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部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弄虚作假、轻诺寡信,随意毁约、诚信意识淡薄,对大学生开展诚信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提高道德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历练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念,自觉抵制就业中的不道德行为;还可以教育大学生在今后的人生历程中树立艰苦奋斗、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必须具有的基本职业素质。大学生树立高尚的职业道德,既是成为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需要,也是自身全面发展和今后职业发展的需要。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中心环节和根本要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主要课程,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学生的头脑,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自觉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指明方向、提供动力、明确路径。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当今的社会是一个法治社会。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了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战略目标。因此,大学生既要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也要具有良好的法律素质。通过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观念、自由平等观念、公平正义观念、权利义务观念等基本观念,树立知法、守法、用法、护法的意识,自觉维护法律权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就业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解答他们就业中的困惑和疑问,做到文明离校,自觉抵制各种腐败现象和违法行为。
(3)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开拓创新意识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成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而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是一个人、一个企业、一个民族走向辉煌的基本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培养乐观自信、积极进取、善于合作、勇于创新等人格特征和职业素养,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不断去研究新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从而为培养创新精神提供保证。
顽强的意志力、坚定的自信心、良好的调适能力,是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社会竞争中成功就业和职业发展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大学生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在求职中才能表现出坚定的态度和从容不迫的风度,实现就业目标;才能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尽快适应社会,立足本职,不怕挫折、顽强拼搏,实现人生价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开展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活动,可以帮助他们客观认识自己,做到正视现实,敢于竞争,不怕挫折,放眼未来;帮助他们克服坐、等、靠的心理和岗位终身制的不良观念,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和处理就业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4)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必然要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协调发展和顺利就业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我们高等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和使命。在当今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形势下,社会和用人单位不仅要求毕业生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同时对毕业生的诚信、合作、敬业、求实、法纪等思想道德法律素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以就业工作为载体,改变思想教育脱离学生实际的弊端,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和就业等切身利益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新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发挥思想政治教育主渠道作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能力。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激发大学生就业的忧患意识,让大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提前进行知识能力准备,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锻炼较强的实践能力;也可以帮助大学生培养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善于合作、自立自强、乐观自信等精神品质。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2.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问题明显
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各高校的积极努力下,高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取得了显著成效,主要表现如下。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
(1)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地位有了新提升
自招生就业制度改革以来,人们已充分认识到就业工作不是单纯地指导和帮助大学生找到工作,还应立足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可以很好地实现就业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结合,帮助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法律素质,树立正确的成才观、择业观、就业观。教育部办公厅于2009年年初下发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通知》,明确指出:"高校要建立和完善由学校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相互配合,院(系)具体组织实施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就业工作相结合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高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领导为组长的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各院(系)就业工作的领导,保障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于就业工作的始终;一些高校成立了职业化、专业化的就业工作队伍,就业工作体系和就业工作队伍得到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2)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形式有了新发展
近年来,各高校积极探索和实践,逐步形成了形式多样、内容广泛、立足实际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就业工作中的比重得到很大提升。过去的就业工作偏重于政策宣传和学生求职技能的提高,如制作简历和笔试面试的指导等。如今,各高校纷纷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辅导课程,更多地融入了形势和政策教育、择业观教育、道德和法制教育、成才教育和创业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且把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教学、讲座、优秀校友报告、心理咨询、社会实践、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等等多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得到增强。
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问题明显:
虽然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各高校不断重视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并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历史和现实、主观与客观等多种复杂的原因,我国高校的就业教育工作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对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教育中的地位认识不足。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以及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关注度的不断提高,就业率逐渐成为了衡量高校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这就致使部分高校片面追求提高就业率,把就业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就业技能教育,在就业指导工作中有意无意地将思想道德品质修养弱化、淡化,而忽视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这不利于就业教育的发展,甚至可能导致就业教育方向的偏离。近年来在毕业大学生中存在的诚信意识弱化、频繁跳槽、缺乏脚踏实地的精神、不愿意到基层、西部落后地区工作等现象都充分暴露了就业指导中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层次问题。
其二,理论研究不足,目标定位不准,就业教育带有盲目性。虽然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日益受到高校及越来越多的大学生的重视和关注,但由于该项工作在我国开展历史还不长,理论研究还不深,因此缺乏系统的理论设计和明确目标定位。致使就业教育内容过于狭窄、形式过于单一,思路不够清晰,措施途径方法不够配套;多数从事就业教育的教师将促进大学生就业、提高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作为就业教育的主要目标,从而过于强调了就业指导的实用性而忽视了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就业思想教育,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业观和职业道德观、法制观的教育等等。
其三,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近年来,各高校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就业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也必须看到,目前在这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就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互脱节就是比较突出的问题,就业教育方面具体实施主要由各院系辅导员和就业指导部门负责,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主要是思想政治理论课老师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负责开展,导致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思想政治教育"两张皮"的现象仍不同程度地存在。两者之间没有很好的衔接,造成效率低下,事倍功半。
其四,就业思想教育队伍整体素质不高,尚不能满足高质量就业教育的要求
目前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教育主要是由学工系统的党务工作者及辅导员承担,其年龄结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思想政治素质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还不高。近年来,虽然就业教育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但在一些高校,搞就业工作的不懂思想政治教育,搞思想政治教育的不了解就业政策和形式,两者的结合不够紧密。因此,造就一支既熟悉就业工作业务、又懂得思想政治教育规律的专业化队伍,也就成为提高就业思想政治教育质量的紧迫任务。
其五,就业思想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针对性实效性有待加强
开展全方位、全程化的就业教育指导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各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普遍都是以课堂授课或讲座的形式开设,同时,我国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教育主要以毕业生为主要对象,采取短期的、临时集中的教育形式,只是在毕业前夕或最后一学年开设就业指导课程。加之,片面追求提高就业率,过于突出就业的技巧、方法的训练而忽视了包括思想政治素质在内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因而使就业教育不够系统性、全面性,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比较差。因此,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推进内容和形式创新,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全面、系统、持续地贯穿于人才培养和就业的全过程,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有计划、分层次、有步骤、有重点地安排教育内容,也就成为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就业教育实效性的重要举措。
3.加强和改进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措施
作为社会主义的高等学校,必须明确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和目标,牢固树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思想,把学生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在就业教育中的地位,切实加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科学设计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不断创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形式和方法,进而增强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完善大学生就业思想教育的领导机制、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建立健全和完善党政统一领导和协调、党政一把手负责、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协作,全体教职员工共同参与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要明确职责,责任到人,要积极创造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教职工参与、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良好氛围,使人人都关心、支持、参与学生就业思想教育和就业工作。
健全和完善运行机制。大学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包括直接的就业指导和服务工作,也涉及专业教学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学生工作,要在学校的统筹下实现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协调整体推进。还要建立与政府人事部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合作交流的平台和机制,聘请相关领导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专家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这有利于增强高校就业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健全和完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完善就业教育方面的规章制度,加强经费保障,严格奖励惩罚,要将工作指标细化、量化,定期检查工作推进情况,及时发现就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来确保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
(2)构建全方位全程化的就业思想教育体系 (1)
深化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的重要保证。面对大学生就业的严峻形势以及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种种误区,现有的以毕业班为主体和以"两课"课堂教育为主要载体的教育模式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新的就业形势和广大学生的实际需要,探寻和开辟就业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新模式,成为摆在高校党政领导和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课题。
其一,构建全方位的就业思想政治教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