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700000003

第3章 绪论(3)

二、概念分析及界定

我们也注意到关于城市建设、城市景观这些概念,在众多的论著中诠释各异,歧见迭出,历史研究本来就是一个不断诠释,常诠常新的认识过程,为此本书要对有关概念进行界定。

(一)城市建设的概念界定

城市建设是指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意识地改造自然环境,安排城市建筑空间与物质环境,我们要研究城市建设应该从两个角度进行研究:一是城市建设的过程,如何建设,怎样建设,由谁在何时建设,在怎样的情况下建设等等;其次我们要看城市建设的结果,这能充分地反映出城市建设与城市的互动。就城市建设的意义来说,它是人们有意识的社会性活动,包含着社会关系及社会背景,表达着建设者的思维与寄托。

魏复古(KarlA.Wittfogel)在其题为《东方专制论--极权政治之研究》(OrientalDespotism--AStudyofTotalPower)的大著中,曾试图将建设工程针对其"水利型社会"的概念,将公共工程分为"水利性的工程和非水利性的工程",他的总结与他创造的"水利型社会"的概念一样有偏颇之处,街道、官署、会馆等地方城市中主要景观并没有包括在其中。

城市建设在本书所指的概念是城市公共建设,即建设对象的所有权或使用权是公有的。依据规模与功能,可以将公共工程按照不同的方式加以分类,我认为城市建设包括的具体内容是:公共建筑:皇宫、官署、城墙、军营(满城)等作为国家机器,由政府全面负责的建设工程;公共活动空间:寺观祠庙、公馆宗祠等提供城市各阶层联系纽带的公共场所的建设;公共设施:包括学校、仓舍、排水渠道、水道、河流、道路、街道、桥梁等为城市民众提供公共服务的设施及机构。

(二)城市景观概念的界定

"城市景观"作为城市建设的对象,是城市空间与物质实体的外显表现,是自然景观与人工景观的有机结合。如果说,城市建设是一个过程,一个建设城市的行动过程,而景观则是建设后所呈现的结果,建设的成果包括:城墙、道路、官署、寺观等等加上其中包容的社会生活,就成了人们可以看到的景观,当时的人看到的鲜活的画面。

关于景观的概念(Landscape),有许多不同的理解,而实际上,景观概念本身也随时代的发展而有不同的内涵和外延。Newton把景观定义为土地及土地上的所有物体和空间的综合,这一说法得到了普遍认同。而在中国,景观自有其自身的语境,汉语中,"景观"是"景"和"观"的有机结合。"景"是客观存在的景物,"观"是观察和观赏的意思,是人们的主观感受,是人们的心理活动同。如明清文士眼中的景观,其外延是相当宽泛的,举凡山水花木、风俗古迹,自然的、人文的、社会的,只要有可赏之处,皆为人们游览之对象。1935年,《北京景观》一书出版,"景观"专门特指城市寺庙、园林、建筑与古迹等。

本书中所使用的"景观"概念更接近于这一词义的中文语境。在当前的中文语境中,景观偏重视觉的"景象"、"景物"等词义,即包括客观存在的景物,也包括人们的主观感受和心理活动同。准确来说,景观作为人用自己的感官所看到的图像结果,这结果不仅是图像客体本身,也包括当时当地的人的感情投射。对于城市景观的研究者来说,城市景观是一个系统,一个有机整体,城市景观中的实体建筑和空间要素都是这个整体的一部分。它除了城市建设中形成的道路、建筑、建筑环境外,还包括其中生活的人,它不仅仅是物质形态的反映,也是当时当地人的思想行为的反映,它主要是一个生活空间的综合体的概念。

因此,实际上城市"景观"是城市建设的结果,它有时间性,有空间性,是当时当地的人所生活的场景。城市建设是一个过程,一个建设城市的行动过程,而景观则是建设后城市呈现出的面目,这建设的成果包括:城墙、道路、官署、寺观等等加上其中包容的社会生活,就成为了人们视觉中的景观,一幅包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浮世绘。中国传统城市景观将中国人生活方式的外在形式与深层的价值内核结合起来,通过对其的研究可以从物质生活到精神生活,全面地把握中国人的生活风貌和文化心理。

三、研究内容与研究现状

本书的研究内容包括明末清初动乱后城市的重新建设过程;在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景观及景观自身的变迁;从景观建设的过程来观察作为地方城市的成都在清代建设过程中所呈现的地域性及与全国的互动,城市社会重新建构的过程,城市空间的变迁,城市记忆的变迁。

我希望从城市景观建设中关注以下几方面问题:城市不同的人群对景观的认知与使用方式;国家意识如何在成都这一地方城市借着城市景观建设而得到强化,成为城市重建中最初的文化认同?当地方文化发展起来后,地方士绅如何调适和营造自己的城市空间,强化本地地方文化认同?在明末清初后的地方城市中,历经如此巨大的政治变动后,汉族社会如何记忆前朝历史的?清统治者是如何面对汉族社会的历史记忆与民族认同的?新的城市传统是如何融入旧记忆中的?移民社会是如何面对本土化地方记忆与遗产的?它们之间发生了怎样的互动?

在我所涉及的研究领域中,关于城市建设、城市景观的变迁、明末清初后的城市重建研究这一连串的概念,有不同学科的学者围绕着这些领域,从不同的角度,运用各种理论方法,在各自领域内取得了丰硕而高质量的学术成果,为本书奠定了一定的起点。

(一)关于城市景观建设的研究

城市景观建设是指人们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有意地改造自然环境,安排城市建筑空间与物质环境,随着城市飞速发展,城市景观建设的历史作为鲜活的、兼有精神与物质的文化遗产,早已经进入中国历史学界的视野规划建筑学科对城市建设史的关注很早就开始了,成果丰富。因为本书以历史学科的研究为主要讨论范围,关于建筑规划学科的研究将另文阐述。20世纪以来,城市景观建设研究已积累了相当多的成就。近年来城市景观建设研究有了新的发展,将中国城市生活方式的外在形式与深层的价值内核结合起来,全面地把握中国城市历史面貌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研究的新方向,这一研究趋势进一步开拓城市史研究的视野。

不同学科对城市建设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在规划建筑学科中,梁思成的《中国建筑史》(1944年)中对包括清朝在内的历朝历代的城市建设都加以了介绍。对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做了全方位的总结。此外,路易吉·戈佐拉的《凤凰之家--中国建筑文化的城市与住宅》总结了中国传统城市营造与西方城市在理念上的差异。相关研究还有很多,都是从城市规划的角度评析城市建设。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规划学者专注于对近代规划史和单体城市规划建设史的研究,他们一致认为中国近代城市中的规划与建设活动,大多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由于社会的制约,近代城市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要么生硬地移植及搬用外国的规划而中断了优秀的规划传统,要么个别地分散地进行,从而只顾局部不顾整体;有的城市仅停留在粗糙的总体规划阶段这方面的研究。从规划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普遍认为,中国传统城市在规划和建设上长期保持着对传统的延续性,变化相对西方要少得多,直到近代以来在外来影响及社会变革的作用下,城市规划布局与建设才发生了一些变化。

1.传统的城市建设史研究

20个世纪以来,城市建设史的传统研究主要集中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从纵向时间上考察中国城市建设的内在规律性的宏观研究;一方面是对城市建设的对象进行微观研究,包括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建设类型的城市建设研究。

在宏观研究方面,中国城市建设的普遍规律一直是研究的热点。研究者普遍认为,在中国城市历史中,城市在一次次的战争和王朝变更中被破坏,又在一次次城市重建中重复着原来的形态。尽管城市建设常遭到破坏,在物质形态的延续上出现断裂,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其文化的连续性从未改变。芮沃寿认为:"纵观中国城市建设的漫长历史,我们发现在城址选择与城市规划上,存在着一种古老而烦琐的象征主义,在世事的沧桑变迁中却始终不变地沿传下来。"在中国城市建设的漫长历史中始终不变地沿传下来的除了导致城址选择与城市规划难以变更的宇宙观外,还有很多别的东西,如城市功能,城乡关系,城市的居民观念,城市中的建筑形态,人们对城市物质建设的态度等等。

一些研究者偏重于从纵向时间上考察城市空间演变的内在规律性,及城市建设与地理生态环境的关系。研究者致力于寻求中国古代城市在平面布局上的共同特点,及城市形制的基本模式以及规划思想。讨论清代城市形态的还有章生道《城治的形态与结构研究》、芮沃寿的《中国城市的宇宙论》,介绍了清代对以前城市地理空间结构安排的继承及延续,并强调指出中国城市形态到清代已经定型规则化。

相比前面一些学者致力于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共性的研究,一些研究者更关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城市建设的个性研究。城市建设是在特定的历史和社会经济背景下发展起来的,这种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建设中要解决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式。一些学者对单体城市建设作了个案研究,涉及城市功能分区、布局与规划,城市建设与环境等。有一些中青年学者利用新的研究模式研究不同时段的城市建设。还有一些研究者们将城市建设按不同建设对象划分成不同类型进行研究。在这些分类研究中,上个世纪的早期研究主要以描述性的介绍为主。这些论述集中在对形态、功能的研究上。如在城墙研究上,研究集中在分析城墙在城市功能中的作用及其修建过程与方法。此外,在衙署、学宫、会馆、孔庙、民居等分类研究上,也积累了大量细致丰富的研究成果。

2.城市建设史研究的新趋势

近年来一些关于城市建设史的研究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这些研究对城市建设的关注从城市的修建、修葺或增损上,转移到不同时期人们在城市物质外壳下的生活、人们对城市建设的观念和看法、城市物质建设所承载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社会阶层的互动、城市建设所承载的社会意义。

在社会史研究框架下的城市建设研究,就是以城市社会生活作为建设的大背景,认为城市建设是城市生活的反映与结晶。

在城墙、官署、学宫等专题研究中可以看到近年来在社会史框架下研究者们在这一新的诉求下对物质外表下丰富的社会生活的探索。杜正贞对城墙的研究不同于以往的就事论事的研究方式,并不关注城墙的修葺和功能形态,而是以上海城墙的兴废为主线,更多地关注近代以来城市不同人群对它的观念和看法,以建筑所承载的象征意义的演变。刘凤云通过明清时期地方官衙的空间形态探讨蕴含其中的物化的文化内涵,从中发掘官僚政治的某些特征之间的矛盾。她在另一篇文章中对明清时期城市传统里坊制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等级与层次的人文社区进行了分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重新观察清代中国城市丰富细致的城市生活的机会。王日根通过对会馆的研究,为我们考察明清时期国家和社会的互动关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张忠民在《清代上海会馆公所及其在地方事务中的作用》一文中以清代上海的城市会馆公所为研究对象,用了相当的笔墨探讨了其与地方政府乃至清政府的关系。

同类推荐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5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不可不知的世界5000年可怕巧合

    在我们生活的星球上,有太多诡异的现象让人无法解释,有太多匪夷所思的巧合引入深思,因为它们的神奇完全超出我们的想象和认知。比如,一个人从万丈高空跌落,竟然安然无恙。一个频繁再婚的男子,在他第53次结婚时,娶到的竟是自己的发妻。科幻作家,鬼使神差地成了著名的预言家。有人则时常可以听到常人听不到的晌动,提前感知地震、泥石流、沉船……一次次应验,一次次令人毛骨悚然。这些人、这些现象、这些可怕的巧合,就在我们周围,与我们朝夕相处……
  •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

    《逊清遗老的民国岁月》主要内容:历史上,每一新旧朝代的更替,都会引起社会的剧烈动荡和政治力量的重新组合,有以新朝为“天命人旧”而顶礼膜拜者;有为旧朝尽忠殉难死节者;也有藏身与残山剩水之间,拒不合作者。他们头上顶着“义愤”“责任”“建设”,同时也在心中存着故朝归来的期待,但等到的却永远是泪尽胡尘里。他们,就是一群最可怜的帝国遗孤。被故朝抛弃,又不融于新朝的遗民们。
  • 湖广填四川

    湖广填四川

    肖平的《湖广填四川》是一部重说历史的典范之作。作者通过大量相关史料的勾连,以文学化的想象叙述,从屠蜀传说中剥离历史的虚实,重说一段三百余年的移民史。“构架不繁而文字清爽,为同类著作所未见,堪称翘楚。”(流沙河评)全书共分五章,主要从移民们入川的经历、创业的历程以及“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对巴蜀的深远影响入手,全景式地展现了清初“湖广填四川”移民运动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
  • 奉旨三嫁,赖上神秘王妃

    奉旨三嫁,赖上神秘王妃

    对于死过一次的华羽曼来说,她这辈子要做的事有三件:把上一世害她的人整死,把上一世说爱她的男人虐死,最后她要守护一个叫“家”的地方。她看似温顺,一身大家闺秀风范,气质美貌不俗,实则冷心冷情,腹黑霸道,更有一个让世人疯狂的神秘身份。他是十三皇子,亦是离国耻辱,冷漠狂妄,凶狠残暴,从不把人命当回事,却独独对一个时而温柔,时而嚣张任性的小女人百般容忍,千依百顺。*小剧场一:“主子爷,府里的银子都被王妃卷跑了……”管家一脸惊吓不安。“跑?她最多也就从床头跑到床尾。”片刻,某男把某“窃贼”打包拎回来,一脸...
热门推荐
  • 低腰裤

    低腰裤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谜语绕口令英语

    谜语绕口令英语

    谜语和绕口令是英语文学中两种比较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前者既饶有情趣,又可以启发心智,增进思考和想像能力;后者结构巧妙,诙谐风趣,富有音乐性,最适合口头背诵,深受广大英语读者的喜爱。
  • 汉纸老婆温柔点

    汉纸老婆温柔点

    映入眼帘得不是拿着鸡毛掸子的老妈,床上的某人,而是一扇黑漆漆的墙。不由猛的睁开眼,不敢相信的看着自己所处的环境。这不,靠在床边,艰难的睁开眼。还意犹未尽的翻个身,结果……从床上咚的掉下来。“老妈!你叫我起床不能斯文点啊,太阳都老高了,很痛啊!”苏婉顶着一头凌乱的头发,从地上爬起来,入春的时节最容易睡觉。木头床,四仰八叉的睡着,……
  • 帝霸

    帝霸

    千万年前,李七夜栽下一株翠竹。八百万年前,李七夜养了一条鲤鱼。五百万年前,李七夜收养一个小女孩。今天,李七夜一觉醒来,翠竹修练成神灵,鲤鱼化作金龙,小女孩成为九界女帝。这是一个养成的故事,一个不死的人族小子养成了妖神、养成了仙兽、养成了女帝的故事。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赞美与祝愿(漫漫求知路)

    送礼是社交活动的重要手段,得体的送礼,恰似无声的使者,给交际活动锦上添花,从而建立和改善人际关系。所以,我们要了解送礼的学问,注意送礼的细节,给人们之间的感情和友谊注入新的活力。
  • 龙御天下

    龙御天下

    一个王朝的覆灭造就了一个怀有恨意并立志复国的孩子,一个从地球穿越过来的孩子与之相伴。一起学习,一起游历,一起复国,然而性格的差异,最终将两个手足一样的兄弟送到了对立,又一场颠覆之战,兄弟之战就此产生了……
  • 木槿花西月锦绣(1):西枫夜酿玉桂酒

    木槿花西月锦绣(1):西枫夜酿玉桂酒

    你以为你有一双美艳的紫瞳,就能慑住我魂,要我乖乖躺下献身?你以为你白衣似雪、飘飘若仙,我就会床榻起舞,蜜意柔情?你以为你红发似锦、天生萌呆,我就该温柔缱绻、抵死缠绵?错入乱世风云,面对铁血山河,万草丛中过,她只要身子不放情……虽然她FANS不少,但要不要这么受欢迎?红发萌正太扮猪吃老虎,嘴唇破了,躺地上打滚耍无赖,你肿么咬我?飘逸大冰山不靠谱!三天啵一个不过瘾,还吻到马背上,差点吻出火!再世诸葛为她命都不要!葬身崖底,还不忘与她预约来生!她千防万防,不想落入腹黑王爷怀里成榻上新宠,某紫瞳妖孽冷笑,这到嘴的肥羊怎能便宜了别人……--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妈咪招牌靓粥

    妈咪招牌靓粥

    《妈咪招牌靓粥》根据人们不同的饮食习惯和身体需求,精选了近百道家常靓粥,食物搭配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富含营养,有益身心,让你吃得美味,吃出健康。本书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通俗易懂,是家庭主妇的有益参考书。
  •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对症自我按摩治百病

    获得健康主要有三种途径:养生、保健与治病,在祖国医学中,能够同时发挥这三种作用的方法很多,按摩、食疗养生就是其中一种!最了解身体的莫过于自己,科学证明,手对身体具有极强的感知力,通过对经络、反射区、穴位进行按、揉、压、搓等操作,能够将这种感知传达给身体各处,最大限度地激发人体自愈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