的文献,故有学者指出,“延寿当时威望很高,俨然佛教领袖。他这个四料简,是禅净合流的标志,也是禅净合流的号角,登高一呼,天下翕从”。但是,需要指出的是,“禅净合流”实质上是学人在修学上兼顾禅宗法门和净土法门的必然性选择,无论是禅净合流还是禅净合一,并非意味二者合二为一而成一个东西,禅净二法皆是道法,在直契道心本体上是同质、同体的,就此意义而言乃是禅净不二,而非是禅归净土或净土归禅之单向度思想误读。

总而言之,延寿的著述丰富,思想深邃,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在中国佛教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延寿的著述是研究中国佛教和禅宗重要的参考资料,也是研究法眼宗必不可少的思想材料。

三、延寿禅师的传承与贡献

1.延寿系下子弟传承及对法眼宗的发展

从“师居永明道场十五载,度弟子一千七百人”和“开宝七年入天台山度戒,约万余人”两条资料来看,延寿门徒可谓不计其数。但是《景德传灯录》却在延寿禅师法嗣中仅录有杭州富阳子蒙禅师和杭州朝明院津禅师二人,《景德传灯录》作者道元还注明二人无机缘语句不录,故从中很难了解到二人之行历和思想,而且更难获悉二人之后的传承法脉。不过,延寿广收学徒,普度众生的实践行动在客观上推动了法眼宗在江南的发展。

又据《景德传灯录》记载,杭州开化寺传法大师行明曾与延寿有披剃意义上的师徒关系,不过行明受记却是在天台德韶处,故《景德传灯录》不录行明为延寿法嗣是有一定原因的。据载:

同类推荐
  • 佛眼观生死

    佛眼观生死

    人活在这个世上,最关心的事情莫过于生死。人从哪里来,又将往哪里去,这是一个相当具有诱惑力,但是又常常被人避忌的课题。佛教利用其精妙的“缘生观”为我们解读了生命的密码——“一切有情,因缘生成;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人生无常,不必执着;生生死死,死死生生;珍惜眼前,活在当下;父母是佛,提早尽孝;生命是宝,务必珍惜;众生平等,慈悲为怀;把握自己,把握人生;临终关怀,直面死亡:涅槃境界,得大自在。”只要参透了这些道理,就可以自在地活在世上,不悔地走完人生旅程。本书从佛教经典的阐述、佛学大师的讲话和专著,以及佛学界人士的研究中,精心挑选了百余篇关于生死问题的章节,分门别类,集合成书,教化大众。
  •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

    《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是《陕西历史文化丛书》系列之一的《岁月存照(陕西古代佛寺)》分册,书中具体包括了:佛与佛的故事、中国佛寺的早期记录、陕西古代佛寺的建筑特色、汉至南北朝时期的佛寺、佛教在长安的继续发展、宋元明清时期的佛寺等内容。
  •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每天懂一点净化身心的禅心佛语

    倒一杯清茶,掬一捧阳光,听圣严法师讲禅,做一个境随心转的圣人。本书以台湾第一高僧圣严法师的禅证体悟为中心,结合现代人的心理诉求,从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等日常行为入手,阐释净化身心、缓解压力的禅修法门。将心理减压和禅修秘法完美结合的佛法书,祝你走向身心康宁的禅修之道。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悟道:星云大师讲述的人生智慧课

    星云大师以佛教精义为根底,对世俗社会的万千进行最智慧的阐释。让我们和星云大师一起活在当下,感悟幸福,了悟人生得失盈亏,离苦得乐,慈悲做人,智慧做事。 
热门推荐
  • 只想记得这些好

    只想记得这些好

    张冬娇十年散文精选本《只想记得这些好》,唯美,清新,纯静。捧读文字,就像在火炉边和朋友交心,感到岁月美好而温暖。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教你打棒球·垒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教你打棒球·垒球(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

    21世纪,人类进入了新经济时代。综合国力竞争的实质是民族素质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是教育的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加强素质教育,尤其是进行身体素质教育就显得更为重要。球类运动是世界上开展的最广泛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广大体育爱好者乐于观赏和参与的体育运动。经常进行此类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体质,提升身体的协调性,而且还能增强我们的自信心以及培养团队精神。
  • 亿万老公靠边站

    亿万老公靠边站

    梦里,晨曦中,他对我伸出手。对我说我们重新开始,好么?未语,泪先流。逆境之卷:妻不如妾,妾不如偷,偷不如偷不着。她与他之间,她曾经一直以为,那个女人是可耻的第三者,却到最后,笑着发现,原来,那所谓的第三者,由始至终,都是她自己。人前,她与他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她伴他渡过高中,大学。他给了她至高无上的宠爱。甚至为她拍下价值八千万的真心钻石。人后,她是他的奴隶,她是他手中的提线木偶。她为着他心中的那个女人,承担着一切风险,陪他接触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肮脏。陪他游走在东南亚的赌场直到他得以将自己洗白,直到他于赌场之上,将她当成自己平坦之路上的一块砖板。重生之卷:待完善推荐自己的新文:总裁的高中生情人本文男主:强势,变态,习惯了强取豪夺,霸道且桀骜。本文女主:倔强,渺小却不弱小,从不知屈服二字如何书写。五星级的宾馆内,叶然撇着嘴,拿着一个纸篓,站在满是狼藉的总统客房内。一边骂,一边收拾着那被丢到角落中的被子,以及到处都是的纸巾。却不想,浴室的门在她的身后,大开。一对男女,正在上演着火辣的后续。“恩。。。。。予。。。轻点。。。恩。。。”身后的响动让叶然僵了身体。机械的转过头,手中的纸篓自她的手中掉落在地,发出不小的声响。尴尬之中,叶然看着面前的男人冲着她,温柔的笑,然后招手。“小丫头,想赚钱么?我不介意——你的加入。”------喧闹的酒吧包厢间,叶然站在一群男女之间。浑身血液僵滞。现在的她,只觉得,自己好似舞台上,供人玩闹的小丑,而这一切,全部都拜那个叫做陆涵予的男人所赐。“美女,脱吧,陆少又输了。”一个男人走至叶然的身前,抬手,拉掉叶然身上的运动衣。“然然,你怕吗?怕的话,就祈祷吧,祈祷我的运气好点,好将你脱掉的那些衣裳赢回来,否则,你今天可就要光着从这里走出去了。”陆涵予走过来,将手搭在叶然裸露在外的肩膀上,然后,神色兴奋而玩味的看着他。她知道,他的输,是故意的。要比谁能挺,谁更能玩下这个游戏吗?她叶然,愿意奉陪到底。
  • 办公室管理标准规范文本

    办公室管理标准规范文本

    本书包括办公室行政管理、文书档案管理、提案管理、会议管理、劳资人事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内容。不仅有详细的各类问题处理的操作方法指南,还有具体瞎节问题处理的规程规范。该书简洁、实用性强,是企业管理者制定办公管理制度的必备工具书。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周易教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学

    周易教给我们的人际关系学

    易学的本质不是玄学,而是人学,它研究的是人类如何自处,如何与世界万物相处,以及人类互相之间又如何相处的道理。从阴阳两仪、六十四卦中,我们可以学会最有价值、最有境界的人际关系学。
  • 网游之梦寻三国

    网游之梦寻三国

    雷大官人是80后的游戏巅峰人物,因为外国游戏大量充斥着中国的游戏市场而退隐江湖。直到国家开始重视游戏发展,开发出了《梦寻三国》才重新回到了游戏中。可是这个游戏已经不单单是游戏那么简单了,无数的阴谋隐藏在其中身边的内鬼接涌而出,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扑朔迷离……
  • 医女芳华:我的调皮八王妃

    医女芳华:我的调皮八王妃

    穿越了?哦哦,好吧。为了一个薄情男子自尽?哦哦,好吧。等等,除了一个爱得死去活来的臭男人,为什么还必须要面对着街坊四邻的指指点点啊!还有那个抢了别人心上人的公主,你真是太LOW了好伐?抢过去了就算了,竟然还要背地里下黑手!想要我的命啊?可没那么容易~我堂堂一个二十一世纪的新新女性,清宫戏的狂热爱好者,难道连你这么一个小角色都对付不了了吗?太天真了好吗!唉唉,那边那个冷面王爷,看过来好吧,我好稀饭你啊!
  •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哈佛家训ⅲ:决定成败的细节

    一位伟人曾经说过:“要么你去驾驭生命,要么就是生命驾驭你。你的心态决定谁是坐骑,谁是骑师。”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别就是:成功者始终用最积极的思考、最乐观的精神支配和控制自己的人生,并且能很好地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失败者则刚好相反,他们的人生总受过去的种种失败与疑虑的引导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