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400000024

第24章 珠峰墓地

我们对山再也不想用“征服”二字,而是讲“与山对话和人与山的和谐”。登山是一项属于世界和全人类的活动,所以一批一批、一代一代登山者才踏着先驱者的足迹,不断走向珠峰的冰峰雪谷,向自己挑战。先驱者中,这些人倒下了,长眠在此,立起的却是人类不屈之碑。珠峰的攀登史,也是激励人类心灵的文明史!

古埃及留下了金字塔,那是法老的灵碑。

珠穆朗玛峰的山形,很像一座金字塔。

我曾在无数个清晨和黄昏里,一个人默默来到珠峰山脚下的墓地。

当漫天雪花飘洒下来的时候,多像是洁白的纸钱静静地落在每一座石墓和碑上。这里的每一座墓都是空的,只是在地面堆上一堆石头,墓前的石碑也只是一块石板,上面刻着遇难者的名字和遇难时间,仅此而已。碑上,任何人都没有墓志铭,登山者中腰缠万贯的富豪和一贫如洗的夏尔巴人一样平等,都平静地占有着一个同样的石堆之墓。这是世界上罕见的独特墓地。但正因其这样,才显出它的真实和悲壮。死难者的遗体呢?大都在山上的冰雪之中。雪崩、滑坠、滚石、高山病……那几乎都是瞬间之死,再好的同伴也无法救助,甚至将遗体背下山来也不可能,只能含着泪将战友的遗体埋进身边的深雪。

人们提到珠峰,往往马上就想起了登山者的风采,可登顶的代价是什么,人类曾为攀登这座地球之巅付出了多大的牺牲?近70年来,自世界各地来到这里的登山者,永远长眠在山上的(包括南坡),就有近200人!

近200人,珠峰的冰雪之怀里,安息着近200个英魂。

珠峰,金字塔形撑天依地的珠峰,又真是巨大的灵碑了。

真正的雪墓山碑。

但这是另一种含义中的“金字塔”了。

一年一年,一代一代的登山者,迈向珠峰的脚步永不停息。他们甚至常常能在攀登的途中,看见因冰雪流动而显露出的一具或几具无名者的遗体。无论过了多少年,那遗体依旧完好。

我国登山队员1960年攀登珠峰时,有两个仅20岁的青年知识分子,他们都刚毕业,在大学任教。一个叫邵子庆,一个叫汪矶。邵子庆运送物资到海拔7000米处,和同伴正坐在岩石上休息,突然大叫一声就歪在雪地上死去——高山反应使他脑血管猝裂。同伴们只好将他掩埋在路边的深雪里。后边的人上来了,不知脚下不远处就埋着同伴的尸体(直到今天,他还静静地躺在那里)。汪矶在这个高度也开始头痛欲裂,站都站不稳了。几个藏族队员架着他下撤。撤下近400米后,突然看到下面的一道冰缝里有一具英国人的尸体,从服装上看是好多年前的。当时,汪矶还清醒,还看了看那具尸体。但到了6500米的营地后,他一躺下就不行了。这个高度是不需要备氧气的,几个救他的年轻队员好不容易找到了一瓶氧气,一边输氧,一边给他做人工呼吸。三个小时后,已是半夜,汪矶终因脑血管破裂而逝去。

他们来此,是为搞科研的,但一句“需要”,他们就默默地背起物资向山上走去。结果,他们走了……除了他们的好友和家人,如今很少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

33年后,中国登协副主席曾曙生及于良璞、薛云和我,才在珠峰的墓地里,给两位知识分子补立了一块碑。

珠峰山下,离我们大本营很近处,有一座废弃的小寺,叫绒布德寺,仅为一石板小屋。小屋被废时间想来不长,因我们从里面找到了残遗的经文。寺前有一石片堆成的小塔,那是圆寂在此的一位僧人。这石塔,便成了他的碑。谁为他立的?他叫什么?不知道了,但这碑经年累月地立在此处,便成了此寺之魂。它向后人昭示,在这样的地老天荒之处,曾是藏传佛教的弟子统领之所。这里曾闪耀着佛的光彩,也是人的光彩。我们到了这座小寺,每个人都怀着一种崇敬。队长老曾在小寺门前选定一块石板,带回了大本营。他说:“就用它,为邵子庆、汪矶两人补刻一块碑。”正是这块曾沐浴过佛光的石板,才配得上我们的沉默英雄之碑——尽管此碑迟立了33年。没有石凿,我们只能从工具箱里翻出一根钢冲子,冲子的尖头是秃圆的。就用它,老曾、老于、薛云和我轮番着一点儿一点儿地刻凿。凿了整整两天,终于刻下了“1960年4月邵子庆汪矶烈士1993年春立”几个字。老曾刻凿的时间最长,凿了一会儿,心脏难受了便去吸几口氧。我说要换他,他不同意,也不说话,只是用力在石板上默默地凿。我理解他对战友的思念之情……一个小雪后的清晨,我们将此碑立在了珠峰墓地。从此,世界上所有到珠峰来的登山者都会知道,这里,有这样两个不屈的英魂。

珠峰墓地的第一块中国登山者的碑,是1979年我国登山者为遇难战友尼玛扎西、罗朗、王洪宝三人所立。过去,登山者遇难后,同伴们为死者所立的墓碑比较分散,这里那里都有。尼玛扎西等三人的墓碑所立的地点最好,就在珠峰脚下的一个平台,遥对峰顶。而这第一块碑是谁刻的?--仍是我国老一辈登山家曾曙生和他的战友。这次在珠峰,他领着我来到墓地。他手指着这块碑说:“这里,长眠着我三个亲爱的战友。十多年了,我很想他们……”他将目光从墓碑移向了珠峰,久久地……那是1979年10月,中日联合来此侦察攀登(因次年日本队将来攀登珠峰)。那天,老曾带几个人在中绒布冰川侦察,尚子平带人在东绒布冰川侦察。两处相距很远。尚子平和日本队员及尼玛扎西、罗朗、王洪宝几个人从海拔6500米的3号营地出发,想从珠峰的卫峰章子峰切过雪面,到达7000米的北坳。这样走当然近,但犯了大忌--横切雪面很容易引起雪崩。1924年,英国的一支登山队从此走过,七名夏尔巴人便葬身雪底。这天,尼玛扎西等三人和一个日本队员走得较快。到海拔6800米处时,老尚见前面这四人正坐在那儿休息。但突然间,老尚吓傻了:眼前那四个人坐着的雪地周围有一个足球场大的雪块移动起来,越滑越快。老尚连喊都没来得及喊,眼看着尼玛扎西等三人刷地一下子就滑入了冰裂缝。那个日本人被抛得远,撞到冰裂缝对面的岸上,断了三根肋骨,但捡了一条命。冰裂缝深不可测,有的深达百米,人又埋在雪中,谈何营救?老曾接到报信,连滚带爬赶了两天两夜,赶到3号营地,一听噩耗,和尚子平抱头痛哭。老曾已两天没有进一粒米,饿、累、痛心地晕在了那里。老尚做好饭后,并没有先给老曾吃,而是端起饭,对着北坳三位遇难者的方向哭着说,“三位兄弟……你们也饿了吧?两天了,吃吧,吃点儿东西吧!……”老曾坐起,边吃边哭。老尚不吃,非要等他们三人,就陪着老曾放声痛哭。第二天,他们向三位战友遇难的地点走去。另一个日本人走向山难的方向,走两步,鞠个躬,再走两步,再鞠个躬……登山者,就这样怀念自己的战友。

之后,这块三人碑的旁边,又有了邬宗岳烈士的碑。他的壮烈殉职,当时震撼全国。

再之后,便有了一座又一座遇难的外国登山者的墓碑。于是,形成了现在的墓地。每一个墓,每一座碑,都没有记述性的碑文,且很多碑仅有的几行字也斑驳模糊。我在这一座又一座墓碑前停留许久,很想知道它们所代表的每一个悲壮的故事,但什么也没有看到,只有那几行被风雪扑打得已不清晰的外文。译成中文为:

莫尔德玛?布里德波1982年遇难。

永远和我们在一起,激励着我们。

托尼?斯沃尔兹1984年4月3日遇难朋友和登山者立。

……1991年,一支勘探珠峰的队伍在墓地东侧的一块巨石上,用红油漆写下了两个大字:墓地。多么简陋,又多么苍劲!听登协的朋友说,国内外的登山者都有一个愿望:为所有在珠峰的遇难者,修一座真正的墓地。我想,那一天不会太远。

清明时,老曾、老于、台湾队长李淳容和我们在大本营的同伴来到墓地,祭奠我国遇难的登山者和安息在这里的所有英魂。曾曙生说:“这里安息着我的战友,任何时候别人一提起珠峰,我马上便想到这里,那种沉痛,将伴随我一生。登山者遇到的任何艰难都不怕,就怕下山的队伍中少了一张熟悉的面孔。我国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攀登珠峰至今已有30多年,这30多年珠峰依旧,但历史的脚步已向前迈得很大,登山的观念也起了不小的变化。我们对山再也不想用‘征服’二字,而是讲‘与山对话和人与山的和谐’。登山是一项属于世界和全人类的活动,所以一批一批、一代一代登山者才踏着先驱者的足迹,不断走向珠峰的冰峰雪谷,向自己挑战。先驱者中,这些人倒下了,长眠在此,立起的却是人类不屈之碑!珠峰的攀登史,也是激励人类心灵的文明史!”在珠峰,我还曾寻找过另一位记者的墓碑。他叫石明纪。十几年前,他作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的摄影师随队来此摄影。他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突发高山病。他对和他一起工作的另一位摄影师说:

“不好!我怎么突然感到这么冷?”这时,山上的队员已上去了,离他们很远。同伴把自己身上的羽绒服脱下来,披在他身上,他还说冷,牙齿直打战。同伴就把他抱在怀里,但眼见他不行了。同伴只能哭着把他往山下拖,没有多久,他就停止了呼吸……后面上来的队员把他的遗体抬下来,在珠峰的山脚下火化了。他的墓碑,听老曾说在珠峰旁的绒布寺附近,但我怎么也没有找到。假如能找到他的墓,将他的遗骸移至珠峰墓地,那将是墓地上一座真正有遗骨的墓。愿绒布寺的喇嘛日夜诵念的经文,永远抚慰着他的英魂。

我和几位山友,还在此祭奠了一位朋友--中央电视台记者曹玉春。1988年春天,他也曾站在这片墓地前,后来写下了《男儿只流两次泪》。这次进山前,我给已故的他写了一篇文章《雪山呼唤的英魂》。

如今,在珠峰墓地,我在他站过的地方,把发表后剪下带来的这篇文章点燃。天有些阴冷,小雪飘了起来。登山队员罗申和杨建国还在地上洒了一瓶酒。我手中的文稿燃了起来,像一只红色的蝴蝶。缕缕青烟升起,飘散在墓地上空,我闭上眼,想玉春能在天国看到它……珠峰,你这严酷垒成的金字塔,你这巍峨的巨大灵碑,如同耸入云天的大写的“人”字!你记载着登山者九死不悔、气贯长虹的英雄气概!那是人类最大的财富--勇敢不屈。所以,自世界各地而奔珠峰的登山者,不是越来越少,而是越来越多;每一个来到这里的登山者,第一件事,便是默立在墓地的碑前,然后,昂起头踏上登顶之途。前方可能有巨大的艰险,但他们迈出的脚步,却永不可挡,永不停歇……

同类推荐
  • 宝刀

    宝刀

    《宝刀》的故事由“我”从民族学院分配到家乡说起。“我”毕业回来,风尘仆仆,一出长途汽车站,就看到了韩月。她和“我”一同毕业于民族学院,也被分配到这个远离世外的小城市,但她的经历很丰富,曾是学院里风云人物刘晋藏的女朋友。刘晋藏,融合汉族和藏族长相优点的混血儿,他的老爸在军分区有相当的职位,所以,他活得相当潇洒,女朋友一大堆,而作为汉族人韩月,则突出重围,成为追逐刘的胜利者。但刘晋藏最后因贩卖文物而没能毕业。我就是和这样的女孩,一同分配在这个被群山包围、汉藏杂居的小城市工作,然后就平平淡淡地在了一起,结了婚,但一直没有孩子。生活就是这样,平淡,单调,如从山野里定时刮来的风。
  • 阅世心语

    阅世心语

    本书收录了季羡林关于人生、治学、生活等方面的文章,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这位学术大家的生活态度,以及对于人生意义与价值的追寻过程,是其结合自己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对于人生和世事的感悟的集大成之作。
  •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一个人的国家记忆

    全书分为九个篇章,写了三个城市、三个人物、三个历史事件,讲述了他们在共和国历史上的重要意义:大庆:一个与共和国盛大庆典同时诞生的工业圣城。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笔耕留痕(高平作家丛书)

    早就想把自己写的东西整理一下,一直未动手。这回算交差了,当然是为自己。起了个名:《笔耕留痕》。似乎显得文雅点。其实,说白了,我不过是个码字的,像手执瓦刀码墙的匠人一样,这些东西,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墙圪垛儿。这些“墙垛”的“砖”有的还算齐楚,有的缺棱少角,差火候。
热门推荐
  • 薄情杀手妃:修罗小王后

    薄情杀手妃:修罗小王后

    【女强,宠文】穿越算什么,牛人到哪里都是牛人。草包?!才华尽展亮瞎你们狗眼。废物?!九窍全开我本修练天才。丑女?!面具之下风华美冠天下。炼百灵,聚万兽……惹我?作为大陆上唯一的炼妖师,我不介意帮你回炉!忠我敬我依从我,我自护他重他荣华富贵皆与之分享,欺我骗我背叛我,我皆诛之绝不留情!逆天算什么,人不容我必诛之,天不容我,我便破了这天,重造一片乾坤朗朗!***作为黑白两道通吃,商政两界通杀的黑道女王,无论是在穿越前还是穿越后,莫离都只有一个理想:做世间最强的女子,睡天下最强的男人。从废物到天才。从泥泞到云端。她,注定要站到至高处,让众生仰望。
  • 毒妇从良记:女配翻身攻略

    毒妇从良记:女配翻身攻略

    不就尼玛的埋怨了下作者,至于严重到穿越吗?好吧,那就既来之则安之!“居然让我碰上穿越这种事,等老娘把白莲花女主来个大改造,让那些欺负我者,通通都去屎,O(∩_∩)O哈哈~”慢着!你叫我什么?大公主?我不应该是白莲花二公主吗?二公主才是女主啊!我是不是上错身了?大公主可是让我恨得牙痒的恶毒女配啊,虽然她跟我同名同姓O__O”…某人仿佛被打入万丈深渊!【新女配文,放心入坑,不各种黑,QQ群:①⑥①⑤②⑤④⑦⑧】
  • 阳光如烟

    阳光如烟

    其中:《阳光如烟》发表于《收获》2002年第一期。《十月丁香》发表于1998年的《上海文学》,后被收入《中国当代情伦理书系》。共收入了我七部中篇小说。《宁阳遗调》2001年底《特区文学》发表后,这本集子,即被《中篇小说选刊》转载,并被收入中国作协所编《2001年中国中篇小说精选》
  •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更多的人死于心碎

    长篇商战、言情小说,讲述了一段在残酷的商业竞争中的温情故事,他们是对立的身份,却是最好的搭档,尘埃落定恩怨终究会释然,只是感情的去向却再也没有后悔的机会。
  •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哈佛财商课大全集(超值金版)

    年轻人如今所承受的物质压力,似乎产生的种种问题都于钱有关:住房、教育、出行……似乎有了钱就可以解决掉一切问题。但不管事实是否如此,钱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钱,本身无所谓善恶,我们追求金钱也无可非议。并且生活在如今社会中,想要过上好生活,是不可能离开钱的。吃穿住行、看病吃药、看演出、逛街游玩……样样都离不开钱。钱,是享受生活的一个先决条件
  • 丞相,快到碗里来

    丞相,快到碗里来

    女扮男装文,爆笑,非NP!!但口味略重,男女主干净,结局一对一,入坑者慎之…*她常常在想,名气这玩意绝对是炒出来的!否则为何一本“合房指要”背的融会贯通的她,愣是被传成了三岁识五经,四岁论国策,这般坑爹?她也偶尔会想,若不是当初头脑一热,放着好好的公主不做,非要女扮男装入朝为官。如今便也不会落得遂安城断袖之首的名声,任人鄙视了…她曾无数次的想,如果不是当初色迷心窍,调戏了当朝丞相,结果弄得被他三天一次大弹劾,两天一次小弹劾,也就不会被皇上那鸟人,俸禄扣到差点倒贴了…面对着这样一个正直,凛然,从来不拿正眼瞧一下自己的丞相,她到底是该挠墙呢?还是挠墙呢?*片段一边关战事告急,众臣举手表决。看着尚在犹豫中的丞相大人,莫纤语猛的一拍桌子:“丞相,你到底举是不举?给个话!”众臣无不低头窃笑,某丞相脸上一道绿光闪过,缓缓将手举了起来…话说此时谁敢说“不举”?片段二清早时分,正是欲望最胜之际,某男某女折腾了半个晚上,终于气喘吁吁…被骑在身下的男人,喘息道:“我说你到底行不行?要不还是我来吧…”说完正准备翻身将某女压在身下。某女:“他婶婶哎~明明书上就是这么教的么,怎么换到我身上就不灵了呢?再来…”某女再一次将男人按在身下,口中说道:“我在上面!”片段三某丞相温柔执笔,一副爱妻的丹青摆在眼前,低头对着自己四岁的儿子,说道:“宝贝,闭上眼睛,想象一下,你眼前出现的东西便是你要画的东西…”萌宝看着娘亲的丹青,奶声奶气道:“爹爹闭上眼睛就看见娘亲了?”某丞相微笑着点头,示意萌宝闭上眼。片刻之后,丞相问道:“看见什么了?”萌宝:“一片漆黑…”==!P:本文开头要多搞笑有多搞笑,过程要多激情有多激情,结局要多美好有多美好~狐狸再次声明,简介无力,内容不小白,至于乃喜不喜欢,看上几章自然会有答案!倘若乃不喜欢,完全可以甩甩衣袖,呸上一句:“什么鸟文…”转身即走~如果乃喜欢,也请成全作者,动动手指“加入书架”,狐狸将会万分感激~若是恶意留言的,狐狸据对可以保证,先删了乃的留言,然后…P:推荐自己的完结文《无赖王爷彪悍妃》推荐好友古文:霏妍《霸宠懒妃》原妖《阁主,夫人来了》推荐好友现代文:风若羽《重口味腹黑小萝莉》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风鸣天下

    风鸣天下

    风铭辰,现代豪门世家的掌舵人,夺得权势,却不愿背负责任。叱咤一生,却无奈英年早逝风鸣辰,穿越时空夹缝,成为古朝年幼公主。朝堂争斗,宫廷倾轧,江湖风云,强势恣意的她,便向这男尊女卑的时代发出挑战。决定这世也要登上权利高峰。苦心经营十几载,夺取军政大权,开疆拓土,培养符合心意的继承人,到达权力巅峰后,不愿背负责任的她,又将如何选择?前世冷清理性的人,这一世是否会收获感情?一切判断都还为时过早,且看她这恣意的新生吧!从宫廷到江湖,从江湖到战场,从战场到朝堂,从朝堂到天下,场景在变化,人物在变化,情感也在变化,但那个目标——始终就在前方也许不及言情浪漫,不及玄幻炫目,但绝对是一段传奇,一个女强人在古代的传奇。有起落,有成败,有理性,有失控,有朋友之情,兄弟之义,知己之助,也有说不清道不明的感情,女主一路走来,不断适应,不断成长,不断改变,用她的一生书写着这段传奇。############################################后宫里的疑隙争斗,她冷眼旁观,甘当棋子,究竟存何目的?金蝉脱壳,踏入江湖,一场十年的惊天阴谋悄然袭来,正非正,邪亦非正,游走于正邪之间,谁才是最大赢家?战场之上,指点江山,快意恩仇,建立军功,震惊四野,遗世留名!朝堂之中,皇储之争风云再起,皇帝亲征,命在旦夕,摄政公主,应运而生。一切似乎圆满,又是什么横亘命运之中,背叛袭来,友人垂危,风雨满楼考验年轻政权,是命定天成,还是人可胜天……一部历史正剧即将拉开序幕敬请关注杳的新书《风鸣天下》********************************************************PS:某杳率剧中主创人员立于书页,雁过拔毛,人过留票,啥?米票,那就留下评论懒得写?那就收藏吧!虾米?放不下啦,多点两下总可以吧。不然,嘿嘿,辰辰,功夫练得怎么样了,给大家施展施展,不用收敛,放开手脚大胆的干,人在江湖飘啊~~哪能不挨刀啊~~哼哼~~############################################在作者专栏留言的亲们,不是杳不理大家,而是无法回复,希望亲们谅解,不是杳偷懒哈!在书评区的留言,杳一定会回的!推荐杳的新坑《赫连云凉》重生异世江湖,深陷门派之争,生死身世之谜,再看风云朝廷。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大变局:经济危机与新技术革命

    经济学大师约瑟夫·熊彼特曾经说过,“如果一个人不掌握历史事实,不具备适当的历史感或所谓历史经验,他就不可能指望理解任何时代的经济现象。”他还指出,“目前经济分析中所犯的根本性错误,大部分是缺乏历史的经验,而经济学家在其他方面的欠缺倒是次要的。”本书试图通过梳理现有的对经济危机与技术创新的研究成果,刻画出两者之间的密切关系,为应对当前的全球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借鉴。全书共8章,对学术研究者、政府官员、企业管理者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