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也是社会分工不断演进的历史。发展中国家二元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是剩余劳动力不断消失的过程,更是分工不断演进的过程。
3.1 发展中国家的二元经济与劳动力过剩
3.1.1 二元经济的结构特征
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的一个基本特征是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而传统部门劳动力过剩是这种二元结构的重要现象。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过程是剩余劳动力逐渐消除的过程,经济发展的实质是要消减经济结构的异质性,进而逐渐实现城市化和工业化。正如Rains(1992)指出,"劳动剩余经济中发展问题的核心,可以看作是两个部门(农业部门或非商业化部门和非农业部门或商业化部门)能否以一种充分平衡和快速的方式前进,消除国民经济这种二元特征,即消除这种劳动剩余情况"。
对二元经济结构的各种表述都说明,二元性是一种经济结构的异质性,它包含了四个方面的主要内容:①条件不同,一些条件是"优等"的,一些条件是"劣等"的,这两种不同的条件共在。②这种共存是长期的,不仅仅是一种过多的现象。③这种优等或劣等的程度不仅的确没有任何缩小的迹象,而且甚至存在着一种内在的扩大趋势。④优等与劣等两种成分之间的关系是,现存的优劣成分并没有或很少能对改善劣势成分发挥什么作用。Todaro的概括是一般性的二元性特征,具体到二元经济,除具有上述共性外,主要是描述发展中国家存在的有关生产组织和技术水平的各种不对称性的经济现象。
1954年Lewis在《曼彻斯特学报》上发表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一文,首次提出了完整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型,用以解释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劳动力剩余及其转移,这篇文章的发表标志着二元经济模型形成一种系统的经济学理论。在Lewis的模型中,不发达经济由两个部门组成:一是按照现代方式组织并以先进技术进行生产的"资本主义部门"或"现代部门";二是以传统方式组织并以落后的技术进行生产的"维持生计部门"或"传统部门"。之后,Fei和Rains(1956)将二元结构归结于传统农业与现代工业并存,"劳动剩余的欠发达经济的明显特征是,农业部门占主导地位,同时存在着一个规模小但充满希望的正在成长起来的工业部门"。之后,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Jogenson(1967)模型和Todaro(1969)模型。
回顾Lewis及之后的诸多学者有关二元经济论的一些论述,经济发展过程的二元现象,是世界多数国家至少是相当数量国家的共同点,现有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二元向一元的过渡。关于这类国家从传统经济部门与现代经济部门转化的规律性的总结即二元经济论,对于仍处于二元状况的不发达国家,是重要乃至在新理论出现前最可参考的经济理论。
就我国城乡经济体系的研究而言,Lewis对二元经济的划分更具有借鉴性,二元经济中两个部门的差别主要体现在生产组织方式和技术水平上,Lewis模型的部门划分是完备的,即包括了经济中的所有部门。而Fei-Rains模型的部门划分却是不完备的,它只包括了经济中的两大部门,尽管这是两个最主要的部门,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Jongenson模型和Todaro模型的部门划分也是不完备的(郁义鸿,2000)。因此,本书的研究将采用Lewis对二元经济的划分,即经济体系中主要包括现代部门(以城市中的工业为代表)和传统部门(以农村中的农业为代表)。
3.1.2 二元经济下的劳动力过剩及其转移的理论评述
1.Lewis对二元经济下劳动力过剩及其转移的解说
Lewis模型是发展经济学关于劳动力过剩及其转移的第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模式。该模式有三个假设条件:①Lewis(1954)在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y of Labor中将不发达国家的经济分为两个部门,即与外部世界相联系的城市中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现代部门和农村中与自给自足相联系的以农业、手工业为主的传统部门;②劳动力无限供给,现代部门能在现行的不变工资水平上获得无限的劳动供给,即存在一条无弹性的劳动供给曲线是二元经济成功转变的前提。存在隐蔽性失业,即劳动力相对于资本和土地过于丰富以至于把一部分劳动力转移出去,农业产量不会减少,这部分劳动力的劳动边际生产力为零,称其为"剩余劳动力"。传统部门和现代部门现实收入的差别是刺激剩余劳动力从传统部门流向现代部门的经济动因;③工业部门工资水平不变,传统农业部门中劳动力工资水平不能由边际生产力决定,而是取决于制度的安排。在Lewis的二元经济结构中,传统部门最大的特点是存在着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
Lewis指出,传统部门存在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剩余劳动力,而传统部门的工资水平就是恒定的生存工资,现代部门则在劳动力无限供给的条件下维持生存工资。这样,现代部门具有不断增大资本积累和实现规模扩张的内在机制。因此,只要现代部门能够不断扩张,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会持续下去,一旦农业剩余劳动力消除,劳动力就会像其他生产要素一样变得稀缺起来。这时,现代部门对劳动力的进一步需求就会引起劳动力价格的上升。
Lewis模型描述了随着经济增长,城乡之间如何重新配置劳动力资源。横轴表示全部劳动力以某种方式在农村和城市之间分配。假设在初始状态下,城乡劳动力需求曲线Da和Du相交决定的农村劳动力数量为OaLa,城市劳动力数量为LaOu。相应的均衡点决定了一个农村与城市相等的工资水平(Wa=Wu)。根据Lewis增长模型,随着城市经济规模的扩大,对劳动力的需求提高,城市劳动力需求曲线上移,即从Du移动到D′u,此时如果农村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不变,城乡劳动力需求曲线相交形成的新的均衡工资将提高,而不是Lewis模型所假设的可以在保持工资不变的情况下扩大城市劳动力规模。为了解决这个矛盾,Lewis只好假设农村劳动的边际生产力为零甚至负数,意味着劳动力继续转移不会影响农业的产量。这一假设前提奠定了Lewis模型的基础,使其最终完成了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模型。
从模型描述中可以看出,Lewis模型存在两个方法论上的问题:①自身的假设和市场均衡不一致;②农村制度工资决定城市工资,与城市是一个新古典的劳动市场又是矛盾的。另一方面是理论上的缺陷。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劳动力的价格可以正确反映劳动力的实际供求情况。因此,所谓"无限劳动供给"情况下,工资可以保持在较低水平从而成为现代部门扩张和资本积累的源泉。然而,现实情况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政府部门和跨国公司的高薪示范作用,现代部门的工资水平往往会大大超过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所决定的报酬水平。
Lewis的二元经济模型建立之后受到来自现实世界和理论学界的各种挑战:第一,其有关"零边际劳动生产力"的假定是不符合实际的,同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Schultz(1964)根据印度1918~1919年流行性感冒所引起的农业劳动力减少使农业生产下降的事实证明,在传统农业中,农业产量的增加与农业人口的增减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贫穷社会中部分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零的学说是一种错误的学说。"这一假设也受到了新古典学派的置疑,基于Bercker家庭经济学的分析,新古典学派认为个人劳动供给对工资无弹性,因为家庭供给劳动的决策对工资存在收入和闲暇之间的替代,而不是无限劳动供给。对于这一点,Fei和Rains(1961)给出了合理的解释,新古典的分析与单个家庭对工资变化的比较静态的反应有关,而Lewis模型则是在总量水平上找出的劳动力供给的动态路径。他们用实证资料指出,发展过程的早期阶段,大部分人口的生活水平仅限于维持生存,不可能为享受闲暇放弃任何就业机会。
第二,Lewis把农业看成一个无所作为的部门,农业对经济发展是不能作出贡献的,充其量只能是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廉价的劳动力,而且在Lewis看来,任何提高农业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做法都会造成资本主义工业部门实际工资的提高;这样,在Lewis的世界中,农业部门的经济发展是被动的,农业没有对发展做出任何共享。Schultz(1964)认为,Lewis模型不利于提高农业资本积累率并延缓社会经济由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变的过程。事实上,对任何国家来讲,农业都可以成为一个有作为的部门,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是一个国家经济持续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因此,如果不重视对传统农业的改造,任何国家不仅农业部门本身、而且现代工业部门的持续发展都是不可能的。
第三,Lewis模型过分强调物质资本积累的作用,相反,对人力资本或人力资源的作用重视不够。Shultz(1964)指出,事实上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来讲,作为经济增长的要素,人力资本比物质资本具有更大的潜在贡献率。
2.Fei-Rains对二元经济模型的发展
在Lewis两部门结构发展模型基础上,Fei和Ranis(1961)在《美国经济评论》上发表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提出"Fei-Rains"模型,进一步修正和发展了二元经济模型。与Lewis模型一样,该模型也受到古典经济学传统的影响,将农业剩余劳动力作为分析的基础,并始终假定工资水平在剩余劳动力和隐蔽失业劳动力转移完毕以前保持不变。但与Lewis模型不同的是,该模型主要强调了农业剩余、现代工业部门技术选择和人口增长对劳动力转移的影响,首次将传统农业部门的发展结合进来,构造了包含现代工业部门与传统农业部门发展在内的二元结构模型。以分析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为核心、重视技术变化的Fei-Raiins二元模型把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部门转移和工农业的发展联系起来,划分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传统农业部门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为零(存在大量的显性失业)。这一阶段,从农业部门转移出一部分剩余的劳动力,并不会减少农业生产总量。在仅能维持农业人口生存下去的、由习惯和道德因素决定的不变制度工资下,工业部门不断吸收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
第二阶段,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力提高(大于零、但仍低于不变制度工资)。这时显性的劳动力失业不复存在,但隐性的劳动力失业仍然存在。劳动力继续流向城市工业部门。由于这一阶段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为正数,因此,农业劳动力的流失会引起农业总产量的减少,粮食短缺引起价格上涨,从而带动农业部门工资水平的上涨,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速度由于工资水平不断上升而减慢。
第三阶段,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已吸收殆尽,农业劳动的工资由市场来决定。此时,工业部门要吸收农业劳动力,必须付出较高的、由劳动边际生产力决定的工资。当农村不再有剩余劳动力,或者说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赶不上城市工业扩张的需要,此时会出现"Lewis转折点",工资水平开始上升,二元经济结构逐渐消失。
Fei和Rains对Lewis模型的修正,强调了提高农业生产率的重要意义。该模型在Lewis模型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他们指出工农业平衡增长在二元经济结构阶段的重要性,提出农业劳动力转移取决于农业技术进步、人口增长和工业资本存量的增长等。学者们将经过Fei和Rain修正后的Lewis模型亦称为Lewis-Fei-Rains模型。
3.Todaro关于二元经济下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论述
与Lewis-Fei-Ranis对二元经济及其转型的研究不同,Todaro更强调的是对转移劳动力转移行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