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28

第28章 辞赋问题及其争论 (1)

辞赋问题与屈原问题有近似性,因为辞赋的祖宗是楚文化,而屈原又是楚文化的代表。赋虽然是汉代士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但由于它与楚文化这种关系的密切性,也就自动进入了被争论的对象之列。汉代很多人都谈到这个问题,总之,崇赋与贬赋是其基本内容。

一、司马相如论辞赋

司马相如论赋的材料来源于《西京杂记》中的记载,在正统的史书里没有见到司马相如论赋的有关材料。《西京杂记》带有笔记体小说的特征,记载了汉代的不少逸闻趣事,作者也不确定,有人认为是西晋葛洪所作,又有人说是汉代刘歆写的。因此,《西京杂记》不能作为严格的史学材料来使用。虽然不能严格地确定这材料是司马相如所言,但还是可以聊备一说。在《西京杂记》卷二"答盛览问作赋"中,司马相如提出了"赋迹赋心说"。

《西京杂记》卷二中,司马相如说:"合纂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这就是所谓的赋迹说。这段话里面我们首先需要搞清楚"纂"和"组"的意思,《说文解字》中说:"纂,似组而赤。"段玉裁注云:"组之色不同,似组而赤者则谓之纂。"《说文解字》中又说:"组,绶属。"《礼记·玉藻》中说:"天子佩白玉而玄组绶,公侯佩山玄玉而朱组绶。""组"就是古时人身上的绶带,而这些绶带往往是用丝做成的,所以也就是丝带了。无论"纂"还是"组"都是人身上的装饰品或者装饰品的部件,那么"纂组"也就是用文饰的东西来构成赋的"文"的部分。然而,"锦绣"又是赋的"质"的部分,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看出,司马相如所谓的赋的"文"与"质"基本上没有内容层面的东西,只是形式层面的东西。故而所谓"赋迹"也就是赋的形式迹象层面的东西而已。也就是说,"赋迹"即是赋之形迹,这个外在层面对辞赋而言,显然就是花团锦簇,就是华丽的辞藻。所谓"一经一纬",大约也就是这"文"与"质"反复交错铺列的意思。除了"一经一纬",还有所谓的"一宫一商",这指的是赋除了视觉形式上的华美,还有音韵的铿锵,还有听觉形式上的美感。

除了"赋迹"层面的东西,赋还有"赋心"。在《西京杂记》卷二中,司马相如也谈到了赋心。他以为"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揽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这不是赋体之心,而是赋家之心,是创作者的问题。他认为赋的创作者应达到"苞括宇宙,总揽人物"的宏阔心胸,这确实是汉大赋创作的主要特色,赋家上天入地,铺排天地万物,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以"体"天地万物,使整个宇宙之物皆备于我之胸中。这实际上说的就是赋家高超的艺术能力,所以"赋家之心"就是赋家创作的能力,这个能力的核心就是高超的想象力,而司马相如认为这种能力是无法遗传的,所以最后他说"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这也就是说,"赋家之心"即是"天才之心",是天赋的能力。

从司马相如论赋似乎看不出他到底是崇赋还是贬赋,但是从文字内容上我们可以推出他应该是持肯定的态度。无论这段材料是否真是司马相如的话,但这段材料的确揭示出了汉代辞赋的基本特点。汉代辞赋的这个特点,有人喜欢,有人贬斥。在司马相如之后,汉代还有若干人也是持肯定的态度,但我们更要看到,在汉代,贬赋的潮流与声势似乎更大,而贬赋贬得最厉害的就是扬雄。

二、扬雄论辞赋

扬雄对赋的态度分前后两期。早年,他自己就是热衷大赋的作家,对前辈赋家如司马相如等更是推崇备至,并"常拟之以为式":"先是时,蜀有司马相如,作赋甚宏丽温雅。雄心壮之,每作赋,常拟之以为式。"既然"常拟之以为式",当然也就可以理解为他早年特别崇赋,对司马相如的态度基本上就等于对赋的态度。《西京杂记》卷三记载说:"司马长卿赋,时人皆称其典而丽,虽诗人之作不能加也。扬子云曰:'长卿赋不似从人间来,其神化所至邪!'子云学相如为赋而弗逮,故雅服焉。"这也大约可以作为一个佐证材料,即在扬雄心中,司马相如不仅仅是一个老乡,更是一个"赋神"或者"赋仙"。

壮年以后,扬雄对赋的态度开始了转变,这在赋学历史上称之为"壮而悔赋"。扬雄说:"赋者,将以风也,必推类而言,极丽靡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前面的话是针对赋的特征而言,后面是针对赋的批评,认为赋应该达到"讽谏"这个目的,但现在的赋却"极丽靡之辞,闳侈钜衍,竞于使人不能加也",从而让人流连于华丽的形式,不能达到讽谏的目的。对于"既乃归之于正,然览者已过矣",他举武帝览赋为例,说:"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云之志。"司马相如写赋劝皇帝不要信神仙,但又用铺排神仙境界的方式去劝谏皇帝,等到最后,在赋的尾巴上才去告诫皇上不要相信以上神仙境界的描写,这赋的讽谏的尾巴就是所谓的"归之于正"了,但是因为览者还沉浸在前面描写的神仙境界中,由于惯性,必然会一跃而过,从而导致"览者已过"的结果。通过这个例子,扬雄得出结论说:"繇是言之,赋劝而不止,明矣。"这句话里的"劝"是鼓励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赋达不到讽谏的目的,本来是劝皇帝不要信神仙,最后却鼓励皇上信神仙。

因为赋达不到讽谏的目的,在《法言》中他也有赋"欲讽反劝"的说法:"或曰:赋可以讽乎?曰:讽乎!讽则已;不已,吾恐不免于劝也。"故而扬雄以为赋家"颇似俳优淳于髡、优孟之徒",是供人玩弄取笑的对象而已,得不到认真的对待。最后,他说赋"非法度所存,贤人君子诗赋之正也。于是辍不复为"。"辍不复为"就是扬雄从早年崇赋到壮年悔赋的心理巨变,如果把他早年与壮年评价司马相如的言论加以对比,更可以看出这一心理转变的历程。

前面已经说过他早年以司马相如为"赋神"、"赋仙",崇拜万分,但在壮年以后,他以为"文丽用寡,长卿也","如也过以虚","过虚者华无根",多是批评否定之词。在《法言》中,扬雄对作赋之事进行了总结,认为作赋不过是"雕虫篆刻"、"壮夫不为"之事而已,为则玩物丧志。可以看出,壮年的扬雄在对赋的态度上确乎有了很大转变。但总结扬雄从早年到壮年关于赋的论说,却又出现一个奇怪的现象。正如罗根泽先生所说:"因此批评辞赋者,有的站在北方的'尚用'的立场,有的站在南方的'爱美'的立场。这种矛盾现象,竟会显现于西汉殿军之扬雄的一人意识。"这种现象其实不仅仅体现在扬雄一人之身,汉代不少知识分子身上均有这种矛盾现象。

扬雄从早年崇赋到后来悔赋当然是有原因的,这转变的原因从大的方面讲有两个。第一,到壮年以后,扬雄思想更多转到纯儒家的思想,以思想家的扬雄否定辞赋家的扬雄。史书中谓:"雄少而好学,不为章句,训诂通而已。......自有大度,非圣哲之书不好也,非其意,虽富贵不事也。"好圣哲之书是他的个性与选择,只是在早年没有把圣哲之思想更多地用于辞赋而已,但这却为其辞赋思想在壮年的转变提供了坚强的基础。扬雄在《法言》中反复强调了"原道、征圣、宗经"这个儒家最根本的原则:"舍舟航而济乎渎者,末矣;舍五经而济乎道者,末矣。......委大圣而好乎诸子者,恶睹其识道也。"他以为五经就是道的化身与体现,故而一切以经为标准才能通向道。他又说:"好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万物纷错,则悬诸天;众言淆乱,则折诸圣。或曰:恶睹乎圣而折诸?曰:在则人,亡则书,其统一也。

同类推荐
  •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汉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

    本书主要探讨汉晋时期思想学术领域庄学全面复兴的背景下,文学中的《庄子》接受状况。回答了以下问题:汉魏之际庄学复兴有何表现?复兴的原因是什么?汉晋文学以怎样的方式接受《庄子》?汉晋各时期的《庄子》接受有何特点?汉晋文学主要接受了《庄子》的哪些方面?有何表现?《庄子》强烈的生命精神及由此生发的诗性精神是汉晋士人和文学对其进行选择接受时的一个主要兴奋点。本书以此为中心,对汉晋文学与《庄子》在生命意识、理想人生境界的建构及叙述方式上的深层联系进行了专题研究。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真情处处(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

    《宋代晚唐体诗歌研究》共分六章: 第一章重在考证“晚唐”、“晚唐体”两个术语在宋代的出现时间及其文化背景,第二章的研究对象是宋初晚唐体。第三章谈及的是北宋真宗以后至南宋光宗以前的这段时间,第四章是对永嘉四灵的研究。第五章谈的是南宋后期的晚唐体创作及相关问题。第六章是对宋代晚唐体诗歌特色的总结。宋代晚唐体诗人作诗态度近乎狂热,他们重五律、轻古体,偏好于描写秋季暮夜的山水竹石,喜好白描为诗,重中间二联,诗歌呈现出清新平淡的美学特点。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热门推荐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撕天

    撕天

    神通与法宝的碰撞,各种世所罕见的天才汇集。神族,天魔族,远古大能,共同在荒古大世界上演一场波澜壮阔的争战史诗。一个充满热血激情的爽文,希望大家会喜欢!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无上神兵

    无上神兵

    以无上之神兵,斩世间一切仇敌、一切尘缘、一切因果、一切是非……方可成就无上煌煌威名!!!无上神兵,讲述一个不朽的东方仙魔神怪故事,人界、魔界、天界、冥界,法宗、兵宗、符宗、丹宗、器宗、阵宗、佛宗、儒宗样样神通!
  • 毒后逆天:庶女王妃

    毒后逆天:庶女王妃

    前世被打入冷宫,成为血淋淋的人彘,狼心狗肺的嫡母、嫡姐栽赃嫁祸,她死而不甘!重生在十二岁,慕容云岚誓要以牙还牙,此生不再与人为善,看一个小小庶女涅槃,成为逆天毒后。
  •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耕堂劫后十种:秀露集

    本书是作者的杂文作品集。一、戏的梦二、书的梦三、画的梦四、石子——病期琐事五、乡里旧闻等
  • 日子里的中国

    日子里的中国

    本书是袁岳协同他零点的同事,以及众多社会学专家、资深媒体人、企业家和普通民众,从零点公司积累20年的调查中精选出了最具代表性的数据,结合我们这20年社会发展与个人生活变迁的种种趣事、热点、辛酸,梳理清楚了这段人们无暇思想的时光。本书对影响中国人生活质量的现存的许多突出问题进行了分析,就其解决前景作了预判。全书围绕着“上紧发条的中国人”“向上奋斗的中国人”“等不及的中国人”“拆除藩篱的中国人”,还有“不离方圆的中国人”“‘花’儿怒放的中国人”“被网住的中国人”等话题,用翔实的数据、精辟的分析、生动的文字,勾勒了一串今日中国背后的足迹,这是一份既闪现着理性的光辉,又有着真实生动的触感的珍贵记录。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