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沿着昨天的失败之路走来,迈向的目标是成功;即便会再次失败,我们的脚步也不会停留,目标,将永不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明天的失败,等于后天的成功。有志气的登山者,就是甘愿去寻找为了成功的失败。
南迦巴瓦峰的海拔高度为7782米,大本营所在的海拔高度为3600米。从大本营到顶峰的相对高差是4182米。而赫赫有名的世界第一峰珠穆朗玛峰呢?大本营的高度为海拔5100米,距8844.13米的顶峰,相对高差仅为3744.13米。没有接触过登山的人,总爱拿所有的山峰去和珠峰的高度相比,这是错误的。其他不说,仅南峰的相对攀登高度,就超出了珠峰437.87米!
何况,这是一座隐藏着无数未知与风险的处女峰。那峰顶,亘古以来,从未有过人类的足迹。
在山上,豁达的登山者们却又不同意我的这种比较法。他们说:“一般来说,山与山之间都有其独特的难点和个性,就像我们人。你这样机械地相比,也并不科学。梅里雪山的高度还不到海拔7000米,相对攀登高差也不大,但仍是处女峰,在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之后,不得不承认它的难度。当然,评价一座山,只从高度去看,是一叶障目,地形、气候等等更是主要的。但在我们眼里,所有的山峰都是可爱的。”
作为登山者来说,南峰的诱惑力,并不仅仅因为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处女峰,更重要的一点是它的难度。
此次确定的攀登路线,仍是南脊路线,即乃彭峰路线。乃彭峰是紧伴南峰的卫峰,海拔7043米。站在山下仰望,南迦巴瓦像一柄插入云天的利剑,而这利剑旁伏着一只并没有睡着的雄狮,就是乃彭峰。它们似在苦苦等待着自己的主人——天神中最骁勇的武士。等了多久?几十万年了吧。1984年4月,中国登山协会的七位勇士登上乃彭峰,跃上了这只雄狮脊背之后,抬头望着这么清晰的南迦巴瓦顶峰,感到这支利剑就在面前,几乎伸手可触,但是,在乃彭峰顶焦急地转了两个多小时,就是找不到翻下险峭的绝壁冰谷接近南峰坳部的路线。下,下不去;下去了,也无法返回。于是,攀登宣告失败。乃彭峰到南迦巴瓦南山脊的坳部为海拔6700米,乃彭峰顶到此的高度差达300米,平均坡度达80度!几乎是直上直下。但是,这儿已是此条路线决定攀登成败的关键。1990年,中日双方在空中侦察时,终于发现在乃彭峰西南侧海拔6900米处,唯有一条冰雪裂缝可以到达南峰坳部,也就是说,只能冒险顺着这条冰雪裂缝走。如果雪大盖住了裂缝,那危险就更大了。
这仅是攀登中的一道险关。还有,海拔5000米到5400米的喇叭口上宽下窄,是冰雪崩和流雪的通道。1984年登山时统计,最多的一天有60多次雪崩。可怕的雪崩把拉在攀登路线上拉力达3000千克的尼龙绳全部冲断。此外,海拔5600米的3号营地到6900米的5号营地之间,有一条宽50米的冰雪大裂缝,深不见底。绕行它,得四个多小时。还有,再往上,到7200米的6号营地,是南峰东南侧的主冰川补给区,冰雪时常塌陷,攀登者须横切冰雪地形前行,而头顶是峭岩冰壁,冰雪崩很多。6号营地向上,到7400米处,是最危险的雪崩区。况且越向上攀登,越是未知数了,在飞机上侦察时见不到的险处,定会重重出现。
注定的,是一场恶战。
有别于以往登山,这次将采用快速登山法。两国队员,对可能遇到的危险和艰难,都从技术、战术及思想上做了极充分的准备。
中方的攀登队员是陈建军、边巴扎西、加布、桑珠、次仁多吉、罗申(后又加入洛泽);日方的攀登队员是高见和成、大西宏、大本哲、重广恒夫、山本笃、广濑学,共12人。这12人,都具有攀登海拔8000米以上高山的实力和水平,攀登过珠穆朗玛峰并登顶的就有六人。应当说,这支队伍的实力,在世界上也是最出色的。
12人分为A组和B组两支突击队,每组中、日方各三人。每组人员按上面的名单顺序,前三名为A组,后三名为B组。中方的攀登队长是陈建军(陈在修路时被滚石砸伤后,加布接任);日方的队长是重广恒夫,攀登队长为高见和成。
请记住这个日子:1991年10月2日。中日联合登山队向南迦巴瓦的攀登正式揭幕。队员们和高、低山协作人员开始了紧张的修路、运输、建营工作,1号、2号、3号、4号……营地,一个接着一个地挺立在了南峰的怀里。
这支队伍中,实力最强的当属西藏登山队的藏族队员。他们这批骁勇的喜马拉雅之子,是我国登山队的一支主力军,在世界登山界也是一支令人惊服的队伍。西藏登山队于1960年成立,多年来已走向成熟,显示出了强大的威力。仅珠峰,历年来他们就有20名队员成功登顶。
如今,进军南迦巴瓦峰,他们派出的又是最强的阵容。西藏自治区体委主任洛桑达瓦亲自带队坐阵指挥,四名主力队员次仁多吉、加布、桑珠、洛泽和高山协作人员仁青平措,都曾在攀登珠峰时登顶。由此,也能看出西藏登协的决心。
自1960年起,他们动了攀登南峰的想法之后,不少队员参加过中国登协组织的对南峰的侦察和攀登,前后30年了,30年之愿未了……就在这里,中国登协、西藏登协,都尝到了唯一的一次失败之味。不少队员多次提出申请,甚至想自己组织人员来攀登,就因为心中憋着一口气。登山者,失败越大,山对他的诱惑也就越大。
如今,31年过去了。
这次是跟技术装备较强的日方合作,能成功吗?
我们沿着昨天的失败之路走来,迈向的目标是成功;即便会再次失败,我们的脚步也不会停留,目标,将永不会改变。从这个意义上说,明天的失败等于后天的成功。有志气的登山者,就是甘愿去寻找为了成功的失败。
因为我们成功过。成功后,昨日的一切在我们面前不再停留。我们的目光,会遥望新的山峰,去迎接新的失败。
细细想来,我们的目标并不是最重要的。成功也罢,失败也罢,最重要的还是过程。一切人生之味和真正的收获全含在这过程里,因为它靠的是我们一步一步去走过,走过磨难和痛苦,走过艰辛和迷茫。而这一切,定然会结出明天的幸福之果。
是的,最重要的是过程。
1983年,次仁多吉23岁。他跟着老队员进了南迦巴瓦峰侦察攀登。从当高山协作人员接触山开始,也有三年了,他感到山并不可怕。但是,在南峰的这次侦察途中,他吓坏了。队伍迷了路,在冰壁悬崖里怎么也走不出来。头上若落下滚石,还设法可躲;就是来了雪崩,还有活着的一线希望可拼吧。但在这绝境之处迷路,就等于眼睁睁地看着死亡一步步逼来,那是一种太可怕的恐怖了。他看着同伴的神态,知道坏了,难以走出来了,便吓得几乎要哭了。他才23岁,在老大哥面前还是个孩子。老队员们说:“别怕,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我们这么几个人呢,还是个集体。靠集体的力量和智慧,我们一定能走出去。”终于,路找到了。迷路的恐惧悄然逝去,“集体”这两个字悄然留在了他心中。1988年,中、日、尼三国完成横跨珠峰的那举世闻名的大壮举时,他自北侧第一个登顶,完成了南北跨越。就在摄氏零下40度的峰顶,为了等待战友会师,他挺立在顶峰达99分钟!手,被冻得渐渐发黑,到顶峰20分钟后氧气瓶就空了。那漫长的70分钟,他是在无氧条件下坚持的。大本营的指挥曾曙生通过报话机对他喊道:“李致新已上去了,他背着两瓶氧气!给你一瓶,立即向南跨越!”他顶着强大的高空风喊道:“我可以坚持!可以坚持!留下那瓶氧气给南侧上来的同志们吧!放心!放心!……”
99分钟,他辉煌地站在自己人生的珠穆朗玛峰顶。
山,战友,集体,赋予他在世界之顶挺立起来的力量。
在世界面前挺立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