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800000008

第8章 在北京 (3)

虽然兄弟两人都积极参加了《语丝》(周作人还是主要总编辑),以及后来对女师大学潮的一致态度,但鲁迅与周作人不会出现在同一种集会场合里,尤其是宴会,只要周作人参加,鲁迅是绝不会参加的。据《周作人日记》载,从1924年11月2日"议刊小周刊"到1926年5月底林语堂南下厦门之前,语丝社聚会至少有14次,周作人参加了12次。鲁迅说:"我那时是避开宴会的。"可以说,鲁迅基本上没有参加语丝的聚会。林语堂对鲁迅的描写可能来源于在其他场合见到过鲁迅而留下的印象。同样的失误,林语堂在《记周氏兄弟》中也存在:"每逢语丝茶话,两位都常来,而作人每会必到。作人不大说话,而泰然自若,说话声调是低微的,与其文一样,永不高喊。鲁迅则诙谐百出。达夫在座,必来两杯花雕,嬉笑怒骂都来。我此时闭目,犹可闻达夫呵呵的笑声。他躺在老藤椅上,一手摩他的和尚头。但是两位弟兄不大说话,听说是因为周作人的日本太太。我也莫知其详"。林语堂所写鲁迅和周作人的说话情形符合实际,但肯定是另外场合留下的印象。但说郁达夫"一手摩他的和尚头",却不真,如果换作周作人才对。

林语堂加入"语丝社",成为《语丝》的一根台柱子。孙伏园在《一年来国内定期出版界略述补》中说:"《语丝》--周刊,北大一院新潮社。这个'自由说话'的刊物,以周作人、鲁迅为骨干,林语堂、衣萍等为配角。因主持者之努力,文思之隽逸尖刻,格调之风韵滑稽,广布国内。在它的作者中,除周氏二人外,我所喜欢的林语堂与钱玄同,而尤以林为最。林氏对于政治的见解,驾胡适等远甚。"孙伏园的说法应该是够权威的。

林语堂由于参加了《语丝》社,跟鲁迅的关系也由同事前进了一步。当鲁迅感受到林语堂已成为一位可靠的战友时,就向林语堂为他编辑的《莽原》约稿,林语堂慨然写了一篇题为《祝土匪》的文章,鲁迅把它安排在《莽原》半月刊第一期的首篇位置。

五、"费厄泼赖"引发争议

林语堂在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80年代一直被历史尘埃淹没,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鲁迅的杂文《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一文中点名批评了林语堂。由于受"左"的影响,鲁迅也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鲁迅批评的人也就成了"敌人"。不提便罢,提也是当做"反动"人物,或资产阶级的反动文人看待。林语堂因受到鲁迅的批评,自然也成了"反动"文人。

其实,当时的事情是:1925年10月,孙伏园写了一篇文章《语丝的文体》发表在《语丝》第52期上。此文是写给周作人的一封信,主要是探讨了《语丝》刊物上的散文文体问题,后来周作人也写了一篇《答伏园论"语丝的文体"》一文,发表在《语丝》第54期上。同期也刊发了林语堂写的《语丝的体裁》。孙伏园在文章中引用了林语堂曾说过的话:"林语堂先生主张扩大范围,连政治社会种种大小问题一概都要评论,这话初看起来似乎主张略改语丝的体例,我看实际不然。语丝同人对于政治问题的淡漠,只限于那种肤浅的红脸打进黑脸打出的政治问题,至于那种替政治问题做背景的思想学术言论等等问题还是比别人格外留意的。说得加重一点倒是语丝同人最热心于谈政治,那种红脸打进做一条评论,黑脸打出再做一条评论的才真淡漠于谈政治呢。

"周作人在复信中,提到了林语堂"必谈政治"的意见,说《语丝》并没有规定"不谈政治",只是大家都不是以政治为职业而已。周作人说:"这都依了个人的趣味随意酌定,没有什么一定的规律。除了政党的政论以外,大家都要说什么都是随意,唯一的条件是大胆与诚意,或如洋绅士所高唱的所谓'费厄泼赖'(Fair Play),--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自信比赛得过任何绅士与学者,这只需看前回的大虫事件便可明了,我们非绅士之手段与态度比绅士们要'正'得多多。"周作人的文章发表后,林语堂作了《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刊在《语丝》第57期上。林语堂在文章中发挥了周作人《答伏园论"语丝的文体"》一文的精神,要求写文章重在写出自己的主见。在林语堂看来,"凡是诚意的思想,只要是自己的,都是偏论,'偏见'。

若怕讲偏的人,我们可以决定那人的思想没有可研究的价值;没有'偏见'的人也就根本没有同我们谈话的资格了。因为他所谈的'公论'都是一种他人的议论调和而成的......"林语堂与周作人一样,都是看重《语丝》"不用别人的钱,不说别人的话"。林语堂说到论战的态度,那就是要"费厄泼赖"。他说:"再有一件就是岂明所谓'费厄泼赖'。此种'费厄泼赖'精神在中国最不易得,我们也只好努力鼓励,中国'泼赖'的精神就很少,更谈不到'费厄',唯有时所谓不肯'下井投石'即带有此义,骂人的人却不可没有这一样的条件,能骂人,也须能挨骂。且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因为我们所攻击的在于思想非在人。以今日之段祺瑞、章士钊为例,我们便不应再攻击其个人。"他在文章后的附记里写道:"又岂明文中所谓不'打落水狗'及'平地上追赶猢狲,也有点无聊、卑劣,虽然我不是绅士,却也有我的体统和身份'也正足以补充'费厄泼赖'的意义。"文末特别强调:"'费厄泼赖'原来是岂明的意思。"

林语堂的文章发表后,鲁迅立即写了《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发表在1926年1月10日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1期上。鲁迅说:"我不懂英文,因此也不明这字的函义究竟怎样,如果不'打落水狗'也即这种精神之一体,则我却很想有所议论。"鲁迅立论的起点是对"落水狗"应持什么态度:是不可打,或者应该打,还是像林语堂所主张的那样"对于失败者不应再施攻击"呢?鲁迅举了辛亥革命时期王金发对敌人实行宽容的结果是反被杀害一事为例,说明"不打落水狗,反被咬了"。王金发(1883-1915),浙江嵊县人。浙东洪门会党平阳党的首领,后加入光复会。辛亥革命后任绍兴军政分府都督,"二次革命"后于1915年7月被袁世凯的走狗浙江都督朱瑞杀害于杭州。鲁迅分析了不打落水狗的原因:一是无力打,二是比例错。

就后一原因来说又有两种情况:"一是误将塌台人物和落水狗齐观,二是不辨塌台人物又有好有坏,于是视同一律,结果反成纵恶。"鲁迅指出:"倘有人要普遍施行'费厄泼赖'精神,我以为至少须俟所谓'落水狗'者带有人气之后。但现在自然也非绝不可行,就是,有如上文所说,要看清对手。而且还要有等差,即'费厄'必视对手之如何而施,无论其怎样落水,为人也则帮之,喂狗也则不管之,为坏狗也则打之。一言以蔽之:'党同伐异'而已矣。"鲁迅认为"费厄泼赖"精神,"我们当然是要的,然而尚早"。鲁迅所担心的是"保护坏人",其结果是不可想象的。鲁迅的文章实际上是对林语堂观点的批评。因为鲁迅从1923年开始与弟弟周作人感情破裂,不再来往,所以在文章中只点了林语堂的名,而未提周作人。要讲宽容,不打"落水狗",这可以说是周作人、林语堂共同的认识。

鲁迅的文章发表后,林语堂马上画了一幅《鲁迅先生打叭儿狗图》的漫画,登载《京报副刊》上,表示了赞同鲁迅的意见。林语堂一会儿主张不打落水狗,一会儿又赞成打落水狗,不免引起一些人的非议。为此,他写了《讨狗檄文》、《打狗释疑》,作了解释。在"三·一八"之前,林语堂就写有一篇《泛论赤化与丧家之狗--纪念孙中山逝世周年》的文章,把早期革命思想提到一个从未有过的高度。《讨狗檄文》声言:"我们是绝对不妥洽的,与政府妥洽的人妥洽即同于与政府妥洽。"他说:"我们打狗运动应自今日起,使北京的叭儿狗,老黄狗,螺狮狗,笨狗,及一切的狗,及一切大人物所豢养的家禽家畜都能全数歼灭。此后再来讲打倒军阀。"《打狗释疑》是对侯兆麟一封来信的回复,重申对鲁迅忠告的信服。文章一开始就说:"狗之该打,世人类皆同意。弟前说勿打落水狗的话,后来又画鲁迅先生打落水狗图,致使我一位朋友很不愿意。现在隔彼时已是两三个月了,而事实之经过使我益发信仰鲁迅先生'凡是狗必先打落水里而又从而打之'之话。"

鲁迅、林语堂等人当时的笔战对象很明确,主要是指支持章士钊、杨荫榆的现代评论派,因此,林语堂的漫画发表后,陈西滢等人极为不高兴。陈西滢在《致志摩》一文中说:"说起画像,忽然想起了本月二十三日《京报副刊》里林语堂先生画的《鲁迅先生打叭儿狗图》。要是你没有看见过鲁迅先生,我劝你弄一份看看。你看他面上八字胡子,头上皮帽,身上厚厚的一件大氅,很可以表现出一个官僚的神情来。"陈西滢说的虽有人身攻击之嫌,但也不能否认鲁迅的确是当时政府(教育部)的官员身份。

应该说,林语堂与鲁迅的关系不如与周作人的关系密切。林语堂与周作人相识较早,又同是北大的教授,据《周作人日记》记载,1923年11月3日,周作人和耀辰、凤举等十人晚宴,林语堂是其中之一。林语堂与鲁迅的交往比与周作人的交往晚了两年多,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发表后,两人才亲密起来。这说明,林语堂与鲁迅的相识相交是从文字上开始的。林语堂不仅对鲁迅的文章未进行任何分辩,而且在他把那篇文章收入《剪拂集》时,把题目《插论语丝的文体--稳健、骂人及费厄泼赖》改为《论语丝文体》,并把"'费厄泼赖'原来是岂明的意思"的附记也删去了,因周氏兄弟失和,无法对话,所以林语堂独自一人担起了提出"费厄泼赖"这一暂时不宜在中国实行的担子。

六、《语丝》新秀

年轻的林语堂,参加《语丝》后,大显身手。当现代评论派的"正人君子"们痛斥语丝派是"学匪"时,林语堂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他与鲁迅干脆以"学匪"派自居,使"正人君子"们瞠目结舌,无可奈何。论敌们指责语丝派"骂人",林语堂挺身而出,为"骂人"叫好,他说:"凡是有独立思想,有诚意私见的人,都免不了多少涉及骂人。骂人正是保持学者自身尊严,不骂人时才是真正丢尽了学者的人格。所以有人说语丝就是土匪,猛进就是傻子,这也是极可相贺的事。"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去世。林语堂与数万北京市民,一起瞻望孙中山的灵柩从协和医院移往中央公园(即现今的中山公园),也看见了宋庆龄身着孝服,随在灵车后的情形,这时林语堂第一次看见宋庆龄。事隔不久,当林语堂发现北京《晨报》和上海《时事新报》上有毁谤孙中山的文字,一向钦佩孙中山的林语堂,被激怒了。在3月29日,林语堂写了《论性急为中国人所恶》一文,以示纪念孙中山先生。林语堂认为孙中山的伟大就在于他是一个与传统决裂的中国人。林语堂在文章中赞扬孙中山能够摆脱中国人的乐天知命的中庸之义,赞赏孙中山能保持着救国救民的"急躁性"而且至死不变,同时在文章中引用了鲁迅和周作人的言论,也可看出对周氏兄弟的尊敬。

林语堂、钱玄同和刘半农关于改造国民性问题的讨论,曾引起广大《语丝》读者的注意。刘半农当时在巴黎,他从巴黎给周作人写了一封信,信中说他已经打破了对西方文明的迷信,同时引用周作人的一句话"觉悟只有自己可靠",对改造国民性、学习西方表达了自己的看法。

同类推荐
  •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最具影响力的科技精英(下)

    本书主要总结了最具影响了的科技精英。如詹姆士·麦克斯韦、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本森和基尔霍夫、罗伯特·科赫、巴甫洛夫、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约翰·汤姆逊、克斯·普朗克。
  • 傀儡皇帝:汉献帝

    傀儡皇帝:汉献帝

    汉献帝,名刘协,字伯和。汉灵帝第三子,汉少帝弟。少帝被废后,被董卓迎立为帝。董卓被王允和吕布刺死后,董卓部将李傕等攻入长安,再次挟持了献帝。后献帝逃出长安,落到了曹手中。献帝在位31年,终被曹丕所废,后病死,终年54岁,葬于禅陵。《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傀儡皇帝(汉献帝)》我们讲述的就是这位汉朝末代皇帝的悲哀一生。
  • 画坛大隐李琼久

    画坛大隐李琼久

    中国画史自隋、唐至宋、元,历代大师巨擘辈出,到明、清却每况愈下。二十世纪以来,人们在批判自审中,苦苦探索、寻找出路,创新浪潮袭来,终于为中国画的复兴带来历史机遇,但“穷途末路论”、“笔墨等于零论”等的出炉,又似乎宣告了中国画百年改革的失败。然而请记住: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一个单薄而巨大的身影从蜀地走来,以他的奇才演绎的峨眉神话,一夜间震动了巴山蜀水,尔后名震京师,享誉大江南北,以他的杰出才华表明了中国画生生不息,与时俱新,可以自立于世界艺术之林这样一个事实,像一块磁铁般吸引了无数人的目光。
  •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煤海丹心:林海水的诚毅人生

    本书主人公林海水是安溪大地之子,这块大地赋予他中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和传统教育。当人们看到:为中国煤矿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的林海水十年来和家人住在“干打垒”的简陋房子里,在东北凛冽无比的风雪中,用扁担挑水吃;当人们看到林海水不顾自己血压高,在煤井里爬进爬出,解决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题;尤其在“文革”时期,林海水是“反动学术权威”,属被打倒之列,而且各派系之间的武斗、枪战如同家常便饭,真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可却摧不垮林海水那颗“赤子之心”,心里仍然只装着自己的事业,他不顾头顶呼啸的子弹,和工人们坚定地保护着矿井。看着这一件件、一桩桩事迹,谁能不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

    《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对世界历代一百余位各类名人,包括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君王、领导人。影视歌舞明星……隐秘、经典、曲折、具有代表性的情感历程与影响进行了真实、准确、生动、细致的披露、展示和解读。《世界历代名人情感揭秘》重在揭秘,对这些世界历史上的名人,对于他们在情感等方面的精彩故事,有许多最新的、最近的发现、看法或消息,让我们从另一个侧面认识更真实的他们,他们的期待与追逐,他们的欲望与挣扎……
热门推荐
  • 孽爱也缠绵

    孽爱也缠绵

    生命中的第一个男人,却成了杀父仇人!!云若初从没想过,她跟梁奕宸会以这样惨烈的方式收场,别无选择地让所有的情爱怨恨——灰飞烟灭!*三年后,云若初送父母的骨灰盒回归故里,惊愕地发现梁奕宸不仅活着,日子过得流光溢彩——茂阳集团的继承人……重逢的刹那,她正巧被人轻薄辱骂。“小姐,需要我报警吗?”梁奕宸看着她,仿若未识。狼狈不堪的她不敢置信地盯着那道高高在上的身形,“不用…”*当梁奕宸对着她说出“我愿意”三个字时,他看着那个纤瘦飘摇的身影儿站在角落里,想到她对自己报仇时,浑身散发的冷漠和恨到极致的决然,她会痛吗?*“为什么要出现在我面前?为什么不离我远点?”梁奕宸嘶哑的声音带着几分难以压制的痛苦,几乎是咬牙切齿在她耳边狂乱的质问,那双在黑暗中绽放着寒光的冷眸牢牢锁着她的眼,让她无处可逃。云若初挣扎不开,奋力扭着身体,“梁奕宸,你放开我!”握在她双手上的力度越来越紧,一时间让她有种错觉,他再多一些力道,几乎能将她捏碎。*
  • 种个豆子变美男

    种个豆子变美男

    某女脸不红心不跳,美男诧异,竟不知原来某女设下圈套。女人,得罪了我,后果可不能想象啊…
  • 穿越之生死之恋

    穿越之生死之恋

    同时遭受到父母遗弃,男朋友背叛的女主角,莫希月(十八岁),因为这些事使本来坚强、开朗的她想走上死亡的道路,但她有一个原则:不管发生什么事,决不会自杀,因为自杀是一种愚蠢的行为……她在世上已没有任何留念,所以为了寻死她用了许多不自杀的方法,但都没有成功……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31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31岁小美女的养颜经

    是一本有别于所有明星美容书的女性必备养颜真经,作者总结了来自历代中医的养生精髓和个人10年的亲身体会,主张美容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养生,真正的美丽是由内及外、内外双修的,并首次提出“保暖美容”与“经络养颜、呼吸养颜、心情养颜”一招三式新概念,在书中,作者告诉了姐妹们切实并有效的方法。
  • 封清英烈传

    封清英烈传

    千古奇耻剃发辱,泱泱华夏民族恨。可叹世人多健忘,亡国犹唱后庭花。屠戮千万同胞仇,篡改历史太欺人。奸淫掳掠无不做,富贵荣华却逍遥。试问天理何处在,公道真理何处寻。愿梦手提九龙剑,诛灭满妖驱鞑虏。千古奇耻凭空悼!这是一场尊严之战动乱的时刻,屠戮千万炎黄子孙,践踏民族尊严,篡改历史,罪恶罄竹难书。这是一场尊严之战!
  • 再见,蔚蓝海岸

    再见,蔚蓝海岸

    六年前,一场扑朔迷离的潜水意外,让苏安宜从此在回忆中迷失,再也无法找到自己。六年后,她终于决定整理心情,前往所有迷惑的源头,探寻过往的一切。她以为自己已经空无所有,可以付出生命面对真相。然而当爱情再度来临,当真相揭开之时,却是所有人都未曾想到的。
  • 大魔头

    大魔头

    玩召唤,炼阴魂,血祭万鬼幡。且看雷动从一个无名小辈,加入邪宗后,一步一步从一个普通少年成长为惊天大魔头,纵横于天下。顺我者昌,逆我者亡。
  • 赤炼

    赤炼

    那自便是同意了。我安静的躺着,我叫初颜,师傅说我是他从山下的草堆里拣来的。当第一缕晨光照到我的身上的时候,没有哭。师傅如是说。所以他决定收我做徒弟。我既然笑了。,他发现了我。师傅说他抱起我的时候我对他笑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