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36

第36章 王充及其有关"文"的思考 (2)

我们怎样来看待王充有关文章用世的论说呢?首先,他这个论说不具有独创性,这样的说法先秦早就有了。在司马谈看来,先秦六家无非都是"为治之学",均是讲求用世的,所以,历史地看,独创性应该归于先秦各家各派的学者。

再者,与先秦儒家主张文章要有用于世的论说相比,王充的论说还是肤浅的、短视的,先秦儒家诚然主张文章用于世,但这个"用"是为天下政治而用,不是为一家一姓的王朝政治而用,而且儒家所主张之用还是万世之用,而王充的"用"是当下之用,是急功近利之用,所以儒家主张的"用"可以叫"大用"、"长久之用",而王充的"用"主要是为王朝政治歌功颂德,不是万世之用,是当时之用,从这个意义上说,他的"用"是"小用"、"一时之用",因此,王充的这个主张是比前人低的、没有创造性的论说,是前人论说基础上的一个巨大的倒退。

再次,儒家主张的"用"里面最根本的还是"刺"或者叫做"批判",而不是歌颂,儒家虽然也主张"美"和"颂",但其美颂主要针对已经去世的有功德的祖先或者虚无缥缈的神灵,对当代一般而言是不"美"的,且主要是批判,而王充的"用"主要是歌颂,而且歌颂的是当代的,这和儒家相比,其道德上的距离是不可以道里计的,要说其显得没有骨气,那也是大体可以成立的。因此,邓红先生说王充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中最没有骨气的学者,虽然激愤了一点,但也诚非虚言也。道德决定人格的高下,道德决定立论的高下,这是中国古人一个最基本的论调,这一条用于王充大体应该是合适的。

三、尚真的文章真实观

"真"在王充那里是"实诚"之义,是与"虚妄"相对而言的。这"真"既可以是事实的真,也可以是情感的真,前者叫做真实,后者叫做真诚。王充写《论衡》这本书有个基本的宗旨,那就是"疾虚妄"与"归实诚"。"归实诚"是从正面言之:"又伤伪书俗文,多不实诚,故为《论衡》之书","匡济薄俗,驱民使之归实诚也"。"疾虚妄"则从反面言之:"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曰:疾虚妄。"他以为"实诚"在内而"文墨"在外,写文章就是外内相符:"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

文墨辞说,士之荣叶皮壳也。实诚在胸臆,文墨著竹帛,外内表里,自相副称,意奋而笔纵,故文见而实露也。"有了实诚,为文则是由内而外的过程,自然感动人心:"精诚由中,故其文语感动人深。"从字面上看,王充这些论说当然都是正确的,但关键是王充所说的"真"是什么具体含义,既然王充认为是不真导致了不实诚,那么"真"的含义就特别关键。王充认为不真、不实诚的有些什么东西呢?王充说:"是故《论衡》之造也,起众书并失实,虚妄之言胜真美也。故虚妄之语不黜,则华文不见息,华文放流,则实事不见用。"这里所说的"虚妄之语"与"华文"就是王充所认为的不真、不实诚的"文"。

对这些"虚妄之文"的具体批判,则体现在《三增》、《九虚》之中,既涉及经典之文也涉及谶纬之文。"三增"是《语增》、《儒增》、《艺增》,"九虚"是《书虚》、《变虚》、《异虚》、《感虚》、《福虚》、《祸虚》、《龙虚》、《雷虚》、《道虚》,这"九虚"基本上就是谶纬之文的内容,也是王充批判最激烈的部分,而对于"三增",王充则相对客气一些,毕竟在他看来只是"增"而没有达到"虚"的地步。我们就以王充对"三增"的批判反观王充的真实观。《艺增》是批判经典即六艺中"增"的现象,《儒增》之"儒"并非指狭义的儒家,而是指章太炎先生所说的"达名为儒,谓术士也"的"儒"(章太炎《原儒》),所以《儒增》则是批评历代"术士"的书籍与言论中"增"的现象。《语增》是批判世间传语等语言运用中"增"的现象。

"增"即"益"也,指在事实上面有所增益也,如果增益甚者则为文学中之夸饰了。对《艺增》,王充是最为客气的,但也同样认为其中有很多是"增过其实"的现象。例如《诗经·云汉》中有"维周黎民,靡有孑遗"的诗句,王充说"夫旱甚,则有之矣;言无孑遗一人,增之也"。先秦时候孟子就说过"信斯言也,是周无遗民也。"故而孟子主张读诗当"以意逆志",乃可得之。在孟子那个时代就已经知道《诗经》这句话不是表面字句的意思了,而到了汉代王充还认为这句话是"增之也",可以想见王充的"真实"的含义所在。另外,《诗经·鹤鸣》中有"鹤鸣九皋,声闻于天"的诗句,王充在讨论这句话时也提出了批评,以为"其闻高远,可矣,言其'闻于天',增之也",他具体分析说:"夫鹤鸣云中,人闻声仰而视之,目见其形;耳目同力,耳闻其声,则目见其形矣。然则耳目所闻见,不过十里。使参天之鸣,人不能闻也。

何则?天之去人,以万数远,则目不能见,耳不能闻。......人无在天上者,何以知其闻于天上也?"故王充认为诗人欲以喻事,但已经是"增而甚之"也。在《语增》和《儒增》中,这样的批评也很多,例如在《儒增》中,他批判儒书中所说"董仲舒读《春秋》,专精一思,志不在他,三年不窥园菜",他说:"夫言不窥园菜,实也;言三年,增之也。仲舒虽精,亦时解休,解休之间,犹宜游于门庭之侧;则能至门庭,何嫌不窥园菜?闻用精者察物不见,存道以亡身;不闻不至门庭,坐思三年,不及窥园也。"他得出的结论是:"仲舒材力劣于圣,安能用精三年不休。"他在《语增》中批判一般的传言"秦始皇燔烧诗书,坑杀儒士"。王充以为"言烧燔诗书坑杀儒士,实也;言其欲灭诗书,故坑杀其人,非其诚,又增之也",又说"传增言坑杀儒士,欲绝诗书,又言尽坑之。此非其实而又增之也"。此类对"增"的批判在《三增》中比比皆是,大家可以自己去慢慢阅读参观。

而"华文"既指汉代的谶纬之文也指汉代的辞赋之文。辞赋之文辞藻华丽、技巧熟练,这既是今人所共知的事实,也是汉代人所共知的事实,而对于谶纬之文,其华丽的共相今人恐怕未必人所共知,但谶纬之文确实也是华丽之文。刘勰在比较经与纬时说"经正纬奇",而所谓的"奇"主要指的就是其辞藻华丽,这可在刘勰论"骚"时所言"酌奇而不失其贞,玩华而不坠其实"中得"奇"之意涵。而刘勰在总结谶纬之文对文章的作用时又说谶纬之文"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以为后之作者当"芟夷谲诡,采其雕蔚"而使谶纬之文的"华丽"得到合理的应用。从刘勰的这些论说可以看出,谶纬之文在古人眼中不仅是"谲诡虚妄"之文,亦然是"华丽奇伟"之文,故而王充所指称的"华文"当然包括谶纬之文在内。当然,需要指出的是,王充反"虚妄"一面也针对谶纬之文,只不过主要是在谶纬之文的内容层面,而"华丽"一面则主要是针对谶纬之文的形式层面而言。

对辞赋的辞藻华丽一面的批评前面讨论汉代赋论时已经多所论列,此处只是观察王充对其的态度。在王充看来,辞赋是"文丽而务巨,言眇而趋深,然而不能处定是非,辨然否之实,虽文如锦绣,深如河汉,民不觉是非之分,无益于弥为崇实之化",王充也持华丽辞赋无用于世的观点。在他看来,"铨轻重之言,立真伪之平"的"实诚之文"不必苟为"调文饰辞"而"为奇伟之观也",不需要以"调文饰辞"为能事,故而批评、反对世俗之爱华丽的倾向。但世俗之性往往就是"好奇怪之语,说虚妄之文",王充分析其原因说:"实事不能快意,而华虚惊耳动心也。是故才能之士,好谈论者,增益实事,为美盛之语;用笔墨者,造生空文,为虚妄之传。"对世俗的心理分析应该说是合理的,但是,以此来批评、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华文",特别是华文中的辞赋之文,恐怕也未必正确。与"虚"与"妄"在王充那里常常连用相似,"华"和"伪"两字在王充的论说中也常常连用。在王充看来,虚则妄,华则伪,故而虚妄、华伪在王充的字典里面基本上就是同义语。

虚则妄,华则伪,这二者在王充那里就是不实诚的表现。从王充论"增"的论说中可以看出,王充所谓的真实指的是眼睛看得见,耳朵听得见,如果超过耳目的范围,就是"增"了。从这个意义上反观王充的真实观,可见其真实观乃是极其狭隘的经验层面上的真实观。从王充对"增"的批评可以推出他对"虚"的批评当更加严厉,像"鹤鸣九皋,声闻于天"这类在今人看来很正常的表述,无非是用了夸张的手法而已,但王充就不理解,以为是"增",这使今人对王充也很不理解,正如徐复观先生所说:"在王充的生命中,完全缺乏艺术感、幽默感;不仅文献中凡稍带有艺术气氛的陈述,他都不能感受,有如《语增》、《儒增》、《艺增》诸篇中所争辩的问题,皆属于这一类。并且稍带偶然性的、幽默性的纪录,他也全不理解。

"在徐复观先生看来,王充不仅仅对稍带艺术性的话语不理解,就是对于一般情况的理解"他也不算高明",徐先生甚至用非常肯定的语气对王充下论断道:"可以断定他的理解能力是相当的低,而且持论则甚悍;并且他始终没有把握到学术上的重要问题。"对于徐复观先生的判断评价,我不想作个人评价,仅提供出来供各位参考。在我看来,凡是用了夸张,夸张到了眼睛看不见、耳朵听不见的程度就被王充认为是不真实的虚妄的东西,从这个意义上看,王充的真实观的价值确实不高。

按西方哲学的观点,王充的论说仅仅处于"意见"的层次,而离"真理"很远,所以这种经验主义的真实观只能在狭隘的经验范围内有其价值,局限于感性能力范围内,不能适用于更广泛的范围。这种真实观与先秦真实观比较,不是一种进步,而是倒退。当然,王充"实诚"、"真"的观念中的情感真实、真诚这一面的含义还是正确的,也是有其意义的。但是,这个层面的含义先秦人也已论说得很充分,例如《庄子》中就说过:"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真悲无声而哀,真怒未发而威,真亲未笑而和。真在内者,神动于外,是所以贵真也。"所以也不能说王充在此一层面上有独创性的贡献。

四、尚新的文章创新观

王充反对贵古贱今,反对模拟,主张创新,这也是被现当代人大力赞扬的一个方面。但在这个方面,我们也需要冷静观察,不能意气用事。

为了谈创新及其价值,王充把当时的读书人分为了四种--儒生、通人、文人、鸿儒并加以比较。什么是儒生呢?他说"能说一经者为儒生",在王充看来,儒生虽然"过俗人远也",但仅通一经而教授后生而已,甚至于有"不能说一经"的准儒生。所谓"通人"就是"博览古今者",具体博览到什么程度,王充说"通书千篇以上,万卷以下,弘畅雅闲,审定文读",虽然如此览见广博,却"不能掇以论说",仅仅"以教授为人师者"而已。是比儒生涉猎广泛一些的教书匠而已。在王充看来,通人"即徒诵读,读诗讽术",博览"虽千篇以上",但还是不能不落于"鹦鹉能言之类"的范围。至于"文人",虽然能够"采掇传书"而写出"上书奏记",但是也不能"眇思自出于胸中",亦然无思想上的独创性。"鸿儒"则是"兴论立说,结连篇章"者,是"能精思著文"之人。在他看来,"好学勤力,博闻强识"者世间多有,而"著书表文,论说古今"者却万不能一,同时,"鸿儒希有"而"文人比然"。通过这些对比,王充认为,鸿儒才是读书人的理想状态,是所谓"超而又超"、"奇而又奇"者也。

同类推荐
  • 听柏杨讲人生

    听柏杨讲人生

    人性是统一的,而人格则不然。有时圣人,有时禽兽;有时君子,有时小人。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心灵甘泉·自然与人生

    德富芦花以“美的农民”的身份,将自己的全部身心融入大自然中,践行着自己“自耕自食,晴耕雨读”的生活理念。其作品以独特的观点探讨社会与个人、自然与人类等主题,被定为近代日本国民实行“情感教育”的通读书目。读本书,你可以随着德富芦花的文笔,走近散发着泥土芳香的原野,白云缱绻的天空,长满花草的山岗,清澈见底的小溪。在以文字点染大自然的山野林木、霜晨月夜、倒影炊烟的同时,并不忘人生的现实一面。
  •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

    《村夫野话录》旨在让形形色色、光怪陆离,有着怎样闪光的头衔、动听的言辞、华丽的外衣都显示出本来面目。具体内容包括《更要提倡听真话》、《重举轻落官员笔》、《善事也要讲“成本”》、《活出味儿来》等。该书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散文:生活卷

    张中行思维方式很像一位道人,许多事都被他定位在广阔的文化背景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趣味里。他以平常心待事,又以学者的视角思索生活,让人在不急不躁、不冷不热中悟出许多道理,它让人清醒、让人回味,让人从世俗中猛然转向静谧、超然的境地。
热门推荐
  • 帝君霸爱:毒宠废材痞妃

    帝君霸爱:毒宠废材痞妃

    这位看官,请问什么是绝配?你白痴啊,当然是郎才配女貌,天才配天才啊!不!不!不!天才配天才算什么!天才配废物那才叫惊世绝配。他,帝国一字并肩王殿下,冷若冰霜,心狠手辣!最重要的是:女人勿近!她,尚书府嫡女,面目丑陋,精神力全无!外加一花痴女,人人来欺,经脉全堵的废物。金麟岂是池中物?遇风一朝便化龙!从此锋芒毕露,震世惊华!当一场意外,强者入住,双眸咋现。废物?哼!真是可笑!谁见过双系在身,灵武双修的废物!唯有他,独具慧眼“女人,嫁给我呗。”“哦?敢问殿下,嫁给你有啥好处?”“江山为聘,天下为嫁。若要在整个大陆肆意妄为。你,非我不嫁!”“美男在手,天下我有!好,成交!”
  • 错惹极道女

    错惹极道女

    【此文女强】这个世界,不是只是男人的天下了。正所谓巾帼不让须眉,不论是在商场,情场,还是工作……女人照样可以顶起一片天。而也正因为如此,现代的女流,比起只会遵守三从四德远古之人要活的更是精彩百倍。当然,偶尔也会累一点……所以,夜吧……专门排遣现代都市女郎寂寞的极夜场所便油然而生。不过别误会,男人们的夜总会那是用来花天酒地的。而夜吧,全然只为女士开放。清一色工作人员全是美男。可聊天,可带出场。可陪着客人娱乐……当然,前提是不卖身。不过,若是两厢情愿那就另当别论。夜吧之内,“五翼”为顶梁台柱。翼然,翼声,翼云,翼承,翼霖。五个男人,五种不同的类型,让若干女人疯狂,迷醉。尤其……是五翼之首,翼然!不管是情场还是任何一方面,凭着自身的魅力,翼然可以说是一向所向披靡的。不过……“凌总,那边两个男女好像是车抛锚了。”“车抛锚?那跟我们有什么关系,别忘了我们现在正在赶时间。走!”冰冰冷冷的声音,出自的赫然却是一身着黑色职业套装的年轻女郎之口。这是第一次,翼然尝到了拒绝的滋味。很新奇……于是,他记住了这个被称之为“凌总”的女人。“啊,不好意思。我不小心撞到人了,小姐,你没事吧?”露天广场之上,翼然低着头赶路不慎撞到了人。抬首,却见居然那位“凌总”,只是对方的眸瞳之中透露的,是全然的陌生!连句基本礼貌的“没事”都没回答的,那位“凌总”赏给了夜吧头牌翼然一记冰冷的视线便转身走人。这是第一次……红到发紫的头牌翼然尝到了被人忽视的滋味……对方居然全然不记得他!第三次相遇,没想到,却是在自己的地盘……夜吧。直觉的,翼然认为对方不应该是那种需要招别人排遣寂寞的人。可是对方出现在夜吧却是事实。出于好奇,更是出于被忽视的不甘。头牌翼然亲自“待见”了这位已经见过两次面的“凌总。”没有意外的,即使是第三次见面了,对方眼底露着的,除了陌生还是陌生!潇洒一笑,顶梁红牌诱惑启口:“不知小姐……”“你是牛郎吧?”冰冰凉凉的一句话,顶梁红牌是真的被噎到了。牛郎?虽然自己工作的兴致的确跟这两个字有点像,但……还真是第一次听别人这么“确切”的称呼自己的!脸上的笑容有些僵硬,顶梁红牌一时间也不知道该是应“是”还是“不是”。“翼然……”冰冷的轻吐顶梁红牌别在胸前的紫墨色特制身份牌,“凌总”直接说出自己的目的…或者该说是结论。“配合我演一场戏,酬劳……你说个数。”他说个数?黑色幽深的清瞳微闪,头牌顶梁柱翼然笑了。这个女人到底知不知道他现在的身价?说个数是吗?好,他倒想好好看看他说的那个数,这位冰山高傲的“凌总”能不能够承担的起!完结文:灵魂错位:女老总的弱受老公:我的群:107528062(加入的时候请写上“血儿”两个字)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微辣嫡妇

    微辣嫡妇

    (一)你若狠厉,我自无情!嫡母,欲毁之名声,送入寒门。她,紧要关头,以金簪刺喉,虎口脱险!嫡母如此狠心,她便下定决心,为自己寻一个未来!(二)你若无情,我便微辣又如何?被抬进平国公府冲喜,相公被预测寿夭?大婚当日,相公竟要求约法三章?原来只是个摆设!罢了,那就看她如何打理这平国公府后院一亩三分地吧!你既无情,莫怪我无义!(三)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什么时候开始,他开始要黏着她了…什么时候开始,她也离不开他了…原来,一切都在静悄悄地改变…
  •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飞往天堂里的千纸鹤

    女人伤心、流泪,但就是不回去,就是不回去。脾气是倔强了点,但是他没来接,自己回去多丢脸啊。快过年了,女人的母亲说,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除夕的,要不你就回去,要不你就离婚,还能怎么样?
  •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之四

    成语是语言中经过长期使用、锤炼而形成的固定短语,它是比词的含义更丰富而语法功能又相当于词的语言单位,而且富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简短精辟易记易用。并常常附带有感情色彩,包括贬义和褒义,当然,也有中性的。“影响中国学生的经典成语故事”汇集了众多的成语,详细地讲解了其释义及相关出处,使读者在增长知识的基础上、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 异世逆天

    异世逆天

    本文玄幻,慢热。女主冷情、嗜血、邪恶。简介随时修改:《悲伤版》犹记得男子凝满深情爱恋的双眸,字字句句仿若誓言:“天儿,凌霄爱你,下一世,天儿可否做凌霄一个人的天……”“可否做凌霄一个人的天……”“逆天,只要你不在恨我,让我留在你身边,哪怕你不愿再看枫灏一眼,我亦知足了……”“知足了……”“啊……啊……啊……啊……啊……”女子撕心裂肺的惨叫声径自回荡着……盘旋着……擎霸天看着那人痛不欲生的模样,心痛的难以形容,无力的跪在那片被鲜血染红的云上,整个人被悔恨淹没,他后悔了,后悔如此对她,后悔让她如此痛苦,后悔杀了那两个男人。他想靠近她,可是虚软的身体早已失去了行动的力量……他知道,他已经失去了接近她的勇气,甚至失去了看到她的资格。夜去晨至,日出日落,也不知过了几个日夜,那呆坐的女子,红发成雪,血泪满眶,蜡白的近乎透明的脸上,滴滴血红的眼泪滚落,阳光下,那血红的泪滴仿若耀眼的血红玛瑙,绝美而凄然……只见那女子摇晃的站起身,慢慢的走到那跪坐的男子面前,声音轻的彷如飘渺的风,“看到这样的我,你满意了?”“哈哈哈……”讽刺的笑声自女子口中溢出,带着诀别的凄凉,带着噬心碎魂的悲痛……“这个世界真是可笑,人永远被欲望主宰,得不到的永远是最好的,老天,既然你让我欠下这么多的情债,如果我死了,是否就可以还清了?”凌霄,你为我白发,此刻我还与你,你为我殒命,我已命尝;雪枫灏,你与我纠缠十世,就让我的死来做个了结吧……只希望下一世,你们不要再遇见我这般无心的人,永远不要再遇见我……心,好累,好累,此刻活着对逆天来说太沉重,太痛苦,不如归去……不如归去……那些爱着她的男人,那些给予她爱的亲人,那个可爱的小人儿……再也与她无关……白色的身形变得透明,乳白的浓雾,九色绚丽的光华,围绕着那满身悲凉的女子旋转着,仿佛有生命般,发出一声声悲鸣。随着时间流逝,那绚烂的光华淡了,浓密的雾气消散了,女子已随雾散魂归……男子平淡的看着那被浓雾笼罩的透明身影,他知道,她要去了,这里再也没有她所留恋的,这偌大的尘世再也留不住她……他好不甘心,为什么?他能够主宰世界,却不能让她心中有他,眼看着那人就要羽化而去,男子疯狂的怒吼着,“煜风,你以为死了就可以逃离吗?你做梦……你做梦……”
  • 借脸

    借脸

    以新鲜与现代的文笔,并能够真实地检视历史与现实,说人生现象和道理。曾颖的作品,回溯人生历程的坎坷与莫测,收录70篇作品,借生动有趣的故事,省察命运的遭际和悲喜。新浪博客点击700万以上,腾讯点击突破千万。百年百部微型小说经典:《借脸》所选作品,能充分体验到那份厚重,其中《诚实的代价》(或《一支烟的发家史》或《孔夫子千里走单骑》)是作家曾颖近年来微型小说的精品选集,也能体味到轻灵和快乐,内容涉及都市情感、婚恋爱情、官场浮沉、乡村民风,以及底层百姓的日常情态。,有多篇曾入选各类教材和选本。使人们在阅读中,作者个人博客为新浪、腾讯、网易、搜狐、天涯的知名博客
  •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读懂人生,活在当下

    真实地活在当下,欣然地享受当下,就要无忧亦无悔。无忧就是不要对未来的事作无谓的想象与担心,无悔就是不要对过去已发生的事作无谓的思索与计较。人能无忧无悔地活在当下,才能不被未来与过束缚,才能自由自在、快快乐乐地过一生。
  •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

    《东周列国志》从西周末年周宣王三十九年(公元前789年)写起,至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 )统一六国止,包括春秋、战国五百多年的历史.内容相当丰富复杂。其中叙写的事实,取材于《战国策 》、《左传》、《国语》、《史记》四部史书,基本人物、基本史实,只作了少量虚构,正如原书“序, ,中所说:“《东周列国》一书,稗官之近正者也。”它将分散的历史故事和人物传记按照时间顺序穿插 编排,成为一部完整的历史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