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90100000026

第26章 遥远与贴近

有一段时间,我们非常思念一个人。

这个人其实是我们过去非常不待见的。

我们所以思念他,是因为突然发现他其实很光荣。他不仅光荣了他自己,还光荣了我们一家。我们逢人必提高强。是凡家里来人,母亲一定对人家说,高强插队了,到了黑龙江的一个农场。当时,年轻人除了当兵,就是下乡插队最光荣。别说我们这样的家庭了,就算是成份很好的工人家庭的子女,也很少有参军的机会。

姐姐很羡慕哥哥高强。

我也羡慕。

在我眼里,高强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插队(我并不很清楚“插队”的意思,但我也知道,那就是到农村里去劳动。可是,它对我还是有强大的吸引力),而是去了一个天堂。我根本不知道天堂的样子,但他去的地方,一定就是天堂。天堂里无忧无虑,自由自在,充满了无限的乐趣。如果不是天堂,为什么大家那样强烈地要求下乡呢?至少,有一点是我们所羡慕,那就是到了乡下,可以吃饱大米饭。能够每天吃饱,这本身该是多大的幸福啊!

父亲对高强是有过担忧的。毕竟,黑龙江离我们这个城市,相距有好几千里地。但是,母亲对他的担忧给予了非常严肃的批评。她认为他这样的担忧是不健康的,有害的。如此一来,父亲也就不吭声了。她的积极,左倾,让他刮目相看。他们之间由于长时间的分离,心与之间变得非常的遥远。因为遥远,而变得冷漠。他们变得不再像夫妻了。他们真的就像是一个单位里的男女同志,很客气。除了谈些有关革命的内容,他们之间,简直无话可说了。他们没有一点的私情。

“没有什么好说的,”母亲后来对我说,“那个年代的人,大多都那样。我自己的出身不好,家里又出了你哥那样的事。我们只有表现得比我们更革命,更积极,更坚定,更彻底,才能取得别人的信任。”

我能理解,那是一个疯狂的年头,缺乏理性。

“只有表现得非常‘革命’,你才能生存。”母亲说。

为了减轻罪责,我们家甚至表态和哥哥高枫划清了界限。父亲在单位里,写了“决心书(也是检讨书)。他的文化不高,一张大白纸上用毛笔写得歪歪歪扭扭的,大意就是他生了一个现行反革命的儿子,罪该万死。他表示,要坚决和他划清界限。高枫不再是他的儿子了。他们彻底决裂了。他是他的敌人,更是全国人民的敌人。他对他的判刑,拍手称快,毫不怜惜。在学校里,我和姐姐也写了“决心书”。

我们必须要表明我们的态度。

对于高枫,我们当时一直不理解他为什么会那样的反动。他的反动不仅是顽固的,而是猖狂的。据说,他用刀割破自己的手腕,在墙上写了许多的反动标语。他那样的年轻,居然如此的疯狂。我们在心里不仅不能理解,而且很气愤。我们不能原谅他。是他,让我们在整个院子里都抬不起头来,背负了很沉重的包袱。我们希望他能回头,可是他却义无反顾,一路地反动到底。他让我们觉得陌生。他简直就不像是我们家的人了。

那段时间,我们努力地想忘记他。

我们不提他的名字。

相当长一段时间,我真的差不多把他忘记了。我们不知道他关在哪。有人说关在上海的一所监狱里,也有人说是在苏州,还有人说他是关在青海或者新疆。没有人知道他真正在哪。既然他那样死不改悔,我们为什么又要关心他的死活呢?只要他悔改了,我们全家的压力也小一点啊。

我们都有些恨他。

相比之下,我们越发地想念高强。

高强一年后,才回来探亲。我们看到他明显地长高了,瘦了,人也黑了。他告诉我们,他在黑龙江一个县里的一个农场。在那个农场里,过得还不错(我们后来才知道他说的并不是实情)。他所在的那个生产队,秋季分配,全队二百五十六口人,分配的现金总共不到一千五百块钱,平均每人不到六块。夏季分配,现金只有不到八百块,平均每人三块钱多一点,时间是六月到九月,三个月。队里最强壮的单身男劳力,每年现金分配也到不了一百块钱!有三分之一的家庭,扣除口粮钱,基本没有现金分配。至于口粮,夏季分配(小麦),三个月口粮最高不超过九十斤;秋季,加上一半红薯(五斤顶一斤原粮),每人最多不超过三百斤(主要是玉米和高粱)。这些,还都是原粮。好在他们是住在知青点,粮食不够吃,最后队里会想办法补足。知识青年,是一个很特殊的群体。在最后风起云涌的回城那段时间里,他们那个小队里简直就成了土匪窝,经常偷鸡摸狗,无所不为。高强没能回来。当然,这是后话。

在那样的年代里,人们对男女关系是非常保守的。除了是已经结婚的夫妻,一般的男女是不可以有任何亲热的举动的,哪怕他们是恋爱中的对象。即使是夫妻,他们也不可以在外面有什么亲热的行为。一切行为,都应该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至于夫妻关系以外的男女关系,一经发现,那是非常可怕的。但是,再严厉的法律(那时候其实是没有法律的,公众的普遍认知,就是法律),也压制不住人性。高强和叶莉莉,就是这样的。

他们马上就粘在了一起。

高强加城探亲,总共只有二十天的时间,但是,却有十三、四天是和叶莉莉一起的。他们的行踪,肯定是引人不少人注意的。母亲也是一个道德感很强的人,但对高强的行为却没有多加管束。

她变得很软弱。

一方面,当时我们那个社会普遍的很闭塞。除了《人民日报》、《红旗》杂志和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上的声音之外,我们没有其他的消息渠道。我们对整个国家情况的理解,是混沌的。我们理解的只是一个概念。我们知道在中央,有两条路线的斗争。一条是以毛主席为主的革命路线,另一条就是资产阶级修正主义路线(这条路线上的坏人很多。但是,坏人总是被打倒的)。另一方面,各种小道消息满天飞。人们都是在私下里说,谁也不敢摆到台面上。大家都知道危险,非常的紧张。

我记得有一年,说是要查反标,形势非常紧张。据说,有一些地方,出现了很多的反动标语,还有一些诗歌,在地下流传。许多年后,我读过据说是当年曾经很流行的一首:

也许最后的时刻到了,

我没有留下遗嘱,

只留下笔,给我的母亲,

我并不是英雄,

在没有英雄的年代里,

我只想做一个人,

宁静的地平线,

分开了生者和死者的行列,

我只能选择天空,

决不跪在地上,

以显出刽子手们的高大,

好阻挡自由的风,

从星星的弹孔中,

将流出血红的黎明。

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读完了,全身有一种触电一样的感觉。是的,从肉体到灵魂,都被震撼了。虽然它只是一首诗,但它的力量太强大了。我从来没有想到过,一首诗会有这样的力量。也许,只是因为我有那样的感受,获得了一种共鸣。我甚至认为它可能是我哥哥高枫写的。高枫写了许多日记,在日记里除了写下他的许多认识,还有不少是诗歌。当然,那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法。

母亲说,当年查“反标”,我们家是重点怀疑对象。因为我们家的历史有问题,而且高枫还是个现行反革命。革命群众认为我们家有这样的土壤。我们有动机,有条件。动机自然是我们是仇视无产阶级专政,条件是我们家的人都是识字的。居委会的人,还真的领来了公安,到我们家检查了,翻箱倒柜,取走了所有的纸片,还让我们每个人写一句话。带回去,以验证我们的笔迹。

对于这件事,我早忘了。但是,母亲却记得非常清楚。她知道这是歧视。然而,她却很无奈。她曾经是那样积极地表现,可还是得不到革命群众的信任。这让她内心里很沮丧,甚至是一种绝望。

这份绝望,最终让她在得到哥哥被枪决那天,进行了爆发。

我记得那是个下午,外面的雨很大,哗啦啦的,很响。我们听到了一个声音,是在叫母亲的名字。我们不知道谁会叫她。听那个声音,是很陌生的。我们打开门,看到一个穿着军用雨衣的人,骑在自行车上。雨帽把他的整张脸都遮住了,我们只看到他一双黑黑的眼睛。他一只脚支在地上,并没有从车上下来。

“交五分钱子弹费。”来人硬梆梆地说。

母亲一手扶着门框,脸上显出的是一片茫然。

“反革命分子高枫昨天下午被镇压了,家属要交五分钱的子弹费。”来人再次不耐烦地说。

姐姐听清楚了,她拉开抽屉,从里面翻出了五分钱,从母亲的肋下钻过去,递给了雨中人。

雨中人没有说话,默默地接过钱,塞进了雨衣下的挎包里,调掉了车头,猛地一蹬,就出了院子,消失在前面拐弯的小巷里……

很长时间,我一直也没明白那五分钱的意义(或者说是意思)。随着真正长大懂事了,才听人说,那是一颗枪毙我哥哥高枫的子弹钱。枪毙一个坏人,怎么能让国家破费呢?必须要家属承担这样的成本。毕竟,坏分子是从这个家庭里出来的。家庭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所以,我们无话可说。姐姐是很顺从地,交出了那五分钱。

那是一枚崭新的五分硬币,我记得它从姐姐手里递到那个人手上的时候,它在雨里闪耀着一道银白色的漂亮弧线。是的,因为当时我的目光是集中在那五分钱上。我知道五分钱可以买许多东西,比如说,买一本练习册,三支铅笔,或者两块彩色棉花糖。但是,因为哥哥的被枪决,五分钱就这样白白地充公了。

五分钱,它是一颗手枪子弹的成本,还是一颗步枪子弹的成本呢?这个问题一直很让我困扰。

母亲那天像疯了一样。应该说,相当长一段时间她还很平静,不说话,只是呆坐着。姐姐、我和弟弟都是小心翼翼的,我们甚至连气都不敢大声地喘。姐姐一直在落泪。但是,她的眼泪是无声的。它是透明的,晶莹地,从她的脸颊上滑落。弟弟那时候也已经知道点事情了,他的一张小脸刷白的。到了傍晚的时候,父亲突然踏进了家门。就在父亲踏进家门的刹那,母亲疯狂地扑向他,大声地嚎哭起来。

父亲的脸色是铁青的。

他一直也没有说,他怎么会正巧在那天的傍晚回来的。是他们父子间最后的一点灵犀?抑或只是一种巧合?与母亲相比,他是一个很少敞开自己心思的人。或者说,他干脆就不敞开。他不善于表达。至少,我们是这样认为的。

母亲一直在哭,直到哭得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她打父亲,没头没脸的打,而父亲居然一声也不吭,让我们感觉好像哥哥被枪决,好像是和父亲有极大的关系。我们完全是处在一种莫名其妙的状态里。

从那以后,母亲就发疯地收罗着哥哥生前所有的东西,哪怕只是衣服上的一粒纽扣儿。家里任何人,都不准再提哥哥的名字。原来高枫的一些旧衣服,都是缝缝补补让我来穿的,出事后她都收回去了,仿佛我穿着是不配似的。

父亲在回来后的第二天,就又从家里消失了。

我们当时都很吃惊他的不声不响,直到半个月后,他回来了,手里捧着一个盒子。我们知道,哥哥已经静静地躺在那只灰色的四方的盒子里了,成了一堆粉齑。

一个大活人,成了一堆灰色的灰齑,这是多么地不可思议啊!

同类推荐
  • 回声

    回声

    电视连续剧《回声》写于八年以前,是根据我十六年以前写的长篇小说《女囚徒》改编而成的。电影《长征》是从宏观上反映这一波澜壮阔的历史,电视连续剧《回声》是从微观上再现这一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换言之,电影主要写长征中的上层领袖人物,电视连续剧则应着墨于长征路上普通的红军指战员。
  •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下)

    古龙文集:圆月弯刀(下)

    丁鹏凭“天外流星”剑扬名江湖,怎知被柳若松设计骗去剑谱,败于柳若松手下,并被冤枉盗窃武功。丁鹏侥幸逃命,被“狐女”青青所救,进入狐的世界,又习得青青祖父的魔刀刀法。丁鹏与青青回到人的世界,不仅大败柳若松,还设计使他的无耻嘴脸败露,柳若松而后拜丁鹏为师。丁鹏的刀法已入化境,决定前往神剑山庄挑战谢晓峰。而他也暗中发现,青青他们根本不是什么狐,而是多年前江湖人惧怕的魔教。从此,他卷入了魔教、神剑山庄、名门正派三者的争斗中去。柳若松则在暗中进行着他的阴谋……
  •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古龙文集:风铃中的刀声

    花错向着白色的小屋里的爱人狂奔而来,可是还未奔到身子便已断开成两截倒地死去,鲜血染红沙地。屋子里面的花景因梦经历从激动到狂喜到恐怖到绝望的心情……
  • 方圆

    方圆

    从而引来无数的责难和阻挠,然而他们并没有选择逃避与委曲求全,一对希望得到自由和爱情而又“不相般配”的男女梁世云和林霞“不合时宜”地走在了一起,而是选择了“大逆不道”的私奔之路
  • 沙狼

    沙狼

    有时候,人的生活与人际关系已经大大地复杂化了。我国的悠久的文明史,看完一部又一部的小说,我们甚至于无法想象一下它的主人公们生活在怎样的自然环境中,特别众多因而显得不无拥挤的人口,无法想象他们在与别人的勾心斗角或者爱爱仇仇之外的生存状态。悠久的在人际关系上下功夫的文化传统,近百年来社会变迁的频仍与剧烈,飞速发展,近数十年来阶级斗争这一门“主课”的熏陶,以及愈来愈多的人涌向城市,不知道是不是由于现代文明的日新月翼,向往城市……所有这些因素,都使我们的文学、我们的神经紧紧盯着鸽子笼式的楼房间里的人际的亲合与斗争不放
热门推荐
  •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中国古代文人传说

    读文人传说故事可以给我们以美的享受,许多故事本身就如诗如画,令我们读了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读文人传说故事还可以提升我们的生活品位,使我们的心灵得到美的陶冶。当然读文人传说故事最大的收益是可以使我们增长智慧,特别是那些文人墨客之间的唱和往还,文人墨客与官僚政客之间斗智斗勇,与风尘女子们的恩恩爱爱,与僧侣、道士之间的友谊与纠缠,这些传说故事从多角度、多侧面展现了当时那些时代的丰富生活画卷,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它们比真实的历史更生动,也更全面,比真实历史更能使我们得到教益和收获,也是更能令我们感动的活教材。
  • 一次面试就成功!当场打动面试官的100个职场智慧

    一次面试就成功!当场打动面试官的100个职场智慧

    每个人都要经历面试,有人总是失败,有人却能一次就成功。失败的经历大多相似,成功的方法却各不相同。世界是平的,职场是通的,即使经济不景气,也能找到好工作。坚持下去,成功就在下一站等着你!把握瞬间机会……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吴版倚天之长相守

    自小我就爱倚天屠龙记里赵敏与张无忌的爱情,那时只觉女子当做赵敏,而一生良人应寻无忌。长大后看了原著,陆陆续续看了九版倚天,终是只爱这一版。夜深人静,感念无忌敏敏的爱情,亦为儿时懵懂不知愁的痴意作个纪念,写下这个同人后续,愿与一起喜欢的吴迷一起分享。那时的无忌,给了我对于爱情最初最美好的向往。今亦是。
  •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左右你一生的心态

    本书共分十章。前四章为第一部分,主要是指导人们如何调整心态、把握心态。给予是一种快乐,平衡自己的心态,以补偿的心理超越自卑,以乐观的态度对待失败。第二部分为五到十章,主要阐述了如何度过心情的低谷、消除心中的“毒瘤”,做自己心态的引导者,体谅他人心情的一些具体方法,即在绝望中要抓住快乐,相信自己能主宰自己,消灭自卑才能自信,调整自己的心情,追求淡泊恬静,笑看输赢得失,心存美好的期盼等。
  • 媚眼天成

    媚眼天成

    一场车祸,一只手镯,成就了她一身异能,媚眼天成!一件往事,一段噩梦,让她相信只有自己变强才不会任人凌辱!她究竟是谁?出身农家,却身怀绝技,断生死,识顽石。从一个任人欺负的普通学生,摇身一变成为所有人眼中的宠儿,苏翊表示压力很大。柔荑轻抚,媚眼微眯,拜倒在她裙角下的又何止是男人,更有美玉翡翠!苏翊傲然:我能看穿你的心肝脾肺肾!某男眼看着这个毫不起眼的女人一步一步华丽蜕变,如同美玉一样让移不开眼,心里默默念着:再不吃被别人先下手为强可就得不偿失了,啧啧…小羽毛,你是我的!
  • 社会交往英语口语即学即用

    社会交往英语口语即学即用

    取材于人们所从事的社交活动的方方面面,范围广、实用性强。共包括7个部分:社交惯用语、家庭交往、社会生活、电话交往、商务交往、出行交往和社交语气。希望该书对具有中低层次英语水平的读者提高英语口语水平有所帮助。
  • 木槿花西月锦绣(2):金戈梦破惊花魂

    木槿花西月锦绣(2):金戈梦破惊花魂

    21世纪的孟颖出差提前归来撞见丈夫的一夜情,激愤中遇车祸而有缘结识了地府公差牛头马面和冤家紫瞳妖仙,怀着做富贵人家千斤小姐的梦想孟颖被紫瞳挟持跌入了人间。投胎后的孟颖化名花木槿,睁开眼首先看到的是破旧的平房、她号啕大哭,武林前辈字字珠玑啊,这个紫眼妖孽不仅挟着她错投到了东庭的贫民窟成了最简爱版的穿越女主,还让她当上了紫瞳妖孽投胎成的花锦绣的孪生姐姐……现代笑神范伟饮泪怆然替孟颖喊出了肺腑之言:苍天啊,大地啊,哪位天使帅哥救救我啊?无奈的花木槿带着秀色可餐的妹妹花锦绣游走于欲望、野心、杀戮、王位、权利交织着的东庭末年,悲凉凄苦中三位帅男神秘出现,姊妹花的命运之盘由此完全改变……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职场奋斗记:我在职场二十年

    职场奋斗记:我在职场二十年

    《职场奋斗记:我在职场二十年》是由国内知名作家雾满拦江先生总结其在职场二十年来的人生经验编写而成的。作者从社会博弈学的角度描述了亲身经历的职场真实事件,旨在帮助我们掌握一种能力:获得机会的能力。职场中的许多人并不缺乏能力,而是缺乏机会,他们空有一身才华,却无法获得让自己展示的人生舞台。在书中,雾满拦江先生将会告诉你:获得机会的能力远比工作能力更重要,如果你没有能力获得,那么你的工作能力也几近毫无价值。读者朋友们,如果你想获得施展才华的机会,那么就有必要从雾满拦江二十年的得失中学习一些博弈的基本常识。
  • 神医狂妃:皇帝陛下滚一边

    神医狂妃:皇帝陛下滚一边

    历任太子都用娶妻纳妾平衡四方,他却认为纳妾可以,妻的位置应该留给心爱的女人,因此定了亲迟迟不愿娶。她来自异世,从懵懂小丫头,一个被人摆弄的傀儡,到逐渐拿回人权,脱离太子府,步步艰险,也是步步惊心。一朝流落江湖,她华丽变身,妙手回春,江湖称赞名扬天下。从没有女人敢在他面前嚣张,非要好好整治,“欸,你跟我回来。”“不去。”她是三有人士,陛下又如何?她不稀罕!【注:本文讲的是一个人穿女生和异世太子的故事,十年分合,细水长流】本书书群399428480,欢迎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