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100000009

第9章 跨文化传播学的性质 对象与任务(2)

传播是指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信息是传播的内容。传播的根本目的是传递信息,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通过有意义的符号进行信息传递、信息接受或信息反馈活动的总称。

和一般意义上的传播有所不同,跨文化传播并不把传播单纯地看作是信息传递和交流,而是看作由特定的文化对信息进行编码/解码过程。传播主体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是特定文化因素的聚合,是不同圈层的文化关系。所以跨文化传播把传播过程看作是由文化身份决定的角色行为过程。对于传播事件,跨文化传播学有着自己的视角,这也是跨文化传播中知识建构的方法。

玛莉?简?柯利尔认为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主要视角大约有以下一些。

实证客观的视角。是传播学研究很常用的视角,这种视角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其核心是认为行为与文化的必然联系。它认为任何文化现象都可以被发现、观察、测量和操作,文化是由决定行为的不同的心理结构所决定的,其中的因果关系也可以被证明。它从社会学角度,认为信仰、感情、态度和价值观等文化因素,可以通过行为调查,用问卷法及其分析研究等实证的方法进行,并作文化的可变性分析。而古迪昆斯特还进一步认为,特定的文化是群体跨文化传播行为的预言者和解释变量,就是说,通过比较不同的文化,找出某些文化的特性,可以对为这种文化所有的“陌生人”跨文化传播的行为给予事前预言和事后的解释。

批判、解构的视角。这种视角的思想基础是怀疑论,普鲁斯指出,批判的观点的特征是“对所有认知形式的存在持有极端的怀疑主义”。批判的视角对话语、传播事件和媒介文本进行解构,多从批判角度对各种修辞工具的使用、权力、权力授予等进行解读。这一视角与英国学者斯图亚特?霍尔对电视节目的“对抗性解读”假设有相通之处。而根据莫利的验证,证明了主流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冲突导致这种解读,这也说明了跨文化传播的文化冲突。荷兰学者冯?戴伊克是批判、解构视角的代表,他通过对报纸的新闻结构研究,分析其中的种族主义和性别歧视。

释读、重构视角。其思想基础是文化可以通过重构给予理解。其方法是强调研究者作为特定社会成员和文化分享者的意义,在不断地解释其文化意义的行为中,与研究对象彼此建立起可以预期的信任关系。格尔兹发展出浓密描述法,通过对某一文化项目(仪式、游戏、生活时间程序)的浓密描述,重构其文化,表现出个人经验与群体经验之间的密切互动关系,从而发掘其潜隐的意义和价值体系。

此外还有布尔克提出的戏剧学的视角。按照吴予敏的说法,所谓戏剧学的视角是将语言看作行为的基本模式,而不是当作传输信息的载体。戏剧学视角是一种分析工具,它强调,对人类行为的描写,应当将其看作由动机驱使的、创造意义或被安置意义的存在。人们是通过有意义的行为来创造现实的。现实的结构是一个分享符号的过程。人们既要用行动去安置世界的符号意义,又要不断地根据符号化的世界校正自己的行为。因此,对于文化的边界,即人们分享意义的边界,要进行反身性的追问。从戏剧学的视角出发,文化可变性分析,将文化变迁孤立起来观察,忽略了文化的情境;而文化成分分析,集中研究作为认知关键的语言,分析了许多有意义的行为类型,但是忽略了语言是已经被创造出来的意义系统。事实上,意义是要通过不断的信息刺激,在人们心里引出反身性的确认才可能建立的。

任何学科都应当有一套属于该学科特有的术语体系或者叫范畴系统。尽管跨文化传播学的多学科来源使它的范畴系统个性特征还不够明显,但这个术语体系也正在形成中。1974年由坎顿和约瑟夫撰写的第一本全面介绍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专著《跨文化传播介绍》(An Introduction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出版。这本书首次涉及了六个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关键概念,后来有研究者将其概括为: 语言、非语言代码、态度-价值观取向、思维模式、作为文化中介者的译员和作为说服者的跨文化传播的角色。但是跨文化传播学的术语体系建设十分缓慢,第一本有关华人社会的跨文化传播学重要概念的著作,是由美国罗德岛大学传播系教授陈国民与安然合作编写的《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

《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分为上、下两编,上编共收录了97个跨文化传播学的基本范畴,下编收录了28个跨文化传播理论方面的术语,从这两个侧面,对跨文化传播学的术语群作简明扼要的诠释,从而提供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基本框架和前沿状貌。术语体系是学科理论之网的节点,任何对某一学科术语的研究和汇集都是对该学科理论体系建设令人钦佩的工作,并值得高度重视。《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上下编分类的层次感很强,表明编者对跨文化传播理论基本结构的认识。上编采取的是英文字母顺序排列,所收录的术语广泛涉及文化学、语言学、传播学和社会学等多个学科,如“克里奥语、语用学、濡化、文化自知、地球村、偏见、价值观、W-曲线取向、多元时间取向、禁忌”等等,一方面显示出跨文化传播学与多个学科之间的联系和这些学科对跨文化传播学的影响在术语上的反映,有利于学者开放性地研究跨文化传播,这是符合跨文化传播理论形成过程中基本特点的。而且一些被编者认为是稳固地反映跨文化传播研究的术语形成这个术语体系的内核,如时间学、跨文化曲解、文化价值取向、跨文化有效性、多元文化人、视角转换等等。另一方面,术语都多是从跨文化传播角度来解释的,如关于“句法学”,这是一个典型的也是基本的语言学术语,语法分为词法和句法,句法学是对语言符号组合规则的研究。而在《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中,更多地是从符号关系角度与人类理解、人类沟通方面去解释。这类例子在该书中比比皆是。下编解释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术语。这28个术语排列也是按英文字母顺序排列,其收录内容与古迪昆斯特2005年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化》序论中的25种理论学说基本重合,其释义也基本一致,只是更加简明。这表明了《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解读》吸收了最新的理论成果。但也有一些术语的收录值得重视,如“萨丕尔-沃尔夫假说”,这个假说更多地是出现在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研究领域,它企图解释语言与思维、语言与认知的关系。而在本书中,对于这个术语的介绍更多地是从语言-心理-文化观-跨文化障碍角度去介绍分析。其他如“陈国明的人际关系发展理论”、“跨文化适应的转化学习模式”等等。该书还有一个特点是术语和理论的关联性,即采用互见法联系相关的术语和理论。虽然这种方法不是该书的创造,但对于正在建设中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是很有益处的。

当然这本书也有不少可商榷之处,如术语的收录视野不够开阔。既然希望构建跨文化传播术语体系,就可以进一步理解并考虑跨文化传播理论和术语的来源,以及对跨文化传播研究有重要影响的其他相关学科的术语和理论。像人类学,特别是人类文化学的一些重要术语还是应当收录,比如对“深描”之类的术语,应当是关键术语等等。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中,编者尊重并吸收了古迪昆斯特《跨文化传播理论化》的研究成果,既然该书如其介绍,是“华人社会第一本以中文出版的有关跨文化传播学重要概念的辞典”,但理论介绍过于西方化。实际上连古迪昆斯特本人在其书的序言中也一再强调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本土化甚至中国化。诚如编者在“全球本土化”一词的解释中所说,应当“采用全球的视野看待本土”。从2008年开始,美国权威的《跨国/跨文化传播研究年刊》就把该刊1974年刊创刊时的对欧洲中心主义的批判转向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质疑。

我们之所以花了较多篇幅介绍《跨文化传播学关键术语》的基本内容,是因为跨文化传播理论建设是当前跨文化传播学的最重要工作,而术语体系的建设应当成为理论学说建设的基础,实际情况却是,与理论学说的建设相比,术语体系建设更为不足。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学的对象和任务

一、跨文化传播研究与“噪音管理”

噪音是相对乐音而言的。具体来说,有规律的振动发出的声音称为乐音,声源的振动杂乱无章,毫无规律,所发的就是噪音。从物理意义来说,噪声是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的杂乱组合。如置身于闹市时,汽车马达的隆隆声、汽笛的尖叫声、人群的喧闹声、一齐向耳边袭来。噪声的波形图是不规则的非周期性的曲线,而乐声波形图则是有规律的。

上一段的阐述实际上已经包含了人的主观价值评判。从主观上来讲,由于乐音与人的生理节律相吻合所以使人听来悦耳,噪音的杂乱与人的生理节律不吻合因此使人生理不适。实际上噪音与乐音一样都是一种声音。对人来说是噪音,也许对某种动物来说很悦耳,如老鼠的吱吱尖叫声、乌鸦的聒噪、狼的嚎叫等。对人也一样,在中国古代,异民族的语言在一些文人雅士那里被视为“鸟语”,不堪入耳。

通讯中噪音被视为干扰。实际上通讯双方都有一致的通讯频率,凡不符合这种通讯频率而干扰了这种频率的都是噪音。因此为了有效通讯、提高通讯效率都要克服和控制噪音,通讯工程中有专门的噪音控制研究。此外除通讯双方频率一致外,双方对信号的输入和解释都要一致,否则阻碍通讯的正常进行。当一方由于某种原因发生变动时对方必须进行相应调整,否则将发生通讯障碍。

于是我们得出结论:一是噪音是主观的而不是客观的;二是凡是干扰有效通讯的都是噪音;三是为了有效通讯要对噪音进行控制;四是为了有效通讯双方要保持一致。

传播在本质上是通讯。在具体的传播活动中,都存在一个传播有效程度的价值判断问题,这就是所谓“有效传播”。有效传播是指传播互动过程中克服传播障碍而获得最优信息量的过程。任何传播都不是完全有效传播。人类传播活动中,传播障碍来自于两方面的“噪音”:一是自然噪音,即传播载体的物理障碍;二是“社会”噪音,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传播参与者自身文化对传播的影响,从而对传播活动产生的障碍。在这个意义上讲,跨文化传播研究实际上就是传播的文化“噪音”研究。

人们并非一开始就意识到这一点,尽管20世纪40年代,几乎与传播学产生的同时,就意识到传播中的“噪音”问题。1948年,在著名的贝尔实验室工作的美国数学家C.E.香农提出了几乎是人类第一个传播模式,即传播的线性模式。这个模式的初衷是改进受电子干扰,或受噪音影响的电报或电话上的信息传递。虽然后来的人们愿意把香农的理论称为信息论,但他自己却坚持称之为传播的数学模式。是的,香农的模式为后来传播学模式研究提供了一个基本上为人所共守的基本范式。作为一个自然科学家,香农非常重视通讯中的噪音,并把重点放在信息传播的传输过程,可以说这还是一种技术关注,但它启发了传播学者对信息发生影响的因素的高度重视。后来的学者逐渐注意到“噪音”充斥传播的几乎每一个环节,并且意识到,与通讯不同的是,通讯中噪音是要被完全克服的,而跨文化传播中,文化“噪音”是要利用和管理的。在这个意义上讲,跨文化传播的终极目的是人类理解。但人类是文化的动物,人类理解无可避免地要遭遇文化障碍。在跨文化传播中,文化不是要被剥离,而是要沟通和理解,从而达到人类的有效传播。

因此,跨文化传播学是以追求有效传播为目的,从文化对传播影响的角度,去研究在传播过程中文化的动态特征、文化对传播的影响和传播活动中文化形态的管理与利用。

同类推荐
  •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书籍发展简史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中国书籍发展简史》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向你介绍了文字的起源与书籍的产生,书籍的发展和演变,书籍的制作方法,书籍的维护与收藏等有关内容。
  • 山西戏曲名角

    山西戏曲名角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刺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神奇现象

    本书涵盖了现今世界神秘现象的广博领域,从不可思议的人体潜能到匪夷所思的动物世界,从令人咂舌的植物撷取到神奇诡谲的时空传奇,种种无奇不有的自然奥秘让人疑惑:乌尔禾城的“鬼怪声”是怎么回事?人类到底有没有极限?生命力超强的火山口生物是什么?蛋壳上的星辰图案从何而来?为什么会有“轻如鸿毛”的树?时空隧道到底有着怎样的秘密......在向读者展现神秘现象的同时,也对这些神秘现象采取了客观的评论,旨在正确地引导读者认识这个世界。
  •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

    《外国经济学家的小故事》终于定稿了。该书能够最终定稿并付梓,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编者们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的王正好、沈军两位老师给我们提供了大力的支持和帮助,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出版平台。
  •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亲情满屋:孝敬父母应做的39件事

    真的,“回报” 是幸福的。她让我们感到自我价值的丰富,人性光芒的闪烁,人生经历的厚重。我们生活得快乐健康或许是父母对我们的最大希望,他们或许没有想过要我们为他们做些什么,现在就让我们以自己和父母都能接受的方式和方法,去做这人生中最重要的事情,让我们行动起来吧!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在家就能做的99种网上生意

    在家就能做的99种网上生意

    你必须相信,这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机遇,而且正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网络拥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本书用最简单实用的语言,告诉你如何通过网络赚钱,并为你提供了涵盖生活各个方面的多达99个的顶级网店创意。你还在犹豫什么呢?快来动动你的大脑、动动你的鼠标,成为经济时代的网商达人吧!
  •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家庭春季生活小常识(最实用的居家小书)

    春天的天气变化最为反复无常,使人出现种种不适症状,患上种种疾病,因此,春天也是“百草发芽,百病发作”的季节,应注意保健养生。本书从按摩、睡眠、饮食、排毒等方面提醒读者春季生活中的小常识,只要我们多了解一些生活的小常识,那么春天里的日子肯定是阳光灿烂,风和日丽的。
  • 别让不好意思毁了你

    别让不好意思毁了你

    不是教你玩阴的,教给你的,是最现实的生存法则。不是教你弄虚的,教给你的,是最实在的处世之道。闯荡社会的必修课,让自己不中枪、不憋气的处世哲学。对自己狠一点,离成功近一点。拒绝不好意思,找回强势的自己。才能在人生的道路上游刃有余走社会,少走弯路不吃亏。你不是超人,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满意;你也不是钞票,不可能让每个人都喜欢;你没有金刚钻,却偏要揽瓷器活……千万别逞能了,千万别不好意思了!因为面子,因为不好意思拒绝,就丧失了对自己生活的掌控权。烦恼就会接踵而来。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银河帝国:基地

    银河帝国:基地

    在机器人的帮助下,人类迅速掌握了改造外星球的技术,开启了恢弘的星际殖民运动;人类在银河系如蝗虫般繁衍扩张,带着他们永不磨灭的愚昧与智慧、贪婪与良知,登上了一个个荒凉的星球,并将银河系卷入漫长的星际战国时代,直至整个银河被统一,一个统治超过2500万个住人行星、疆域横跨十万光年、总计数兆亿人口的庞大帝国崛起——银河帝国。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趣谈中国古代文学家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中华文化博大而精深,不可能一下子讲全,本书希望通过对一些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故事,来带领青少年进入中华文化的广大天地。
  •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名人小语(少男少女文摘修订)

    《少男少女文摘丛书》汇集的是近年来写得最优美真切、生动感人的少男少女作品。这里有少男少女们初涉爱河的惊喜、迷惘、痛苦和走出“误区”挽手无怨的历程,有对五彩纷呈的世界特殊的感受和选择,有在升学压力之下压弯了腰的哀怨和对父辈们关于人生关于命运关于社会的认从与反叛。
  • 恋爱无公式

    恋爱无公式

    他正是时下红得发紫的天皇巨星,当“外貌协会”的会长,也绝对没有问题的,骄傲又自负!可这死女人第一次碰面,鄙夷的眼神怎么回事??她成功地挑起了他体内的“土匪因子”。决定缠上她了!缠到她爱得他“死去活来”为止!到时候再一脚——踢她到太平洋去!然后,再潇洒告诉她,“女人,这就是你敢无视我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