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100000027

第27章 母亲说

母亲说,毛主席去世时的悼念大会,选择在一个广场上,人山人海,到处摆放着白花和黑色的挽联。

悲伤就像潮水一样,把所有的人都淹没了……

其实,那时候我已经初中毕业,进入了高中。但是,我并没有上学,因为我生病了。弟弟也上初中了。姐姐进了国棉三厂,当了纺织女工。

“你们很幸运,”母亲说,“好与坏都是相对的,你姐姐差一点就也去插队。”

母亲这样的感慨是有道理的。伟大的上山下乡运动,从开始时热血青年争着报告,到后来人们害怕下乡,时间并不长。姐姐差点就也下了乡,如果当时不是因为家庭成份。其实这就是因祸得福。我还记得当时的报纸上的评论是这样写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在伟大领袖毛主席的

号召下,近半年来,在全国出现了一个大规模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热潮。“毛主席挥手我前进”,广大知识青年,满怀革命豪情,奔向农村,奔向边疆,踏上了和贫下中农相结合的康庄大道。他们这种革命行动,值得鼓励,值得称赞。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安家落户,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革命措施,是关系到培养和造就千百万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大问题,是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的百年大计,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是一场深刻的思想大革命。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地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农村这个广阔的天地,是阶级斗争、生产斗争、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的大战场,是知识青年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大学校。知识青年在这个大战场和大学校中,可以向一小撮阶级敌人、农村资本主义势力和一切剥削阶级的旧思想、旧风俗冲锋陷阵,可以为彻底改变我国“一穷二白”的面貌大显身手,可以在思想革命化的大道上奋勇前进。总之,可以大有作为,而不是小有作为,更不是无所作为……

农村的天地的确是广阔的,但它同时也是贫穷的。知青们很快就厌倦了那里。慢慢地,越来越多的人,怀念城市。他们中的一些人,想方设法地回来。最先是一些有背景的子女们回城,没有关系的就想办法装病,留在城里。还有一些人,就送礼,争取回城的指标。一些女知青,甚至不惜献出自己的贞操。她们中的一些人的命运,就掌握在大队书记、公社书记的手里。即使不能回到原来生活过的大城市,至少也可以到当地的县里,或者市里。

高强是再不能回来了,他在当地结婚了。他插队到第三年的时候,就爱上了我的嫂子。嫂子就是当地的,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中等个头,有一张红红的脸。她粗手粗脚,有力气,做农活很有一套。她心直口快,想法简单,没有什么弯弯绕。据说,是她主动看上了哥哥高强。

对二哥高强来说,他下乡以后,就没有指望能回来。尤其是看到别人想方设法回城,他不但没有动同样的心思,相反,他更加地死心塌地的“扎根”了。以他那样的身份,他知道是没有机会回城的(其实最后是有的,他只是没有看到那一步)。他相信自己也没有可能爱上别的城市女知青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没机会被别人爱上。我后来更愿意相信,他是处于一种性饥渴状态。他跟别的知青肯定是不一样的,因为他是有过那种经历的人。他和叶莉莉的关系,也在变淡。本来他们就不是正常的男女关系,相距那样远,当然是要断掉的。叶莉莉是个受不得冷清的女人。再说,她也未必把高强看得很认真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注定是短暂的。

我们一家在得知高强恋爱的消息后,并没有特别的反对。当然,主要是父母保持了出奇的冷静。我想,开始时母亲心里肯定会感觉有些意外。可是,她慢慢地冷静,并且接受了。她觉得,也许高强留在那里,一辈子生活在那里,未必就有什么不好。

“谁会想到呢?”母亲后来一直重复着这样的话,“谁也没有想到,后来会发生那样大的变化。”她这样说,我知道她其实是后悔了,为二哥高强惋惜。一旦成了农民,再回城,那就太难了。而且,从此他们母子是天各一方。长子从这个人世上消失了,次子又远在黑龙江,她感觉就像一个饥肠辘辘的人,好不容易做出来的饭,都被人别人端走了。而且,有人是把雪白的大米饭,倒在了地上。她害怕后面的子女,也都像前面的一样,从她眼前消失。所以,姐姐进了纺织厂,对她是个很大的安慰。她相信她再也不会离开她了。

高强先是一年回来一次,后来是两年回来一次,再后来是三年回来一次。当他有了三个孩子以后,就很少回来了。光是路费,对他来说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他的贫穷,让我们都感到难以想像。一段时间,我们全家给他寄钱、粮票(他在农村,居然要我们寄粮票)、布票。在我们眼里,他一家就像是难民。虽然我们生活得也不富裕,但是,我们总是很努力地接济他。母亲号召我们节省、节省、再节省。“我们省下一点,可以帮助你二哥一家。”母亲总是这样说。她对二哥一家的关心,甚于对家里所有的人。

我们一家印象最清楚的是,就在毛主席去世那一年,高强和妻子(其实是老婆,乡下人没有“妻子”这样的叫法)领着一个孩子,来到了城里。因为是回城,显然他还是用心修饰过的。但是,看上去他还是那样的邋遢。他完全是地道的农民的样子了。这样的变化,真的让人很难相信。“你真的变了,怎么会变化这么大?”母亲对他说。

二哥却只是憨憨地笑笑。

那笑容,完全是农民式的。

在悼念毛主席去世的那段日子里,全国禁止一切娱乐活动。可是我发现,二哥和他的女人却在夜里偷偷地做爱。也许二哥并不想做,是二哥的女人想做。--她到了城里,在婆家的房间里的床上,想通过做爱来坐实自己的身份。那时候我们家里的空间很小,我和他们的床中间只是拉起了一道布帘子。他们的动静让我心惊肉跳。我真想对他们说:你们这是一种亵渎,是在犯罪!

我很不喜欢他们。

伟大的领袖去世了,他们居然还有心思操X,真让我感到恶心。

因为我是他的兄弟,很长时间我感觉自己都是有罪的!

母亲说,那一年人心惶惶的,唐山大地震,一下死了几十万人。许多人都是紧张的,但是,我却像没事的一样。

我为什么不紧张呢?我想,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并不知道事情的严重。即使是知道唐山发生了程度非常严重的大地震,我也并不知道它真正的惨烈。报纸、电台,都努力地淡化。消息是被严密封锁的。官方在宣传防震避震。而关于地震的传言,却不胫而走,仿佛全国各地,都有地震发生。有两次,我们真的明显地感觉到了大地的摇晃。当然,并不激烈。最初的紧张过后,我和弟弟觉得地震变得好玩了,尤其是每天晚上在地上,放上倒立的酒瓶。组织上说,要是半夜里面突然被摔倒的酒瓶声惊醒,一定要第一时间往外冲,或者,躲在犄角旮旯的什么地方。要不,还可以钻在床底下、桌子底下。我记得有天晚上,那只酒瓶子被猫碰倒了,结果全家人吓得都从床上跳了起来。

事情真正有趣的是,后来我们都从家里搬了出来。大家在院子里有限的空地上,搭起了一个防震棚(篷),男女老少都挤在里面。我们家居然像过节一样地高兴。因为,我们是第一次感觉被大家所接纳了。

长时间以来,我们一直感觉自己家虽然住在这个大杂院里,但其实是始终遭受到排斥的。当然,我们能够理解大家。谁愿意和有着一个坏分子和现行反革命的家庭接近呢?我们比瘟疫,更加地让人恐怖。我们从不敢和人发生争执,因为,不管如何,错误的一方一定是在我们。即使后来二哥高强插队了,我们仍然是不受待见的。但是,因为地震,大家接纳了我们。

因为受到了空前的待见,所以我们恨不得把家里所有的东西都贡献出来。我发现过去一些看上去很冷酷严肃的人,对我们家的态度还是相当友好的。他们并没有很明确的太排斥或者歧视我们的意思。我们感受过的,或者是把那种疏远放大了,夸张了。冷淡是一定的。我们自己进一步把它几何级地放大,感觉越发地强烈。

搭建地震棚,是热闹的,全民总动员。然后,我们在地震棚里住了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事实上,好多人在住了半个月后,看看根本没有什么动静,就回屋里住了。只有我们一家,几乎是坚持到了最后(当然,主要是母亲。我和弟弟也早回屋里了)。母亲并不愿意我们回到屋里,她说:既然政府号召我们住进地震棚,那就应该住下去,怎么能随便就撤离呢?我知道,她考虑的其实并不是安全问题,而是执行政府号召的态度问题。

她差不多像是赖在了地震棚里。

最后,人都走空了,她还在里面。那样子,多少有些可笑了。谁都知道,她一直住在里面,并不是为了安全,怕死,而是觉得她精神上有些不正常。只有我知道,她的精神是再正常不过的。甚至可以说,是太正常了,正常得可怕。

地震只过去几个月,谁也没有想到毛主席逝世了。开始时,是姐姐最先把这个消息带回来的。她神情慌张,很小声地说了这样消息。我们看到妈妈的脸色都变了。“不要胡说!”妈妈说。她当然知道这个事情的严重程度。如果是假的,这就是最大的反革命。--不仅仅是恶毒攻击了,分明是一种诅咒!那性质,比高枫要严重上十万倍。

但很快我们就感觉到了异样。

整个下午的空气有种特别的紧张,我们很强烈地感受到了。街上的人特别少,而且行色匆匆,谁也不敢久留,或者是悠闲地散步。大家碰面了,也不说话,彼此交流一下眼色,就又能赶紧闪开,就像是被烫了的一样。我们躲在家里,注视着外面的动静,连风声都很认真地去体会。很快,我们听到了半导体收音机里,传出的哀乐声。

我们的心,也跟着哀乐,一起往下沉。

当时我们的心里真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们从来没有想到过毛主席会死。好好的,他怎么会去世呢?毛主席作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英明、光荣、正确的领袖,他肯定不同于凡人。死,只是对一般民众才会发生的概念。他是神!现实世界里的神!我们虽然从来没有想到过他老人家会长命百岁,但也从没有想到过有一天他的生命会终结。“毛主席,是我们心中永远不落的红太阳。”没有他的日子,我们这个世界一定会黑暗的。没有了阳光,我们还能生活么?

“我们会不会死?”弟弟那一天就这样问我。

我知道那不可能,可是又害怕有那样的可能。那个晚上,我们全家都没有说什么话。我们选择集体悲伤。悲伤,是唯一的表达,也是合适的表达。

那个晚上,母亲一夜没睡。她一直在扎白花。当我们第二天早晨醒来的时候,看到在我们家正屋的墙上,悬挂着一张毛主席的画像,周围布置着黑色的绸布与白色的纸花。我们在画像前,一鞠躬,二鞠躬,再鞠躬。

一个巨人去了。

同时远行的,还有伴有他巨大身影的时代。

当然,我们当时谁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母亲说:“他的地位是不可动摇的。”

母亲说:“他把我们从旧社会带了过来。”

母亲说:“他是一个大救星!”

母亲说:“最初的那些年,虽然也很艰苦,但心情很好。”

我知道,她最怀念的还是刚解放的那段日子。然后,在上世纪的整个五十年代,她都是积极的,向上的。虽然她内心里有伤痛,但她更多的还是看到了光明。当时整个大的氛围就是这样。新社会了,每个人都是积极的,健康的,充满了对明天共产主义的向往,全身心地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去。

她很投入,也很努力。

可惜,这方面她说得不够多。我知道,人说到快乐,总是很难形容的。而人们善长说许多并无实际意义的事情,琐碎绵长,绘声绘色,津津有味。如果说到自己经历的磨难与痛苦,则会绵绵不绝。这是人类的通性。

但是,我仍能想像得出,最开始的那十多年,在她的整个人生里是醇厚的,甜美的,热烈的,就像一杯陈年的茅台美酒。她和父亲都是在各自的岗位上,很努力地工作,积极地表现。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为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多出一份力。同时,他们也很热烈地做爱,制造人口。人多力量大。这事于己,于社会,于国家,都是有害而无益的,何乐不为呢。

人口大爆发了。

我和弟弟都出生在那个时候。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都是多余的人。姐姐过去气急了,就经常批评我和弟弟,是“不该出生的人”。当然,那是她打击我们的方式。事实上,姐姐是过去最关照我们的人。

她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

姐姐后来嫁给了纺织厂的一个男工,一个小个子的机修工。对这桩婚姻,妈妈是极不满意的。高强的婚姻,让她后来很自责。她觉得她当时要是明确表示一点反对意见,也是好的。她觉得自己没有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而对姐姐,她觉得她应该干预了。从自己后来对婚姻的感悟来说,她觉得有必要进行强制干预。

从内心来说,我们真的是不喜欢姐姐的男朋友(当然,现在就是姐夫了)。他只有初中文化。这个当然不是主要的。姐姐也只是读到了初中。事实上,姐姐是可以好好读书的。她在学习上很用功。而且,成绩也不错。相反,佟庭山是很不爱学习。他反感学习。他对文化人基本是持一种嗤之以鼻的态度。“臭老九”,是他后来经常挂在嘴边的词。即使后来知识分子的地位有了很大的提高,一切都“拨乱反正”了,他还是这样表示对我们这个家庭的不满。

佟庭山个子不高,瘦瘦小小的,但是却很爱打架。这很让人匪夷所思。他喜欢到大街上,找人斗狠。那样小的个头,居然也有打赢的时候。当然,他身上挂彩也是免不了的。总起来说,我觉得他输的次数要远远大于赢的次数。自然,从他嘴里出来的,都辉煌的战绩。可是,就算赢了又怎么样呢?在我们眼里,他真是愚蠢得可笑了。

作为一个男性机修工,在纺织厂里是有着得天独厚的觅偶条件的。纺织厂里有无数的漂亮女工。可是,我们的姐夫却一直找不到对象。许多女工都躲着他。后来我们想明白了,即使有喜欢那类打架斗狠男性的女工,也不会找他。因为比较起来,他实在算不上强悍。而喜欢老实的,喜欢文雅的,喜欢踏实的,喜欢能干的……好像都和他不沾边。而我们很难明白,姐姐为什么会喜欢他。如果时间再推后十几年,她还可能算得上典型,“挽救帮扶落后青年”。可是,在她和他恋爱的时候,没有这样的说法。

不但我们不能理解,邻居们也都不能理解。

但是,时间在不理解中迅速地就把事件后拉了,等你回过神来,一切都成为过去了。

几十年,不过就是一眨眼的事。

时间过得真好,这是所有人都会发出的感叹。

我们感同身受。

一场旷日持久的,轰轰烈烈的阶级斗争结束了(反右、“文革”、反击“右倾翻案风”、“批林批孔”,等等,运动一个接着一个)。在这一过程中,母亲后来身体不好,提前办理了退休手续。

而我和弟弟,在后来的日子里,分别考上了大学。

这是她过去怎么也不敢想的。

同类推荐
  • 群星闪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群星闪耀(中小学生必读丛书)

    本书是茨威格的代表作之一,它向我们展现了多个决定世界历史的瞬间:西班牙探险家巴尔沃亚第一次发现太平洋;千年帝国拜占庭的陷落,从此欧洲历史打开新的篇章;著名音乐家韩德尔奇迹般的精神复活,创作了举世闻名的《弥赛亚》;老年歌德一气呵成地创作了《玛丽恩巴德悲歌》……
  • 桃花依旧笑春风

    桃花依旧笑春风

    那样奢侈的良辰美景,正因为举世无双,所以觉得满心欢喜,只恨流年似箭,岁月轻浅,怅然地站在长河的这头……而明月,已经照了千年。也许不过是某天半夜突然浮上心头的一丝情绪,不曾想却萦绕不休,牵绊出早该遗忘的旧时风月……
  • 青蛙

    青蛙

    陈集益,70后重要作家。曾就读于鲁迅文学院第七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浙江省作协签约作家。在《十月》《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涯》等大型文学期刊发表小说六十万字。2009年获《十月》新锐人物奖。2010年获浙江省青年文学之星奖。
  •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最后一个莫希干人

    事发生在1755-1763年英法北美殖民战争期间。年轻的英国军官邓肯·海沃德少校陪同两位姑娘投奔她们的父亲,途中他们遇到外号叫“鹰眼”的猎手与他的两个莫希干族朋友。在鹰眼等人带领下,海沃德等终于抵达威廉·亨利堡垒……
  • 海水太咸

    海水太咸

    方达明,在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几十篇。短篇小说《出走》获第八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三等奖。小说《婶婶》获第九届美国新语丝文学奖,短篇小说《我的土豆》获第四届林语堂文学创作奖。短篇小说《气球》获台湾第33届联合报文学奖小说评审奖。
热门推荐
  • 男神攻略:我的偶像老公

    男神攻略:我的偶像老公

    ,她是平凡呆萌小粉丝。当男神遇见呆萌小粉丝,他是亚洲实力偶像,会发生什么让人爆笑的事情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捡来一个太子妃

    捡来一个太子妃

    求神拜佛一百次,终于在救落水儿童时腿抽筋成功穿越。可是……人家都是穿成相府千金或者公主,为啥她命背的穿到了深山老林?什么穿越定律在她身上完全不适用,遇上的第一个男人不是命定的男主,摔倒了也没人扶,反倒成了被使唤的丫头片子!“小师妹,今天的衣服就麻烦你了……”狐狸似的二师兄笑眯眯的说道。“乖徒儿,今天的晚饭归你负责……”看上去慈祥实则奸诈的师父又道。苍天啊,怎么让她摊上这类人?!大师兄快回来救救我……可是不等那个神秘的大师兄救她于水火中,一道圣旨赫然降下。她……她竟然被册封为太子妃?都说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大婚之夜,她把太子殿下踹下床,从此烦扰之事接踵而至……
  • 我的吸血殿下(全本)

    我的吸血殿下(全本)

    《妖精的王子殿下》第一部就到这里为止了,第二部霓笑正在认真的准备,相信会比第一部精彩。第二部里,拥有着吸血鬼猎人独特天赋的美姬千霓,带着被她征服的“银蔷薇”走进了吸血鬼的世界——女王学院,在那里她遇到了神秘的吸血鬼上古者,也称第三代吸血鬼,他是最早的吸血鬼,也是最强大的生物。在他的带领下,她拥有了真正属于吸血鬼猎人的实力,也唤醒了“银蔷薇”未知的能力。千霓在调查案子的时候遇到了吸血鬼血族中的亲王、长老、领主、公爵、贵公子等等。在人类和吸血鬼之间,千霓勇敢的征战,一次次的揭穿叛逆分子的阴谋,同时也遇到了让她心动的吸血鬼王子——雅尔。两人在不断的争吵对抗中更坚定了彼此的爱情,因为两个人的身份千霓陷入了两难的困境中,同时卡尔和狄洛对千霓的爱也在彼此合作中渐渐清晰。血族中的叛逆分子试图挑起吸血鬼和人类的战争,于是所有人的目标都放到了千年圣战中遗留下来的宝物“血凝”。传言只要得到“血凝”就可以统领黑暗世界黑光明世界,所有人为了得到“血凝”投入了疯狂的战争中。然而真正的阴谋才刚刚开始,寄住在雅尔身上的黑暗诅咒一次次的控制着雅尔,它的目的会是什么?“血凝”又该从何处寻找?传言血凝在人身上,可又会在谁身上?当千霓血液中的吸血鬼因子被唤醒的时候,身为吸血鬼猎人的她该如何抉择?——————————》喜欢的亲们多多支持,多多推荐收藏哦!亲们的收藏和推荐都是霓笑写作最大的动力,霓笑会加油的!!o(∩_∩)o...谢谢亲们的支持,霓笑的前进和成长需要你们的支持,也希望亲们多给霓笑提供意见。
  • 心意

    心意

    走上人生巅峰!某高富帅发现这些志向里缺了一样,于是主动伸出援手,帮她补上。徐靖西:你们没听说过披着羊皮的狼吗?就是他这种人!看着衣冠楚楚,拿到小金人儿,其实就是个衣冠禽兽!话刚落音,拍出好作品,身后就传来一道温润的嗓音:你怎么知道,我就是个禽兽?徐小姐,徐靖西的梦想是当上大导演,你扒过我衣服?
  • 不寒而栗:七月冰八月雪

    不寒而栗:七月冰八月雪

    艾思(ICE)是公司的一名新人,然而,她孤傲而冷漠,身边除了想对她“潜规则”一把的上司,几乎没有男人对她感兴趣。不过一个叫彭七月的警察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市里接连发生几起离奇的命案,现场都遗留下她的痕迹。警察隐隐感到,这绝不是一个普通的女孩。在其外表下,隐藏着某种叫人不寒而栗的东西……
  • 巫神纪

    巫神纪

    当历史变成传说当传说变成神话当神话都已经斑驳点点当时间的沙尘湮没一切我们的名字,我们的故事,依旧在岁月的长河中传播一如太阳高悬天空,永恒的照耀大地,永远不会熄灭记住,曾经有这样的一群人,他们昂首挺立在天地之间,好像擎天之柱,从没有对任何人弯腰屈膝他们手握风雷,他们脚踏龙蛇,他们拳裂大地,他们掌碎星辰;他们是我们的先祖,他们和我们有同源的血脉,他们行走在大地时自称为巫,他们破碎虚空后是为巫神!
  •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1966—1976的地下文学

    文学——社会思潮的风向标。“文革”十年,文艺界一片萧杀。但是在地表的高压和萧杀下,却生发和涌动着激情澎湃的思想岩浆。包括红卫兵文艺、新诗歌运动、知情歌曲、知青文学、手抄本、民间口头文学等,在城市的街道上,在农村的谷场上,甚至是干校和监狱里,到处都有地下文学的声音。本书对“文革”十年的地下文学进行全面的梳理,原汁原味地呈现大动乱年月的民间文学思潮。
  • 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

    女汉子逆袭:皇后很嚣张

    什么叫男女平等,什么叫女人不是盖的,既然都送上门来,皇上来了又怎么样?他要不听话,我就休了他!书友群:137709980,那就勉为其难的做皇后吧。皇上你可别给我搞三宫六院!其他的妃子,我看就没有必要留在宫里了吧!当皇后?可以,亲们来了可得好好的支持哈!
  • 武傲九霄

    武傲九霄

    天武大陆,强者为尊!少年楚轩携逆天奇书而来,化身一名废材少宗主,由此开始,造就一代妖孽传奇!以诸天强者鲜血铺就道路,以万界群雄尸骸铸造阶梯,由最卑微开始,一步步登临那至尊巅峰,轰开神门,睥睨天下,所向无敌!
  • 祖仙

    祖仙

    我只需要实力,执手中之剑,杀出一条血路,创造属于我的秩序,披荆斩棘,荣登祖仙之位。这是一个弱肉强食,信奉丛林法则的世界,唯有力量才能掌握一切。肉身境,脱胎境,仙人境,且看叶青如何步步高升,杀戮天下,成就祖仙!天苍苍兮夜茫茫,地不仁兮人语殇,豪胆铁血兮唯我祖仙狂!(新书《执宰诸天》已开,希望各位多多支持与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