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11

第11章 先秦儒家对"文"的思考 (2)

音乐果真具有"成人"、"成人之性"这么强大的功能吗?孔子这么说是有他自己的根据的。《论语》中说"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礼记·乐记》里说音乐"入人也深,化人也速"。在古人看来,对人的感染影响最深最速的就是音乐,这就是"成于乐"的原因。音乐是用音符自身来完成的艺术,经常是最超蹈的艺术才能完成非艺术的最伟大的使命。音乐用它符号所构成的姿态来感染人,刚好就符合这个特性。很多摇滚乐没有词,或者有词大家在现场也没有听出是什么词,但还是让大家激动疯狂,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这就是音乐的音符、音律构成的世界的征服力,与词无关,但与音乐的音符、音律密切相关。儒家所主张的成于乐是要用雅乐来成就人,在乐中把人熏陶成一个君子,让人不知不觉地把乐的精神变成一种信仰,把乐那种有意味的形式所体现出来的风度、气质变成内在信仰。所以,完成非艺术使命往往需要的是最抽象的艺术,而音乐刚好是最抽象的艺术。在诗时,是仁在诗中;在礼时,是仁在礼中;在"成于乐"这个阶段,仁就在乐中。在诗中是感性的,在礼中是较为理性的认知,在乐中就是一种让你崇拜、信仰的对象,从而把仁灌注到人的心灵里,完成依于仁的过程。

(二)孔子的中和文化观与诗学观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中和的观点并不是孔子的首创,在孔子之前早就有人谈过,它是孔子思想的一个前提。那么在孔子之前有哪些人在谈呢?有历史学家、官员、医生、音乐家。对于他们谈的东西,我们先做一个简单的介绍。

1.孔子之前人们对中和的看法

他们谈中和时不一定是在谈诗,也不一定是谈文章,谈得最多的往往是政治与社会。

(1)史伯论"和"

我们先把文字材料给大家照录下来:

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夫如是,和之至也。于是乎先王聘后于异姓,求财于有方,择臣取谏工而讲以多物,务和同也。声一无听,物一无文,味一无果,物一不讲《国语·郑语》。

这段文字就是史伯回答桓公问周政的话。史伯是个史官。史就是史官,伯是他的名,大家不要认为这个人姓史名伯。他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并对"和"作了详细的解释,以为"以他平他"才能是真正的"和"。对此,他举出了若干生活中的事例以继续阐述"和"的价值,甚至谈到了人的自我繁衍等方面的经验与常识。当然,他谈这些的目的还是要谈政治,人的自我繁衍等案例仅仅是一个比喻而已,意思是近亲不能结婚,近亲结婚就叫同,如果是血缘上差距非常远而结婚就叫和。他的目的在于由此引申,从而说明在政治上也是要求君王在朝廷上要实现和,不同的意见要同时出现在朝廷上,而不能出现一言堂。

同时,他又谈到"声一无听,物一无文"等内容。这也是有关广义的"文"的范畴的文化规定,这同样也是谈和的问题。如果只有一个声音,那么就不会有美妙的音乐。如果只有一个物,那么就不会形成天地之文。古书云:"物相杂,故曰文。"《说文解字》中对"文"是这样解释的:"错画也。"交错才能构成文,如果只有一个东西构成不了"文"。声音也一样,声音要有"听",就要各种声音相杂。古代有五音,即宫、商、角、徵、羽,五音相杂才能成音乐。史伯作为史官来谈政治问题,并不是直接谈诗文的问题,但中国古代文化有个特点,从一个经验的事情上谈,却富于普遍性。无论是谈声还是物,还是人自身的繁衍,谈出来的东西在所有领域都能够适用。

(2)晏婴论"中和"

晏婴就是晏子,其言论的主要重心也在政治,但谈论的内容又广涉若干。他是在回答齐侯"和与同异乎"的问题时阐述他的"中和"思想的。他的论说方法也是从具体生活事例出发,而从某一个经验中绎出一个普遍的原则。他说:"和如羹焉,水、火、醯、醢、盐、梅,以烹鱼肉,之以薪,宰夫和之,齐之以味,济其不及,以泄其过,君子食之,以平其心。君臣亦然。君所谓可而有否焉,臣献其否以成其可;君所谓否而有可焉,臣献其可以去其否。是以政平而不干,民无争心。故诗曰:'亦有和羹,既戒且平;奏鬷无言,时靡有争。'先王之济五味,和五声也,以平其心,成其政也。

声亦如味,一气,二体,三类,四物,五声,六律,七音,八风,九歌,以相成也;清浊,大小,短长,疾徐,哀乐,刚柔,迟速,高下,出入,周流,以相济也。君子听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这段文字当然主要是在谈"和"的具体内容及其价值,但是,也同样涉及"中"。在晏婴看来,"和"的方向就是"中",所以他在阐述"和"的时候提出了"济其不及,以泄其过"的"中"的思想。晏婴正是通过这样的论说否定了齐侯所谓"惟据(注:据即梁丘据,齐侯臣子)与我和夫"的言论,以为"君所谓可,据亦曰可。君所谓否,据亦曰否",最终回应了他开始对齐侯所说的"据亦同也,焉得为和"的总论点,并在最后一再申明己意:"若以水济水,谁能食之?若琴瑟之专壹,谁能听之?同之不可也如是。"

(3)单穆公、伶州鸠、医和论"中和"

单穆公是官员,周景王时的大夫,他谈论的重心当然是政治,但也从乐谈起。他说:"夫乐不过以听耳,而美不过以观目。若听乐而震,观美而眩,患莫甚焉。夫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若视听不和,而有震眩,则味入不精,不精则气佚,气佚则不和。于是乎有狂悖之言,有眩惑之明,有转易之名,有过慝之度。"反复致意,一言以蔽之,则是"和"乃为贵,乃为政治之理想境界。

伶州鸠从音乐的"和"与"中"出发,谈政治如何才能算是善政,以劝谏君王。他说:"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声以和乐,律以平声。金石以动之,丝竹以行之,诗以道之,歌以咏之,匏以宣之,瓦以赞之,革木以节之,物得其常曰乐极,极之所集曰声,声应相保曰和,细大不逾曰平。如是,而铸之金,磨之石,系之丝木,越之匏竹,节之鼓而行之,以遂八风。于是乎气无滞阴,亦无散阳,阴阳序次,风两时至,嘉生繁祉,人民和利,物备而乐成,上下不罢,故曰乐正。今细过其主妨于正,用物过度妨于财,正害财匮妨于乐,细抑大陵,不容于耳,非和也。听声越远,非平也。妨正匮财,声不和平,非宗官之所司也。"他提出了"乐从和"的思想。与此同时,由于"政象乐",所以他极力劝谏君王要让政治也做到"政从和"的原则而不要淫靡奢侈。

在提出"乐从和"的原则后,他也讨论了"中"。这似乎也是"以和释中"的路径。伶州鸠说:"夫有和平之声,则有蕃殖之财。于是乎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德音不愆,以合神人,神是以宁,民是以听。若夫匮财用,罢民力,以逞淫心,听之不和,比之不度,无益于教,而离民怒神,非臣之所闻也。"这样,他又提出中德、中音的问题,即"道之以中德,咏之以中音"。在他看来,德是"中德"最好,音是"中音"最好,要不偏不倚。这当然是明确的中和思想了。

医和是春秋时期的医官,医生当然是为人治病的,但是从医理出发,他们也往往谈出一番文化大道理与根本原则。晋侯求医于秦,秦伯使医和视之,所"视"出来的病当然是君王都最容易得的"纵欲过度"的病。于是,医和对这些病人开了一个万事以"节之"为原则的"中"的药方:"先王之乐,所以节百事也,故有五节,迟速本末以相及,中声以降,五降之后,不容弹矣。于是有烦手淫声,慆堙心耳,乃忘平和,君子弗听也。物亦如之,至于烦,乃舍也已。无以生疾,君子之近琴瑟,以仪节也,非以慆心也。"他提出了"中声"的概念。在他看来,"淫生六疾",故劝人以"中",无论是"声"还是其他方面,均应该持守"中"而勿"淫"的原则。

(4)季札论"中和"

季札论"中和"是从论周乐出发的,而所谓的周乐,就是我们现在称呼的《诗经》。"诗"在先秦入乐,故而称其为周乐也。所以,季札评价周乐也就是评价《诗经》,只是其评价主要是从"乐"的角度进行的,与今人常常以为的评价《诗经》就是评价其文词是不同的,这是首先必须注意的方面。这段评价材料记载在《左传》中,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或者二十二年,而季札观周乐发生在襄公二十九年,这个时候孔子还只是一个小孩子,这也说明孔子之前就有人听过《诗经》的完整演奏,只是那时听的《诗经》的次序和现在看到的不太一样。"吴公子季札来聘......请观于周乐",这是发端。首先是"为之歌《周南》、《召南》",他评价说:"美哉,始基之矣,犹未也,然勤而不怨矣。"其中的"勤而不怨"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词汇,关键是它的结构,与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一样的词汇结构。"为之歌《邶》、《鄘》、《卫》,曰:美哉,渊乎!忧而不困者也。""忧而不困"也是和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一样的词汇结构。

他还评价《王》说"思而不惧",评价《郑》说"其细已甚,民弗堪也"。孔子说要放郑声,郑声淫,季札对郑声的评价也不高,认为它过于纤细,老百姓不能忍受,"是其先亡乎"就是证据,认为郑国可能要最先亡国。为之歌《齐》,他说"泱泱乎,大风也哉,表东海者,其大公乎?国未可量也"。为他歌豳风时,他说"乐而不淫"。从文字上说,与孔子评价《关雎》中的"乐而不淫"已经完全相同。"为之歌《秦》,曰:此之谓夏声,夫能夏则大,大之至也,其周之旧乎!"他似乎对秦风评价很高。为他歌魏风,他说"大而婉"、"险而易行"。"为之歌《唐》,曰:思深哉!其有陶唐氏之遗民乎?不然,何忧之远也?非令德之后,谁能若是?"似乎也赞扬备至。"为之歌《陈》,曰:国无主,其能久乎!"似乎听见的也是亡国之音,然而"自《郐》以下无讥焉"。这是对风里的诗歌的评价。歌《小雅》时,他评价道:"美哉!思而不贰,怨而不言,其周德之衰乎?犹有先王之遗民焉。"其中颇可关注者在于"思而不贰,怨而不言"。

"为之歌《大雅》,曰:广哉!熙熙乎!曲而有直体,其文王之德乎?"值得关注者在"曲而有直体"。"为之歌《颂》,曰:至矣哉!直而不倨,曲而不屈;迩而不逼,远而不携;迁而不淫,复而不厌;哀而不愁,乐而不荒;用而不匾,广而不宣;施而不费,取而不贪;处而不底,行而不流。"这些评价集中出现,一气呵成,不仅仅结构与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相同,而且其中的评价语"哀而不愁,乐而不荒"与孔子评价《关雎》的语句若相仿佛,加之前面评价《豳风》已经用了与孔子完全相同的"乐而不淫"一词,这些评价的具体内容并不是我们此处要关注的重心,我们所关注的乃是所持的标准的"中和"属性,"A而不B"的结构就是一个典型的提供"中和"价值观与标准的结构,从季札观周乐的大量评价语使用这样的结构可以看出,"中和"的价值准则在孔子之前确乎已经非常流行,而且似乎成为了主流的标准。

从对周乐的评价语与孔子评价《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用语的基本相同更可以推测孔子对《诗经》的评价的思想的直接渊源大体上应该就是季札,这些当然为孔子继承中和思想并总结《诗经》的思想奠定了相当的基础。

同类推荐
  •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

    《张学良幽禁秘史》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一位最具传奇色彩的将军,在改变历史进程之后,身遭恶运,历经半个世纪幽禁岁月的人生实录。 它交织着成功与牺牲,光辉与惨淡,感奋与忧郁,布满着对历史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中国古典散文集(一)(散文书系)

    "散文是美的,它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然而什么样的散文才是最美的散文呢?秦牧曾说:“精粹警辟的、谈笑风生的、亲切感人的、玲珑剔透的,使你读时入了神、读后印象久久不会消失的好散文,还是不多。”他还说:“一篇好的散文,应该通过各种各样的内容给人以思想的启发、美的感受、情操的陶冶。”品读精美的散文,宛如清风般涤荡沐浴;让散文的清扬与美丽永远地伴随你。"
  •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

    《别让外界浮躁了你》:读其文,识其人,识其人,知其心,海亮的文字与他的生活,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看上去散淡随意,细咂却是绵绵不尽的爱,是一份让人敬佩的认真。由周海亮编著的《别让外界浮躁了你》共6篇,主要内容为起身的饺子落身的面,原谅别人等于解脱自己,我真的闻到了花香,暗夜的明灯,寻找一处桃源,尊重每一扇门。
  • 郁达夫小说全集

    郁达夫小说全集

    本书汇集了郁达夫的31篇短篇小说和7篇中篇小说。郁达夫是现代中国著名小说家,在新文学运动中有着重要地位。他主张文学作品是作者的“自叙传”,在作品中毫不掩饰地勾勒出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际遇,还大胆描写两性关系,反映被摧折的女性命运和底层知识分子的深切苦痛。文学超越时空,作者诚恳的心理描写和大胆的两性题材,那沉郁伤感的文风,散文般的笔触和痴情的描述,不仅在当时引发了许多青年的共鸣,在今天也足以令人倾倒。该书附录了郁达夫给当时素有杭州第一美人之称的王映霞的书信选,情词哀哀,情真意切,有相当高的文学艺术价值,让今天的人们可以穿越半个多世纪的时空,体会到可以为她而死的真心真情。
  • 飞

    书名只用了一个字:飞。但仅只这一个字,却让人联想很多。想蓝天白云,想云中漫步,想自由,想风,想鸟儿,想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想《鹊桥仙》里的“四海为家家万里”和李清照的“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甚至会做了要飞的准备,摆出个飞翔的姿势。我们不是鸟儿,但我们有谁不想飞?有谁不愿飞?我们只是太沉重,太瞻前顾后、患得患失,所以飞不起来罢了。人原本应该是会飞的,我们的双臂其实在早先就是翅膀,只是因为懒惰,因为久久不飞,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然而又因为渐渐失去了飞翔的功能,我们才又开始渴望重新找回翅膀,渴望自由飞翔。
热门推荐
  • 立志勤学(上)

    立志勤学(上)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萌徒追妻:梦魇除妖师

    萌徒追妻:梦魇除妖师

    眼见一美男差点命丧车轮之下,她一好心将某男救下,却不小心开启了一场萌徒追师之路。只是这男徒弟平日里看起来一本正经,对她细心体贴、无微不至,可是为啥她悄悄进入他梦里的时候……看见的场景却有些不对劲?!并且这梦的女主角竟然是她,而男主角是他自己!“我们已经断绝师徒关系,你不用再回来了。”她被某徒弟逼得连连后退。(呆萌?腹黑?)徒弟笑道:“你不想继续师徒关系,那我们换一个关系好了?”
  • 蝶舞九天:小妖恋上仙

    蝶舞九天:小妖恋上仙

    前生,她依恋着他,而他却将她推向万丈深渊;而那个一直和她作对的人却爱着她,然,却被她推向了死亡边境。为了结三人之间的恩怨情仇,她与他相携跳下诛仙台,一同化为齑粉。今生待重来,他还是那个他,而她却不再是当初的那个人。她是继续爱他,敬他,等他,还是与深爱自己的人相守一生?他与他,哪个才是她今生的良配?*******************************************如果喜欢我,还可以看一下起点的“缘渃”作品哦~
  • 带着异能去种田

    带着异能去种田

    “怎么又是你们这对夫妻,一而再再二三的坏我好事,啊…”千年血魔,看着每每在他快要得逞的时候,就出来坏他大业的夫妻,最终被活活逼疯了。“唉,夫君你看啊,就这点承受能力还想一统天下,这血魔未免也太不禁打击了吧?”“咳咳…”某男望了自家那腹黑的娘子,她还真好意思说,那是一点打击吗?那可是…精彩片段二:“枫儿,你是我们林家的骄傲,我们林家以有你这样的子嗣为荣,快让你娘子把那些仙丹拿出来救一救你婶婶吧,她快不行了,只有你娘子手中的仙丹才能救她一名!”京城第一世家林家的家主向一名戴着半面银制面具身穿白衣的男子低声下气请求道。“林家的家主果然是贵人多忘事啊,难道忘记了当初因为测试我夫君灵力为零,未免丢林家的脸,您和夫人可是派人亲自将他活活致死,却还要假装夭折的事难道都忘记了吗?现在您知道失去爱人之痛了,那么当时夫君的父母一心一意的辅佐你,最后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刚出生的孩子被你害死,难道他们的心就不痛了吗?所以你以夫君为荣,夫君和我却以你林家为耻,今日我便要亲眼看着你最爱的人死在你的面前,以慰含恨九泉的夫君的父母!”一袭红衣的女子紧紧的挽着一袭白衣的男子,她可以感受到他的夫君此时心中有多恨面前这对曾经害死他与他父母的林家家主与家主夫人,她要为他的夫君报仇。没错大家猜对了,本文就是一个现代女神医穿越古代,与老公一起修仙种田,打怪升级,复仇,扬名千里的故事,喜欢的请收藏,不喜欢的请按关闭按钮,亲们请见谅,千言需鼓励,所以如遇不好留言,一概删无赦。
  • 吃透道德经

    吃透道德经

    《道德经》概念上的意义,要大过它的本质与内在。很多人在深奥、晦涩的印象前望而却步,只片面地记下 “上善若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法网恢恢,疏而不失”之类的句子,仿佛《道德经》是一本可以窥探宇宙奥秘却难以翻开的神书。
  • 碧邪传说

    碧邪传说

    刀剑利刃,雪白轻盈,如她们的纤纤素手,睹之先是目眩,旋即失魂;风霜雨露,踏歌江湖,如她们的游离心事,揣之如晴如雨,如诗如画;夜色下,谁挽起剑花,那尘土竟飞扬了整个天涯。翩若流云,艳若桃花,芙蓉清傲,清露无痕……这是传说。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当仓央嘉措遇见纳兰容若

    这是两个人的传记和诗歌合集。此书记录了他们俩的主要诗歌作品和人生经历。两人分别是仓央嘉措与纳兰容若。著名电影《非诚勿扰》播出后,仓央嘉措的诗歌被人们重新拾起,并受到广大年轻人的狂热追捧。他是最令人尊敬的转世活佛,却深爱着一个平凡的姑娘。“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成为千古绝唱。而几乎在同一个时期,另一个出身显赫,却向往平凡的词人——纳兰容若,也是文坛上闪亮的星星。被多少幽怨的才子佳人常挂口头的“人生若只如初见”,就是出自这位奇才之手。
  •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

    见习记者于之恒被派去执行一项特殊使命,究竟是什么使命,因为使命的高度保密,于之恒也不知道。抵达目的地之后,看到一个个触目惊心的现场,随着内幕的层层揭开,于之恒感觉此行确实值得,于是,他深入调查,决定按照领导的要求搞出一个惊天动地的报道来。当他像秘密战士一样一路过关闯将,终于掌握了完整的资料,并且花了不少心血完成了采写任务时,结果又却出乎意料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