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灾害发生、通信设施中断的情况下,需要用应急高新技术确保灾情信息的搜集。在汶川特大地震后,国家863计划B3G移动通信最新成果在抗震前线就发挥了重要作用。B3G移动通信的最新科研成果--宽带无线交互多媒体系统被成功应用于前线指挥部与各个救灾现场之间的宽带应急通信与现场指挥,为成功救助一位被埋7天的妇女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武警、特警、公安、消防、救援队、地震局、医院、媒体等各部门提供了大量可靠的现场信息,多次受到当地政府和现场指挥部的赞誉。用于北川的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由4个无线基站和20余个移动终端组成,采用UHV频段传输,便于在山区以及地形复杂的环境下实现大范围组网覆盖和快速组网。在现有移动通信系统和地面通信系统遭到破坏时,仍可实现移动状态下的点对多点宽带无线通信传输。该系统采用了多天线、多载波等最新移动通信技术,传输速率远高于现有移动通信系统传输速率,总吞吐速率可达到100 Mbps,可在移动状态下实现高传输速率交互视频信息,使得救灾前线指挥部能够迅速掌握各个现场实时救灾状况,及时调动有关人力、物力资源参与现场救助。
B3G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北川、汶川、青川等地的抗震救灾中发挥重要作用后,又在唐家山堰塞湖抢险中作出贡献。应水利部及唐家山堰塞湖抢险指挥部的紧急请求,在中科院、科技部及上海市政府有关部门的协调安排下,2008年5月30日上午,由上海翰讯公司、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等单位人员组成的技术专家组乘坐抢险指挥部安排的直升机快速抵达唐家山堰塞湖救险前线,并随即开始无线宽带接入基站和终端设备的安装。经过近6小时的紧张工作,技术人员成功地在唐家山堰塞湖地区设立了4个无线观测点,可以对堰塞湖险情及救险进展进行实时视频传输,并可从不同位置、角度对唐家山堰塞湖泄流后的流量、堰体状况即时予以记录并传输。在当地电信部门的支持下,该系统还成功地接入到互联网络,使得远在北京的救灾指挥部门能够方便地通过互联网远程实时观测抢险前线的视频信息与数据信息以及抢险人员撤离后的堰塞湖泄流状况。该项新技术的使用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与评价,水利部网站于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报道。
在四川抗震救灾过程中,B3G宽带无线接入系统更多地被用于将前线的视频与数据信息传回前线指挥部或后方各个部门,这与传统无线移动通信系统的应用模式明显不同,对系统的上行传输能力要求极高。本次抗震救灾中所采用的广义多载波(GMC)上行传输技术源于"十五"期间国家863B3GFuTURE重大研究计划的一项基础性创新研究成果,是由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东南大学移动通信国家重点实验室、中科院微系统所等单位提出并完成的。该项技术的特点是具有较小的信号峰均比和较高的发射功率利用效率,并能较好地抑制各个用户非正交所带来的干扰,特别适用于环境较为恶劣情况下的上行数据传输。该项技术已被列为中国标准化委员会宽带无线移动互动多媒体标准的候选技术,并被提交作为国内外多个B3G标准化组织和论坛的候选技术。
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在四川灾区为保障通信也作出了重大贡献。2008年5月18日13时58分,中国网通副总裁朱立军在成都拨通了通往四川地震灾区阿坝马尔康的第一个SCDMA"大灵通"电话,这标志着马尔康的SCDMA网络与外部的联系正式恢复。这是国家首批创新型试点企业--北京信威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与中国网通集团公司通力合作,利用卫星信道代替被地震损坏的长途光缆线路所取得的成果。与此同时,在都江堰灾区,四川网通的所有SCDMA基站也全部得到恢复。
由信威公司开发的SCDMA无线接入系统是四川网通提供通信服务的主要技术手段,SCDMA网络遍及四川除北川等极少数地方外的所有地、市、县。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地震重灾区的277个SCDMA基站因受到不同程度损坏而停止服务,虽然全省SCDMA核心网络没有瘫痪,但灾区大量基站的损坏及全网爆发的突发性高话务量使SCDMA网络遭遇严峻挑战。在这危急时刻,网通和信威公司的技术人员充分发挥SCDMA无线接入系统能够对网络运行负荷进行自动监控、合理分配通信资源、缓解瓶颈压力的技术优势,使SCDMA系统在高载荷环境下,快速恢复了网络使用功能。到当天晚上8:00左右,经过四川网通与信威公司现场员工的努力,全川除重灾区外的大部分SCDMA网络通信已基本恢复正常,有力保障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
大地震发生后,作为信威公司控股股东的大唐电信集团也立即启动了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积极开展防震避险和支援地震灾区的工作,并承诺在设备供应、技术人员支持等方面全力配合中国网通等4家电信运营企业做好灾区通信抢修工作。
信威公司在灾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组织调动公司资源,全力以赴确保灾区通信恢复。他们紧急调运的两台SCDMA1800MH科技赈灾基站运抵成都后,在两个小时内就快速完成了基站架设和网络调试工作,协助四川网通在海特机房旁建立起临时应急抢险指挥部,及时高效地完成了应急抢险指挥中心的通信保障工作。2008年5月14日,又有部分灾区的SCDMA基站因断电后蓄电池电能耗尽而停止工作,受损基站的数目达到339台,基站抢修任务进一步加大。信威公司向四川省灾区捐赠的价值约400万元人民币的SCDMA基站设备很快运抵灾区,为恢复SCDMA通信创造了条件。为满足灾区的紧迫需求,信威公司又紧急调运了80套基站设备以及配套终端,发往都江堰、绵阳、德阳、阿坝、广元等受灾严重的地区。
SCDMA网络的抢修工作进行得异常艰苦。因余震不断、风雨交加,许多机房被损坏成为危房,无法进入,为快速恢复被损坏的SCDMA基站,技术人员克服困难,昼夜奋战,把通信基站架设在马路边,把天线安装在电线杆上,用油机发电;因为临时活动机房不足,技术人员搭建小帐篷保护基站,以确保通信迅速恢复;四川网通则派人快速将传输光缆铺设到各路边的基站并24小时守护。经过信威、网通以及通信线路施工人员的共同努力,四川网通SCDMA网络迅速恢复,到2008年5月16日6时,网通都江堰SCDMA信号已经覆盖75%以上的城区,还向抗震指挥部提供1条专线,全面保障抗震救灾指挥部与外界通信畅通。
SCDMA网络的快速恢复,成为通信基础平台和政府部门救灾指挥的有效工具。此外,SCDMA也为稳定灾区群众情绪起到了重要作用。地震发生后,受灾群众要打电话到外地报平安,外边也要打电话到灾区里边找寻亲人,四川网通便发挥了SCDMA无线接入优势,将SCDMA应急通信车放置在重灾区临时救灾物资发放点附近,设置了免费SCDMA电话点,供受灾群众使用。截至2008年5月17日18时,有近300人通过SCDMA电话寻找到亲人。
在奋力恢复四川SCDMA网络的同时,信威公司的技术人员还驾驶装备有自主研发的McWiLL无线宽带接入设备的应急通信车克服重重困难,抵达抗震救灾现场。中国地震局"十一五"科研项目"流动数字应急系统"采用信威公司的McWiLL无线宽带接入系统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可及时开通地震应急通信链路,实时获得地震灾害现场的情况,保持灾害现场与指挥部的实时联络,且包含语音、数据、视频等多种方式,确保抗灾决策的迅速传达以及重要抢险部门的通信畅通。信威公司人员抵达广元现场后,立即在雷达站附近建设SCDMA基站,配合应急通信车内的应急通信系统对灾区余震情况进行监控,并将采集的余震数据实时传输到中国地震局供其决策参考。
5.4科技赈灾信息的共享公开
整合科技资源跨区域科技赈灾模式中各方主体要实现充分联动的重点在于信息的高效高速,即需要各部门、各层次、各领域之间的协同与合作,体现一致性、时效性、整体性与系统性。在灾害事件发生或即将发生时,依托信息共享体系进行即时的传输,并通过其广泛的共享性使各方主体之间做到信息的完全公开与透明,达到减灾信息资源共享,确保灾害应急响应行动的快速和高效,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
各部门通力合作,畅通减灾服务系统,实现信息共享,综合减灾。必须要整合各行业和部门有关灾害风险信息系统,形成分布式且可调用的虚拟实体系统;编制不同比例尺的灾害风险地图,建立灾害风险定期评估体系,利用各种网络传播系统,以此为政府、企业、社会和公民提供有效的灾害风险信息。无论从财力还是资料来源看,没有任何一个数据系统可以完全收集所有的灾害基本数据。如果通过信息共享的方式,各系统之间就可以进行各种形式的资料共享。
必须提出,今天,现代灾害信息的积累以比过去快几十倍的速度在不断膨胀,学科的发展已不允许过去那种各自为战、条块分割的大量重复工作及重复数据的现象继续存在;在各种科技赈灾数据库的基础上,应该特别重视资料的共享与公开。应该建立、完善和补充现有各单类灾害数据库,建设和完善以地市、县为单位的综合自然灾害数据库群;建立和完善各种监测网络数据库体系。主要数据内容包括灾变序列数据、灾害损失数据、科技情报信息、管理信息、相关的地质与地球物理监测数据、相关气象监测数据、相关水文监测信息、科普宣传信息等,并实现GIS化管理。进一步完善各类防灾减灾信息网络平台和国家级的综合自然灾害网络平台,开展信息共享机制研究,依托我国现有的各种网络条件在各减灾部门之间实现不同层次的数据信息共享。
(5)完成GIS图层显示功能。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