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35

第35章 王充及其有关"文"的思考 (1)

一、概说

关于王充,大家见到的对他的称赞之词已经很多,恐怕在大家的心中王充的地位早就很高了,但他是否真应该有这么高的地位,还是一个问题。

王充在汉代是一个激进的思想者,而且主要还是反传统的思想者,而20世纪以来思想界也流行反传统的激进思潮,所以王充在汉代思想史上的地位被现当代人推得很高,即使如钱穆先生这样温和的文化保守主义者和历史学者也受这一潮流的影响而对王充评价颇高。钱穆在谈到汉代思想时说:"两汉思想,董仲舒是正面,王充是反面,只此两人,已足代表。董仲舒上承邹衍,王充则下开魏晋。"钱穆先生认为王充是"魏晋新思想的陈涉吴广"。在钱穆先生这个论断中,说董仲舒是汉代的正面、汉代的主流,这是符合史实的,汉代的思想主流无非是经学和与经学相伴生的谶纬之学,而董仲舒的确是这两个方面的思想领袖,故而以董仲舒为汉代思想界正面最主要的代表是准确的。

在汉代,经学和与经学相伴生的谶纬之学是主流,那么生出反主流的思想也是符合逻辑的,同时也是历史的事实。这反经学、反谶纬之学的反主流思想的确是王充堪为代表,所以钱穆先生说王充是"魏晋新思想的陈涉吴广",不如说"王充是汉代思想界的陈涉吴广"更准确。至于王充对魏晋思想的影响,似乎并不如钱穆先生所说的那样直接和那样的大。如果王充果真对魏晋人的思想有那么大的影响,那么魏晋人的思想与文化中必然言必称王充与《论衡》,但我们在魏晋的思想与文化中并没有看见这一情况,相反,看见的是时人言必称老庄、周易。在黄晖先生的《论衡校释》一书的附编三"论衡旧评"中,大约就看见魏晋时期的葛洪的《抱朴子》里面对王充有相关的论说,这大约可以说明一些情况。也许可以说王充《论衡》影响了魏晋的谈说风气,但却不能说对魏晋思想本身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既然现当代对王充的赞扬之辞已经那么多了,大家也耳熟能详,所以这方面我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为了让大家对王充及其思想有一个全面的认知,所以我在此处主要介绍一下从古代到现当代对王充持批判甚至全面否定的这方面的评论。唐代刘知几《史通·序传》评价王充及其《论衡》时,认为《论衡·自纪》一篇"述其父祖不肖,为州闾所鄙,而己答以瞽顽舜神,鲧恶禹圣。夫自叙而言家世,固当以扬名显亲为主。苟无其人,阙之可也。至若盛矜于己,而厚辱其先,此何异证父攘羊,学子名母,必责以名教,实三千之罪人也"。清代浦起龙释曰:"王充丑诋所生,是出情理之外者。"《四库全书总目》认为"充书大旨,详在《自纪》一篇,盖内伤时命之坎坷,外疾世俗之虚伪,故发愤著书。

其言多激,《刺孟》、《问孔》二篇,至于奋其笔端,以与圣贤相轧,可谓矣!又露才扬己,好为物先,至于述其祖父顽很,以自表所长,傎亦甚焉!"虽有理解同情之言,但总体评价不高,而且对其思想与为人则有不少批评。对于王充的文辞,四库馆臣也认为其文"反复诘难,颇伤词费",故"儒者颇病其芜杂",然而却"终不能废也",原因在于人生在世,总需要谈说,谈说又需要谈助之言,而《论衡》之书恰为谈助之言,四库馆臣以为"谈助之言,可以了此书矣"是为"允愜"之论,故四库馆臣最后认为"此所以攻之者众,而好之者终不绝欤"。

在四库全书中,《论衡》之前有《御制读王充〈论衡〉》一文,为乾隆所写,乾隆在该文中叙述了自己阅读王充《论衡》的经历,在"其全书未之览也"偶尔随意翻阅的情况下,乾隆喜其"识博而言辩",以为王充《论衡》"颇具出俗之识",但当得其全卷而读之后,乾隆的态度却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颠覆了既往的阅读经验和认知,乃知"其背经离道,好奇立异之人"而已,并以为王充《论衡》的《刺孟》、《问孔》"与明末李贽之邪说何异",很不认同。

乾隆的阅读经验可能适用于很多人,未见《论衡》全书而偶读一两篇可能会拍案叫绝,但读其全书后则会对王充及其《论衡》有甚至于完全相反的认知,正如宋代陈振孙在《直斋书录解题》中所说,"蔡邕、王朗初传之时,以为不见异人,当见异书",然而"自今观之,亦未见其奇也"。明代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中也说:"王充氏《论衡》等八十四篇,其文猥冗尔沓,世所共轻。"他还分析《论衡》汉末骤然流行的原因说:"中郎以《论衡》为谈助,盖目为稗官野史之流;且此编骤出未行,而新奇可喜,故秘之帐中,如今人收录异书,文固非所论也。"这是古代世界对王充批评的一面,当然也有表扬的一面,但总体而言,表扬的数量要少于批评的数量,且表扬程度也不够高。

到了现当代,特别是1949年以后,王充的地位提升得特别高,原因很清楚,激进者总是对激进者评价最高,而王充是汉代的"激进者"或曰"愤青",当代激进者与一个远在汉代的激进者发生共鸣也在情理之中。激进思潮要批儒批孔,而古代世界批儒批孔最厉害的,汉代有王充,明代有李贽,当然会把王充和李贽的地位提得很高。但在海外却不然,徐复观《两汉思想史》中有《王充论考》一章,对王充的评价就非常低,认为王充个人的遭遇"对于他表现在《论衡》中的思想所发生的影响之大,在中国古今思想家中,实少见其比"。而这种影响,表现在《论衡》的内容方面,就是"论政的比例占得少",而"以他的遭遇为中心......对于当时的全般政治的根源问题,根本没有接触。"与此相反,"《论衡》中以极大的分量,从事于歌功颂德,这在古今值得称为思想家中,实系最突出的现象"。

对于王充《论衡》中的观点,徐复观先生以为"他以最大的自信力所开陈的意见,事实上许多直可称为乡曲之见"。而比徐复观先生早一辈的柳贻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论到汉代思想时,早就认为《论衡》"专事诋諆,仅足以供游谈之助",只是柳先生的意见未能动俗而已。20世纪90年代,邓红写了《王充新八论》一书,这是目前可以见到的对王充批判得最厉害的书。邓红认为,"为了当更大的官求得更大的荣华富贵甚至跻身中枢,他写下了歌颂吹捧朝廷的'颂汉'系列文章。而且这些颂汉文章分量庞大(占一部《论衡》的将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文重'而反复迂回、举证繁琐而详细,又直奔通过歌功颂德而求赏求进之主题,这样露骨地想通过歌颂当局来乞求荣华富贵的'知识分子',在一部中国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一部中国古代思想史中,再没有如此以为朝廷歌功颂德来求进求赏没有骨气的学者了"。当然,这种批评已经很尖刻了。

上面摆出了赞扬王充与尖锐批评王充两种意见,这是为了讨论的公平,供大家思考与王充有关的问题时候参考。我个人认为王充的《论衡》基本上都是在批判,但批判很激烈不代表他就能够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思想。根据我读王充《论衡》的经验,我觉得他基本上没有多少建设性的思想,而且他思想中现当代人评价很高的部分,表面看有道理,但一仔细探讨就似乎又没有多少道理了。我虽然不认同王充及其《论衡》价值甚低这个看法,但认同要纠正现当代对王充及其《论衡》给予那么高的评价的倾向。王充在思想层面上主要是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但又不是那种深刻的经验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思想。

二、尚用的文章功用观

对于文章,王充最基本的看法是要以"用"为标准,他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一章无补。"这是他回击别人对他"繁不省"的"文重"的批评与攻击而说的。这是我们必须要知道的语境,而不能抽象地阅读这句话。王充接着说:"如皆为用,则多者为上,少者为下。累积千金,比于一百,孰为富者?盖文多胜寡,财富愈贫。世无一卷,吾有百篇;人无一字,吾有万言;孰者为贤?"他以既多又有用自夸自矜,但他以为的有用只是他自己一厢情愿的自我认知而已,至于别人是否认为有用,好像不在他的考虑之列。文章具体有什么用呢?王充以为文章"岂徒调墨弄笔,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力自禁裁",所以他认为"文人之笔,劝善惩恶也"。文章"劝善惩恶"以用于世当然没有什么问题,但关键是所说的"善"与"恶"是否具有普适性,如果不具有普适性,那么可能的情况就是你认为"善"的而举世却以为"恶",你认为"恶"的而举世以为"善"。这个层面的问题在这里无法深入探讨,只能点到为止。

但我们不得不更加注意的是,在王充的文章"用世"里面,除了劝善惩恶这种一般性的论述以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功能就是文章要"颂圣",这是王充很强调的一个文章用世的功能。王充认为做文人有个基本的职责,那就是颂,而且是颂当代,不是颂古人。他说:"古之帝王建鸿德者,须鸿笔之臣。褒颂记载,鸿德乃彰。万世乃闻。"在他看来,古时历代有"颂":"虞氏天下太平,夔歌舜德。宣王惠周,《诗》颂其行。召伯述职,周德棠树。是故《周颂》三十一,《殷颂》五,《鲁颂》四,凡颂四十篇,诗人所以嘉上也。

"故而他以历代有颂来责怪汉代文人无"颂",所谓"国德溢炽,莫有宣褒,使圣国大汉有庸庸之名,咎在俗儒不实论也","俗儒好长古而短今,言瑞则渥前而薄后。......汉有实事,儒者不称;古有虚美,诚心然之。信久远之伪,忽近今之实"。在大家都不颂汉的情况下,他以为只有他在颂,王充说:"《宣汉》之篇,论汉已有圣帝,治已太平。《恢国》之篇,极论汉德非常,实然乃在百代之上。"《宣汉》与《恢国》均是《论衡》中的篇目,虽然王充说自己已经论证并颂了大汉,但当时之儒者却谓"汉无圣帝,治化未太平"而不去颂汉。王充对此痛心疾首,在王充看来,"臣子当颂"、"表德颂功,宜褒主上"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在文为世用的论说中,王充特别重视"造论著说之文"的社会功能。对于"文",王充提出了"五文"之说:"文人宜遵五经六艺为文,诸子传书为文,造论著说为文,上书奏记为文,文德之操为文。立五文在世,皆当贤也。"在这"五文"之中,他认为"造论著说之文,尤宜劳焉"。为什么"造论著说之文,尤宜劳焉"呢?这又回到"颂"的功能上去了。他说"造论著说之文"是"发胸中之思,论世俗之事,非徒讽古经,续故文也","论发胸臆,文成手中,非说经艺之人所能为也"。这些说法表面看都不错,但实际上是在贬低"遵五经六艺为文"与"诸子传书为文"这些"文"的功能,故而他接着就具体批评了周秦诸子的"不颂":"周秦之际,诸子并作,皆论他事,不颂主上,无益于国,无补于化。"说到在这里,他笔锋一转,反过来高度赞扬"造论著说之文"。王充写道:"造论之人,颂上恢国,国业传在千载,主德参贰日月,非适诸子书传所能并也。"虽然表面上王充确实说过贤圣之兴文是"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作有益于化,化有补于正"这类话,但一具体探讨,这"有益于化"、"有补于正"最后都回到"颂上"、"颂汉"去了。

在历史上,公开主张"颂上"而又如此不加遮掩的言论可谓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再也找不到像王充这样主张颂扬当代与主上的了。诚然,"颂上"、"颂今"并不是王充讲的文章用世的"用"的全部,但这确实是他"文章用世"思想中的主要部分。

同类推荐
  •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一个人的义无反顾

    豆瓣最热门的情感美文集,艾明雅、毛路、陈亚豪、小岩井……十余位豆瓣红人用他们或温情、或犀利的文字带你穿透爱情的迷茫,得到自我救赎。本书是一部关于爱情的随笔集。全书围绕五个主题:初恋、单恋、虐恋、暗恋、苦恋,由24个故事组成。 有时候,爱不过是一场华丽的想象;有时候,那些突然之前发生的事,却能让你铭记一生;有时候,付出所有也换不来美好的结局;有时候,轰轰烈烈过后却没有在一起……有人说最好的爱情是一个人的事,一个人的义无反顾,一个人的冷暖自知,一个人的天荒地老……但是,亲爱的,请相信一定有人敬慕你的勇敢!
  •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思想者的盛宴:聆听大师内心深处的声音

    无论生活曾经给予了我们什么,还是生活曾经使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都应以博大的胸怀和豁达的心灵,去容纳和洞察所有的痛苦和欢乐。一个活着的人,有思想才有意思。有思想,并非是要我们一定成为思想家或哲学家,而是要我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一些自己独特的看法,有一些对生命的感悟。每天给自己十分钟的时间静静品尝,梳理自己的思想,走好铺在脚下的每一个日子。
  •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特务实录

    “中统”,是国民党的主要特务机构之一。本书系统讲述中统组织的历史沿革、遍布全国的情报网,介绍其核心人物,描述它对民主运动的残酷镇压,对中共组织的破坏、渗透活动。揭露其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本质。采用全新的历史叙述风格。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文摘小说精品:家庭卷

    本书收录了一些文摘小说中的精品故事。街灯完全憔悴了,行人在绿光里忙着,倦怠着归去,远近的车声为着夜而困疲。冬天驱逐叫花子们,冬天给穷人们以饥寒交迫。现在街灯它不快乐,寒冷着把行人送尽了!可是大名并不归来。
热门推荐
  •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懒女孩的美体圣经

    世界上没有丑女孩,只有懒女孩。女孩个个都爱美,却苦于拼命节食,大量运动,想要轻而易举地变得美丽、苗条、优雅、性感、仪态万方,而且富于魅力……懒女孩的春天来了,原来美体可以这样简单,实现美丽梦想如此轻松。
  • 格拉长大

    格拉长大

    羊圈里有一个来历不明的女人!这个消息像一道闪电,照亮了死气沉沉的村落。人们迅速聚集到羊圈,那个女人还在羊皮下甜甜地睡着。她的脸很脏,不,不对,不是真正让人厌恶的脏,而像戏中人往脸上画的油彩。黑的油彩,灰的油彩。那是一个雪后的早晨,这个来历不明的女人在干草堆里,在温暖的羊膻味中香甜地睡着,开降神灵般的安详。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重生田园之农医商女

    重生田园之农医商女

    【种田】前世,为助心爱之人登上皇位,生性凉薄的她泯灭天良,六亲不认,坏事做尽,怎知,她倾尽一生,换来的却是心爱男人的薄情寡义,他纳她同父异母的妹妹为妃,也要了她命。再睁眼,她重生到了刚穿越的那一年。那年她的这具身体只有还小,家里虽然穷的只有一亩三分地,吃了上顿没下顿,家徒四壁,但至少疼爱她的爹娘尚在,哥哥没上战场,姐姐没有死,妹妹没有疯,弟弟尚未出世,脚自然也没有瘸。前世,做了太多坏事,所以这世,她是来还债的。种番薯,高价卖米;卖饮料,改良蔬菜,攻占饮食业;开商铺,卖衣物,占据服装业;救皇妃,逮姐夫,提升武艺;拥有良田万亩,通天医术,万贯家财。这辈子,她只想保护家人,带他们过上好日子,为他们挡去所有灾难,谁曾想,在她面对爱情凉薄如水时,那个前世为她付出一切,最终还为她而死的男人,会再次出现在她的面前…
  • 荧河踏浪

    荧河踏浪

    本书收录了作者21篇新闻作品。其中1-8篇是作者在黄石人民广播电台实习期间采写的部分新闻稿件,除了在电台播发外,还被《黄石日报》刊发。9-21篇是我到湖北电视台工作后留存的部分稿件。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大女人的小男友(全本)

    大女人的小男友(全本)

    她,顾依人,是一个大学英语老师。她,养了一条叫“桃花”的狗,还养了一只叫“招男”的乌龟。她一直期待着能遇到一个合适的男人在三十岁之前嫁出去。可是却在二十八岁生日那天与一个比她小七岁的男生产生了孽缘。而这个男生,居然还是她的学生!小她七岁的男孩子在一家杂志社做平面模特,他帅气的外表惹来许多女孩子的倾慕。可是他和顾依人却对彼此产生了好感。就在顾依人纠结自己和这个小弟弟之间有没有可能的时候,她又意外的在学校的招聘会上看到了学生时代暗恋过的那个男人,他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家跨国企业的精英!面对李民佑的海归求爱,顾依人重拾了逃避八年的旧事温情,可是她的心却有一丝难以言语的抗拒。打破了她八年平静生活的戴天珂,是否又已经闯入了她的心扉?成为了那个让她难以割舍的男人?抉择,从这一刻开始;也注定,会有人受伤。数着街边的路灯,听着老伯讲述的感人故事,顾依人终于做出了决定,可偏偏就在她下定决心的时候,意外发生了……模特小生PK学长小开,到底谁输谁赢?请看正文!【璎的其他作品】:《迷情王妃(全本)》http://m.pgsk.com/a/86103/《要定你:妖皇的心宠》http://m.pgsk.com/a/94755/PS:本书已与红袖正式签约,请不要随意转载或抄袭,经发现必究!
  • 生意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生意经大全集(超值金版)

    多少生意人在追问:同样是做生意,为什么有人挣钱,有人却赔钱?商界成功的秘诀在哪里?事实上,当代商人企盼的秘诀并非遥不可及,它就掌握在商人自己手里。从古至今,成功的生意人无不具有自己长期奉行的商经,他们有相同之处,也有独到之处。正是这种商经,造就了他们不同寻常的大手笔,成就了他们伟大的事业。在今天-经商成功与否,不只取决于一个人的智商,还直接受制于他的情商、财商。只有过硬的综合能力和经验,才能笑傲商场,立于不败之地。想早日敲开财富之门,早日实现财富自由,并非难事,前提是你得准确把握住做生意的关节点,获悉睿智的经商之道。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残刀斩天

    残刀斩天

    一刀起,万念俱幻,梦魇载青衫,飒沓如流星。武子风,命途多舛,却为心中的一份执念,一步步走上修炼的巅峰,当他把刀架在魔族的脖颈上时,原本的幻想却支离破碎,原来一切全都错了,真正的敌人还在肆虐,还在吞噬着世间的希望,而他又将怎样去挽救,抬头仰望,那一望无垠的天空,或许就是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