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37

第37章 王充及其有关"文"的思考 (3)

而贵"超"贵"奇",当然就是贵独创性了。既然在王充看来,前面三者实际上都没有什么创造性,只有鸿儒才具有创造性,那么鸿儒的创造性体现在什么地方呢?所谓"眇思自出于胸中"是其典型标志,即无所依傍,自出机杼。正因为这样,也就必然推出反对模拟的论说,实际的情况也是如此。王充以为人们的写作无非"各以所禀,自为佳好"而已,没有必要与前人相同、相似。

在回答别人责难他的书不类前人而"谐于经不验,集于传不合,稽之子不当,内之子云不入"的时候,王充以"饰貌以强类者失形,调辞以务似者失情"加以反驳,既然"百夫之子"是"不同父母",那么以此推,则"殊类而生,不必相似"就是普适性的原则了。王充说,如果文章一定要"必有与合然后称善"的话,那么就是"代匠斫不伤手然后称工巧也",而"文士之务"当"各有所从",或者"调辞以巧文",或者"辩伪以实事",不必"谋虑有合,文辞相袭",如果真要"谋虑有合,文辞相袭",则"五帝不异事,三王不殊业",从而违背历史的常情。他以为"美色不同面,皆佳于目;悲音不共声,皆快于耳,酒醴异气,饮之皆醉,百谷殊味,食之皆饱"才是世间的常态。这些论说,对于重视经验、重视常识的人而言,确实是千真万确的,也是不能驳倒的。

而独创性的体现,既可以是同时而异于他人,也可以是异世而异于古人,而其中的重心恰在于后者。但世俗之性却是"好褒古而毁今,少所见而多所闻",王充以为"有人于此,立义建节,实核其操,古无以过"却无人"肯载之于篇籍"的当代现象是极其不正常的,是对古今关系的错误认知。在他看来,古今一也,"才有浅深,无有古今;文有真伪,无有故新",不能"不论善恶是非而徒贵古"。这些意见在经验上看确实是正确的。

王充的这些看法,我们从一般的经验来看确实不能看出它有什么错误。但现在我要问的一个问题是,大家能不能找到儒家或者道家主张因袭而不主张独创的论说?是不是就只有王充反对模拟,主张创新?肯定不是。历史上有些东西看起来是复古,但往往又极其创新,历史的常态常常是穿着古代的衣裳演着现代的戏剧,从表面看以为是复古,但骨子里却往往是创新。真正的创新往往是以故为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的历史上,我们看到的创新,其面目往往是保守的,比较传统的,但实际上创新就在这里,所以王充所谓的创新实际上是创新的模式之中最幼稚的创新方式。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古代,有一个基本模式就是从模拟到创新,这是人类史也是个人史。大家观察、思考一下,哪一个民族、哪一个人不是这样的呢?小时候,老师经常让大家读范文,范文有什么用?做模拟的标本。开始学就学最高水平的东西,但学了过后并不是让你一辈子都生活在模拟之中。老师拿给你范文是为了让你一辈子写文章都模拟吗?绝对不是。

老师的苦心是让你在以后有创新的资本而已,创新的资本都没有,拿什么去创新呢?创新要从零开始,有这必要吗?从一个国家的角度去观察,也是这样,都必然会有一个从模拟到创新的过程。拿高级范本来模拟,然后再创新,这是人类创新史上再正常不过的情形。王充的论说基本上是斩断了模拟的环节,把模拟的价值全盘否定,然而人类的历史刚好就是由"模拟―创新"这两个环节组成的。没有模拟的过程,也就没有积累,不要希望在沙漠中见到参天大树,也不要希望在大海之上修建摩天大楼。所以,王充的这种创新观,严格意义上说确实是非常幼稚的。

明代人提出"文必秦汉,诗必盛唐",难道明代人就想把自己的诗与文和秦汉人、盛唐人弄得面目完全一样?肯定不是这个意思。明代人其实是志大才疏,希望文要写得和秦汉比肩,诗要写得和盛唐比肩。但很可惜,这两个方面明代人都差得太远,事实上并没有实现,无论是诗还是文都没有达到他们预想的目标。但不能说明代人想去抄袭秦汉之文和盛唐之诗,绝不是这么回事。再没有志气的时代,再没有志气的人,也不会说有一定积累、具有了一定创新能力的时候还要去和别人完全相同,绝不可能有这种事情。所以,王充的创新观,表面上看,从经验上看,确实都没有错,但仔细一分析,确乎又问题百出,只要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把"积累"这个过程给否定掉了,这违背了人类创新的一般情形与常态。

五、尚通俗的文章语言观

王充主张文章语言通俗,提倡"言文同趋",反对文章写得太艰深。对于"或曰"者所主张的"口辩者其言深,笔敏者其文沉"、"经艺之文,贤圣之言,鸿重优雅,难卒晓睹;世读之者,训古乃下"、"贤圣之材鸿,故其文语与俗不通"的论说,王充虽然没有道出是谁的主张,但从汉代文化史的事实上看,这"或曰"的观点与主张的主人显然是扬雄。扬雄《法言》中云:"或曰:圣人之经不可使易知与?曰:不可。天俄而可度,则其覆物也浅矣;地俄而可测,则其载物也薄矣。大哉!天地之为万物郭,五经之为众说郛。"在扬雄看来,圣人之经不是本来易知不易知的问题,而是不可使其易知的问题,这确实是在有意制造"文必艰深"的论题,或者更准确地说是有意制造"经必艰深"的问题。

至于并非"经"的著作或者文章,是否需要艰深,扬雄似乎没有去做相关论说,但从扬雄的态度看,即使不属于"经"的常人的著作与文章,似乎也以艰深为好。同时,扬雄以为圣人之文有"元"、"妙"、"包"、"要"、"文"五个特征:"或曰:辞达而已矣。曰:圣人以文其隩也有五:曰元,曰妙,曰包,曰要,曰文。幽深谓之元,理微谓之妙,数博谓之包,辞约谓之要,章成谓之文。圣人之文,成此五者,故曰不得已。"本出荀悦《申鉴·杂言下》,但清代《渊鉴类函·文章》称其为扬雄之言,从扬雄相关论说看,似乎此说成立,故此处姑从之。唯《申鉴》中是"圣人以文其隩也有五",而《渊鉴类函·文章》中是"圣人之文,其隩也有五"。其中所谓"圣人之文,成此五者,故曰不得已"者,所透露的消息似乎是圣人又不是刻意务为艰深,而是思虑深广而不得不艰深。

这似乎与前面扬雄所说"圣人之经不可使易知"的认知略有不同,但这个不同在总体上并不影响扬雄是持"文必艰深"的看法。对于"文必艰深"论,王充明确地不以为然,故王充对"或曰"所代表的看法进行了详细的批驳,以为"口则务在明言,笔则务在露文",而所谓的高士之文虽雅但也不是为了让人不知所云,而是为了"言无不可晓,指无不可睹"的目标而写作,欲使观读之者"晓然若盲之开目,聆然若聋之通耳"。王充还从"言"与"文"的时空关系一面解释了"贤圣之语"后世难知是"古今言殊"、"四方谈异"、"世相离远"等原因造成的,而并非古之贤圣有意追求"难知"而使其指意隐闭。针对当代人如何避免并非主观上要隐闭指意而客观上又确实很可能造成隐闭指意的情况,王充又提出"文字与言同趋"的解决办法,要求当代的写作者采当代之口语入当代书面之文中,至少使当代人与当代人所写的文章著作之间没有多少隔阂。

但是,王充的这一立场中似乎也有矛盾。一方面,他主张通俗,反对文必艰深,一方面,他又高度赞扬文字确实艰深艰涩的扬雄的《太玄》:"阳城子长作《乐经》,扬子云作《太玄经》,造于助思,极窅冥之深,非庶几之才,不能成也。孔子作《春秋》,二子作两经,所谓卓尔蹈孔子之迹,鸿茂参贰圣之才者也。"与王充赞扬扬雄《太玄》不同,与扬雄同时的人已经颇觉《太玄》之难了,"客有难《玄》大深,众人之不好也",使得扬雄不得不以《解难》来回答众人的责难以及自己写《太玄》为什么不得不"深"的原因。总之,时人以为"观之者难知,学之者难成"已经是一个普遍现象,扬雄时人就颇觉艰深而多所批评,过了那么长的时间后,王充反而赞扬。似乎王充是在《论衡》各篇中各说各话而不统一才造成这种情况的,推崇"造论著说之人"时则不管其是否是以艰深在造论著说,也不管其造论著说是否"观之者难知,学之者难成"。

尽管上述有略微的矛盾存在,但从总体态度看,王充确乎是主张文章语言通俗,反对文必艰深的。王充关于语言通俗反对文必艰深的这些论说,当然言之成理,也有意义。但王充的论说中亦然有大可商榷的地方,这就是他在论说"言"与"文"的关系上只注意了"文由语也"、"文字与言同趋"这一面,却没有注意到"言"、"文"之间本是互动关系,其间亦然有"语由文也"、"言与文字同趋"这一层关系,从而走入了片面与偏颇。雅俗本是一体两面的关系,忽略某一面只能带来不良后果。重俗废雅或者重雅废俗,均是走极端,对语言的伤害都是很大的。在传统中国,雅诚然是居于主流,但俗也并不是处于极其卑微的地位。大体而言,在传统时代,雅俗之间保持了雅居主流而又雅俗互动共进的良性循环态势。然而不幸的是,受历史上雅总体居于主流的刺激,而现当代人同时又忘却了传统时代雅俗之间还有互动共进的良性循环态势这一面,遂激烈地反其道而行之,仅仅关注"文由语也"、"文字与言同趋"这一面,使传统时代语言在雅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破裂。这一方面的影响,恐怕汉代王充的思想也是有份的。

我们谈了王充关于"文"的四个方面的内容,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当然不能概括王充关于"文"的思想的全部,但也基本上反映了王充论"文"的主要方面。总之,王充确实难以具有现当代人所推崇的那样高的思想地位,从王充《论衡》里面说话的情绪就可以知道个大概,王充写文章就像写檄文一样,好像随时都在和人战斗,《论衡》之中各篇似都有一个假想敌,而王充就在与这些假想敌战斗,所以王充的文章似乎是草草拟就的,不像是深思熟虑的结果。王充在汉代批判得最多的就是所谓的谶纬之文,而这种谶纬之文在汉代刚好是最具有颠覆性的,虽然它带有一点神秘性。王充认为最虚妄从而被他激烈反对与批判的谶纬之士,恰好是汉代最爱批评时政甚至于直接批评君主的知识分子。

我不惮在这里再次引用许倬云教授在《秦汉知识分子》一文中的这段话来阐明我的看法,他说:"知识分子,尤其儒生,逐渐在汉代取得了裁决是非的权柄。这一新的情势,使知识分子确实的以为他们可以利用知识的力量改变政治的权力。......由眭弘以后,持灾变议论政事得失,人事当否者,西汉学者追踪而至。......中国过去的历史上,只有西汉有这种以自然法则的信仰向政权直接挑战的个例。汉代天人感应学说,无疑是欠缺实证的形上学,但其持守者仍自以为是一个知识系统。这批人,今人视之为愚妄之士,在当时仍不失为知识分子,而他们对知识力量信念之挚,却是难得的。"王充要求文章颂圣颂今,而谶纬之文基本上是不称颂的,总是力求从最神秘的"天"出发来批判汉代的政治与社会,所以我们可以作这样的总结:王充激烈批判批判汉代社会与政治者,批判批判就等于颂扬,这不仅是理论的逻辑,也是事实本身,所以从宏观的中国思想史角度看,王充从某个意义上说确实是以为朝廷歌功颂德来求进求赏的、没有骨气的学者。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论

引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观念也没有"进化"到今天的"文学"观念,从整体上看,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的观念,也还在所谓的广义的"文学"观念的范围内。我们要讲此一时代的"文"论,也必须首先讲此一时代的社会与文化的整体情况以便给文论以背景。

同类推荐
  •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

    该书以比较的眼光分析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状况,阐述了英语世界《文心雕龙》研究的特点,实现了中西相关研究领域的沟通,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校长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民国时期,中国积贫积弱;但民国时代的大学却闻名遐迩,在东西方国际上都享有盛誉。这是为什么呢?有史家分析认为,这是因为当时的大学校长个个都很“牛气”。俗话说得好,“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校长怎么样,大学就会怎么样;如果要想造就一个伟大的大学,有干练的校长还不够,还必须有卓越的校长”。
  •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解放运城(百城百战解放战争系列)

    本书以纪实手法纪录了在解放运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解放军浴血奋战的光辉事迹,歌颂了他们的大无畏精神,再现了解放战争的悲壮场面……
  •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华诗词名句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本书搜集了大量的中华诗词中的经典名句,并配有解析,如“一日不见,如三秋兮”、“树欲静而风不止”、“英雄一入狱,天地亦悲秋”等。荟萃了流传久远、脍炙人口、有欣赏和实用价值的名言佳句两千多条,编选的典籍从孔子整理的《诗经》到民国时期的著作,历两千多年。一书在手,尽览中国诗文词曲千古绝唱;开卷有益,领略宠中华民族文化千年辉煌。注释准确疏通词义,言简意赅,权威考证。鉴赏精辟,深入浅出,优美精当,陶冶情操。
  • 我读

    我读

    本书不是一本简单的书评性质的书,而是近似于一种社会时评的文集,作者从某本书出发,从中引申出对社会、人生等各方面的看法,语调轻松有趣,以说故事为主,启发读者:书可以这样读。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年轻商人必备的35条商业智慧

    纵观世界上那些驰骋商场的顶级富豪,他们无一不是凭借经营的智慧,创下某一行业的“霸主”之业!所以商场的成功在于智慧!正要步入商场或已在商场上拼搏的年轻人,要想在这个充满竞争的战场上赢得成功,你除了要拼时间、精力、热忱……更重要的是拼智慧。本书的宗旨就是:让更多的年轻商人拥有足够的智慧,让更多的年轻商人脱颖而出,成长为商场上的巨鳄。
  • 凰临天下

    凰临天下

    一场阴谋,只因皇权利益,贵为郡主的她沦为亡命罪女,身败名裂,家族尽遭戮杀!一朝醒来,生杀予夺,我行我素,腹黑轻狂的佣兵首领,重生竟成罪王千金哑女!莅临异世,两世记忆,相似境遇,她本性不减,有仇必报,来敌必杀!他,炎汉皇子却又是赤夏女皇嫡子,俊美如斯,铁血冷酷,多重的身份,平静的心下却暗藏杀机,期待着狩猎般的杀戮。当围猎场上佣兵罪女对上心机重重的冷艳皇子,利箭匕首相向,究竟谁会臣服谁,谁能虏获谁的心?--------------“求婚”-----------------“我要娶你!”“娶我?凭什么?”“本王有权有钱还有色。”“庸俗!”“再加上我的心和命如何?”“王爷,你的节操呢?”“节操是什么?对你我应该有节操么?”
  • CS-边城浪子

    CS-边城浪子

    本书讲述的是以林一为首的平民CS选手为梦想奋斗着的故事,六个命运坎坷却自强不息的年轻人,代表着中国万众瞩目最具传奇色彩的MDK战队,同时也是中国千千万万CS选手的缩影,他们的故事将分别从他们各自跌宕起伏的友情与爱情世界里展开,他们不同于那些得到上天宠爱的幸运儿,他们依靠着自己的双手刻苦勤奋,流着汗水与泪水来度过一次又一次的危机,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的对手,最终走向成功,站到颠峰,成为CS里新一代顶级明星。但这,并不是本书最终想要表达的东西,作者想告诉大家的是:我们各自的人生,究竟需要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来面对生命?
  •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世界上最神奇的24堂幸福课

    有很多很多钱,就是幸福了吗? 人生的意义,究竟是要追寻什么? 不幸福的怪圈跳得出去吗?……幸福不是被上帝藏起来了,是因为它一直像尾巴一样跟随着你才没有引起你的注意!看到生活中光明的一面,肯定自己的能力,承认不完美,走出无法幸福的瓶颈,享受美丽人生。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

    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

    ”世界上最优秀的管理在军队!”这句话被世界上许多知名的企业家所认可,我国的华为、长虹、联想、远大、春兰等一批大型企业曾以军事化管理闻名,美国西点军校更是商业领袖的摇篮之一。要想让企业像军队一样高效,就需要对企业进行军事化管理。《只有军事化管理才能救企业》从战略战术、情报收集、思想教育、人才培养、制度建设等十个方面分别论述了军事化管理的独特理念,通过大量的经典案例,帮助你理解古今中外军事思想的精华,把军人的“野狼”习性和“亮剑”精神融入到企业管理中,学会军队的奉献精神、冒险精神、团队精神、探索精神、服从精神……从而提升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帮你打造“少人高效”的一流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