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36

第36章 王充及其有关"文"的思考 (2)

我们怎样来看待王充有关文章用世的论说呢?首先,他这个论说不具有独创性,这样的说法先秦早就有了。在司马谈看来,先秦六家无非都是"为治之学",均是讲求用世的,所以,历史地看,独创性应该归于先秦各家各派的学者。

再者,与先秦儒家主张文章要有用于世的论说相比,王充的论说还是肤浅的、短视的,先秦儒家诚然主张文章用于世,但这个"用"是为天下政治而用,不是为一家一姓的王朝政治而用,而且儒家所主张之用还是万世之用,而王充的"用"是当下之用,是急功近利之用,所以儒家主张的"用"可以叫"大用"、"长久之用",而王充的"用"主要是为王朝政治歌功颂德,不是万世之用,是当时之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用"是"小用"、"一时之用",因此,王充的这个主张是比前人低的、没有创造性的论说,是前人论说基础上的一个巨大的倒退。

再次,儒家主张的"用"里面最根本的还是"刺"或者叫做"批判",而不是歌颂,儒家虽然也主张"美"和"颂",但其美颂主要针对已经去世的有功德的祖先或者虚无缥缈的神灵,对当代一般而言是不"美"的,且主要是批判,而王充的"用"主要是歌颂,而且歌颂的是当代的,这和儒家相比,其道德上的距离是不可以道里计的,要说其显得没有骨气,那也是大体可以成立的。因此,邓红先生说王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最没有骨气的学者,虽然激愤了一点,但也诚非虚言也。道德决定人格的高下,道德决定立论的高下,这是中国古人一个最基本的论调,这一条用于王充大体应该是合适的。

三、尚真的文章真实观

"真"在王充那里是"实诚"之义,是与"虚妄"相对而言的。这"真"既可以是事实的真,也可以是情感的真,前者叫做真实,后者叫做真诚。王充写《论衡》这本书有个基本的宗旨,那就是"疾虚妄"与"归实诚"。"归实诚"是从正面言之:"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也"。"疾虚妄"则从反面言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他以为"实诚"在内而"文墨"在外,写文章就是外内相符:"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

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有了实诚,为文则是由内而外的过程,自然感动人心:"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从字面上看,王充这些论说当然都是正确的,但关键是王充所说的"真"是什么具体含义,既然王充认为是不真导致了不实诚,那么"真"的含义就特别关键。王充认为不真、不实诚的有些什么东西呢?王充说:"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这里所说的"虚妄之语"与"华文"就是王充所认为的不真、不实诚的"文"。

对这些"虚妄之文"的具体批判,则体现在《三增》、《九虚》之中,既涉及经典之文也涉及谶纬之文。"三增"是《语增》、《儒增》、《艺增》,"九虚"是《书虚》、《变虚》、《异虚》、《感虚》、《福虚》、《祸虚》、《龙虚》、《雷虚》、《道虚》,这"九虚"基本上就是谶纬之文的内容,也是王充批判最激烈的部分,而对于"三增",王充则相对客气一些,毕竟在他看来只是"增"而没有达到"虚"的地步。我们就以王充对"三增"的批判反观王充的真实观。《艺增》是批判经典即六艺中"增"的现象,《儒增》之"儒"并非指狭义的儒家,而是指章太炎先生所说的"达名为儒,谓术士也"的"儒"(章太炎《原儒》),所以《儒增》则是批评历代"术士"的书籍与言论中"增"的现象。《语增》是批判世间传语等语言运用中"增"的现象。

"增"即"益"也,指在事实上面有所增益也,如果增益甚者则为文学中之夸饰了。对《艺增》,王充是最为客气的,但也同样认为其中有很多是"增过其实"的现象。例如《诗经·云汉》中有"维周黎民,靡有孑遗"的诗句,王充说"夫旱甚,则有之矣;言无孑遗一人,增之也"。先秦时候孟子就说过"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故而孟子主张读诗当"以意逆志",乃可得之。在孟子那个时代就已经知道《诗经》这句话不是表面字句的意思了,而到了汉代王充还认为这句话是"增之也",可以想见王充的"真实"的含义所在。另外,《诗经·鹤鸣》中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诗句,王充在讨论这句话时也提出了批评,以为"其闻高远,可矣,言其'闻于天',增之也",他具体分析说:"夫鹤鸣云中,人闻声仰而视之,目见其形;耳目同力,耳闻其声,则目见其形矣。然则耳目所闻见,不过十里。使参天之鸣,人不能闻也。

何则?天之去人,以万数远,则目不能见,耳不能闻。......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于天上也?"故王充认为诗人欲以喻事,但已经是"增而甚之"也。在《语增》和《儒增》中,这样的批评也很多,例如在《儒增》中,他批判儒书中所说"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他说:"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他得出的结论是:"仲舒材力劣于圣,安能用精三年不休。"他在《语增》中批判一般的传言"秦始皇燔烧诗书,坑杀儒士"。王充以为"言烧燔诗书坑杀儒士,实也;言其欲灭诗书,故坑杀其人,非其诚,又增之也",又说"传增言坑杀儒士,欲绝诗书,又言尽坑之。此非其实而又增之也"。此类对"增"的批判在《三增》中比比皆是,大家可以自己去慢慢阅读参观。

而"华文"既指汉代的谶纬之文也指汉代的辞赋之文。辞赋之文辞藻华丽、技巧熟练,这既是今人所共知的事实,也是汉代人所共知的事实,而对于谶纬之文,其华丽的共相今人恐怕未必人所共知,但谶纬之文确实也是华丽之文。刘勰在比较经与纬时说"经正纬奇",而所谓的"奇"主要指的就是其辞藻华丽,这可在刘勰论"骚"时所言"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中得"奇"之意涵。而刘勰在总结谶纬之文对文章的作用时又说谶纬之文"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以为后之作者当"芟夷谲诡,采其雕蔚"而使谶纬之文的"华丽"得到合理的应用。从刘勰的这些论说可以看出,谶纬之文在古人眼中不仅是"谲诡虚妄"之文,亦然是"华丽奇伟"之文,故而王充所指称的"华文"当然包括谶纬之文在内。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王充反"虚妄"一面也针对谶纬之文,只不过主要是在谶纬之文的内容层面,而"华丽"一面则主要是针对谶纬之文的形式层面而言。

对辞赋的辞藻华丽一面的批评前面讨论汉代赋论时已经多所论列,此处只是观察王充对其的态度。在王充看来,辞赋是"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辨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王充也持华丽辞赋无用于世的观点。在他看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的"实诚之文"不必苟为"调文饰辞"而"为奇伟之观也",不需要以"调文饰辞"为能事,故而批评、反对世俗之爱华丽的倾向。但世俗之性往往就是"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王充分析其原因说:"实事不能快意,而华虚惊耳动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谈论者,增益实事,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对世俗的心理分析应该说是合理的,但是,以此来批评、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华文",特别是华文中的辞赋之文,恐怕也未必正确。与"虚"与"妄"在王充那里常常连用相似,"华"和"伪"两字在王充的论说中也常常连用。在王充看来,虚则妄,华则伪,故而虚妄、华伪在王充的字典里面基本上就是同义语。

虚则妄,华则伪,这二者在王充那里就是不实诚的表现。从王充论"增"的论说中可以看出,王充所谓的真实指的是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见,如果超过耳目的范围,就是"增"了。从这个意义上反观王充的真实观,可见其真实观乃是极其狭隘的经验层面上的真实观。从王充对"增"的批评可以推出他对"虚"的批评当更加严厉,像"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这类在今人看来很正常的表述,无非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而已,但王充就不理解,以为是"增",这使今人对王充也很不理解,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在王充的生命中,完全缺乏艺术感、幽默感;不仅文献中凡稍带有艺术气氛的陈述,他都不能感受,有如《语增》、《儒增》、《艺增》诸篇中所争辩的问题,皆属于这一类。并且稍带偶然性的、幽默性的纪录,他也全不理解。

"在徐复观先生看来,王充不仅仅对稍带艺术性的话语不理解,就是对于一般情况的理解"他也不算高明",徐先生甚至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对王充下论断道:"可以断定他的理解能力是相当的低,而且持论则甚悍;并且他始终没有把握到学术上的重要问题。"对于徐复观先生的判断评价,我不想作个人评价,仅提供出来供各位参考。在我看来,凡是用了夸张,夸张到了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程度就被王充认为是不真实的虚妄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看,王充的真实观的价值确实不高。

按西方哲学的观点,王充的论说仅仅处于"意见"的层次,而离"真理"很远,所以这种经验主义的真实观只能在狭隘的经验范围内有其价值,局限于感性能力范围内,不能适用于更广泛的范围。这种真实观与先秦真实观比较,不是一种进步,而是倒退。当然,王充"实诚"、"真"的观念中的情感真实、真诚这一面的含义还是正确的,也是有其意义的。但是,这个层面的含义先秦人也已论说得很充分,例如《庄子》中就说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所以也不能说王充在此一层面上有独创性的贡献。

四、尚新的文章创新观

王充反对贵古贱今,反对模拟,主张创新,这也是被现当代人大力赞扬的一个方面。但在这个方面,我们也需要冷静观察,不能意气用事。

为了谈创新及其价值,王充把当时的读书人分为了四种--儒生、通人、文人、鸿儒并加以比较。什么是儒生呢?他说"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在王充看来,儒生虽然"过俗人远也",但仅通一经而教授后生而已,甚至于有"不能说一经"的准儒生。所谓"通人"就是"博览古今者",具体博览到什么程度,王充说"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畅雅闲,审定文读",虽然如此览见广博,却"不能掇以论说",仅仅"以教授为人师者"而已。是比儒生涉猎广泛一些的教书匠而已。在王充看来,通人"即徒诵读,读诗讽术",博览"虽千篇以上",但还是不能不落于"鹦鹉能言之类"的范围。至于"文人",虽然能够"采掇传书"而写出"上书奏记",但是也不能"眇思自出于胸中",亦然无思想上的独创性。"鸿儒"则是"兴论立说,结连篇章"者,是"能精思著文"之人。在他看来,"好学勤力,博闻强识"者世间多有,而"著书表文,论说古今"者却万不能一,同时,"鸿儒希有"而"文人比然"。通过这些对比,王充认为,鸿儒才是读书人的理想状态,是所谓"超而又超"、"奇而又奇"者也。

同类推荐
  • 打开另一扇窗户

    打开另一扇窗户

    此书中相当一部分篇什作于立勤生病前后。生动地记录下她面对疾病、面对死亡的心态和她向疾病和死亡抗争的经历。生与死本是人生难免碰到的课题,然而,当一个正处于人生灿烂季节的二十九岁的女人面对死神狰狞面目时,她的心灵该承受着何等的重压和磨难呢?
  • 王国维文选

    王国维文选

    本书收录了王国维著作中的精华篇章,展示了王国维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所表达的独立意志,在历史研究中的严谨深厚,在教育研究方面的自由思想等等。
  • 沧浪诗咏

    沧浪诗咏

    沧浪诗社和沧浪区有缘,它也是因沧浪亭而得名,而且就在沧浪区辖区内办公。因此一向多情的诗人就对沧浪区特别多了一份关爱。以弘扬旧体诗词为己任的沧浪诗社自1984年成立以来,诗人们就其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写出了大量讴歌沧浪区发展变化、民情风物的诗篇。
  • 春醪集

    春醪集

    本书是才子作家梁遇春珍藏版散文集,收录了《春醪集》和《泪与笑》以及书话、书信,是梁遇春26年短暂年华的丰富结晶。王蒙推荐,国家教育部推荐读物,《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现代中国散文的奇异之作,“中国的兰姆”昙花般的青春絮语。
  • 看见

    看见

    本书精选了阿来近年来创作的散文作品40篇,反映了其行走的经历和读写心得。其中,有对熟悉的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和人文风光的新观察,有对在病床上经历的点点滴滴的感悟,有对文学新的理解和自己作品新的反思。文字清新、朴素,充满了抒情的气质。读阿来的小说,就像在听他讲一个个美丽的故事和传奇;读阿来的随笔,则像走进他真实的生活和内心世界。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冷总裁的下堂妻(完结)

    冷总裁的下堂妻(完结)

    害他被逼婚真的不是自己错,他有必要每天冷着一张脸给自己看吗?虽说婚后大家各过各的,可是他为什么要当着自己的面勾三搭四?而自己竟然还该死的心疼的厉害!既然他有了心爱的人,自己放手让他离开不好吗?他却为什么火冒三丈,诬陷自己红杏出墙?!还害得自己破相!有钱了不起么?我一定要比他更有钱!这是向晓阳离开李昊天后下的决心!七年后,向晓阳卷土重来,他与她再次相遇,这一次,向晓阳会放过李昊天吗?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好孩子三分天注定七分靠培养

    教育在学校,培养在家长!培养好孩子只有一条路径可走,那就是父母要真正地了解并用适当的方法教育自己的孩子。本书首先向父母们分析了孩子的哪些特性是先天注定的,哪些特性是可以后天培养的。先天注定的特性,如男孩女孩的区别,好动与好静的区别,才艺方面的区别等等,我们尽量不去违背而是引导。对于后天可以培养的,我们又从父母、环境、心理、德商、情商、智商等方面进行详细的分析,并找出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争取让我们的孩子成为有性格有特点有能力有智慧的好孩子。
  • 木槿醉

    木槿醉

    木槿花,朝开幕落,颜如舜华。一朝红颜,一碗清酒,为谁而醉。*女子身子一怔,轻缓地弯下腰,面无表情地拾起那一纸休书,从容地走到男子的身侧,抿嘴道,“盟主确定要休了槿夕?”男子冷哼,微眯眸子直视女子,“难不成要我堂堂商盟娶一个残花败柳?”女子讪讪一笑,小手镇定自若地撕开那封休书,轻笑着分析道,“盟主,槿夕虽是妇道人家,却也深知上官家与商盟之间的利益,假若今日盟主真要休了槿夕,槿夕没有半句怨言。只是盟主要知道,大哥既然可以明知槿夕这残破之身还把槿夕嫁入商盟,若盟主把这一事儿传了出去,上官家丢的也不过槿夕的这一张脸,可是盟主就不一样了。”……………………“你说得这么言辞恳切不过是不想被休而已。”男子冷眸悠转,一丝复杂转瞬即逝。女子淡淡地弯起嘴角,一抹清风拂过,撩起耳边细碎的青丝,水润的唇瓣轻动,“女儿家怕的不过是寻不到一个好良人,盟主是一个好良人,但不是槿夕的好归属。”“那为何不让本盟主休了你?”男子不解地挺起剑眉。女子霁颜,“若盟主听取槿夕之言,槿夕愿意安安分分地呆在符羲山庄,粗茶淡饭,不会干涉盟主的生活,更不会要求盟主尽丈夫之责。”*片段二“你来这里干什么?”手持长剑的男子冷眸直射着临危不惧地立在殿中央的凤衣女子。女子拉了拉端正地站在身前的小男孩,优雅从容地轻启红唇,发髻上的金步摇铃铛直响,“我要当皇后,我的儿子必须是太子!”“你配吗?”男子居高临下地鄙夷道。“我配不配就要看这破匣子里面的东西足不足以权倾一朝帝皇的地位?”女子身边的丫鬟把那漆黑的小匣子递到众人的跟前,灼烧了几双贪婪的眸子。“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女人!”在地面上蠕动的皇袍男子悲愤地指着那淡然不惊的女子,明黄色的衣裳染满艳红的血迹。小男子扯了扯女子的衣角,努嘴,“母后?”女子嫣然一笑,将小男孩推到新皇的身前,掌心上用力推着男孩的肩头,冷凝道,“甄儿,叫父皇,……(文文女主让人又爱又恨,喜欢的架空文的读者就收藏一下吧!)“此文慢热,以后的更新都会在晚上的11点左右”《爱不弃》《王妃何婉约》玄青色锦袍的男子两眉紧紧地拧成一块,不满地死盯着站无站相,坐无坐相的女子,冷冷地哼了又哼。女子得意地瞥了他一眼,大快朵颐地吃着满桌子的菜肴,全然不顾男子那张黑漆漆的脸。“王妃,慢着吃,本王似乎没有饿着你吧?”
  • 南洋国商(上)

    南洋国商(上)

    清末明初,风云际会,华夏之国却在风云中飘摇不定。站在历史的乱潮之中,尹正纲——这位“猪仔”的后代,该何去何从?丛林、土著、会党、奸商、恶霸……一个个生死难关。爱情、亲情、友情,成了他一飞冲天之前最好的磨炼。于是,勾心斗角的商战之中,他杀伐决断、运筹帷幄,于那一段沉郁暗淡的历史中,留下光彩绝伦的一笔。本书通过爱国华商尹正纲的传奇经历,再现了继闯关东、走西口之后,被称为规模最为壮观、生存环境最为恶劣、对当今国际政治格局影响最大的“下南洋”的这段历史,讲述了下南洋的一代人自强不息、拼搏奋斗的坎坷之路,也充分展示其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 魅王的将门替嫁妃

    魅王的将门替嫁妃

    她是现代全国散打冠军,一朝穿越,成了大将军府的草包嫡女,替妹出嫁,嫁给了人人称之为断袖的九王爷。传闻九王爷貌美而骁勇,是梁国的不败战神,唯独不近女色!柳林波穿越过来后的人生格言是:正妻不狠,地位不稳,小妾不滚,不能容忍!不近女色?倒也省事儿了!大婚之夜,新娘却不见了!半年后,传闻朝堂上多了一位骁勇大将,眉间妖娆胜三军,纤指抚琴退千军,展颜一笑万马嘶,一人可当万人敌!朝臣权贵人人皆知,九王爷拿这位兄弟当做掌中宝一样护着,比亲兄弟还亲!却不知,一身戎装退下,她是白衣胜雪,倾国倾城大美人。就当九王爷咬牙切齿的以为自己是断袖的时候,梁诗公主哭的惨绝人寰,“皇,皇兄,柳将军她是个女人!”于是乎,有人彻底不淡定了,N久后才知道原来面若冠玉的结拜小老弟柳将军居然是自己还没掀盖头的九王妃!精彩抢先看一“王爷,王爷不好了,王妃把太子妃从王府里扔出去了。”九王府侍卫匆匆来报。“是王妃亲自动手的?”“回王爷的话,正是!”“这等粗活居然让王妃亲自动手,传令下去,全府的家丁护卫扣月银一年。”精彩抢先看二夜黑风高,醉酒后被困山洞的夫妻俩仰头数星星。“梁大哥,你饿不饿?”“饿。”“嘘,我这有带吃的。”有人酒后忘形,显露出21世纪女汉子形象。“是什么?”“红豆肉包!”一向不食人间烟火的人儿突然掀开了衣襟,据说,当晚有人流了一晚上的鼻血。江山如画也不如美人如花,看官们不喜欢也别点叉。男女主身心干净,天然绿色无污染,男强女强,女扮男装,走过路过别错过!既然点进来了那就加入书架吧,既然加入书架了那就顺便给这个节操满满聪明伶俐的作者撒花撒钻打个赏吧,作为奖励,这个作者给你们带走调戏!景飒出品,必属精品。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绝爱:与吸血鬼共度之夜

    绝爱:与吸血鬼共度之夜

    当吸血鬼发现自己爱上了人类,就等于饥饿的人爱上了自己的食物;当吸血鬼渴望阳光,那么他已不再是吸血鬼。懂得温暖的含义,因为已经找到了阳光。文章搞笑兼煽情,希望这篇文可以温暖你我他……我不惜一切代价找到你,哪怕等待漫长的岁月,哪怕灵魂遭到了干涸,哪怕与整个世界为敌,也要与你生生世世在一起,永远没有尽头。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