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900000023

第23章 从技术进步到制度创新 (1)

引言

本书前面所有章节的分析都是在不考虑制度因素的背景下展开的,但是任何一项经济活动都是在特定的制度环境中进行的。因此,本章将以前面各章的结论为依据,从制度创新入手,以实证数据为依据,就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出一些政策建议。

8.1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诱致性技术进步

8.1.1 诱致性技术进步模型

速水佑次郎教授(2003)基于John R.Hicks(1932)的传统,解释了技术创新的过程,并以此发展出"诱致性技术创新"的分析框架,说明了企业的技术进步源于对降低成本和获得更多利润的要求。人口的增长带来了各种生产要素相对稀缺程度的变化,要素相对价格随之发生变化,理性的生产者为追求利润,需重新分配各要素之间的比例,而这种比例将构成生产者新的技术特征。

在该分析框架中,速水佑次郎使用了这样的模型(见图8-1),三种要素:L(劳动力)、K(资本)和A(资源禀赋--土地)生产出一种商品(例如粮食),其中,上部的A-L象限,土地和劳动之间是替代关系,下部的L-K象限,在替代土地上,资本与劳动是互补关系。

诱致性技术创新理论的基本前提是:在从b点移动到c点的过程中,由和P1′之间距离所度量的生产者预期收益增加(或成本减少),将导致他们为开发技术而努力,并导致技术由i0转移到i1。诱致性技术创新并不能靠个体力量完成,它是大规模的集体行动的结果。如果从b到c移动的社会总效益超过为提供这一移动而组织集体行动的成本时,集体行动就能组织起来,从而产生诱致性制度变迁。

这种理论可以解释经济形态的转变,比如从狩猎、采集向农业转移的解释是由于人口的增加,可利用的土地越来越少,导致土地的稀缺性发生变化,于是劳动者只能寻找土地利用较少而人力较多的生产方式,比如耕种或种植等等。

8.1.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诱致性技术进步性质分析

按照Hicks(1932)对技术变迁的划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重工业(高资本密集)优先的发展战略导致了使用资本节约劳动的技术变迁,在技术创新能力和资源的限制下,引进技术(所引进的技术是发达国家在资本相对价格低于劳动相对价格时开发的最优技术)为主的技术进步方式又使我国出现了使用资本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这种发展战略和技术进步方式加上城乡分割的就业机制和不具备市场配置要素等制度使得我国农村产生了大量剩余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初联产承包责任制更是加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聚集。

使用资本节约劳动的技术进步方式使得我国农村传统部门劳动力需求减少,说明了劳动力转移的必要性;再者,理性的农村劳动力通过农业劳动和非农业劳动的对比分析更愿意选择从事非农劳动,主观上劳动力的理性举动说明了劳动力转移可能性。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进行有偏向的技术调整,我国政府为此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一项影响重大的调整就是1984年开始逐步放开30年限制城乡劳动力流动的政策。于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我国出现了大规模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现象。

在分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时,我们一再强调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具有明显的结构特征。具体表现在农村传统部门的劳动力教育程度普遍偏抵,使其无法承担城市现代部门中技能要求高的工作(如研究、开发和管理等),只能选择低技能工作(如建筑工、保洁工、服务生等)。这种结构性特征通过城乡就业者就业意愿的不同而充分表现出来,农村劳动力选择在城市就业并非是为了积累人力资本和学习更高的技能,而只是为了获得劳动收入(高于在农村从事农业劳动的收入),因此不能视为人力资本的长期投资。在我国城市中这样的劳动力供给相对过剩,所以农村劳动力愿意从事低技能劳动。

另一方面,城市原有劳动力的受教育程度较高,就业往往伴随为积累人力资本而学习工作技能,也即是"干中学"的一种内生人力资本积累过程。于是,在不同就业意愿的驱动下,来自两个不同部门的就业者构成了一种天生的分工状态。在第二章中我们分析了古典经济学中从斯密(Smith,1776)提出分工将导致技术进步从而引起经济增长,接着Young(1928)以致后来将该思想发展的Borland and Yang(1992;1995)分别证明了分工促进技术进步进而推动经济增长,分工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了分工,使得更多的资源投资于技术创新,增加了对于技术的投入从而加强了进一步技术进步的可能性。于是可以得到第一个结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了分工,并通过分工促进经济增长(这点为许多经济学家所共识)。

考虑劳动力的就业意愿,我国城市现代部门的诱致性技术进步模型可得到改进。由于传统部门发展所必需的技术支持是由现有的现代部门提供的,所以服务于现代部门的劳动力对传统部门的技术进步同样作出了贡献。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分工效应引起的传统部门的技术进步不可避免释放出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产生向现代部门转移的需求,增大了现代部门的劳动力供给,也就进一步加剧了分工假定一定时期内,相对于现代部门而言传统部门从业人员的教育水平和就业意愿无法改变,农村劳动力转移依旧具有结构性特征。。于是,第二个结论便是,现代部门的技术进步同样带来传统部门生产率的提高,在生产率达到现代部门生产率之前,将释放出越来越多的剩余劳动力,加速向城市现代部门转移的行为。即:

命题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劳动力剩余劳动力进一步转移。

根据二元经济理论,现代部门的特点是劳动的边际生产率等于工资率(遵循新古典经济学要素理论)。由上文可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结构性特征导致的分工效应使得从事高技能工作的劳动力供给也相应增加,现代部门厂商在预期利润驱动下将选择相对丰富的高技能劳动力,从而增加了技术投入,技术创新能力增强,经济增长能力也增强。所以,得出:

命题2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带来诱致性内生技术进步。

许多学者指出,劳动力转移源于农业技术进步。本书则进一步认为:劳动力转移不仅是技术进步的产物,也是技术进步的条件。我们将城市现代部门中的低技能劳动力和高技能劳动力分开,可以借用诱致性技术进步模型来分析这一过程,模型中就包含着三种要素,L1(转移到城市的农村低技能劳动力),L2(城市中原有的高技能劳动力),K(资本)。并且假定:①资本的数量和价格在一定时期内保持不变;②存在一个有效的要素市场;③劳动力转移不存在制度性约束;④低技能劳动力与资本在替代高技能劳动力上是互补的,且其相对价格保持不变。

8.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促进技术效率提高的实例分析

8.2.1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结构的变化

城乡人口增长及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带来了劳动力在"三次产业"间就业结构的变化。1952~1978年26年间,我国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1531万人增加到6945万人,年平均增长208万人,高于同期第三产业年均116万人的增长规模。1978~2002年,第二产业从业人员从6945万增加到15780万人,年均增长规模为368万人,在20世纪80年代与90年代初期增长比较快,90年代后期有下降趋势。同期第三产业从业人员从4900万增加到21090万人,年均增长675万,劳动力吸纳能力超过第二产业,在20世纪末期到21世纪初期,增长速度仍在继续加快。就从业人口的增长来看,我国城镇劳动力稳步增长,在20世纪末期有加快趋势。

城镇从业人员从1978年的9514万人增加到2002年的24780万人,年均增长636万人,与同期非农就业增长规模1043万人有较大的差距,说明每年增加的非农就业中至少有2/5分散在乡村地区。从结构增长来看,1952~1978年,非农化率增长了13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5个百分点;城镇就业比重增长了12个百分点,年均增长接近0.5个百分点;二者基本上是同步的,即改革开放前非农就业主要集中在城市,非农就业的增加主要来源于工业就业比重的增加。而同期城市化水平提高了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0.2个百分点,慢于非农就业增加与城镇就业增加,城市化水平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平。1978~2002年,非农化率增长了20.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接近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对非农就业的增长贡献大于第二产业:城镇从业人员比重增长了10个百分点,年均增长不到0.5个百分点,非农就业不完全集中在城市;同期城市化水平增长了21个百分点,年均增长接近1个百分点,表现出与非农就业基本同步发展。

由此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从业结构的调整,我国城市化水平及城乡劳动力的就业规模都得到显著改善。

8.2.2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效率作用:以农村为例

1.对农业技术效率提高的作用

20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逐渐放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技术效率作用也逐渐显示出来。我们利用1989~2002年的相关数据,通过对影响农业生产技术的因素,包括农用机械总动力和化肥施用量等的分析,发现农业劳动力转移量的增加与这两个因素的变化是正相关的。

2.人力资本状况的改善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市,实现的不仅是就业,为适应城市的生产生活,也必须进行角色转换。从职业情况看,农村向城市转移的劳动力都转换了职业性质,这种转换为农民素质的提高和由农民向市民的转换创造了条件。从事制造业的劳动力比重占到了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中就业量近一半的份额。

同时,农村转移劳动力为了提高自身能力和适应城市工作要求,使自己能有更大的竞争力,也都加强了学习文化技术。如1997年北京市有4.5万农民工参加了高校自学考试,占总人数的35%。这对农民工提高人力资本和融入城市生活都是极为有利的。

另一方面,农村转移劳动力对农村未转移劳动力的人力资本状况改善有着积极的影响。这种影响不仅包括对其人力资本的外溢作用,还包括寄回收入使得农村家庭的教育支出不断增加。从1983年大规模农村劳动力转移开始,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从1983年到2001年,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上升了22.52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上升了6.29个百分点。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的比例仍较低,只占全部农村劳动力的12.2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村劳动力的比例提高不快,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的提高主要表现在初中文化程度劳动力比重的提高上。这一点也正是农村转移劳动力在城市的结构性就业的形成原因和结果。初始的人力资本差异导致了城乡劳动力在城市的就业差异,同时,城市就业岗位对劳动力人力资本的要求使得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本积累进程不断提高。从现阶段我国非农业发展状况来看,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需求主要表现在技术工人的需求上,因此只有具备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才能够从事城市的非农行业。

3.实例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高等教育的需求

(1)转移劳动力教育文化水平与劳动力转移的难易度

根据Jonson(1999)的研究,农村中大量低素质的劳动力增加了向城市转移和管理的成本,而农村人口素质的提高可以大大减少城市居民对于迁居城市的农村人口的抵触,更能使农村人口尽快地适应城市生活,并减少城市管理成本。根据对贵州省的调查,在2000年转移的农村劳动力中,具有大专文化程度的劳动力由于在当地较为受重视,尽管转移的并不多,但转移起来相对容易;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比重最大,占59.90%,接受过专业培训的占20.1%,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每百人中有11.4人转移,初中文化程度的每百位农村劳动力中有8.4人转移,小学文化程度的每百位劳动力有3.6人转移,文盲、半文盲每百位劳动力中有1.1人转移。

(2)农村劳动力教育文化水平与转移后的收入

同类推荐
  •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

    《培养孩子热爱学习的91个妙招》针对孩子学习的心理特点,从中外成功的家教中,精心萃取了让孩子从小爱上学习的有效方法,总结出培养孩子爱学、乐学、善学的91个妙招。这些妙招,招招受家长欢迎,招招让孩子受益。可以说,本身是一本通俗简明、易学活用的家教方法全书。
  •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写作素材大全(超值金版)

    平时勤于积累,是打开写作思路、丰富写作内容、提高写作能力的根本途径。那么,我们要如何积累素材呢?一是通过广泛阅读,积累写作的语言、技巧等前人已经成功运用过的“间接材料”,为此,平时我们可摘抄一些优美的句子、片段,对于比较好的材料事例,可摘剪下来;二是通过观察生活,积累生活中的直接素材,无论是阅读积累还是生活积累,都围绕一个核心观察世界与社会,思考自我与人生,积累生活感悟。有感悟,你的文章才具有思想性。作家秦牧说:“一个作家应该有三个仓库:一个直接材料的仓库,装从生活中得来的材料;一个间接仓库,装从书籍和资料中得来的材料;另一个就是日常收集的人民语言的仓库。有了这三个仓库,写作起来就比较容易。”
  • 购物小窍门

    购物小窍门

    日常购物中的小窍门。米面油料的选购米质量辨别优质的大米颗粒整齐,富有光泽,比较干燥,无米虫,无沙粒,米灰极少,碎米极少,闻之有股清香味,无霉变味。
  • 中国生存启示录

    中国生存启示录

    这是一本面对现实如何生存的启示录,一本发现人生智慧、追寻幸福生活的指南书。是中国第一部以“培育健康价值观”为专题的心灵励志书。作家、教授梁晓声把他用心灵发展出的生存智慧反哺到精神境界中,再用他从社会生活中发展出的知识浸透到心灵里去,为那些生活在社会各阶层的人们,寻找一份心灵寄托与精神生活的充实,以及能够解决一些现实问题的方法。他以平常心去思考人生和社会中的常态及潜在的问题,用从容的心态做一些新的尝试和突破,力图为大众的现实生活寻找借鉴,在现实与精神的总作用下,告诉我们他自己的生活感受,启迪人们面对各种各样的现实应该拥有怎样的生存态度。
  • 中华句典4

    中华句典4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汉语文字奥妙无穷。悠远的历史为我们创造出了鲜活精彩的语言和文字,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是一个故事,都牵动着华夏文明的神经。本书共收录名言警句、歇后语、谜语、对联、俗语、谚语等上万条。这些鲜活的语言文字语简意赅,大多经过千锤百炼,代代相传,才流传至今。这些语句,或寓意深长,或幽默风趣,有着过目难忘的艺术效果。本书以句句的实用性、典型性和广泛性为着眼点进行编排,所选的句句时间跨度相当大,从先秦时期的重要著作,到当代名人的智慧言语均有涉及;所选的名句范围非常广,从诗词曲赋、小说杂记等文学体裁,到俗谚、歇后语、谜语等民间文学都有涉猎。
热门推荐
  • 美妻爱上瘾

    美妻爱上瘾

    轩辕浩炎--帝国大陆最神秘的人物,拥有三国血统他不是军人,一个命令可以摧毁数万生灵他不是商人,一张支票可以随意买个城市他不是政客,,一纸签名可以更改……传说,他有着一张妖冶魅惑的脸庞,超强的男性荷尔蒙看一眼便会怀上身孕,任何的报纸杂志周刊未曾刊登过一张他的照片!传说,他性格多变,时而乖戾,时而高傲,时而优雅,时而邪恶,时而狠辣,时而嗜血,若是用一个词来形容,那就是变态!传说,他是上帝所造的完美者,前一秒可以令你快乐,下一秒可以突然间扭断你的脖子,而死的前一刻还挂着享受的笑容!*****关于轩辕浩炎的传说太多太多,此处不一一列举*****慕容尔萱--帝国大陆数亿少女中的普通一员她出生时母亲难产而亡,父亲娶了后妈还带着个拖油瓶姐姐,从此她成为了灰姑娘她成年时姐姐有了婚约,帝国大陆所有的媒体争相报道未婚夫是传说中的那个男人她毕业时姐姐突然失踪,未婚夫为了报复沦为笑柄,她成了姐姐的替代品她坚强,爹地的偏爱,后妈的白眼,姐姐的欺负,每一次跌倒后她都笑着面对她善良,见到路边的乞丐都会掏出自己全部的钱,而不会去计较他们或真或假她乐观,身心之上无论遭遇了多少的坎坷与磨难,始终相信风雨过后就是彩虹*****关于慕容尔萱被虐的太多太多,如果不喜请勿进*****此文虐身+虐心+虐情+虐恋,为腐女们准备的饕餮盛宴,将虐进行到底,没有最虐只有更虐!
  •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

    让学生勤劳俭朴的故事

    一次昆虫长跑比赛,一个最好的医生,梦寐以求的金币,发愤努力的后进生,要拥有一颗坚强不屈的心,考拉尔和他的"思想者,使人心境平和的灵方,一个家庭主妇的梦想,魔鬼最有用的工具,一个种果树的农民和野兔
  •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把握命运指导(学生素质规范教育)

    其实都是在说这件事——人生的努力方向。因为,有了方向,人生就不一样了。原来贫穷者,定然变得富有;原来低贱者,定然变得高贵;原来懒散者,定然变得精进;原来死板者,定然变得活泼,原来低俗者,定然变得高雅;原来痛苦者,定然变得快乐。快来看看吧!
  •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企业规范化管理系统实施方案·理论思路清理

    为何一定要实施规范化管理,规范化管理的工具是什么,规范化管理的标准是什么,规范化管理如何实施操作,这是规范化管理最基本的理论问题。本书不仅对上述四个问题作了系统的解答,还从人的主体性角度来探讨管理中的问题,认为最有效的管理是通过游戏规则的建立、健全和完善实现的规范化管理。而要保证管理效果,就必须不断地打造和组合包括权力、组织、文化在内的管理工具。
  • 神女惊情史

    神女惊情史

    风蕖是女娲一族留下的唯一骨血。世人都以为风蕖已随父母归天,其实风蕖被神农氏所救,昏迷十几万年,醒来后忘记了一些往事,一直隐居在药乡。她离家出走后,在凡间爱上一男子许言,却因他人阻隔最后险些丧命,后被神农氏救回。两万年后,再次出门,在天后百花宴上遇到两万多年前认的叔叔——疏凌,并得知疏凌就是天君的弟弟。从此两人展开情感纠葛,她无法忘记许言,却发现怀着疏凌的孩子。后又受魔族女子陷害,风蕖恢复多年前的记忆,疏凌被罚至凡间。并得知许言就是鹿台山山主单昕,当年凡间险些丧命也是因单昕策划。风蕖至此明白疏凌心意,并愿意等他从凡间受罚归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我叫术士

    我叫术士

    这是一个游戏在现实世界里的故事,方石再次失业,在玩游戏的时候出了点意外,然后发现自己成了现实中的游戏角色,一个术士,于是方石开始用这个有趣而新奇的身份展开了自己全新的人生旅程。从一个个的邂逅和相遇中,在与一个个不同个性人物的交流当中,在一次次的碰壁和欣喜当中,在一次次的失去与获得当中,方石不知不觉的成长着、蜕变着。让我们随着他的都市冒险历程,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观察和思索一下生活的真相吧。
  • 江山谋:锦墨玄书

    江山谋:锦墨玄书

    他,容墨,当今宰相的二公子,沉稳内敛她,苏锦,前朝将军的遗女,复南派的二小姐,矜贵聪慧。一次看似偶然的相遇让他和她从此纠缠一生。一张神秘难懂的千山图有何玄机?一本人人求而不得的玄书又有何惊天力量?总是戴着银色面具出现的男子背后是什么身份?无涯苏玉和翩翩佳公子喻苏是什么关系?这些非同寻常的人物在一起会发生什么样的事情?谁都不知道原来看似无欲无求对什么都是无所谓的人也有着想要倾覆天下的想法,平常的淡淡然只是不屑一顾;虽从小丧失亲父但却有一个待之如亲女的男人疼爱的女孩,多情敏感,对待感情很理智不将就清楚地知道自己需要什么并且敢于追求,她最后又能否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江山不负卿……
  •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抒情散文精品文集

    读一篇优美的散丈,优如品一杯好茶,那沁人心脾的芳香令人久久难忘。经典的散文总是闪烁着智慧和哲理的光辉,这光辉如同夜空中的星星,照耀着我们人生的旅程。每个人在走向成熟的路上,都应该沐浴这种思想的光辉,接受这种精神的洗礼。
  • 实现卓越(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实现卓越(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凤煞

    凤煞

    前世的秦孤天只为秦家的仇恨而活。这一世她凤煞天要整个世界为她而活。顺她者昌,逆她者,让其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修真界流传着这样一条自古相传的口诀:修炼,乃是逆天事。爱是红尘事,亦是修炼劫。若想安然度,必想避劫法。当凤煞天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看着身畔的人,她淡淡一笑:“狗屁不通。逆天,既敢逆天,又何须怕情劫。若我遭劫,宁可毁天灭地,也要护我情缘。本文结局一对一,喜欢的话,就动动你的手指,收藏吧!推荐好友的酷文:乔茉児的《重生—前妻买一送一》:九星的《美女修仙传》:红涩的《黑道美容师》:慕璎珞的《极品天骄》:澜芯的《绝色魔尊》:诸葛笑笑的《黑道总裁独宠残妻》:红尘雾月《仙傲九霄》:澜姗的《血妻》小饱饱《御剑江湖之莫小楼》YY频道:597968欢迎大家的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