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800000011

第11章 在厦门 (2)

从以上书目中就可以看出,这批精英占了绝大多数。不久,国学研究院季刊创刊号编成准备付印。季刊创刊号上有沈兼士的《今后研究文字学之新趋势》、鲁迅的《嵇康集考》、林语堂的《西汉方音区域考》和《论古韵》(柯罗掘伦著,林语堂译)、顾颉刚的《孔子何以成为圣人和何以不成为神人》、张星烺的《中国史书上关于马黎诺里使节之记载》和《泉州访古记》、陈万里的《云冈石窟小记》、丁山的《释单》、容肇祖的《述何晏王弼的思想》、史禄国的《中国人种概论》和《书评》、王肇鼎的《西汉货币问题之研究》、潘家珣译的《形声字之研究》(柯罗掘伦著)等文。另外,国学研究院还计划编印《中国图书志》,内容包括谱录、春秋、地理、曲、道家、儒家、尚书、医学、小说、金石、政书、集、法家共十三类书目。林语堂要在厦门大学文科及国学研究院大显身手,大干一番,以便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厦大文科和国学研究院在林语堂的努力下也确实有了良好的开端和很大的起色。林语堂本人也继续从事语言学研究,先后写出了《前汉方音区域考》和《闽粤方言之来源》等论文。

三、暗流涌动

在南下的教授、学者中,鲁迅是独特的一位。鲁迅除了被通缉而需要南下外,也存在其他原因。尽管他无法明说,然而在《两地书》(即给许广平的信)中略有透露:"我来厦大,虽是为了暂避军阀官僚'正人君子'们的迫害。然而小半也在休息几时,及有些准备。"这里不妨引用韩石山在《高长虹与鲁迅的反目》一文中的说法:

鲁迅当年离开北京,有人说是为躲避反动当局的迫害,有人说是为了投身南方火热的斗争。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离题太远。其时"三·一八"惨案已过,段祺瑞政府垮台,北京为奉系军阀张作霖占据。鲁迅既非共产党人亦非国民党人,并未从事什么实际的革命活动,也就谈不上受反动当局的迫害。既是投身南方火热的革命斗争,就该去有革命策源地之称的广州,怎么要到偏远的厦门?

不必讳言,鲁迅当年的离开北京,主要原因是与许广平的恋爱。不管怎么说,鲁迅是有妻室的人,又不打算离婚,而许广平是他的学生又不会甘心去做小老婆。这样他俩要在北京结合就有许多不方便,最好的办法只能是同去外地。正好林语堂邀请鲁迅去厦门任教,许广平大学毕业要回南方,两人便同车离开北京,到上海后暂且分手,一个去了厦门,一个回了广州老家小住。后来鲁迅也去了广州,再后来两人又一同来到更适合他们居住的上海。未必全是事先的策划,事出有因是明明白白的。

韩石山的说法,不一定完全正确,但他说鲁迅与许广平之事却是事实。还有,只要读过鲁迅《两地书》的人,都知道鲁迅对厦门大学的校长林文庆是不满的。过去有一种观点,只要鲁迅反对的就是不好的,只要鲁迅拥护的就是对的。实践证明,鲁迅骂过的人未必都是坏人,正如季羡林所说:"今天,事实已经证明鲁迅也有一些话是不正确的,是形而上学的,是有偏见的。"因此,对林文庆半生坎坷、功绩卓著是不应回避的。

林文庆(1869-1975),字梦琴,原籍福建海澄,1869年10月18日(清同治八年九月十四日)生于新加坡的一个华侨家庭。1887年,因学习成绩优异,获得英女皇奖学金,入英国爱丁堡大学医学院。1892年获得医学内科学士和外科硕士学位。以后,香港大学又授予他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林文庆虽受英国教育,但对汉语也有较深的造诣,并熟谙闽、粤方言。他还精通马来语、泰米尔语、日语等,被誉为"语言天才"。1899年,他作为新加坡第一所女子学校--中华女校的创办人之一,率先捐献了建校舍的土地。他的夫人黄端琼也亲自到女校任教。黄端琼系老同盟会员黄乃裳之长女,受过良好的中英文教育,又曾游历、考察过英、美等国。1896年与林文庆结为伉俪后,积极支持并参与丈夫的社会改革事业。

1921年4月,陈嘉庚创办厦门大学,第一任校长邓萃英上任不久即辞职,陈嘉庚遂聘请林文庆当校长。厦大开学后,林文庆亲自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试,并将口试情况通报全省各公、私中学,对推动福建省外语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一直到1937年厦大改为国立,林文庆才辞职回新加坡。他在厦大任职16年,在厦门岛上荒凉的一角,建立起一座规模宏大的学府,校内设施、院系组织、课程设置以及教授的延聘,都参照欧美大学而改进,使厦大成为全国闻名的私立大学。

1934年,陈嘉庚经营的企业在世界经济危机的袭击下宣告破产,厦门大学也濒于关闭,林文庆毅然与陈嘉庚分忧,只身南渡,为大学筹募经费,共得20万元,使厦大度过难关。他用《大学》中的"止于至善"四个字作为厦大的校训,以培养学生"人人为仁人君子"。1926年,厦大成立国学研究院,林文庆亲自兼任院长,自称"对于国学,提倡不遗余力"。他除了主持日常校务之外,还从事儒家伦理的研究以及其他多方面的著述活动。他喜爱屈原的《离骚》,并于1929年完成《离骚》的英译,由英国著名汉学家翟理斯(H·A·Giles)和印度著名诗人泰戈尔(R·Tagore)作序出版。1930年,他兼任上海出版的英文期刊《民族周刊》主编。他的主要著作有《从内部发生的中国危机》、《东方生活的悲剧》和《新的中国》等。

经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厦门大学各种矛盾开始浮出水面。林文庆开始有所醒悟了:林语堂不仅把北京的文化名人请来,而且,林语堂的二哥林玉霖在厦大文科哲学系任副教授,弟弟林幽是文科外语系的讲师,如果厦门大学变成了第二个北大或女师大,那是不堪设想的。当初林文庆不惜重金张罗人才,给每位教授的月薪是四百元,而当时北京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给每个教授的月薪大约是二百八十元到三百元左右,有时还欠薪。林文庆这样做,自然有他的道理。但在学校管理方面,却是严格的。如教师的生活方面,绝对不能浪费。规定一房间只能有一盏电灯,因为鲁迅房间里有两盏电灯,电工就非得摘走一只灯泡不可。这对于林文庆的学校管理来说也属于正常,可鲁迅就受不了。关于著作的印刷费问题,尤其是国学研究院的预算缩减,更使林语堂们出现不满情绪。

1926年11月20日,林文庆以陈嘉庚橡胶业受到损失为借口,将国学研究院的办公经费由原来的5000元消减为400元。所以,原计划出版的著作和刊物,就受到了重大的影响或被勒令停止出版。林语堂作为国学研究院的总秘书和文科主任,对此不能袖手旁观。他找到林文庆,据理力争。可林文庆给他的答复是:"现在校主橡胶业受挫,经济暂时困难,你我应当同心协力,共渡难关。校主当年办校宗旨是为国家培养人才,振兴华族。说到救国,当然是科学至关重要。林先生是留洋博士,想必比我更清楚了。当此困难之际,国学研究,你看是否可以暂缓一步......"

后来,林语堂明白了,原来他们的办公经费被挪用到理科去了。理科主任刘树杞,是学校的秘书,掌管学校的财权和后勤,是林文庆的得力干将。由于经费迟迟不能落实,刘树杞要林语堂把国学研究院的房子退出,说是本来应该归理科的,他甚至逼得鲁迅三次搬家,最后安排鲁迅住在理学院大楼的地窖里。"使鲁迅气得目瞪口呆,胡须尽翘起来"。林语堂也没办法,只好提出辞职!

11月25日,林文庆在国学院召开座谈会,当他看到教授们的不满情绪,而又难以收场时,只好取消了消减国学院国学研究经费的决定。其实,早在10月20日,孙伏园已经请假去广州,联系办报了;10月27日,国学研究院主任沈兼士,也辞职回北京了。刘树杞的刁难排斥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国学院自身"窝里斗"的问题,也是路人皆知。

林语堂非常赞佩蔡元培的办学方针--"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开放眼光,所以他在用人上,胸怀坦荡。他举荐了鲁迅、沈兼士、孙伏园、章川岛等语丝派的人,也容纳了一些接近现代评论派的人,如顾颉刚、陈乃乾、潘家珣、陈万里、黄坚、卢梅、黄梅等人。在林语堂看来,过去他与现代评论派的论争,并非是个人之间的恩恩怨怨,只是一些观点和看法的不同,或仅限于作风、气质、趣味的差异。如果从私谊来看,林语堂与胡适过从甚密,林语堂也在《现代评论》上发表过文章,这就是林语堂的做人方式:私谊归私谊,看法归看法。但鲁迅是一个个性很强的人,他感到林语堂的做法是一种"糊涂"的表现。对于这一点,鲁迅十分反感。鲁迅与他们难以共事,所以在给许广平的信中多次提到要离开厦大。四、惜别鲁迅

鲁迅是应林语堂之邀请来到厦门大学任教的。在厦门的日子里,林语堂与鲁迅互相支持,并肩战斗,加深了他们之间的友谊。林语堂安排鲁迅负责国学研究院小说组的工作,并安排鲁迅开设了《小说史》、《中国文学史》等课,为鲁迅出版书籍、做周末演讲、让鲁迅指导学生办《波艇》杂志等作出了自己的努力。1926年12月27日,林语堂亲自陪同鲁迅到集美学校讲演。鲁迅刚到厦门时,由于语言不通,又只认识孙伏园、林语堂几个朋友,所以寂寞是难免的。他常常叫孙伏园到他的房间里一起喝绍兴酒,吃火腿。又由于厦门的饭菜他也吃不习惯,林语堂因为是故乡人,所以,林语堂多次邀请鲁迅到家里吃饭,改善伙食。当然,鲁迅也尽力支持林语堂的工作。

尽管如此,鲁迅仍觉得在厦门住不下去。其主要原因不在于饭菜,而在于人缘。我们看看鲁迅给许广平写的信,就能明白一二。据《两地书》(四二)中说:"在国学院里的,朱山根是胡适之的信徒,另外还有两三个,好像都是朱荐的,和他大同小异,而更浅薄,一到这里孙伏园便算可以谈谈的了。我真想不到天下何其浅薄者之多。他们面目倒漂亮的,而语言无味,夜间还要玩留声机,什么梅兰芳之类。我现在唯一的方法是少说话;他们的家眷到来之后,大约要搬往别处去了罢。从前在女师大做办事员的白果是一个职员兼玉堂的秘书,一样浮而不实,将来也许会兴风作浪,我现在也竭力地少和他往来。"

同类推荐
  • 乱世文宗洪迈

    乱世文宗洪迈

    本书应该说是一部洪迈传论。其前七章是以洪迈的生平为纲,阐述洪迈生命的各个重要时期最为重大的事迹,涉及时代、文学审美观、治世观念、历史观,可说是一部内容丰富而清晰的洪迈评传;其后二章《容斋随笔》、《夷坚志》则是对洪迈在文化史上承前启后的历史地位的综合评价了。如果有人想对洪迈有一个较全面的了解,读一读此书必定会得到很大的满足。
  •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拒绝高考的小子:18岁当CEO

    这是一部讲述“亚洲新音乐王储”、刷新“80后”创业记录的张伯宏个人成长经历和心路历程的佳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参加高考是改变命运的不二途径,但是张伯宏不这么想,他“直奔梦想,不兜圈子”,毅然选择了拒绝高考!本书再现了张伯宏为了不丧失自我,为了要自己想要的而做的不懈努力和拼搏。其中也记述了他面临压力时的彷徨、面对转型时的苦思冥想。本书告诉人们:只有在有兴趣的领域“玩好”,才能赢得人生。
  •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世界最具领导性的政坛伟人(1)

    我的课外第一本书——震撼心灵阅读之旅经典文库,《阅读文库》编委会编。通过各种形式的故事和语言,讲述我们在成长中需要的知识。
  •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救世伟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史丛书)

    本书讲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全世界最著名的领袖人物事迹,精彩万分!
  •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纵横世界政坛的领袖人物

    照亮人间的提灯女神,俄罗斯的“守护神”,从死囚到总统,巴勒斯坦解放事业的斗士,女人统治世界,人民的王妃……这些在世界政坛上叱咤风云的人物,你了解多少?
热门推荐
  • 霸宠惹火甜心

    霸宠惹火甜心

    因为几大家族一夜的赌注,四个恶魔少爷,成了乔诺——V5成员乔氏集团千金的贴身保镖。被迫跟他们同居不说,还被妖孽男夺走初吻,最后四人竟联手欺负她?哼,区区几个下人,居然敢这么对她,她要离家出走,再也不回来,要你们好看!
  • 罂粟的咒

    罂粟的咒

    孙频,女,1983年出生于山西交城,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任杂志编辑。至今在各文学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一百余万字,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同屋记》、《醉长安》、《玻璃唇》、《隐形的女人》、《凌波渡》、《菩提阱》、《铅笔债》等。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谈判技巧

    成大事必备的99个谈判技巧

    谈判技能是一个人走向成功不可缺少的本领,高超的谈判技能可以让拥有者获得最大利益。许多人认为是否拥有谈判技能并不重要,以为自己距离谈判很远,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其实每天我们都要多次与人谈判,只是我们经常意识不到而已。可是它却无时无刻地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在扮演着各种各样的谈判者。本书一改传统谈判教科书的风格,具有系统性、灵活性、实用性的特点,以故事为切入点,这些故事都是编辑精心选编的。它们或激情澎湃,或思想犀利,或慷慨陈词,或娓娓道来,让读者在享受趣味性阅读的同时,升华理念,提高技能。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笙歌

    笙歌

    十六岁的冉笙就像是被所有人严密保护起来的花朵,几乎从未踏出过临水堂一步,他被保护的太好,纯粹的让人心动,却也脆弱的不堪一击。所有的风雨我替你扛,所有的悲伤我为你尝,所有的幸福,为你奉上。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皇家学院:十亿新娘

    皇家学院:十亿新娘

    她看了天使,怎么办?竟要她负责?一个有厌食症,性格拽到不行的贵‘太子’;一个漫不经心,学院时期红透半天边的少年;一个学习天才、做得一手美食的转校学妹;用恶劣表达不知说不出口骄傲的爱打击、让她失去与人恋爱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