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12

第12章 先秦儒家对"文"的思考 (3)

虽然季札已经早于孔子说出了大体上和孔子同样语词的话,但是后世流行的却不是季札说什么什么,而是流行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句话,这与孔子开私学之端,以诗教平民子弟,从而成为万世师表的影响力密切相关,因为儒家有这个强大的教化传统,才使得儒家的开创者孔子关于中和的思想最深入人心、最为重要,从而使先于他的季札并没有被人广泛记住,只是记住了孔子所说的那些话语。儒家这个教化传统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对保留先秦的众多典籍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秦代焚书坑儒后,保存最完好的是《诗经》,目前,《诗经》也是错误率最低的,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正在于儒家的这个强大的教化传统。教化传统中的一个技术性的功夫就是"背诵",然而《诗经》是韵文,最好背诵,故而《汉书》中感叹三百五篇"遭秦而全者,以其讽诵,不独在竹帛故也"。读书人把《诗经》背诵在脑袋里,而儒家教化传统又教出了那么多的学生,除非把每个读书人脑袋砍掉,否则《诗经》就不会亡。从某种意义上说,先秦的很多典籍就是靠儒家知识分子保留下来的,并且是抛头颅洒热血保留下来的。

2.孔子的中和文化观与诗学观

下面我们来看孔子自己对中和的看法。孔子自己对中和的见解主要体现在这样四个层面。

第一个是方法论。"持守中道"是儒家一个根本的方法论。什么叫"中道"?这就是孔子所讲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我们一般简称为"执两用中"。这是第一个,是方法论。

第二个是人格上。孔子谈中和,第一个方面是从方法论来谈,执守中道,不走极端。如果走极端,孔子认为就不好。最不好的是什么呢?在孔子看来,最不好的是反中庸,"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这是孔子在人格上对中和的看法。

如果在方法和人格上你不能做到中庸,那么次一点的选择是什么呢?孔子认为是"狂狷"。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所谓"中行"就是依中道而行,依中庸的准则而行,如果我不能找到这样的人去与他们交往。那么次一点的选择就是选择"狂狷"之人与他们交往,但为什么次一点的就选择"狂狷"呢?孔子继续说:"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在孔子看来,可以不得已而"狂狷",也可以在没有"中行"之人的情况下与"狂狷"为友,但人的理想并不是"狂狷",而是"中行"的君子,中行是最好的。如果实在不得中行,那么就狂狷独行,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后汉书》里面有一个"独行传",这里面的人普遍不能中行,只能"独行",用我们今天的话来说,就叫特立独行,都是一些狂狷之士。当然,后汉的狂狷独行之人还不是普遍现象。

从时代上面来看,哪个时代最为狂狷?当然是魏晋南北朝,当然还可以说中晚明时代。魏晋南北朝时代与很多时代比较而言,确乎是很狂狷,但是魏晋南北朝时代的人是不是生下来就想狂和狷呢?这些人绝对不是生下来就想狂狷,他们最初的人生理想可能也是做一个中行的君子,但是,时代的混乱让人们无法去这样做。《晋书》里面有这些人的传记,他们没有生下来就想去狂狷的,是没有办法才去狂狷,他们本来的理想不是这样的。所以,我们对魏晋南北朝这个时代的界定,看它到底是什么阶段,最好还是不要用西方的标准与方法来界定。用西方的标准与方法来界定,有学者就把这个时代界定为"人的自觉"的时代了。而据我个人的观察与思考,用孔子的"中行"与"狂狷"的分类思想来分可能更合适,也就是说,我个人认为这个时代定位为狂狷时代可能更准确。但要注意,狂狷时代并不是最坏的时代,更不是小人的时代,它只是和中行的理想比起来,要逊色一些而已,这是政治、社会理想的问题了。

第三个就是在诗的层面谈"中和"的问题。这个方面,孔子主要也就是下面这几句话,一个是"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第二个是"《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前面"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意思很清楚,"中和"的诗学非常明显,不必再费唇舌。但什么叫"无邪"呢?何晏《论语集解》中引包咸的说法是"归于正",邪就是不正,无邪就是归于正,归于中正。在这里面,"思"字有两解。一种解释是,"思"字是一个语气词,就是虚词,没有实际含义,"诗三百,一言以蔽之,归于中正",这样"思"就不解释了,就是一个语词。另外一个解释是,思是情思,"思"就解释为实词了,"思无邪"就是"情思无邪"的意思。这两种解释其实都可以。关键是孔子肯定、重申了"中和"的诗学标准之后,以此作为准则,反过来对不中正的诗歌所进行的批评。

第四个方面当然就是孔子以中和为标准对诗的批评。这其实主要就是对郑声的批评。孔子说:"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这个地方要注意的一个问题是,这个评价是从音乐的标准来进行批评的,不是从诗的文辞角度来进行批评的,过去很多人不注意这个问题,以至于专从文辞的角度去找"淫"的成分。所谓"郑声淫"是从音乐的角度出发来看,认为它不符合"雅乐"的中正平和的标准与风度,"淫"的标准是从音乐的标准来观察的。什么叫淫?有些人甚至于以为,"郑声淫"就是郑声淫荡,其实并不是这个意思,"淫"就是过分的意思。那么,过分是什么意思?就是不中,不中则过。只有"中正"了就不会过。过分就是不能中正平和,这是从音乐的角度来批评。所以,孔子反过来用这个标准批评诗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既然"诗三百,一言以蔽之"都是"无邪"的,为什么你又说"郑声淫"呢?朱熹在《朱子语类》中也提出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确实不好解释。朱熹说:"非言作诗之人'思无邪'也。盖谓三百篇之诗,所美者皆可以为法,而所刺者皆可以为戒,读之者'思无邪'耳。作之者非一人,安能'思无邪'乎?只是要正人心。"又云:"'思无邪',乃是要使读诗人'思无邪'耳。读三百篇诗,善为可法,恶为可戒,故使人'思无邪'也。若以为作诗者'思无邪',则桑中溱洧之诗,果无邪耶?......如桑中溱洧之类,皆是淫奔之人所作,非诗人作此以讥刺其人也。圣人存之,以见风俗如此不好。至于做出此诗来,使读者有所愧耻而以为戒耳。"关于这个方面解释的争议还颇大,大家可以再作进一步的研究。这个所谓的淫还是不淫,主要还是与中国古代的雅乐传统相比较而言的。雅者,正也,中国传统时代很强调音乐的雅正传统,但是再强调也还是逐步在改变或者在丢失。这种逐步丢失,主要缘于北方胡音的南浸南传,这种现象叫做"胡化"。

"胡化"这种称呼按照现代学术要求的"政治正确"的规则而言是不恰当的,但是中国历史上的这种称呼又确乎存在,所以此处使用这个词汇只是尊重历史的习惯而已,并无他意。胡化是北方少数民族胡人南下所形成的,而华夏正声的中心一步一步地在南移。如果去找华夏正声的话,严格意义上说,往往是越往南可能越具有华夏正声的味道,闽南语与粤语的歌声里面可能保留了更多"雅乐"的传统成分。中国历史上确乎是有所谓"衣冠南渡"的事实,衣冠既然南渡,中原正声也就南移,这是理所当然的逻辑。现在的粤语里面,在词汇、语法等方面,保留古代汉语的成分更多。这个雅的传统还体现在后世对词与古文的要求等方面,姜夔论词就提出了所谓"清空雅正"的观点,还有清代的桐城派提出古文要"雅洁",词要雅正,文要雅洁,诗要符合中正平和的标准,这样才能成为所谓的正经。《诗经》里面有哪两类是诗之正经?《诗》之周南、召南。"周南、召南,文王之化。"这是在周公和召公的封地所产生的诗歌,是文王之化的结果。

以上是孔子关于"中和"的一个基本看法。孔子这些话并不复杂,从严格意义上说,是孔子把前人的思想进行了一个综合,并没有提出超越前人的看法。这也符合孔子自己说的"述而不作"。但却刚好是孔子说的这些话影响力最大,原因我在前面已经作了一些解释,儒家的教化传统使天下读书人无不是孔子的"学生"或者"学生的学生"以至于无穷的"学生的学生"下去,学生阐扬万世之师的思想当然使孔子的说法为世人所尽知,故而使孔子关于诗的论述,成了中国诗坛最主流的看法,以至于对诗歌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兴观群怨说

孔子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这个说法也仍然是关于诗的看法,但这与中和的问题还是有区别的,所以我们把它单列出来讲解。

1.诗可以兴

先解释什么是"兴"。这个字在这里读第几声?大家知道"比兴"的兴是读第四声,所以大家要记住这里的"兴"是读第一声,这两个音不能读成一样。关于这个"兴"字的解释,朱熹解释为"感发志意"。这个解释当然是正确的,但是朱熹的这个解释也是比较简单的,不能够对"诗可以兴"的含义作出完整的理解。那么,到底什么是"兴"呢?在诗歌产生之前有没有什么东西可以使人"兴"呢?有。那么就要追溯"兴"的源头了,兴的源头是宗教,是原始时代的一种宗教活动。这种宗教活动是干什么的呢?它使人和神通,人与天通,在这种活动之中,一个世俗性的人完成了向宗教性的人的过渡,从而超越了现实。这个方面的研究我就不跟大家一一讲了,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赵沛霖先生写的《兴的源起》这本书。"兴"这个字就能够写出一本书,所以不得不说中国汉字的每个字都是一部文化史。到孔子这个时期,孔子说"诗可以兴",兴与诗关联在一起。

孔子所说的"兴"显然不是一种宗教活动了,"兴"脱去了宗教的外衣,但是保留了宗教的超越意识,这种超越意识就是诗使人超越现实世界从而提升自己,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审美活动而不是宗教活动了。宗教活动能够提升人,也能够让人超越现实,但是它的手段是以宗教的方式,到了审美活动中,诗之"兴"也仍然是使人们从日常意识、现实世界超越。这就是西方美学所认为的"日常思维的垂直中断",但这是一种审美的超越。朱熹说"兴"是"感发志意",这种感发志意就是一种超越活动。关于"兴"的超越功能这个方面,明末清初王夫之有一篇文章做过很好的阐发。这篇文章是《俟解》,其中云:"能兴即谓之豪杰。兴者,性之生乎气者也。拖沓委顺当世之然而然,不然而不然,终日劳而不能度越于禄位田宅妻子之中,数米计薪,日以挫其志气,仰视天而不知其高,俯视地而不知其厚,虽觉如梦,虽视如盲,虽勤动其四体而心不灵,惟不兴故也。圣人以诗教以荡涤其浊心,震其暮气,纳之于豪杰而后期之以圣贤,以救人道于乱世之大权也。

同类推荐
  •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古文观止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中国有着历史悠久的散文传统,从先秦至明清名家辈出、佳作如林,各种文章选本可谓汗牛充栋。在众多的散文选本中,《古文观止》堪称其中最有影响的一部。此书上起周代,下至明末,囊括了名家名作及多种体裁、多种风格的文章,故三百多年来一直是一部适合初学散文者诵读的启蒙课本。为了帮助广大青少年读者阅读、理解《古文观止》,本书将原文、注释、白话翻译融为一体,更增加了“鉴赏”,对每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思想内容、写作特点进行分析,让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和艺术情韵。
  •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才下眉头 却上心头

    与众不同的才女,与众不同的解读。《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精选李清照39首经典词作,每一首词作都反映着李清照的一段人生经历。全书以李清照的爱情为主线,贯穿其不同时期的心路历程,分为“情窦初开”、“厮守白头”、“相濡以沫”和“物是人非”四个部分。作者在品读李清照诗词时,并不拘泥于传统中的“寂寞愁苦”,而是看到了李清照的大丈夫气质和独立的女性人格,视角独特,文笔浪漫,细腻优美地记录李清照的生命历程,精雕细琢地诠释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 丁玲自述

    丁玲自述

    该书中所选编的,都是丁玲记述自己生活与文学创作经历的文章,其中的一些怀人之作,记叙了与她有过密切关系、对她产生过重要影响的人物,也留下了丁玲在某个特定时期的侧影,有助于读者对她的了解和理解。
  •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

    《不安之书》,也曾译作《惶然录》,是葡萄牙著名作家费尔南多·佩索阿晚期随笔结集,也是一部未完成之作。里面的许多篇章也不像已经完成的篇章,甚至还有留着空白等待填补之处,但是全部加起来,却能完整地描绘出一个人的灵魂。此次是《不安之书》完整版中文译本首次面世。对于喜欢佩索阿的读者来说,这本《不安之书》就是他在华语市场上失落已久的经典之作,又将打开一扇我们窥见佩索阿浩淼哲学宇宙的大门。
  •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现代散文鉴赏(中国经典名作鉴赏系列)

    本书收录了多篇现代散文,并且由专家、名家为你解析、引导你鉴赏每一篇散文。这些散文的作者有:鲁迅、郭沫若、许地山、张恨水、林语堂、徐志摩、老舍、冰心、闻一多、沈从文、林徽音、余光中、何其芳等等等等。
热门推荐
  • 王者轮回

    王者轮回

    都市的繁华掩盖不了原始的渴望,天界的神圣掩盖不了黑暗的轮回!煮酒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且看今朝如何划破苍穹追寻曾经逝去的眷恋!徘徊在爱恨情仇边缘的少年宸不仅肩负起铲除外来侵略者的使命,还要帮助天界平定三界最终实现王者的轮回!但是宸的真正身份到底是……
  • 狐妖娆

    狐妖娆

    此文一女十多男~不喜欢的就不要进入了~谢谢第一章节有些慢热~不喜欢的可以直接跳过从第二章节看因为现在男主们还没有出完场~所以现在就先不展开投票~等男主们一一登场后~洛洛会发一个调查看大家最喜欢哪个男主~谢谢鲜小橙大大帮我做的封面~非常漂亮~她笑里藏刀的看着六界之首冥界阎尊的俊脸,心中暗自腹诽,你丫的不负责任的将原本阳寿未尽的本小姐拘来你这阎王殿,现在又想这般不负责任的将本小姐投下往生轮,做梦吧你!他,堂堂六界之首的冥界天尊,可怜自打牛头马面拘错了魂魄将这无法无天的小色女拘来这地府,便自此过上了惨无天日的生活,不但对色女要言听计从随传随到,还让这色女吃尽了豆腐。他,天界天尊,原本来她有着千年的姻缘,却阴差阳错失交臂,再回首,佳人身边五个同样出色的男子虎视眈眈的盯着他,想插队,想走后门,没门!他,神界天尊,儿时的一次游玩偶遇这半人半妖的人妖女,还不小心让她给咬上了脖子吸了血,于是他笑逐颜开的望着那还在吸着他血的人妖女说:男女授受不亲,既然你亲过了我,那么你得负责!他,魔界天尊,他堂堂魔界天尊的得力属下居然让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女人给杀了,还让这女人手下的小丫头吃了他属下的元丹,而她而嚣张的说:我这是替你清理门户,不然那魔罗天早晚会爬到你的头顶,你应该感谢我替你铲除了一大威胁。他,妖界之王,第一次相遇,她指着他大叫:我知道了,你便是那个攻!一口气没顺上,看着周围五彩缤纷的目光,他堂堂妖界之王只能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采用尿遁之术,可怜他自此沦为另外五尊的笑后谈资!他,兽界天尊,自诩风流倜傥,却不料她来来回回打量完之后,瞪着他重要部位非常不满意的说:为什么小得像牙签呢?兽便是动物,动物的根种应该是非常大的嘛。牙签是什么他不懂,可是这个小他当然听得懂,于是当下把腰围一挺,掀开马甲,展露雄风非常自信的大吼:这还叫小吗?四周一片掌声,才发现,不知何时,身边围了一群色女正色咪咪的盯着他的重要部位。。。。泪悲。。。此文有小虐~剧情需要~推荐自己另一篇文[弃妃为后]【收了祸世相公们】小师弟的文!要加油哦~!另外推荐一个朋友的新文[兽谑]作者:香烟喜欢的朋友可以加52857788这个QQ群~敲门砖为任何一个角色的名
  • 附身前世去修真

    附身前世去修真

    成圣难道就真的是天道追求的终点吗?圣人就再也没有追求了吗?圣人就真的是无情,修真就真的是逆天吗?冷翎风,一介凡人,车祸身死附身于一修真者的身体当中,并得到了他的一切记忆。回到现世,冷翎风在一所名为YY侦探事务所当中开始了他新的人生。
  • 龙之游戏

    龙之游戏

    他没有为奴为婢的手下,只有一群亲如手足的朋友!他没有横霸天下的野心,只有一身天下无敌的实力!在这里,大部分是实力与权利的较量!有铁血,也有柔情!有杀戮,也有人性!
  • 宠上小小妻

    宠上小小妻

    三岁一代沟,十二岁一轮,他们之间,整整相隔了四个代沟。***“穆曦,你可以不爱我,可以不信我,但是,你不能随意挥霍我的爱,不能残忍践踏我的真心。”“曦曦,我一直在等你长大。我给你足够的自由,给你最广袤的天地任你翱翔,给你所有少女该走的成长轨迹,但是曦曦,我不可能一直在原地等你。我老了,可你依然年轻,如果我们之间注定是一场追逐的游戏,我认了,我从来不后悔跟随你的每一步,而现在我累了,再也追不动了……”***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我爱你时你少不更事,我恋你时你心有所属。你可知我最大的梦想,不过是牵你的手,看你粲然一笑,这般当世,岁月静好。***燕回展小怜篇:《臣服》:
  •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做完美女人,品完美生活

    作者在本书中讲述了做成功女人的12条修炼法则,教女人如何读懂自己、读懂生活,会让你在感受完美修炼真谛的同时享受到阅读的愉悦。,是女人一辈子的修行;过完美生活,并让你在学习如何自我修炼的过程中变成日渐完美。优美的文字,做完美女人,富含哲理的故事,女人一辈子的梦想。日趋成功
  •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处女座

    唐立淇2013星座运程:处女座

    影响扩大动向受瞩目,注意口舌是非经过过去两年被高高抬起的运势,处女抓住了更多可能性,拿出好作品,名声、分量更高了,身份也变了:成为父亲、母亲、老板,冠上某种头衔,在这不景气的年代,你总是能占据显眼位置,工作满档,受到提拔力挺,你的幸运是非常令人羡慕的。迈向2013年,处女们依然深受人际的牵引,处女身边的人想干什么,都会充分影响处女的计划。这些人包括:爱人、子女、兄弟姐妹、同学及朋友。这些人的意见,充分影响着处女座,也悄悄改变了处女的人生。
  • 情挑黑色女王(全本)

    情挑黑色女王(全本)

    原名《如果幸福是一道微光》酒吧内,感觉到身后的目光,转身,递上一杯蓝色妖姬,邪魅一笑:“如此看我,有想法?”。她微微一怔,狡黠笑道:“是啊!我想泡你!”。酒店内,黑夜迷情,几度缠绵,谁也看不清自己。再见,她由小记者变身夜总会当家花魁,而他却是玩世不恭的太子爷……什么?她接近他只为收集证据?什么?他接近她只为保护她?到底,是谁保护谁,是谁为谁在这个黑夜沉沦?当迷雾层层剥开,那是一种怎样的痛....PS:谨以此文献给依然相信爱与梦想的善良人们!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蝶葬

    蝶葬

    为何高崎舞会从一个善良智慧的天才女子变成荼毒人类的恶魔?为何深爱着林京道的曼莎会把自己的亡魂寄居在高崎舞的冥所——那个通往长平坊尽头古宅院的八音盒里究竟隐藏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