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120100000018

第18章 跨文化传播研究的理论与方法(1)

跨文化传播方法与理论的研究特点是当前受到人们的高度重视,但同时明显地不完善。到目前为止,还缺乏系统和抽象的研究成果,特别是学术界普遍认可的研究成果。其原因很复杂,其中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跨文化传播长期以来遵循美国传统,十分侧重应用性、实践性和技巧性。但这方面的研究有迅速的进展,目前能够看到的、值得重视的是美国传播学家古迪昆斯特的《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本章有关部分主要介绍他的研究成果。

$第一节 跨文化传播学的理论体系的形成

20世纪70年代,美国科学哲学家托马斯?库恩在他的《科学革命的结构》一书中提出“范式理论”。范式(paradigm)是该书的核心概念。但全书中这个概念的内涵十分丰富,库恩在该书的序言中说:“我所谓的范式通常是指那些公认的科学成就,它们在一段时间里为实践共同体提供典型的问题和解答。”并进一步指出: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托勒密的《天文学大全》、牛顿的《原理》和《光学》、富兰克林的《电学》、拉瓦锡的《化学》以及赖尔的《地质学》—这些著作和许多其他的著作,都在一段时期内为以后几代实践者们暗暗规定了一个研究领域的合理问题和方法。这些著作之所以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就在于它们共同具有两个基本的特征。它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了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同时,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有待解决的种种问题。

凡是共有这两个特征的成就,我此后便称之为“范式”,这是一个与“常规科学”密切有关的术语。我选择这个术语,意欲提示出某些实际科学实践的公认范例—它们包括定律、理论、应用和仪器在一起一一为特定的连贯的科学研究的传统提供模型。

库恩认为科学史上科学的发展并不是科学事实的堆积,而是新范式不断替代旧范式的革命过程。这个革命的过程就是:前科学时期—常规科学(范式)—危机时期—科学革命—新的常规科学(新范式)。而新的范式又会开始同样的循环过程。

借助库恩的科学发展理论来理解跨文化传播过去的发展,我们就会对它的未来有更准确的判断。

尽管跨文化传播古已有之,但一般公认的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和爱德华?霍尔《无声的语言》两部著作。和所有科学建立的起源一样,这两部著作都是来源于实践的需要,这我们在前面已经具体叙述过了。所以这两部著作都有很强的实践色彩,《无声的语言》本身就是霍尔在美国培训援助第三世界志愿人员教学中使用的教材,这奠定了跨文化传播美国传统的坚实基础。作为跨文化传播学的专著,实践指导大于理论贡献,这是所有学科草创之初的共同特点。但是《无声的语言》首次提出“跨文化传播”这一术语,并已经开始对跨文化传播的一些基本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讨论,比如文化与传播的关系、不同的文化模式、非语言传播的维度、跨文化传播的微观分析等。这里再次引用海默评价霍尔在跨文化传播学建立方面的贡献:“二战后,来自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研究的学者,如马格丽特?米德、露丝?本尼迪克特、格里高利?贝特森离开各自的研究领域,短暂地涉足这块人类当时很陌生的领域:有关文化与人类互动关系的交叉领域。这些人后来都离开了,霍尔却留下来了,在这块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领域安家,并把这块领域叫做跨文化传播学。”这表明跨文化传播学在建立之初源于人类学、心理学、传播学、社会学和国际关系学等多个学科,是文化与人类互动的交叉学科。

二战后,美国开始大规模地移民,到20世纪80年代,移民潮更是高涨。国际学生、国际商业人员和跨国公司的兴起,民权运动和妇女运动的风起云涌,美国国内文化多样性的凸显以及民族问题、种族问题都催生了跨文化传播学的发展。冷战时期西方各国联系加强,以美国为主的跨文化传播长足发展,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跨国界、跨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随着当代技术的发展而日趋密切,跨国公司、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组织纷纷建立,跨文化传播成为国家、民族和各种组织的一种生存方式,跨文化传播研究也由此成为一门“显学”。

80年代以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代表人物是威廉姆·B.古迪昆斯特。他是美国跨文化传播领域中最具有影响力的权威学者之一。而事实上,跨文化传播理论也主要产生在美国,我们认为美国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在相当程度上代表了全球在这个研究领域的水平。2005年,古迪昆斯特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化》(Theorizing About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2005,Sage Publications,Inc )一书,是迄今为止对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最全面的整理。

该书中,古迪昆斯特第一次把跨文化传播理论系统化。全书共分为七大部分,介绍了以美国为主的跨文化传播18种理论。

第一部分为“序论”,题目是“跨文化传播理论化”。第一大内容简要说明了跨文化传播理论近几十年的发展,指明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三个切入点。第一是在传播理论中文化被纳入传播过程;第二是构架理论来描述或解释跨文化传播的差异;第三是构建理论来描述或解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并说明到目前为止,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建设以描述或解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为主。古迪昆斯特批评了“许多理论研究者”并不专门研究跨文化传播,只是把文化作为影响传播的多种因素之一,把跨文化的传播与其他传播,如人际传播混在一起。他从文化切入,把跨群体、跨文化理论分为五类:有效结果效应理论、调适理论、认知管理理论、传播网络理论和面对新文化的移入/适应理论。这部分里,古迪昆斯特还讨论了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发展中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超理论假设问题、理论外延与适用范围问题、应用理论改进传播问题和理论发展中的伦理地位问题。这些内容我们将在后面讨论,此处不赘叙。

“序论”的第二大内容是跨文化传播理论建构的纲要,他把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分为彼此不排斥的七类,并把相应的理论归入种类中,经我们整理如下:

一、文化传播理论:在传播理论中文化被纳入传播过程,理论中文化与传播结合

1.建构理论(Applegate & Sypher,1983,1988);

2.信息内涵的同位调整理论(Cronen 等,1988; Pearce,2005);

3.言语代码理论(e.g.,Philipsen,1992; Philipsen et al.,2005)。

二、解释文化变异性的理论:设计理论来描述或解释跨文化传播的差异

1.面子-协商理论(FNT; TingToomey,1988,2005b; TingToomey & Kurogi,1998);

2.谈话制约理论 (CCT; Kim,1993,1995);

3.违背期望理论(EVT; Burgoon,1992,1995; Burgoon & Ebesu Hubbard,2005)。

三、侧重跨群体/ 跨文化有效传播的理论

1.文化幅合会聚理论 (e.g.,Barnett & Kincaid,1983);

2.焦虑/ 不确定性管理理论 ( 如Gudykunst,1995,2005a);

3.群体有效决策理论 (如 Oetzel,1995);

4.跨种族传播的整合理论Y. Y. Kim的 (1997,2005a,即将出版)。

四、侧重适应或调整的跨群体、跨文化调适理论

1.传播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ommodation theory,Gallois等,1995,2005);

2.跨文化调整理论(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theory,Ellingsworth,1988);

3.共文化理论(cocultural theory,Orbe,1998b;Orbe和Spellers,2005)。

五、侧重身份认知管理或协商的跨群体、跨文化传播

1.文化身份理论(cultural identity theory,Collier和Thomas,1988;Collier,2005);

2.身份管理理论(identity management theory,Cupach和Imahori,1993;Imahori和Cupach,2005);

3.身份协商理论(identity negotiation theory,TingToomey,1993,2005);

4.有关身份的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 theory of identity,Hecht 1993;Hecht等,2005)。

六、侧重传播网络的跨群体、跨文化传播

1.外群体传播能力理论(outgroup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theory,Y. Y. Kim,1986);

2.文化内与跨文化的传播网络理论(intracultural versus intercultural networks theory,Yum,1988b);

3.网络与文化移入适应理论(networks and acculturation theory,Smith,1999)。

七、侧重对新文化的移入/适应的跨文化理论

1.传播文化适应理论(communication acculturation theory,Y. Y. Kim,1988,2001,2005b);

2.互动文化适应模式(interactive acculturation model,Bourhis等,1997);

3.关于适应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 management theory of adjustment,Gudykunst,1998,2005b);

4.在同化、偏离、疏远状态的传播理论(communication in assimilation,deviance,and alienation states theory,McGuire和McDermott,1988);

5.关于适应的文化要略理论(a schema theory of adaptation,H. Nishida,1999,2005)。

古迪昆斯特指出的跨文化传播研究的三个切入点即:一、文化传播理论。在传播理论中文化被纳入传播过程;二、文化变异性的理论。用设计理论来描述或解释跨文化传播的差异;三、异文化传播理论。用设计理论来描述或解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之间的传播活动。第三类即是严格意义上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即解释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的传播活动。古迪昆斯特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此。

该书的第二至第七部分是全书主体,分别是“将文化纳入传播过程中的理论”、“侧重跨文化变异的传播理论”、“侧重跨文化互动传播的理论”、“侧重互动适应的理论”、“侧重身份的理论”、“侧重有效传播和决策的理论”和“侧重调适和适应的理论”。

该书的整个构架和“序论”中基本相同,表明古迪昆斯特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基本框架。至此,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第一个系统架构起来了。

$第二节 跨文化传播理论体系的性质讨论

如果以古迪昆斯《跨文化传播理论化》架构的理论体系为参照,我们认为,按照库恩范式理论,跨文化传播还不是一个常规学科,还处于前科学时期。

2005年古迪昆斯特出版的《跨文化传播理论化》一书,是迄今为止对跨文化传播理论最全面的整理。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这部著作名为跨文化传播“理论化”(Theorizing),但在古迪昆斯特看来,跨文化传播还缺乏系统理论。古迪昆斯特在《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综述》序言中说:

我读完博士学位时,美国还没有形成跨文化传播的理论。当时,我就深信理论的缺乏会阻碍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发展步伐。时至今日,我依然相信,作为一门研究领域,在美国和其他文化中建构和检验理论是跨文化传播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自始至终,我都坚信我们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包括从不同的文化视角,来建立各种跨文化传播的理论(着重号为本书作者所加,另本引文略去了一些引证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我对美国以外的发展成熟的本土化理论——如U.Kim,1990提出的植根于具体文化的理论等——都不甚熟悉(倘若读者对任何现有的理论有所了解,方便将材料寄于我一份,将不胜感激);鉴于此,本文主要着眼于美国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在这些理论中,有些可能适用于其他文化(如一些基于检验的理论),有些则不适用。而且即便有适用于其他文化的理论,依然有必要“进行本土化探索”、“建立本土化理论”(该问题将在本文的最后一个部分讨论)。

虽然其他地区尚未形成跨文化传播的本土化理论,但在过去的20年中,美国该领域的理论发展却突飞猛进。早在1983年我编撰的首卷《跨国、跨文化传播年鉴》中,就收录了尝试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人们间的人际传播进行研究的最初理论(Gudykunst,1983)。等到侧重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第二卷《年鉴》出版之际(Kim和Gudykunst,1988),理论的发展不但更为成熟,而且有些还得到了实证的支撑。在上一卷重理论的《年鉴》付梓时,理论发展又有了质的飞跃(Wiseman,1995)。而在我编撰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最近一卷中(Gudykunst,2005c)收录的理论就更向前迈了一大步。今天,诸多理论已然突破了迂回反复,并且还获得大量研究成果的支持。

从这里我们可以窥见,美国最权威的跨文化理论学者古迪昆斯特显然认为本世纪初跨文化理论体系并没有建立。这段文字中提到“美国以外”的跨文化传播理论的“本土化”,这是古迪昆斯特的一个重要观点。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这意味着跨文化传播理论在美国以外地区的匮乏。

同类推荐
  •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墨学与现代文化(修订版)

    《诸子百家与现代文化》丛书概括了诸子百家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哲学性认识,努力探索先秦诸子学说中规律性的见解,一分为二地评介其为人处世的原则,实事求是地介绍了诸子认识事物的方法和建功立业的方略。该书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集中反映了人生哲理与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们的精神文明和思想文化素质有重要意义。 本书为其中一册,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先秦诸子学说,使深奥难懂的学术著作成为广大群众能够读通弄懂的人文素质教材,这无疑就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贡献。
  • 腊八节

    腊八节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

    《北大文化产业评论(2009年卷)》是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主办的文化产业研究性学术期刊,以理论分析、政策解读和前沿观察的形式对文化产业相关领域展开理论性、批判性、历史性和国际性的研究论述,倡导跨学科的视角研究文化产业现象和趋势,希望成为海内外学者研究成果发表的论坛,成为凝聚华人学者文化产业研究通向国际学术前沿的桥梁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中华美德4

    中华美德4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热门推荐
  • 冷情女捕快:拽王戏伪男

    冷情女捕快:拽王戏伪男

    水流云是个小县城的捕快头子,没有偷奸耍猾,却也只是混混日子,带着手下每日逛逛,四处招摇显摆,这一生也就打算这样过了。忽然有一天,县城里出现了一个武功极高的“大盗”,戏耍得她团团转,引出了多年前的一段血案。更要命的是,这段血案,还与她的身世有关。与她相依为命的奶奶,居然是……美人楼的女老板花倾心沉鱼落雁,众多王候贵公追求,唯独爱上了她;名花追逐,无端招来众多情敌的杀招,尤其是移仙宗宗主江同求花不得,誓断水流;不可一世的凤临王更是对她痛下杀手;唯有诡异的神秘人横空出世,每逢大难必伸援手。这个神秘人是谁?喂,兄弟,坐下,咱们交流交流……(本故事纯属虚构,轻松虐心小白文,可打发时光博君一笑)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你的余生我来代理

    你的余生我来代理

    她是自我放逐的豪门孤女,小心翼翼地在上流社会挣扎,只为查当年真相,还自己清白……他是酷霸狂帅拽的名门帝少,神秘、俊美,全球女人的幻想对象,无数女人为了与他邂逅而费尽心思,偏偏她走哪都能遇上!工作上处处挑剔,生活中样样指责。白想终于爆发,“你为什么处处针对我?!”某男人认真回答:“因为……你长得很讨厌。”“靠!你才长得讨厌,你全家都讨厌,你满户口本讨厌!”某男慢条斯理抽出红本本,“嗯,你现在也在我家户口本上。”
  • 辛亥:摇晃的中国

    辛亥:摇晃的中国

    一场低烈度的革命,一个大变局的中国。本书化繁为简,以老辣笔法,全景勾勒晚清民国大班底,追踪这场中国内部的革命,呈现革命的创世记与诸神谱,讲述对我们有特殊价值的一种重要真相。尚武中国,丛林之争,枪杆与笔杆,暗杀与炸弹,造反与经济,革命与保皇,立宪与新政,科举与学堂,里里外外,再现原态。 真相,总在历史最深处。
  • 偷心前规则:律师老公太危险

    偷心前规则:律师老公太危险

    她只是过个生日而已,莫名其妙的替姐代嫁,莫名其妙的代孕,莫名其妙的遇见他。他看着她,邪肆一笑:“我可是律师,分分钟就能把你变成我的女人。”为了抢回属于自己的女人,他死皮赖脸,差点就生米煮成熟饭。死皮赖脸外加一些阴谋诡计和手段,他终于搭上了她的这趟列车。他扒光了自己,噘嘴卖萌:“媳妇,为夫这身材,这尺寸可还满意?”她摇头:“勉强凑合吧,身材好的男人我见多了!”“老婆,这一辈子你都只能是我的女人!就算是死,你也只能是我的女人!明天我就让安排人去给我俩买公墓,我们是要葬在一起的人。”他霸道的把她圈在怀里,却被她一脚踹了出去:“那也要看姐的心情。”漫漫追妻路,越挫越勇!
  • 盗墓之王(全集)

    盗墓之王(全集)

    杨风接到身为盗墓之王的哥哥的小册子,自从哥哥失踪后,他一在追寻线索,仔细研读册子后,得到一个结论就是明年就是2007年世界会毁灭。联系手术刀后,接受了泰国和日本的盗墓高手,而手术刀竟然说他的哥哥还活着,拿出一堆照片给他看,而照片中的都是古代的英雄和魔兽搏斗的场景,而其中一个如果加上纹身的话就是他的哥哥。这个时候,美国的卫星也开始盯上了杨风的目的地……
  •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前世,她被继父一家玩弄于股掌之间,惨遭闺蜜劈腿、前夫抛弃,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女儿被人亲手摔死,整个家庭分崩离析,偌大家业拱手于人。今生,重生到12岁的时候,她发誓,前世的仇恨要一一报回来。前世人为刀俎她为鱼肉,这一世,她要将自己化成利刃刺入仇人的胸膛,血债血偿!人若让她痛三分,她要让人尝到十分痛!以孩童之躯,在成人的世界里步步为营,重新夺回属于自己的一切,建立属于她自己的商业王朝!眼带异能,所有珠宝奇石在她眼里真假立辨;一目十行,过目不忘;灵兽随身,帮她遇魔杀魔,佛挡杀佛!她强,有人比她更强,他是世界闻名却神秘莫测的商业帝国掌权人,传说拥有全世界最为巨大财富的男人,天底下只有他不想做的事情,没有他做不到的事情!他一直在小心翼翼守护着她长大,在她的复仇事业中给予最强有力的支撑,化开她的心结,温暖她的寂寞。她说:我穷得已经只剩下钱了。他虔诚地单膝跪地:不,你还有我!
  •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倾世舞魅娘:墨染莲华

    【阎府九子系列之上卿:】一世幼时诺言,寻他十年相守!那日兵临城下,他冷言如剑,让她死了心。二世时与她牵扯两世的傻丫头,为她舍身救主。不疯魔不成活,脱胎换骨下,她踏上寻药之路,纠葛前世男儿情。上卿忽而稚嫩,忽而绝美的两张容颜不时交替,那眼是不舍,是眷恋,是早已刻入神魂的懵懂爱恋!玉华引皇位之上,那一剑伤了她又何尝不是伤了他。红发褪成白雪,手握着染血的融魂珠,离霄笑自己的执迷不悟。雪峰上,昭以寒为她落了满头青丝,奉她为主,只为赎她一世情缘。
  • 穿越之这一代

    穿越之这一代

    卢秀贞来到这个年代,最大的金手指,不是她除了存储没有其他功能的空间,也不是她比别人先知的政策和信息,而是她曾历繁华后一颗期待亲情、友情、爱情和甘于平淡的心。
  • 火爆魔王驯悍妃:至尊驭魔师

    火爆魔王驯悍妃:至尊驭魔师

    异世重生,便是这里一代凰尊,火爆脾气不减当初。靠之,忍无可忍,无须再忍,强者为尊,直教人欲弑天灭地,搅乱风云。谁言,裂帛三尺,血溅一丈,胜者,当勇往直前,不退缩,不认输。她凌一,便注定当这胜者,盛世风华,睥睨天下。驭兽可以,驭魔一样的男人,同样可以!管你是火爆还是冰山,管你是闷骚还是明恋,在她这里,都只是浮云,真实的才是她生了个无节操的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