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比较详细地介绍了《跨文化传播理论化》的学术框架,尽管我们认为这是目前最为详细的理论体系,但尝试架构该学科结构的还有许多人,其中包括影响巨大的一些学者,如拉里?A.萨姆瓦。他的《跨文化传播》(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一书,在美国乃至全球非常畅销,数度再版。该书虽然没有刻意介绍这一学科的理论,但通过全书的结构,我们也可以了解其对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该书在“前言”的“结构”中,已经表明这是一本“在传播理论中文化被纳入传播过程”的指导和解释的书。在其“第三部分:从理论到实践”中的理论,也不是跨文化传播的理论,而是相关的语言理论对跨文化传播实践的指导。
又如贾玉新《跨文化交际学》是一部在国内有较大影响的跨文化传播的学术著作。这部书对于指导语言特别是语用的跨文化传播有很大作用,在跨文化传播理论方面也有建树,但就其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系统性,还是稍显欠缺。
再如拉里?A.萨姆瓦和理查德E.波特主编的《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收集了大量论文,其中包括一些卓有见识的理论阐述。这部著作在译成中文时,本身就是“国际关系学书系”中的一种。这部书的封底介绍说:
本书是一部研究跨文化交流的经典之作。本书从最基本的跨文化传播概念入手,在社会文化背景下,以国际文化视角考察东西方的典型文化;以美国国内为舞台,展现不同种族与群体如残疾人、同性恋、聋哑人及老年人的文化样式;以语境为基础,考察了不同语言方式对解决问题、认识和翻译的影响;以多样的文化规则为参照,探讨了商业谈判、咨询、健康和教育的相关背景;并深入分析了跨文化传播的道德层面和发展趋向。全书视野开阔,话语新颖,既有深刻的理论阐释,又汇集了生动的案例,本书可以说为广大读者提供了国外跨文化交流研究的最新信息,同时也打开了一扇了解世界各地风土人情、文化特色的窗口。
库恩在《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的范式理论,在自然科学、人文社会科学等各个领域引起了巨大反响。他赋予“范式”一词科学研究新的意义,并从科学哲学和科学社会学的意义上对范式加以运用,以此构架科学发展新的模式。但是,库恩理论的核心范畴“范式”,在其著作中也有多种定义。按照科学哲学家玛格丽特?玛斯特曼在《范式的本质》一文中的统计,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至少以21种不同的意义在使用“范式”这一范畴。后来库恩发表了《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笔者有删节。其中对“范式”有了更加明确的说明:
在(《科学革命的结构》)这本书里,“范式”一词无论实际上还是逻辑上,都很接近于“科学共同体”(pp.10-11)这个词。一种范式是、也仅仅是一个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有的东西。反过来说,也正由于他们掌握了共有的范式才组成了这个科学共同体,尽管这些成员在其他方面也是各不相同的。作为经验概括,对这正反两种说法都可以为之辩护,但我那本书里却当成了定义(至少部分如此),以致出现一种循环论证。得出一些错误的推论。要把“范式”这个词阐述得好,首先必须认识科学共同体的独立存在。
直观地看,科学共同体是由一些科学专业的实际工作者所组成。他们由他们所受教育和见习训练中的共同因素结合在一起,他们自认为,也被人认为专门探索一些共同的目标,也包括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这种共同体具有这样一些特点:内部交流比较充分,专业方面的看法也比较一致。同一共同体成员很大程度上吸收同样的文献,引出类似的教训。不同的共同体总是注意不同的问题,所以超出群体界线进行业务交流就很困难,常常引起误会,勉强进行还会造成严重分歧。
那么,是什么共同因素决定共同体内部专业交流不成问题分、专业见解一致的特点呢?我只想列举三种对群体认知运作都很根本的成分,它们因而一定特别引起科学哲学家的关心。我把它叫做符号概括、模型、范例。
其实即使在这本书中,“范式”这一范畴也不是单一意义的。按照该书的索引,范式与范例同义,分别有标准实例、共同体承诺、一致意见和专业基体四个意思。原文为:范例Exemplars,又见范式,作为超标准实例的~paradigms,as standard examples 范式Paradigms,xvi-xxii,178,230-31,233-37,267n,284-88,293-339,350-51;作为共同体承诺的~as community commitments,xix,294,319又见承诺,共同体Commitments,community;作为一致意见的~as consensus,xix,231-32,307;作为专业基体的~as disciplinary matrix,307-19;作为标准实例的~as standa rd examples,xix,17,229,284,298,306-7,313,318,351。见托马斯?库恩《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第355页。所以我们认为,“范式”是一种科学共同体,这个共同体的成员按照共认的学科范畴、理论框架和实践经验开展这一领域的科学研究。1999年出版的《梅里亚姆-韦伯斯特新学院词典》第九版(MerriamWebsters New Collegiate Dictionary,Ninth Edition)对“范式”的解释是:paradigm出自晚期拉丁语paradigma,而后者来自希腊语paradeigma,15世纪进入英语词汇。有三个义项:①范例、样式,特别是很清楚或很典型的例子和原型;②表示一个词在它的所有变化中的变格或变位;③科学学派或学科的哲学框架或理论框架,在这个框架内,理论、定律、概括以及为支持它们而做的实验被系统的阐述。这第三个义项即吸收了库恩对“范式”所赋予的新涵义。
按照库恩的观点,成熟的“范式”必须具备范畴系统、理论模型和合乎规范的实践,则当前跨文化传播研究还处于建立和形成之中。
作为一个“科学共同体”,跨文化传播研究者来自于各个领域,如语言学、人类学、文化学、社会学、文学和国际关系学等。迪恩?巴德郎对传播学科学共同体的概括对跨文化传播学是有启发意义的。他说:“许多学科的研究都得益于对传播模式的运用;反过来,这些学科也同样加深了我们对人类传播的理解。请记住如果有人自称为传播研究的专家,这样的称谓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他的专业很可能首先是数学、文学、生物、政治或艺术。”吴予敏在《跨文化传播的研究领域与现实关切》中比较详细地讨论了跨文化传播研究所来自的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和修辞学学术传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个共同体的形成过程。
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科学家对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建立作出了积极贡献。古迪昆斯特所指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三个切入点:即文化传播理论、文化变异理论和异文化传播理论,这也是跨文化理论建立的不同来源。从历时方面分析,基本上可以看作跨文化传播理论建立的不同阶段,它们具有连续性和相承性。文化传播就是文化的扩散,是对文化扩散的过程、媒介等的研究,这是文化学与传播学的一门交叉学科。但是广义文化的外延广泛性,自然使人们关注传播过程中的文化因素,爱德华?霍尔指出文化本身就是传播,其传播的互动过程中文化会发生变异。异文化传播是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传播沟通中受到文化的影响,为了有效传播而如何协商、调适和理解的行为。作为传播学的分支,文化传播理论是传播学理论对文化学的应用,是传播学日趋精密化的表现之一,它启发人们关注文化与传播,为跨文化传播学的建立提供了理论前提。文化变异理论是与文化传播理论平行的理论,它研究信息传播中的文化影响,关注并尝试从文化层面/个人层面的维度来解释传播过程中不同文化的变异,为跨文化传播学提供了基础理论。跨文化传播学是对跨文化传播的本体研究,讨论不同文化背景的群体或个人信息传播中的文化影响。从共时方面分析,跨文化传播理论已经开始形成以异文化传播理论为核心,以文化变异理论为外圆,以文化传播理论为基础的理论系统。但是另一方面,尽管古迪昆斯特努力整合不同圈层的理论从而形成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但是不是能以此成为跨文化传播学的“范式”还需要时间来证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成熟的跨文化传播理论模式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跨文化研究的成员所共认的学科范畴、理论框架和合乎规范的实践尚在进行中。
目前跨文化传播学大都集中在第三点,库恩对它的解释是“范例则是具体的题解,科学集团一般都承认它合乎范式”。跨文化传播还是一门以跨文化传播能力培训、跨文化传播素养培养为主的技能性学科。跨文化传播能力的训练集中在跨国公司员工培训、公关礼仪培训、出国人员培训以及众多的其他跨种族跨文化接触的人员培训。当然跨文化传播素养的培养情况要复杂一些,并开始渗入其他学科之中,如比较文学研究、外国文学研究、影视的译制和研究以及语言作为外语教学的研究等学科领域。在这些领域我们之所以叫作跨文化传播素养的培养,主要是由于相较而言,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还不完善。
还有一点很重要,即“范式”的形成或巩固的标志:教科书的缺乏。库恩在《必要的张力──科学的传统和变革论文集》中说:“当个别科学家可以接受某一种规范时,他的主要工作就再也不需要从起码的原则开始,证明每一个引进的概念都合理,来重新确立他的研究领域了。这一切都可以留给教科书作者们。而有了一本教科书,科学家就可以从教科书达不到的地方开始研究,从而可以高度集中到科学界所关心的最微妙、最深奥的自然现象中去。”毋庸赘言,教科书本身就是学科范式的一种标志。不少高校都开设了跨文化传播学或者传播理论的课程,尽管现在国内外都出了不少跨文化传播学的教材,包括数度再版的一些教材或者可以用作教材的著作,但真正权威的或可以通行的几乎没有。比较一下国内高校跨文化传播学课程的教学大纲,更是高度不统一。这种现象与其说是在进行古迪昆斯特所说跨文化传播理论“本土化”的尝试,不如说缺乏这一学科的经典著作。正如库恩所说,如亚里斯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至大论》、牛顿的《原理》和《光学》、富兰克林的《电学》、拉瓦锡的《化学》以及莱伊尔的《地质学》——这样一些著作,都在一定时期里为以后几代的科学工作者暗暗规定了在某一领域中应当研究些什么问题,采用些什么方法。
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尝试已逾半个世纪,已经涌现大量相关理论,系统的理论构建也在探讨中,但这个问题至今没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古迪昆斯特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化》至今没有译成中文传播,人们讨论得也不多。前科学是指还没有系统理论而众说纷纭的阶段。当一门科学有了系统理论之后,科学就进入了常规科学阶段。跨文化传播正是一门在规范中的科学理论,还处于“前科学时期”。
$第三节 跨文化传播的研究方法
一般说来,研究方法与理论总结总是联系在一起的,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如此。古迪昆斯特在讨论到超理论假设(metatheoretical assumptions,即关于理论的理论)时说,有两种主要的倾向,即客观主义和主观主义。客观主义认为个人之外存在“现实世界”,因此他们的研究寻求传播行为规范,认为传播是由情况和环境决定的;而主观主义认为个人以外不存在“现实世界”,因此他们试图了解传播者个人的视角,认为传播行为是“随心所欲的”。在研究目标上,客观主义认为理论应当能够解释和预测研究的现象,而主观主义则认为理论应当描述研究的现象。古迪昆斯特认为理想的情况是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但他也承认很难做到。因此他提出:“个人无意识时,客观主义假设适用,而当个人有意识时,则主观主义假设适用(如有意识地注意目前自己的传播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