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67400000016

第16章 “司令”曾曙生(2)

1961年7月,我和几位教练带着一批新队员在新疆的公格尔九别峰训练。当时我二十出头,血气方刚。公格尔九别峰的冰川下面有一条河,叫盖孜河。这天,我和栾学富教练去观察这条河上唯一的一座旧绳桥。所谓绳桥,只是在40多米宽的河上横拉一根主绳,上边又拉上两根扶手绳,通过时踩着主绳抓着扶手绳就行。但这绳桥由于用的时间较长,已很危险,我们的任务是看看究竟还能不能用,要不要再架一座新绳桥。我们两人到了旧桥之后,因为河水太急,看不清对岸情况,就决定冒险从绳桥上走过去看看。栾教练抢着要上桥,我说你是教练,你就保护我上吧。我很快脱下长裤和毛裤,只穿一条短裤、一件毛衣、一双翻毛皮鞋,系好胸绳,联结在保护绳上,俨然一副“敢死队”的样子。栾教练比我还紧张,把保护绳全部缠在腰上,我走一点儿他就放一点儿绳子。谁知我摇摇晃晃快走到河中心时,猛然发现对岸拉扶手绳的支架已歪了,使得扶手绳不是平行的,而是一上一下的,距离很大。这是最危险的,因人的重心不容易平衡,掉到河里就会被激流冲没。怎么办?我进退两难了。我脚下踩的主绳已完全浸入冰冷的河水里,就在这时,河中一个大浪打在我的右腿上,我上身向右侧猛一歪翻,整个身子被冲进了河里。我死死抓住扶手绳,明白这就是我的救命索。但没坚持多长时间,头部便没入水中。栾教练在岸上拼命呼喊,我已听不清了,一个可怕的念头在我脑中一闪:“坏了,要葬身河中了!”这时,两只手再也无力抓住扶手绳,最后,一松手,便被河水裹着箭一般向下游冲去。隐隐可以听见栾教练撕心裂肺的呼喊,我觉得腰间猛地一紧,这是他在拉保护绳。但是,保护绳此时已完全有害无益,因为它的一头还缠在桥上,越拉我就越往水底沉,而且永远也不会被拉到岸边。栾教练一看,马上松开了保护绳,我便被急流翻卷着向下游冲去。我被水底的石头冲来撞去,其实是我在撞它们,我感觉一切全不存在了……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我感到双脚触到了什么,身子下意识一翻,急忙一把抱住……呀,我抱住了一块露出水面的救命石!栾教练飞跑而来,扑向水中把我拖上岸。我昏昏沉沉地睁开眼,总算又看见蓝天和绿草了,上帝保佑,我在水中的地狱转了一圈,又奇迹般地活了下来。我踩着岸上的草和碎石,无人能理解这是一种什么感觉。这时,我才知道,我被河水冲下80多米,在桥上和水中的时间近一个小时。这次事件便被队里称为“曾栾事件”。在以后的探险岁月中,我牢记着这次教训,那就是:上山时要考虑到安全下山,前进时要考虑到安全后退。

登山探险,当然要时时处处和险情打交道。1977年7月,我们在侦察海拔7435米的托木尔峰时,两个小时中曾亲眼看到大小雪崩120次,就是说差不多每分钟一次雪崩。那一次上山,我们选择了左侧的路线,待上了山听到雪崩后往右侧路线上一看,不由得心惊胆战。雪崩恰恰就发生在右侧路线上,伴着巨大的轰鸣声,整个山谷顿时被雪崩的白色气浪所弥漫,到处堆满了雪堆和巨大的冰块,那条路线被成千上万吨的冰雪完全掩埋了。上山选择路线,可以从这边走,也可以从那边走,谁能预料山上所发生的一切呢?所以我们久久望着右侧路线上的雪崩说:“感谢上帝,我们走了左边。”但是,几年后我还是没有逃掉雪崩的纠缠,被它“活埋”了。那是1984年9月11日,我带队员同日本队员一起在青海的阿尼玛卿二峰训练。那天天气晴朗,下午4点多,中日双方已有11人到达5800米处。走着走着,突然听见轰的一声,我抬头一看,不禁大吼了一声:“雪崩!”只见前面200多米高的雪山仿佛被拦腰截断,一条整齐的横向断裂带出现在三面冰雪围谷之上,巨浪般的积雪呼啸翻滚着向我们扑面而来。我们几人被结组绳连在一起,雪又深,没跑出两步,一人高的雪浪已涌到面前。我被冲得横着凌空翻了一个个儿,趴在了还在流动的雪堆之上。还没喘过气来,高达两米的雪浪又第二次向我扑来。我感到眼前呼的一下,顿时嘴里塞满了冰雪,像一条被冻结在冰中的小鱼,脸朝上,埋在了雪中。我只觉得呼吸越来越急促,空气越来越少。心跳快得自己也数不清,四肢无处着力,头昏脑涨之际,左手探出一个洞口,黑暗中恍惚只觉得亮光一闪,下意识地用左手将小红帽扔了出去……队员李致新和王勇峰没有被雪崩埋住,他们看到了我的帽子,发疯一样拼命扒雪,把我扒了出来……珠穆朗玛峰我前后去过14次,加上今年这次就是15次了,我的八个战友就长眠在那里。我在珠峰有一次原是必死无疑的,但我活了下来。那是1966年春天,我和三个队员攀登到7800米时天气突然变坏,下撤时,我走在最后面。一个伙伴走着走着,两只冰爪突然全坏了。在这样的冰雪岩石上下撤,没有了冰爪危险太大,我就解下一只给了他。谁知我迈了没几步,没有了冰爪的那只脚一滑,整个身子一个前滚翻就栽了下去。我头脑中只闪了两个字“完了”,眼前一黑,就什么也不知道了。当我醒过来时,发现自己躺在一个帐篷顶上,我爬下帐篷,把里面的两个队员吓了一跳!他们以为是雪块掉在了帐篷上,没想到是我。我这时往身后一看,吓坏了!—两边都是近千米的悬崖绝壁,无论我掉在哪一边,都会粉身碎骨。

可登山探险又是太迷人的事业,每一次经历都很奇妙。有一年我们攀登西夏邦马峰,一天,我和同伴背着通讯器材和食品到6180米的营地去建通讯中转站。中午刚过,一片乌黑的云层压了上来,阳光普照的白日突然变成了乌黑一片。我们手中冰镐的金属部分发出了一层蓝光,并伴有呼呼的声音。这还不奇,突然我发现自己头上的头发一下子变粗变硬了。我们互相一看更吓人,每个人的眉毛都发出了那种忽明忽暗的蓝光,于是谁也不敢碰谁,好像怕被电着一样。直到带电的这片云飘过去,天又亮了起来,我们才恢复了正常。几天之后,我们建好了通讯中转站,但又一次和电遭遇上了,这一次十分危险。那天我正和大本营通话,忽然耳机里吱吱作响,通讯马上就中断了。我刚一站起身,就听到一阵炸雷在头上响起,带电的云就罩在我们上方的空中。我立即意识到我们处在被雷击的危险之中,好在我们的帐篷有一层聚氯乙烯,成了唯一的隔离层,但它究竟能不能防止我们被雷击,谁也不敢说。这时,报话机还在吱吱作响,而且声音越来越大,这时我才想起原来天线还伸在外边,成为外边的电荷进入帐篷的通道。这可太危险了,天线是在把雷电往帐篷里引呀!匆忙中我找来两只球鞋,把手伸进去,夹住天线拉进帐篷,这才免遭雷击,又一次死里逃生。

人到了山上,遇到大大小小的险情,脾气都大,急得气得直想骂娘。可是一下了山,马上又都想它恋它了。对了,这就是登山,万千滋味尽含其中。任何登山者一提到山,马上有一种神圣和圣洁感,为什么?山给人的东西太丰富,太令人着迷,着迷到说不清楚。我在山上也搞搞摄影和摄像,山上的朝霞,绚丽奇绝,流金溢彩,你会觉得整个世界都是辉煌的。云彩,似云母片那么清亮,镶着金边。晚霞沐浴着冰峰,金色、玫瑰色、绛紫色,一层层铺开、交织,变幻得神奇迷离,像五彩的梦境。你走在山上,累了,躺在一块巨石上,望天,不知是云动还是你动;望地,下面的山川全在你脚下。在天、地、山、川、河的怀里,我们又是多么渺小,当意识到你和它们已是一个整体时,你会感到胸怀一下子也如天地般阔大。那些人世间的纷争、名利、烦忧……又算得了什么呢?真真实实、透透亮亮地生活着,不是最幸福的吗?—这就是我说的山的崇高和圣洁。我总说,只有真正热爱生活的人,敢于向自己挑战的人,才有资格到山里去……这一次,他又要到山里去了。

这一次,是他第十五次去珠穆朗玛峰。

十年前,他是“逃”去的,这一次,仍是“逃”去的。

几乎一生的登山生涯,他回忆起来,仍庆幸和感谢童年和少年时代确立的这一志向。这就是登山者身上的九死不悔的壮志豪情。他说:“童年和少年给了我两样最宝贵的东西,它坚固地支撑着我的事业,一是善良,二是勇敢。”

热爱自然的背后,就是善良和勇敢。这善良和勇敢形成了一个人的襟怀、素质、品行。人类的天性中本身具备这两种最可宝贵的东西,它是自然生长在人类心中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随着成长,这两种东西反而越来越少,甚至丢弃了它们?而有的人,却能一生固守,开创出可以自豪的事业呢?

珠穆朗玛峰,你能回答我吗?

这也是我走近你的原因之一。

我跟着老曾和许许多多的登山者,就要走进你的冰雪之怀……

同类推荐
  •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望我天真如初,愿你善良如昨

    爱情是贯穿始终的主旨,而至始至终推动它的,是一种对与生俱来的美好事物的祈盼或告白,如同《小王子》一样,充满爱和同情心,它能让人慢下来静静地看,用眼睛看,让身体放松,或干脆站起来哭一场。
  •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

    《走过伤心地》是著名作者张雅文的报告文学作品集。在《四万:四百万的牵挂》这篇报告文学里,她讴歌了著名心外科专家刘晓程用精湛的医技拯救着人类的生命,用圣洁的心灵净化着社会人群的精神境界。
  •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

    《少年飘泊者:蒋光慈作品精选》描述了农村少年汪中在父母双亡之后漂泊四方,经历艰难曲折,最终走上了自觉地为革命事业而英勇斗争的道路。主要人物形象激励过许多在黑暗中找不到出路的青年走上革命道路,而这部小说也因最早歌颂党的领导、最早塑造优秀共产党人形象,从30年代起一直被国民党当局查禁。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我的唐宋兄弟:穿越千年的诗词人生

    读一句诗容易,读一个人却难,更何况是三十二位多思的诗人。在作者心里,唐诗是一个赤诚率性的白衣少年,迎风放舟,击剑长歌,有心怀天下的壮阔,有舍我其谁的激昂。宋词则是一个冲淡含蓄的青衫客,月下徘徊,倚栏望断,有晓风残月的天涯,有灯火阑珊的醒悟。唐诗是一曲高亢入云的羯鼓,宋词是一首呜咽低徊的埙曲;唐诗是黄河远上白云间的正午,宋词是疏影横斜水清浅的黄昏。就算相隔千年,那些阴阳平仄、长短错落的字句,无论是千般豪迈还是万种柔情,永远是人世间最美的语言。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迷糊太后:误闯皇帝的老窝

    迷糊太后:误闯皇帝的老窝

    人家穿越成皇后貌美如花,在后宫呼风唤雨,她却丑不忍睹,人人喊打,处处受人欺凌。她誓要混出个皇后样,来一个打一个,来一双杀一双,最终皇帝老儿挂了,欺凌过她的皇子公主见她便行大礼:“太后吉祥!”
  • 花开四季

    花开四季

    青春是道明媚的忧伤!他是青梅竹马,却是一辈子不能说出口的感情;他玩着惊心动魄的双城恋,结果却只是一场闹剧;他时隔多年,心中仍有她的印记,再相识,只怨为何不是我……曾经年少轻狂,曾经肆意青春,青春向左,爱情向右,躁动青春不言败!
  •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

    《孟子与性善论》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 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少女焦尸谜案:缉拿死神

    少女焦尸谜案:缉拿死神

    一具被烧焦的少女尸体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案情;一对夫妇惨死在他们的卧室里,身体被严重烧伤,面目全非……她躺在卧室的地板上,身旁放着一把刀,地板上到处都是血……如此恐怖的一幕幕,让人不寒而粟,死神真的来了?他在哪儿?
  •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行走在历史的田野

    历史的田野广袤无垠,我所涉足,不过其中一二。仰望人物星空,灿烂无比;偶尔史林折枝,余香满手;记录编辑思绪,回味无穷。每天都在迎接新的太阳,感动与感奋,交织在跋涉的征途。
  • 阿修罗王传6

    阿修罗王传6

    千年之后,一段往事,一个不可告人的秘密,众神之间隐藏真相,少年为寻找真相,夺得万人天下,以武相逼,揭露出惊天阴谋,故此战争爆发,揭露历史背后的污点,成为真正的-----暗黑破坏之神……
  •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学会宽容、懂得珍惜(学会做人学会生活系列)

    被执念遮住眼的人,生命的路会越走越阴霾。正如卡耐基所说:对于聪明的人来说,每一天都是一次新的生命开始。因为,聪明的人,懂得宽容。宽容,为你打开爱的大门,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人生的一种智慧,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法宝,是快乐和健康的源泉之一。一边漫步人生之旅,一边在漫步的过程中体会生活,捕捉感动你也感动他人的一点一滴,学会感恩,学会珍惜。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得与失的智慧

    得与失的智慧

    这本《得与失的智慧》讨论的事情与我们的世俗生活至为接近,诸如健康、财富、名声、荣誉、养生和待人接物所应遵守的原则等。因此,这本书适合大众阅读。叔本华将人生视为痛苦的悲剧,对人生持悲观态度,但其一生却保持奋斗进取的精神。他虽然生活孤独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年青时虽然学术遇挫但坚持到晚年终获成功。他一直在探寻人生得失的奥秘,他对诸如幸福、人格、地位、荣誉、财富、教育、妇女、政治、伦理、爱情、不幸等一系列困扰人生的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提出了独到见解,启迪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