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800000034

第34章 在港台 (4)

林语堂的红学研究,走的是以考证为主的路子,而且把重心放在了《红楼梦》后四十回的作者及其成书情形和文本评价上。林语堂做这样的学术选择,多少有一些兴趣至上的意思。因为围绕《红楼梦》后四十回的著作权及其艺术成败问题,自清代以来的红学界,一向见仁见智,各有所持。林语堂在《平心论高鹗》等文中强调:《红楼梦》后四十回不可能是高鹗所续,而是他在曹雪芹残稿的基础上修补而成;高鹗的功劳和成就不在曹雪芹之下,而在他之上云云,这一说法固然可以开阔人们的思路,但是想作为学术定论,无疑还有许多工作要做。林语堂对红学的贡献主要是,在对《红楼梦》的研究中,表现出小说家特有的对艺术感觉和创作经验的注重,以及企图将这一切融入文学考证,用于解决《红楼梦》的作者问题。

3.整理语言文字

从1966年起,林语堂发表了《整理汉字草案》、《整理汉字的宗旨与范围》、《再论整理汉字的重要性》等文章,大力提倡整理汉字。在《整理汉字草案》中提出了六点意见:(1)去重复累赘的字;(2)或体字取其简便者用之;(3)加偏旁部首之字,应用者留之可省者一律淘汰;(4)古事古物名称不在今日行文范围者皆应删去;(5)音义相同相近的字,酌量合并;(6)笔画太繁者,须另想办法。他还在《整理汉字的宗旨与范围》一文中提出了五点意见:(1)不造新字;(2)不走极端;(3)不务求古;(4)去芜存菁;(5)统一字形。林语堂对于台湾的汉字改革工作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对我国今后进一步实行汉字改革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林语堂定居台湾后,就着手编了一部简明的字典,他认为康熙字典的部首编排零乱,与现代人的需要,相离太远。林语堂说:"五十年前我就反对它!"

事实也正是这样:半个世纪之前,林语堂已立志要做一番他自喻为"自有其乐,寻发真理,如牛羊在山坡上遨游觅食"的编字典工作。20世纪30年代,他便请三哥林憾庐和长海戈编一部像《牛津简明字典》一样的中文词典。初稿编成后,由于中日战争,文稿毁于兵火,60册的稿子,只剩下林语堂带到美国的13册。

4.编纂《林语堂当代汉英辞典》

1965年底,林语堂夫妇到香港探亲时,与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李卓敏谈到他的抱负--编纂一部适应现代需要的汉英词典。因为当时只有两种汉英词典在国际间流行通用。一是1892年翟里斯(Herbert A.Giles)编的《汉英词典》,以及1932年麦氏(R.H.Mathews)编的《麦氏汉英大辞典》。而这两部字典已经不足以应付当代文化发展的需要。林语堂所提出的编汉英词典的计划,得到了香港中文大学的赞助。1967年春,林语堂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教授,主持词典的编纂工作。在台北,有一个编写小组,承担资料的收集、查核、抄写等。

虽说香港中文大学赞助词典的编纂工作,但实际上香港中文大学的预算中并没有为林语堂提供编字典的经费,所以就只有寻求校外热心人士的慷慨解囊。功夫不负有心人,林语堂的计划终于获得太古轮船有限公司、利希慎置业有限公司和星采报业有限公司各捐港币10万元。原计划三年完成,但因工作量太大,后来不得不延期为五年。其后,金山轮船公司和《读者文摘》也给予赞助。

词典编纂小组的办公地点在台北市双城街,工作人员有马骥伸、黄肇珩,他们担任收集资料、查核等工作,后来增加了陈石孚,此外还有秘书陈守荆、抄写施佩英参加。

林语堂拟出词典的蓝图--编辑体例的概念,然后交给马骥伸、黄肇珩,要他们从实施的角度仔细研究,提出意见,帮助他完成正式的设计。

词典的检字方法是根据林语堂发明的"明快打字机"所用的"上下行检字法"修订而成,并采用他当年参与制定的"改良罗马字拼音"法。在体例方面,他深受牛津简明字典和汪怡国语词典的影响。

工作人员帮林语堂选择中文单字和词句,加以注释,写在单张的稿纸上面,并依国语注音符号的次序排列起来。然后把稿子交给林语堂,由他审定再译成英文,稿纸的右边留有空白,以备他起笔之用。每天七八个,甚至十一二个小时,林语堂都在书桌前伏案工作,写出每个字和每个词句的英文意义。

就这样,林语堂用了五年的时间,费尽心血,终于完成了英汉词典的编纂工作,书名定为《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Lin Yutang's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Modern Usage)。此词典于1972年由香港中文大学正式出版,全书正文1450页,附录及说明270页,共1720页,可谓一部巨型辞书。

此书完成后,林语堂还想编一部《国语字典》,仍用"上下形检字法",但由于年迈力衰,没有实现。

《林语堂当代汉英词典》,是中国有史以来由中国学者编纂的第一部最完美的汉英词典,是林语堂在辞书领域作出的一个重要贡献。香港中文大学校长李卓敏在"前言"里指出:"没有一部词典敢夸称是十全十美的,这一部自不例外,但我们深信它将是迄今为止最完善的汉英词典。"美国《纽约时报》也称它是"世界两大语系沟通上的里程碑"。这部词典可以说是林语堂晚年最重要的学术贡献。

五、活跃在国际文坛

1968年6月18日至20日,林语堂参加了在汉城举办的国际大学校长协会第二届大会,这次大会由50多个国家的200多位大学校长及学术界人士出席。林语堂能够出席这次大会的原因,主要是他曾在1954年至1955年担任过新加坡南洋大学的首任校长。受到大会邀请,林语堂随台湾"中央研究院"院长王世杰等一起赴会。这次大会有三个议题,一是东西文化如何调和,以增进人类的真正和平;二是大学教育应如何配合国家的需要;三是大学生参加社会运动问题。每一个议题事先约定一位主讲人。6月18日上午开幕式之后,林语堂在这次大会上作了《促进东西文化的融合》的演讲,时间长达四十分钟。演讲中主要阐述了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差异之处:(一)中国人的思考以直觉的洞察力及对实体的全面反映为优先,西方人以分析的逻辑思考为优先。(二)中国人以感觉作为实体不可分的一部分;对于事物的看法,不像西洋人专说理由,而多兼顾感觉,有时且将感觉置于理由之上。西方哲学家常假定事物是静止不动的,并将之分割为若干部分,以便于试验或求证。(三)中国哲学的"道"相当于西洋哲学的"真理",但含义比"真理"广阔些。林语堂主张东西文化融合,将有利于人类的和平与发展。

1969年9月,罗家伦患病住院,12月逝世。林语堂是继罗家伦之后,被推选为国际笔会台湾分会的会长。

国际笔会是当前世界上的一个最大的作家组织,也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承认的唯一的一个国际作家组织。目前在世界的99个国家里成立了141个分会,约有15000多名会员。国际笔会成立于1921年。它的发起人是英国女作家道森·司各特。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所造成的"浩劫",促使许多作家寻求避免同样历史悲剧的道路,他们觉得作家应该组织起来,为保卫世界和平和人类的精神财富而作出共同的努力。笔会就是在这样一种指导精神下出现的。"笔会"是英文Pen这个字的意译。它原是有Poets(诗人)、Essayists(散文家)和Novelists(小说家)三个字的头一个字母所组成。实际上它现在还包括文学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和编辑。

按照国际笔会的章程,有一定成就的、"在文学创作的某一特殊方面具有代表性"的作家,人数在20名以上,只要承认"国际笔会宪章"上所规定的精神并承担它所规定的义务,就可以成立一个"中心",即分会。这个"中心"可以向国际笔会申请入会,只要以多数票数通过,即可成为国际笔会的会员。国际笔会自称是爱好和平和自由的作家的组织,主张创作自由,反对沙文主义和极端主义。它的总部现设在伦敦,第一任主席是英国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我国曾翻译出版过他的三部曲《福赛特家史》。国际笔会一成立,法国许多有名的作家就立即响应。这些作家之中有纪德、瓦莱里、茹尔·罗曼、加因、克勒米欧和阿维林。这些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加入笔会,也相应地提高了笔会的威望。这样,笔会就以英、法作家为核心,开始向世界范围扩展。

在当时国际笔会信纸上所印的荣誉会员名单中,有英国的托马斯·哈代、爱尔兰的叶芝、比利时的梅特林克、丹麦的尼克索、法国的罗曼·罗兰、印度的泰戈尔、挪威的汉姆生、苏联的高尔基和瑞典的拉格洛夫。从荣誉会员的名单中可以看出国际笔会的性质及其所吸引作家的范围。

国际笔会的历届主席,同样包括各种不同流派和不同信仰及政治倾向的作家。他们除高尔斯华绥外,有英国作家威尔斯、法国小说家茹尔·罗曼、比利时剧作家梅特林克、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剧作家亚瑟·米勒、法国作家埃马努埃尔、德国作家伯尔、英国评论家和编辑普里奇特、秘鲁作家略萨和1979年新选出的瑞典作家韦斯特贝里。

国际笔会中国分会于1930年11月6日在上海成立,推举蔡元培为会长,叶恭绰、徐志摩、郑振铎、邵洵美、戈公振、郭有守等人为理事。其实,国际笔会中国分会的筹备更早一些。1930年5月12日,由蔡元培、胡适、叶恭绰、杨杏佛、谢寿康、徐志摩、林语堂、邵洵美、郑振铎、郭有守、唐瞍庐、戈公振等人发起,在上海华安大厦召开了成立中国笔会的筹备会议,可以看出,林语堂是国际笔会中国分会最早的筹备人之一。从1933年2月17日,在上海接待萧伯纳以后,中国笔会的会务工作就停顿了,直到1935年,英国作家H·C·威尔斯接替高尔斯华绥出任国际笔会会长,伦敦总部函询中国笔会活动情况,中国笔会才在1935年3月22日召开会员大会,改选理事会。

新的理事会由十一人组成,主要有:蔡元培、邵洵美、林语堂、曾虚白、宋春舫、弗里茨夫人、柯柏成、傅东华、黎照寰、李青崖、全增嘏。林语堂是中国笔会的骨干分子,他不仅积极参加了1933年2月17日以笔会名义组织的欢迎幽默大师萧伯纳来沪的"迎萧"活动,而且,还在1939年5月9日在美国举行的国际笔会第十七届大会上,代表中国笔会发言,谴责德国***蔑视人类,剥夺人权,呼吁维护人类的自由与和平。1947年以后,中国笔会由于种种原因就不在以组织的名义参加国际笔会的活动了。1957年,国际笔会准备在东京召开第二十九届大会,经陈西滢提议,台湾作家才重新建立了组织,推举张道藩为会长,恢复了与国际笔会的联系。林语堂是继蔡元培、张道藩和罗家伦之后任笔会会长的。

1969年9月,国际笔会第三十六届大会在法国南部海滨城市蒙敦(Monton)召开,在台湾的林语堂、马星野,在伦敦的陈西滢和在巴黎的苏秀法女士参加了大会。

1970年6月,亚洲作家第三次大会在台北举行,林语堂积极筹备和主持了这次大会,使这次大会办得有声有色。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亚太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的作家一百三十多人。国际笔会秘书长柯威尔,日本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川端康成出席了这届会议并发表了演讲。日本代表佐藤亮一就翻译问题发言,这位翻译过一百本书的名教授曾将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等作品译为日文,他赞美林语堂的作品"优美绝伦"。他说,他在翻译过程中,有时为同情书中主角的悲惨命运而泪随笔下。这次会议讨论的题目有:《民族文学的发展》、《今日小说的地位》、《现代的诗与散文》、《现代社会的戏剧》、《大众传播工作的利用与滥用》、《亚洲文字间的翻译》、《亚洲作家当前遭遇的问题》等。川端康成在会上发表了《源氏物语与芭蕉》的演说。林语堂忙于组织和主持会议,没有发表演说,在闭幕式上总结发言时强调了作家对世界的责任。亚洲作家笔会第一届在马尼拉,第二届在曼谷,这次台北举行的是第三届,也是规模最大的一次。

同类推荐
  •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政治江湖:杜月笙的1931

    混江湖,不了解杜月笙,注定不得善终;混官场,不了解杜月笙,注定籍籍一生;中国帮会三百年来第一人,在民国江湖的腥风血雨中,他凭什么做成“谦谦君子”,在民国政坛的波诡云谲中,他稳坐钓鱼台,是什么,让杜月笙在乱世之中游刃有余?是什么,让杜月笙总能在危机之时,全身而退?
  • 执法总监张培梅

    执法总监张培梅

    崞县属雁门,从清灭亡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的半世纪间,军阀混战,日寇侵入,战事频繁,烽火连天,时势造就英雄,战时培养将军。张培梅便是其中之一。
  •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拿破仑·希尔:一生的财富

    读这本书的时候,我所提出的这则法门必会跃然纸上,活脱脱横陈在你眼前,只要你一切就绪,一旦纵身跃出,你就会辨识出它来。不论你是在第一章还是在最后一章里,接收到了它出现的讯号,都要停顿一下,拿个玻璃洒杯来倒立,因为这个场面标示着你这一生中最重要的转折点。你读这本书时务必要牢记,这本书讨论的是真人真事,而非凭空杜撰的子虚乌有,本书的目的是要昭告世人,赁着一则放诸四海皆准的真理,所有一切就绪的人都可以学到该“做什么”和该“怎么做”!
  •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

    精选了拿破仑人生中富有代表性的事件和故事,以点带面,从而折射出他充满传奇的人生经历和各具特点的鲜明个性。通过阅读《告诉你一个拿破仑的故事》。我们不仅要了解他的生活经历,更要了解他的奋斗历程,以及学习他在面对困难、失败和挫折时所表现出来的杰出品质。
  • 中国古代贤人传

    中国古代贤人传

    这是一部历史人物传记荟萃的书,取名《中国古代贤人传》。书中所选择这些垂范卓越的人物,他们的影响、贡献很大,是中国人永远引为骄傲的。例如书中所选的周公、管仲等人,就是我们常想到的“贤人”。书的取名,响亮明快,发人联想,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给历史上的某个方面有名气、领风骚、有代表性的文化名人做传的书,很有文化意蕴。相信这部书一定很受欢迎。
热门推荐
  •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养胎保胎胎教全书

    每一位女性,在她宣告怀孕后,周围的人无不好心劝其滋补以养胎。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仅仅是养胎这一生育观念早已落伍。作为现代的准父母,应该有更科学的生育观念。本书从优生篇、养胎篇、保胎篇、胎教篇、祛病篇五个部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十月怀胎过程中一些切实有效的、科学的养胎、保胎、胎教方法,以助初为人母者顺利度过妊娠期,使胎儿健康茁壮地成长。本书以实现优生为目的,科学全面地就养胎、保胎、胎教方面对初为人父母者进行指导,使每一位孕妇都能正确养胎,避开一切不利于胎儿的不良因素,从而创造一个良好的胎内环境和胎外环境。同时,在不同孕期选用不同的胎教方法对其实施科学胎教,从而孕育出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
  • 当恶魔公主遇到恶魔王子

    当恶魔公主遇到恶魔王子

    上官凝雪是全球首富的小公主,她是家里的宝贝,上面有三个哥哥,平时父母宠,哥哥疼,每当想到好的整人方法的时候,最先想到的是她的三个哥哥,调皮可爱的恶魔公主,平时以捉弄别人为乐趣,无奈之下被父亲送到了美国接受特训,在美国她和她的三个好友成立了自己的帮派,还瞒着家人有了自己的公司。学成回国之后的上官凝雪在学校遇到了冷酷帅气有着恶魔般霸道的欧阳夜,而上官凝雪却为了一个座位的和冷佳丽结下了恩怨,经过欧阳夜的努力,哥哥的帮助,他们走到了一起。可是就在他们订婚的当天上官凝雪遭到毒手,受伤醒来之后的上官凝雪失去了和欧阳夜在一起的那部分记忆。特教团长的死让上官凝雪对欧阳夜愤怒升级。
  • 六月半

    六月半

    年轻时,俊省婉拒宝印提亲。现如今,宝印已成大款,俊省和儿子的命运便都攥进他手心。为儿子,俊省献上了身子,不料又献出了儿子。天差地别的贫富悬殊,正诱使人性随金钱变异,与物质的宽裕同步,如何维护精神的淳朴,已成为严峻的社会课题。
  • 潘朵拉之谜(求知探索)

    潘朵拉之谜(求知探索)

    潘朵拉的盒子从基沙古迹西南角的高地,往三座大金字塔的方向看去,金字塔在尊严华丽中,带着几分怪异。曼卡拉的金字塔最接近我们,而卡夫拉和胡夫的金字塔则在我们的东北方,三者几乎却不全然地,可连成一条正对角线——从卡夫拉金字塔的西南角,通过东北角,往东北方向延伸。
  •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小飞侠(世界最美儿童文学第二辑)

    在一个宁静的夜晚,小女孩温迪和两个弟弟见到了小飞侠彼得.潘。他们一起飞去了幻想国,那儿有美人鱼、印第安人和各种各样的动物,还有胡克船长率领的一群凶残的海盗。温迪跟彼得住在树洞下的家里,幸福地照顾着一帮孩子。直到有一天,温迪开始想家了……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嗜爱暖婚:BOSS一尝上瘾

    嗜爱暖婚:BOSS一尝上瘾

    【已完结】读者群:300519388他是高高在上的世家继承人,清冷果决,魅惑人心,却偏偏对她三见钟情。一场古街寻人,她闯入本不该接触的世界。一场夜店放纵,她醉酒后幸得他一力维护。一场家族恩怨,牵扯两家祖孙三代的秘密。她说:全世界都不答应我们在一起。他说:那就让全世界陪葬。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格局决定命运

    格局决定命运

    如果把人生当做一盘棋,那么人生的结局就由这盘棋的格局决定。想要赢得人生这盘棋的胜利,关键在于把握住棋局。舍卒保车、飞象跳马……种种棋着就如人生中的每一次博弈,相同的将士象,因为下棋者的布局不同而大不相同。本书精选名人新锐的精彩案例。多角度、全方位深入解读格局内涵,帮助你我打开人生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