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6000000010

第10章 先秦儒家对"文"的思考 (1)

一、概说

要讲先秦儒家对"文"的思考,首先我们对儒家要有一个总的认识,所以要先讲一个概说。

一提到儒家,大家都认为是一个没有变化的东西,但实际上儒家在历史上起码经历了几个大的发展阶段。这样的阶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钱穆先生划分得非常细,划分为七个阶段。我认为儒家在历史上主要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原始儒家,即先秦儒家,但在对先秦儒家的认知上,后人有不同看法,起码在宋明理学家看来,是不把荀子放在先秦儒家看待的。他们认为荀子是杂儒,不是纯儒。他们认为真正能代表先秦儒家的是孔子和孟子。儒家的道统体系,从唐代韩愈的《原道》开始谈。最早谈的是尧舜汤武,然后是周公、孔子,然后孟子,孟子以下就跳跃到唐代的韩愈他自己那里去了。韩愈对儒家及其儒家道统确乎贡献很大,这也是苏轼《韩文公庙碑》里面评价韩愈为"道济天下之溺"的原因。

从韩愈所排的道统可以看出,从先秦有文字记载以来的,这些儒家思想的代表是不包含荀子的。第二阶段就是所谓的新儒家,在中国历史上分汉唐的新儒家与宋明理学的新儒家。他们在风格上是不一样的,汉唐的新儒家主要还是在制度的安排上进行,用传统的儒家语言来说,主要在外王的层面;而宋明新儒家主要是在内圣的层面,认为内圣是外王的基础,他们认为中国几百年为什么这样乱,就是因为内圣的东西被弄乱了。接下来是第三个阶段,就是现代新儒家,他们的理想是要上接宋明理学,从而开启中国思想的新境界,冯友兰先生就写过《新理学》这本书来做这项事业。他们这代要做的事是接着讲与照着讲。接着宋明理学讲,就要开创新理学;照着讲就是历史的整理。所以,你们看冯友兰一辈子写的书,一个是《中国哲学史》,是照着讲的,但光照着讲还不行,还要创新,这两个层面是现代新儒家的基本方向。

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发现照着讲也讲得不好,接着讲也没有真正讲出来。因为现代以来的中国人在观念上无法直接面对传统,形成了如陈寅恪所说的写得"愈有统系,离真相愈远"的悖论,这是陈寅恪先生在给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写审查报告时说的一句话。这种照着讲是运用西方的体系整理出来的,所以到现在为止仍然不成功,曾经在清华大学任教的葛兆光先生力图更新中国的思想史的写法,写了一部《中国思想史》,在导论部分志向是很宏大的,也力图改变过去的这种写法,但后面具体叙述的部分却也没有挣脱习惯的羁绊。现代新儒家实际上可以分为三期。第一期是梁漱溟、冯友兰、熊十力这一代人。第二期是上面这一代人的学生辈,有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等人。第三期还不是很成型,大体上说海外有哈佛大学的杜维明等人,大陆的新儒家比较复杂,既有比较纯粹文化理想的,也有着重儒家政治学层面的。

儒家有个核心的追求,用宋代儒家张载的话说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个层面的东西都是入世的,也是儒家区别于道家与佛家的东西。相对于儒家的入世,佛家是出世,道家是超世。儒家入世批判,入世建构儒家理想所期待的社会。其入世的目的就是化世、救世,这就是历代以来儒家以天下为己任的化世、救世传统,这个大传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干,也影响了佛家与道家,可以说儒家虽非宗教却完成了宗教的使命。佛家本来是出世,是自了派,但到了中国的结果是以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染上了强烈的入世情怀,尤其是现代,形成了所谓的人间佛教。

但佛教本身的核心观念是空,"天也空,地也空,人生杳杳在其中;田也空,地也空,换了多少主人公......夫也空,妻也空,黄泉路上不相逢。采得百花成蜜后,一场辛苦一场空"。空完了就自我解脱,但是处于儒家占主流的中国社会中,它也不得不展现它的入世的一面。尽管佛教以出世为目的,但入世仍是中土佛教的色彩。入世太强烈了,有可能宗教性就不太强了,比较一下藏传佛教和内地的佛教便可知。道家是超世,未超世之前猛烈批判社会,甚至比儒家批判得还要激烈,《庄子》中所谓"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不可谓批判得不够猛烈,但批判过后就逃跑了,就到云端去诗意地栖居去了,就到林下去风流去了。

对儒家我们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不能人云亦云。"五四"以后,很多人对儒家进行了猛烈的批判,认为儒家祸害了中国几千年,但儒家成为中国的主流是势所必然的,先秦诸子百家争鸣竞争,但为什么最后是儒家胜出?这就不得不令人深思。法家是没有理想的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只能救一时之急,不能持久以为万世开太平,显然不能成为主流。道家呢,刚才说了,批判了就逃跑,既然是逃跑主义便不可能在入世这个层面成为主流。农家的思想基本上是在小范围正确,大范围错误。墨家也是,局部正确,宏观上错误。真正能供中国古代人选择的思想,并作为主流思想的,只能是儒家。翻看汉代董仲舒等的论述即可知道。直面人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这就是真儒家的精神。既然做入世的事情,必然是毁誉参半,而现当代的人可能更多看见的是儒家的负面,对古代的思想实际状态及其可能的选择并没有更多的思考。

儒家过去成了被批判的对象,现在成了热门。对此,我们要冷静地看待。儒家到底能不能适应现在的社会呢?我个人认为在私领域还是可以的,在公共领域有点困难。有人提出政治儒学的思想,力图用儒家的政治思想改造中国现实,让中国回归到儒家中国,这种说法还是传统的内圣外王的路径。儒家自身没有提出过系统的民主思想,也没有提出过系统的宪政理论,但儒家本身并不反对民主和宪政,这是我们思考当代问题可能需要注意的一个层面。儒家对个人而言,强调的是人格,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这三句话人人都会说,做到却很难,但历史上亦然有不少人做到过,例如被称之为中国最后的儒家的梁漱溟先生和历史学家陈寅恪先生。儒家思想熏陶出来的人格,我们在历史上是能够找到若干标本的,无论是古代史还是现当代史上都能够找到。

二、孔子关于"诗"的思考

孔子的时代只称"诗"或者"诗三百",而没有称呼为"诗经"。诗三百早于孔子,孔子编辑过"诗",孔子已经用"诗"来教学生了,已经成了教材。孔门有四学,最重德行,然后是言语,然后是政事,最后是文学。德行的目标是仁,即成人,这是一个人的终极目标,怎么成人是孔子学说的终极目标。因此,观察孔子关于诗的思考,也必须从仁学的角度率先切入。

(一)孔门诗学与仁学

现在一般都把诗作为文学作品,但在孔子那里,诗学就是仁学,诗就是完成仁学的一个环节而已。孔子关于诗学与仁学的思想的基本结构是"依于仁,游于艺"。"仁"是目的,而"艺"是实现仁的手段。所谓"艺",指的是"六艺"。"六艺"从文本层面讲,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如果从操作层面看,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古代的注疏里面解释"六艺"大多倾向于操作性、实践性这一面,实际上孔子教人,文本之六艺与实践性之六艺皆以教之,不可偏于一面释之。而诗就是六艺之一,故而孔子的诗学在"依于仁,游于艺"的结构中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实现仁学的一个部分,是成就人的最高精神位格的一个重要途径。

"仁"的实现要靠游,游的对象是"艺",这个艺就是刚才说的六艺,既是文本性的也是实践性的。孔子说仁不远人,"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欲仁则仁至矣。但是,仁具体怎么实现呢?孔子说"为仁由己",即别人无法代替自己来实现,仁不是外在于自己的一项价值,必须自己躬行实践以显现出来。自己亲身践行中,有一项就是"游"了,这就转到"游"的问题了。在中国传统中,"游"的论说恐怕在《庄子》中最为引人注目,后世关于"游"的态度与精神也大多是从《庄子》中引申。当代人也有对它做专题研究的,如台湾学者龚鹏程教授曾经写过专书研究"游"的问题。但儒家讲"游"也未必就没有"逍遥"义。清代刘宝楠引郑注"游谓闲暇无事于之游"后说:"然则游者,不迫遽之意。"刘宝楠《论语正义》卷八。从汉代到清代这些注疏可以看出,"游"并非道家的专属品,可见"游"最根本的一点是无功利无目的,不知不觉自化于六艺,自化于六艺之中则腹有诗书气自华,人格得以提升。那么游的具体过程怎样,游的次序是什么?这就是下面要讲的问题了。

怎么去游?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这与"依于仁,游于艺"连在一起,构成了孔子关于诗的基本思想。"兴于诗"谓人格熏陶的历程"始"于在诗中去"游"。为什么先从诗游?原因在于诗是一个比较感性化的世界,符合人的基本认知的程序,即从感性中获得一种启发,再去获得理性的升华。大家学古代文学诗经部分,排在最先的是风,然后才是雅和颂,风里的周南、召南排在前面。林庚先生的《中国文学简史》说风中的歌是最流行的歌曲,诗经就是按流行排行榜来排的,哪个最流行就排在第一,风里《关雎》的传唱者最多,因此排第一。林庚先生是用诗人的眼光来解释而不是用实证的精神去解释,这个解释很有启发意义,那就是人的认知必然是从最感性的东西开始,所以"游于艺"从诗开始也就不奇怪了。第二是"立于礼"。诗里熏陶的东西还不一定是理性的认知,到"立于礼"这个阶段更多趋向理性。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但同时孔子又说"不学礼,无以立"。"立"者以礼立人也,所谓"约之以礼,则动容貌斯立威严矣"。最后是"成于乐"。在先秦,乐和诗虽是合在一起的,但还是有不同之处,有一定的独立性。

一个人的人格是在乐里完成的,而不是在诗里,诗只是开了个头。原因是什么?懂音乐的人都知道,艺术中最纯粹的就是音乐。西方的尼采最崇拜的东西就是音乐,以为是艺术中的艺术。音乐是完全符号化的东西,如果说世界上有纯粹的艺术,那么音乐肯定是最纯粹的艺术,因为音乐的每一个音符是难以与外在世界的对象做直接对应的,中外艺术史都可证明这一点。音乐是自律性最强的艺术,所以它又是最具有普遍性的艺术。这个普遍性就是它能够"成"人的原因,普遍性往往就具有必然性,对人的感染力、熏陶力就超越于诗与礼之上。对音乐艺术的欣赏严格地说是欣赏音律自身构成的世界。有人统计过,如果你欣赏音乐,总喜欢展开了丰富的联想,例如联想到森林、大海、沙滩、溪流等等,那么证明你对音乐的欣赏力不行,证明你不是在音符、音律自身的世界里翱翔,而是跳出了音符、音律自身的世界,把一个抽象的纯粹的音符、音律的世界转换为较为简单的感性具象世界去欣赏了。在西方音乐史上,最纯粹的音乐是无标题音乐,因为只要写上标题它就指向了外部世界、实在世界,与社会性关联起来了。

同类推荐
  • 走向梦中的远方

    走向梦中的远方

    里面长长短短的句子里,既有张爱玲式的才情飞扬,《走向梦中的远方》是一本与众不同的写物随笔,又有李清照式的闲愁悠悠,文风孤绝清艳
  •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蓝色火焰(纪伯伦全集)

    本集整理了对纪伯伦影响较大的人物与之互通的书信,这些书信在纪伯伦短暂的一生中给予他鼓励与慰藉。在亲人中,本集收录入了纪伯伦与父亲、与堂弟奈赫莱·纪伯伦的书信,在这些书信中,纪伯伦传递出了对亲人的浓浓亲情。在友人中,本集收入了纪伯伦与诸多良师益友的通信,表现了他们之间纯洁、珍贵的友谊。
  •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是哈佛大学受欢迎的哲理书,是爱默生随笔精选集,内含主题随笔、浪漫诗歌和私家书信。阅读本书,可以给你的心灵一次震撼。
  •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我们的时间都去哪儿了

    如果你和父母分隔两地,每年你能回去几次?一次几天?算一算,这辈子你到底还能和父母相处多久?有人说100天,有人说25天,无论多少天,答案都是让人那么心酸。趁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去尽自己的一份孝心吧,哪怕是父母累时端上一杯水,寒时送上一件衣,痛时的一句贴心话,也会让我们操劳一生的父母感受到欣慰和幸福。
  •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百味红楼:《红楼梦》分回欣赏

    本书是作者自己在阅读《红楼梦》时,从自身经验的联想中所产生的感受。既是感受,便极富个性,极有新意。既是感受,在写法上便多直抒胸臆,常常侃侃而谈,极富感情,娓娓动听,对读者很有吸引力。书本对《红楼梦》这一巨著作了分回品赏,又有评语,这些因素构成了此书自有《红楼梦》以来独特的新颖性,对红学,特别是对《红楼梦》这一名著的普及,具有相当的价值。
热门推荐
  • 养肝食谱

    养肝食谱

    《家庭健康调养食谱丛书》精选了近一千多种家庭健康调养食谱的做法,让你轻松享用色香味美的菜肴。
  •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中国人民的老朋友

    看西哈努克亲王、斯诺、基辛格、李约瑟、萨马兰奇……等来自123个国家的至少601位老朋友“你方唱罢我登场”。他们有的一直是朋友。有的本来是朋友,却突然形同陌路;有的本来是对手,后来却成了朋友。翻开本书,通过“老朋友”这个颇具中国特色的政治称谓,了解中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和大国政治的曲折历程。
  • 废渣农女致富路

    废渣农女致富路

    南秋瞳,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富二代千金。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她的童年,大手大脚挥霍无度是她的青春期,无所事事顺风顺水是她的社会生活。总之,南秋瞳的生活可以用四个字来总结——混吃等死。就说人的生活不能太顺利,这不,连老天都看不过去了,南秋瞳莫名其妙地就穿越到另一个时空去了。穿越就穿越呗,可这家徒四壁揭不开锅的日子让她怎么过?且看南秋瞳如何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带着一大家子发家致富,耕田生包子。片段一“老板,来一碗!”“诶,好咧,您稍等。”某男应一声,扭头就钻进了厨房。“老板娘,来一碗!”“好咧,您坐会儿,马上就好啊。”某女微微一笑,转头吆喝一声,“再加一碗!”“好咧!”某男回应。“我说老板娘,你们这生意够火的啊,连老板都亲自上阵了?”“那可不是。”某女笑得像朵花一样,但却总觉得哪里不对。厨房里,某男听着外边的对话吃吃笑着。那个女人肯定没意识到。老板……老板娘……嘿嘿。片段二某男睁开眼睛,脑袋还有些晕乎乎的。胸口好重,像是被什么压着。某男眼珠子一转,在看到胸口处的“重物”时瞬间清醒,眼睛瞪得老大。这谁那么不讲究?怎么把一小屁孩放他胸口上了?胸前睡得香甜的奶娃娃慢慢睁开眼睛,不偏不倚,正好跟某男对视上了。某男一愣。这小不点长得还真好看。某男忍不住伸手戳了戳面前的包子脸。小包子没反应。某男再戳戳。小包子还是没有反应。这孩子,不会是个傻子吧?某男又戳了戳。小包子一偏头,迅速而精准地咬住某男的手指。暖暖湿湿的触感让某男的心瞬间化成水一样。某女倚门而立,看着玩得不亦乐乎的一大一小。片段三“娘子啊。”“嗯?”“你看咱儿子天天一个人玩,多寂寞啊。”“嗯。”“怎么才能让他不寂寞呢?”“嗯?”“娘子啊。”“嗯。”“咱给儿子生个妹妹玩吧。”某女嘴角抽了抽,放下手中的账本,看着双眼放星星的某男,红唇微启。“自己生去。“娘子!你不能这样对为夫!”某男趴在桌子上,作悲痛欲绝状,对着某女潇洒的背影失声痛呼。推荐好文:妖莫的完结好文《战王龙妃》
  • 宠坏大小姐

    宠坏大小姐

    想她秦淮,叱咤商界的一代女中豪杰!长的是上对得起天地,下对得起观众,中间还对得起那群已经审美疲劳的视觉动物!可是,她准老公花了三十万美金为她量身定做的高跟鞋,居然在婚宴上罢工,害她直接从楼梯上悲催的摔下去!其实吧,真摔死了也没什么,大不了二十年后又是一巾帼英雄!可是!为什么会直接摔回六百年前?还被塞回老娘的肚子里重造了一遍!罢了!既来之则安之!还好,她现任老爹很有钱!有钱到可以把银票拿给她,让她撕着玩;还有四个爱妹如命的哥哥,而且有型到她这个妹妹都想不顾血缘关系,冲上去染指他们!不过最后还是被迫放弃,因为那四个妖孽男不是一般的腹黑,她只能是有色心没色胆!她决定还是安安分分的过她的大小姐生活,每日调戏一下府里的小丫头,夜里偷偷溜出去欣赏一下秦淮河上的华灯丽影,顺便逛逛自家美丽勾人的‘销魂院’,不花钱的看看现场版的限制级画面,当然偶尔也会学学琴棋书画,陶冶陶冶情操!然后就呆在钱府里当一辈子米虫.可惜的是,上天偏不让她安生!十五岁那年,一个头戴大红花身穿大红袄配着绿襦裙,涂着香肠嘴的老阿婆,自以为风情万种的扭着水桶腰进了她钱家的大门,美其名曰--提亲!钱家大小姐本来很想一脚将那阿婆踹回她姥姥家去,可是在听到对方提到的名字时,那伸到一半的小短腿,又悄无声息的收回来了。为什么?!因为那人的名字跟送她伪劣产品,害她平白小了几十岁的王八蛋准老公一样!然后钱大小姐就来兴趣了,让她亲爱的哥哥们坑蒙拐骗,弄来了同名公子的靓照,不对,是靓画.丫丫的!名字一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敢长成一样!长成一样也就算了,居然还敢来提亲!好吧,你丫的敢来提,姑娘就敢嫁!还怕折腾不死你!可是为什么折腾来折腾去,最后被折腾的人却成了她自己.片段一:“墨墨,这是大哥刚刚从醉香坊买来的桂花夹心小元宵,你不是最爱吃吗?快起来吃吧!”钱大哥捧着小汤碗一脸讨好的盯着床上那一堆一动不动的东西。“一边去!”钱二哥挤开钱大哥风姿绰约的甩回流落的发丝,从怀里掏出一对晃得人眼花的五彩琉璃珠,掐媚的凑近床边:“墨墨,这是二哥出海时从琉球给你带回来的小玩意儿,你看看喜不喜欢?”“哼!娘娘腔让开!”钱三哥豪迈的跨倒床边一把拎开钱二哥,然后咧开刚硬的唇角:“墨墨,这是三哥托人从蜀地带回来的芙蓉兰纹妆花锦,这可是刚刚才出来的新花样,三哥让人给你做新衣裳可好?”床上的那堆东西连动都没动过。
  • 豪门阔少呆萌妻

    豪门阔少呆萌妻

    一场血腥的钻坠之争,揭开了她的身世之谜,本以为,幸福就此告落,不曾想,更大的阴谋将她葬身于火海。眼泪在墓园滑落,男人望着墓碑上“爱妻米晓欢”几字,声音孱弱的低喃着。他以为,他的心,已经如死灰一片,不会再有爱。直到某年某月某日,她带着百万现钞砸在他面前,“我要买你……”“买我?”他饶趣一笑,温柔至极的看着她那张羞怒的小嘴脸。“买你全家!”某女果断暴怒,“我是要买你市郊那块地皮。”“一百万,就想买我全家?”他直接忽略掉她后面的话。“成还是不成?”某女气得冒烟。“成,只要你想要!”某人笑得邪肆迷人。后面,猫捉老鼠的游戏又开始了……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战胜自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战胜自己大全集(超值金版)

    然而,战胜别人首先要战胜自己,超越别人,因为最强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与人之间,弱者与强者之间,成功者与失败者之间最大的差异在于意志的差异。凡事都要比别人强。一个人有了自信,就有了意志,就具备了挑战自我的素质和内驱力,就能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个佼佼者。书中的每一章都从一个侧面帮助你解决现实中的一个难题,人性都是有弱点的。在人的一生中想得最多的是战胜别人,解开你思想上的谜团和精神上的枷锁,帮助你矫正各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和思维方式,助你步入成功的殿堂!只有战胜自己,才能战胜别人。可以输给别人,不能输给自己。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无人能真正打败地
  • 与花交谈

    与花交谈

    报亭书摊处可见微型小说的身影。,文化市场上出现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许多文学刊物纷纷改头换面。改为专门刊登微型小说或主要刊登微型小说,进入21世纪,有的甚至连刊名也子以更改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