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5900000008

第8章 信则人任焉:德行天下,为人之本(1)

诚信是一个人在社会上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如何做到诚信,在工作中按诚信的原则处事,是对我们提出的一个永恒的课题。一个员工如果诚信观念受到冲击,容易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挑三拣四、不负责任、见利忘义的心态。抱着这样的一种心态去工作将是十分有害的。

轻易允诺,必然会寡信

【儒家箴言】

曾子曰:戒之戒之!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孟子·梁惠王下》

职场中,需要同事们互相帮忙之事举不胜举,而那些喜欢空口说白话的人,往往都得不到别人的信任,于是,他们无法建立自己的交际圈!也许,在交往之初,我们会被他们貌似热心的表面所迷惑,但久而久之,我们便能看清其本质,到那时,我们会坚决地将他从自己的圈子里删掉。

李天佑大学毕业后,便进了一家公司工作,他工作认真负责、勤奋好学,一年后,由于该部门主管因事离职,于是,他这个唯一的“老人”,便当上了部门主管。当上主管后,他浑身充满了干劲,既然领导这么看重我,那今后一定要加倍学习,加倍努力,在自己的勤奋之下,他又顺利地坐上了经理的位置,而主管的位置,自然也就被空了出来。

有了空缺便是有了希望,于是,公司上下刮起了一股争位之风,尤其是跟李天佑要好的那几位同事,都纷纷开始行动,竞相与他套近乎。这个周末,李天佑在自己家中宴请同学,正当他牛皮吹得高兴之时,却传来了一阵敲门声,他开门一看,原来是自己的好友兼同事小王,寒暄几句之后,小王便说明了来意,是为了主管之位而来。

李天佑一看家中的这些同学,便立刻很爽快地答应了,并且,他还拍着自己的胸脯说,主管的位置一定是你的,而喜出望外的小王,被感动得一塌糊涂,就差没当场给他跪下。看着李天佑信誓旦旦的表情,小王的这颗心踏实多了,为了不扫李天佑的兴,便找了个借口,高高兴兴地回家等消息去了。

也许,是因为主管之位即将揭晓的缘故吧,那些想借机上位的人,都在这一天来到了李天佑的家,自小王走后,大家就像约好了似的,纷纷都给李天佑送礼,直到吃完晚饭后,还有人登门拜访。对于这些昔日好友们的吹捧,李天佑非常受用,于是,他想都没想便一一答应了。

就这样几天过去了,小王他们却一点消息都没有,急得他们是一个劲地给李天佑打电话,但在电话那头,不是说不在,就是说正在开会,无奈之下的他们,只能默默地等消息了。没过多久,关于主管一职的通告下来了,小王他们急忙跑去看,他们一看差点没气死,原来主管是总公司调过来的新人,愤怒的他们从那以后,开始消极对待工作,怎么都提不起精神。

快到年底时,公司的业绩已经滑到了史无前例的低谷,对于这些,李天佑看在眼里却急在心里,但他知道自己得罪了这些人,现在说什么都没有用了,他原本想用开除来警告这些人,但在连开掉几个人后,不但没有丝毫的改进,还搞得公司其他职员也都人心惶惶的,工作效率降低。当然,他也不是没想过将他们全开了,但他们都是“老人”了,突然这样做会引起总公司的猜忌。

就这样,公司的业绩越来越差了,在年终总结大会上,总裁看完业绩报表后,便直接对该公司进行了人事调动,而李天佑不但回不了主管的职位,还被贬职成一名普通职员。不久后,李天佑便自动辞职,离开了这家公司。

孔子一贯主张谨言慎行,不轻易允诺,不轻易表态,因为在他看来,承诺的事如果兑现不了,就会失信于人,而自己的威信也会降低,并且,他认为这是一种轻诺寡信的可耻行为。所以,孔子的态度是,不要轻易说话,更不说随心所欲的话,要以不能兑现允诺为耻。其实,这是一种比较稳妥的处世方式,也是孔子从古人身上总结出的经验。

为什么孔子提倡在承诺前一定要慎重呢?这自有他的道理:

其一,事前表态,能兑现就好,不能兑现则关乎诚信。

其二,事前表态,不要说过头话,因为任何事物都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所谓“夫轻诺必寡信”,如果我们轻易就答应了别人要求,那么,必然一定会很少信守自己的诺言。就职场而言,“轻诺”必然会导致“寡信”的后果,很显然,轻易对别人许诺,说明我们根本就没考虑自己所办之事可能会遇到的种种困难,当困难来临时,我们便只能干瞪眼,于是,给别人留下了“不守信用”的印象。因为许诺越多,问题就越多,所以,“轻诺”必然“寡信”。

不轻易许诺,但有诺必践,是人们普遍尊崇的道德准则。因此,当我们没有十分的把握之时,就不要向别人许诺,有几分把握,就实事求是地说几分。要知道,在职场中,但凡有经验的人一看我们“轻诺”,便知道我们是“寡信”之辈了。如果此时,我们说:“对不起,这件事我不能打保票,但我可以努力尝试一下。”反而会让别人认为自己是诚实的、是靠得住的人。

在职场中打滚,谨言守信非常重要。孔子告诉我们,首先要谨言,即不要随意允诺,有时,我们仅有良好的愿望是不够的,事情的变化发展,往往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而有些因素是自己无法控制的,这就是轻易许诺的风险所在。其次,一定要守信,既然已经表态,就要想办法去践诺,无论我们要付出什么代价,都必须将自己许诺过的事做好,这就是职场的生存法则!

有时,生在职场的我们,也许会身不由己,在某种特殊的场合,我们不得不向别人许诺,这时,我们完全可以给自己留下充分的余地,先认真想一想可能会遇上的麻烦,如果我们自知无法解决这些麻烦。那么,可以多用一些“可能”、“也许”、“大概”等模糊性的字眼儿,若办成了,别人一定会更加感谢自己;若办不成,那也是有言在先,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守信的问题了。

花言巧语,只能害自己

【儒家箴言】

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论语·学而》

职场中,溜须拍马之徒不在少数,也许,因为自己的花言巧语,他们能博取上司的好感,获取自己想要的利益,然而,当马屁拍到了马蹄上之时,他们便不能大行其道了,不但曾经拥有的一切即将消失,而且,还有更多意想不到的灾难在等着他们。因此,我们在工作时,不应该有侥幸心理,而应当认认真真做事,如果我们耕耘了,就必然会有所收获!

如果我们不相信花言巧语的危害,不妨看看夏王朝的这个故事。

古代夏王朝第十四代王孔甲,喜神好鬼、荒淫奢侈,并且,还怠于政事。

有一天,孔甲与臣子在大河边游玩,河里有两个庞大的“鳄鱼”爬上了岸,孔甲被吓了一跳。这时,一个臣子献媚说:“国王莫怕,这是天上派下来的两条神龙,一雌一雄来辅佐您管理江山的。”

见孔甲半信半疑,臣子赶忙解释道:“国王,龙能飞、能游,可是在您面前,它觉得您是最尊贵的,所以不敢腾飞,只能在水里游。”

孔甲听到这番话后,十分高兴,认为自己就是最尊贵的人。于是,他命人将“龙”带回宫中,辅佐自己,并作为镇国之宝。回宫不久后,孔甲为了显示自己的尊贵,便传下命令寻找驯养龙的能者,并且,还悬赏了重金。可是,驯龙谈何容易,谁也没见过龙,更何况还必须养好,否则,随时可能丢掉性命。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地过去,却仍然无人前来应征。正当孔甲坐立不安之时,一位大臣向他禀报:“国王,刘累曾跟豢龙氏学过养龙术,他一定会养龙。”

此时,孔甲喜出望外,立即召见了刘累。刘累是尧的后裔,传说,他向豢龙氏学过饲养龙的技艺。刘累来到宫中一看,便知道了那两条丑怪是大鳄鱼!但是,孔甲却深信这是两条神龙,于是,刘累不但没有明言,还答应为国王养“龙”。孔甲听后十分高兴,便赐刘累姓为御龙氏,并赏赐了重金。

为了驯养“龙”,刘累对孔甲说:“国王,龙乃神,不能怠慢,应该修个豪华的大水池,里边注满清水,而且,每天都要朝拜神龙,那样神龙才能辅佐您的江山万代。”孔甲本来就迷信,这下更是深信不疑,于是,立即命人修建一座豪华的大水池,水池之大、之豪华,为历史所罕见。

当人们将两条大鳄鱼,放人清水中时,久旱逢甘露的鳄鱼们,很快便恢复了活力。此时,孔甲立即命人摆上桌子,举行隆重的朝拜仪式。刘累也因此一步登天,红极一时,然而,刘累始终是靠巧言令色过日子,因此,他的心里很虚,整日都提心吊胆,总担心这件事有一天会“东窗事发”,最后,不但会落得人财两空,说不定,连自己这条小命也不保了。

然而,这一天还是到来了。

这一天,孔甲突然心血来潮,对刘累说:“黄帝能乘龙舟神游天下,我养龙也是为了能坐上龙车,你既能养龙,也一定能驯龙,那你让我早日乘坐龙车,像黄帝一样巡游天下吧!”刘累一听这话,当时就傻了眼,并吓出了一身冷汗,他根本不可能让两条鳄鱼驾车,但他又不敢违背了孔甲的旨意,只好先回住处,再想办法。

但更倒霉的是,当刘累回到水池边时,那条雌“龙”怒目圆睁,一动不动地浮在水面上,刘累知道,这条鳄鱼死了!此时,他一下瘫在地上,心想:这下可全完了,不但自己性命难保,就连家人的性命也保不住了。忽然,坐在地上的刘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

次日一早,刘累便去拜见孔甲,说要想让神龙驾车,乘龙车的人身体必须强壮,否则会折寿。东海出产的大鱼肉鲜昧美,国王必须每天吃上一盘,才能补好身体,连吃数日,就可以乘坐龙车了。另外,神龙练习驾车时,不能有人参观,否则神龙会发怒,不但国王无法乘龙车,反而会不利于江山社稷。

孔甲听后大喜,又赏给了刘累一笔财宝。

第二天,刘累就把雌鳄鱼带进厨房,从鳄鱼身上割下鳄鱼肉,把它做熟,亲自送给孔甲。第三天,刘累又送上了一盘,此时,在刘累周围的人,都被他打发走了。第四天,孔甲迟迟不见刘累的身影,心里十分着急,便想亲自去看看刘累,但又怕惊扰了神龙练驾,只好耐心的等待。又过了好几天,孔甲一直没有见到刘累的身影,便派人去问,这才知道刘累已经跑了。

原来,刘累知道一切终将真相大白,只好逃亡他乡。

勃然大怒的孔甲,岂能善罢甘休,不但下令捉拿刘累,还杀了他的家人!

在孔子的治国之道中,一直都将百姓的信任看得比什么都重要,在他看来,一个强大的国家,可以没有足够的粮食,可以没有足够的军队,但不可以没有老百姓的信任,由此不难看出,儒家对诚信的重视程度。其实,从孔子的处世哲理中,我们不难得知,职场的晋升之道亦如此!

也许,在职场之中,花言巧语之人,可以蒙蔽领导一时,但绝不能蒙蔽他一世,刘累的结局,就已经证明了一切。俗语云:“傻人自有傻福”,这说明,真正享受生活的人,都是那些实实在在做人、认认真真做事的人。因此,我们应力戒空谈,说话尽量谨慎小心,说到做到或先做后说,保持自己的言行一致。否则,如果只说不做,凡事都停留在口头上,势必会被职场所淘汰。

职场,是一个靠人脉生存的地方,善于伪装的人,可能会利用自己的花言巧语,获得一时的利益,但却绝不会长久。现代社会,没有人是傻子,当这点小伎俩被别人看透以后,不但不可能再上第二次当,而且,还会让这种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因此,生活在职场中的我们,绝对不能光说不练,而对那些擅长“说”功的人,也要多加提防,以避免上当受骗。

说得好,不如做得好

【儒家箴言】

子曰: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论语·学而》

执行力是职场的重中之重,即使面对天花乱坠的计划书,如果无法执行,相信,没有一个领导会接受它;面对夸夸其谈的梦想,如果无法实现,相信,没有一个人还会坚持它。这就是职场的晋升法则:执行才是硬道理!只有行动才能实现理想,而远古时代的大禹,就是用自己的行动,改变了一生的命运,由一个治水者,成为了一名部落联盟首领!

相传,距今约四千多年前,中国是由尧、舜相继掌权的时代。当时,有一条大河每隔一年半载,便会闹一次水灾,部落联盟首领尧,为了解除水患,召开了一次部落联盟会议,请各部落首领共商治水大事。大家公推禹的父亲鲧去处理,鲧也信心百倍地表示,自己能够完成任务,但尧不赞成,并且说道:“他说的很好,但真做起来却不然。”但是,首领们却坚持让鲧去试一试。

按照当时部落的习惯,当部落联盟首领的意见,与大家意见不相符时,首领要听从大家的意见。因此,尧只好采纳大家的建议,让鲧去治水。鲧来到治水的地方后,沿用了“水来土挡”的办法。他把人们活动的地区,搞了个像围墙似的小土城围了起来,洪水来时,就不断加高加厚土层,但由于洪水凶猛,不断冲击土墙,结果鲧治水九年,都没有把洪水制服,并且,还劳民伤财。

随后,舜接替尧做了部落联盟首领,并亲自巡视治水情况,当他见鲧不但对洪水束手无策,还耽误了大事时,便将鲧办罪,处死在羽山了。随后,他又命鲧的儿子禹继续治水。大禹领命之后,便带领契、弃等人,以及徒众助手一起跋山涉水,把水流的源头、上游、下游大略考察了一遍,并在重要的地方,堆积一些石头或砍伐树木作为记号,便于治水时做参考。

考察完毕,大禹还对各种水情做了认真研究,最后,他决定用疏导的办法来治理水患。大禹亲自率领徒众和百姓治水,他们一心扑在治水上,风餐露宿,粗茶淡饭,风里来雨里去,扎扎实实地劳动着。尤其是大禹,起早贪黑,兢兢业业,从不懈怠。

终于,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获得了成功。原来,黄河水系有主流、支流之分,如果把主流加深加宽,把支流疏通,与主流相接,这样就可使所有支流的水,都归于主流。同时,他们还把原来的高处培修,使它更高一些,把原来的低地疏浚,使它更深一点。如此一来,便自然形成了陆地和湖泽。他们将这些大小湖泽与大小支流连结起来,洪水自然就能畅通无阻地流向大海了。

大禹指挥人们花了十年左右的工夫,凿了一座又一座大山,开了一条又一条河渠,他公而忘私,几次路过家门,都没有进去。第一次他路过家门口,正好遇上妻子生孩子,大家劝他进去看一看,照顾一下,他怕影响治水,没有进去;又有一次,他的孩子看见了父亲,非常高兴,要大禹到家里看一看,他还是没有进去。他把整个身心都用在开山挖河的事业中了。

治水成功之后,大禹来到茅山(今浙江绍兴城郊),召集诸侯,计功行赏,还组织人们利用水土去发展农业生产。他叫伯益把稻种发给群众,让他们在低温的地方种植水稻;又叫后稷教大家种植不同品种的作物,还在湖泊中养殖鱼类、鹅鸭,种植蒲草,水害变成了水利。伯益又改进了凿井技术,使农业生产有了较大的发展,到处出现了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景象。

大禹因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舜的助手,舜死后,他继任了联盟首领。

毋庸置疑,大禹就是中国历史上典型的行动大师,孔子也曾高度赞扬过他,孔子曰:“禹,吾无间然矣。”很显然,孔子也非常重视行动的价值和意义,因为没有行动,一切言词都是空洞的。可以说,在人的一生中,行动的意义胜于一切—种下行动就会收获习惯,种下习惯便会收获性格,种下性格便会收获命运。

同类推荐
  • 懂得装傻的女人最幸福

    懂得装傻的女人最幸福

    面对这么多零乱繁杂待处理的事情和关系,只有适时的装傻,柔化掉过多的锋芒,大度的看待和化解,才能让自己在复杂的生活中游刃有余。而装“傻”也并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那般简单。它是一种生活技能,也是一种生活态度。与素养有关,与教育和阅历有关,更与心态有关。装傻是一门学问,值得我们花些时间去好好钻研用心实验,谁让它与我们的幸福有关呢。
  • 感人肺腑的回忆

    感人肺腑的回忆

    那些古代现代大智若愚的故事。,一切闪光的人生。有价值的人生,古往今来,都是在顽强拼搏和不懈进取中获得的
  •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没有不景气 只有不争气

    遇到低谷期,你就得努力克服,而且还得一路走过来。在一路走来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这样问自己:低谷期是否含有某些发人深省的东西?低谷期实际上意味着什么?它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我们要怎样去理解和尝试呢?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就是一个:把脚步放慢点!干任何事情,实际上都不可能做到一帆风顺,决策一个比一个英明,措施一个比一个得力。该书告诉我们,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风平浪静、一路平坦的,会遇到许多的坎坷和困难,若不去正视与克服这些关隘,就会彻底地堵塞通往成功的大路,而克服这些困难就需要我们自己争气,因为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中。
  • 不懂忍耐就成不了大事

    不懂忍耐就成不了大事

    仔细品味《不懂忍耐 就成不了大事》的思想,会使你的人生更精彩、更理智、更灿烂,更受他人的尊重,会让你的人生更加快乐。你别动气,动气就伤了和气;你别生气,生气就坏了元气;你别逗气,逗气就破了财气;你若忍气,忍气便能神气。古往今来,大凡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人,忍耐都是他们一生中的座右铭。
  • 让心灵深呼吸的小故事

    让心灵深呼吸的小故事

    一本好书,让你呼吸更自由。有呼吸就有希望,我们不能拒绝呼吸,更不能拒绝希望。能得到的感动是那么多,就像你所呼吸的新鲜空气一样充足。打消你心灵的“口罩意识”,给自己内心一个自由的呼吸环境。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初恋遇上你

    初恋遇上你

    霖海和松江,两个城市相距1182公里。记忆中那个描摹着她眼睛的形状说像月亮的陆非白还在安静耐心地等她回松江。程知予也不止一次地想过逃离,可一想到那双看着她就像是看着全世界的眸子,她就又心软地留在了霖海。很后来,当她回想起黑暗中飞蛾扑向她的那一刻,她都觉得,一切都是宿命。如果她没有来霖海,那她就不会遇到陈锦言。要如何才能拒绝他那样的一个人?他是致命的诱惑,那她是不是扑火的飞蛾?
  • 心灵甘泉:沙与沫

    心灵甘泉:沙与沫

    沙与沫是一本关于生命、艺术、爱情、人性的格言书,值得反复品读。除了哲理以外,诗集还富于音韵之美,宛如天籁,传达出生命的爱和真谛,让那些困顿彷徨的人们,都能得到慰藉和鼓舞!诗文超越了时空、国界的限制,字句中蕴含深刻的哲理,体现了人类共同的情感,满足了不同心灵的不同需求。
  • 我爱跆拳道

    我爱跆拳道

    本书是作者继畅销书《我为球狂》后的又一本青春校园读物。故事讲述了某大学以柳成刚为首的一群跆拳道爱好者,在组建团队、学习训练和参赛拼搏的过程中发生的关于爱情、友谊的曲折,以及他们从一开始单纯的赶时髦喜欢跆拳道到最后领悟了跆拳道精神真正从内心爱上这个体育项目,从而展现了当今青年学生成长中的人生感悟和人生态度。与前两本一样,作者紧紧抓住校园热点,在叙写校园生活的同时糅合进时尚和青春的元素,给人热气腾腾的新鲜感和当下感。小说尤其以帅气热情阳光的柳成刚和同样帅气但又机智沉稳的韩国留学生金大元之间的既是跆拳道对手又是恋爱中的情敌的精彩纠葛为看点,生动刻画出当代大学生中偶像级男生的风采。
  • 神秘宝藏

    神秘宝藏

    留学回国的东方煜,在驶往青岛的轮船上,从德国人手里救出了一位神秘而又美丽的女子,并意外地从女子身上发现了一本航海日志,东方煜经过研究,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据传,成吉思汗在西征时得到了一块来自天外的神秘石铁,他命令工匠营利用三年的时间制造了五支具有神秘力量的箭。无论谁拥有了神箭,谁就可以主宰世界的命运,因此被称之为“命运之箭”。东方煜在掌握了海岛宝藏的秘密后,决定不惜一切找到宝藏,然而纳粹残余分子和日本武士家族都派出了精悍的力量到中国来争夺这个宝藏,一场惊险残酷的宝藏争夺战开始了……
  • 弃妃逍遥:王爷,你被休了!

    弃妃逍遥:王爷,你被休了!

    “啊……”直冲云霄的尖叫声,顿时让整个皇宫都沸腾了。“鬼叫什么?”宿醉后,被人吵醒的当今二皇子,皇上册封的康王,双眼未睁,就怒斥出口。可是……触手可及,一片嫩滑温润。双眸爆睁,入眼之人,竟然是该成为他弟媳的当朝相府三小姐冷夜儿。……纷沓而至的脚步声来不及阻挡,已经全都冲进了敞开的殿门。“荒唐!”“无耻!”“唉……”“二弟,你也……”当朝太子无奈喟叹,转身离去。“滚出去……”终于清醒了的康王恼怒的吩咐,猛的抽出了一直被身旁女子做枕的手臂。
  •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

    青年律师韩丁在南方小城办案时,偶然遇到清丽脱俗、明艳绝伦的罗晶晶,并暗恋于心。一系列的突发事件,使出身富贾之家的罗晶晶在遭受丧父、破产的打击后,孤身流落到京城。韩丁又一次巧遇罗晶晶,很快坠入爱河。不久罗晶晶的初恋情人龙小羽出现了,在罗晶晶与他见面时被警察以杀人嫌疑犯带走,罗晶晶忘不了那段曾经让她刻骨铭心的爱情,便请求韩丁为龙小羽辩护。为了维系两人的感情,韩丁违心地卷入了罗晶晶初恋情人龙小羽杀人案的调查之中,在扑朔迷离的案件中……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