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800000027

第27章 中国电视知识分子话语 (1)

引言

知识分子作为知识分子,本来就具有特殊而奇异的需求,希求完全自由地应用语言,不受制于任何人的语言游戏,不受制于社会制度 。

--罗蒂斯

理解一种语言就是理解一种生活方式。

--布尔迪厄

"话语"(Discourse)正在成为学术界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术语,但它又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鉴于对其界定的困难,以及西方语言学意义上的话语分析是建立在字母符号语言基础上的,在本研究中,"话语"的使用定义为:"从产生机制与形式来看,可以认为话语是说话者或作者在某个语境中运用语言系统表达个人思想情感或实现个人意图的口语或文本......所以,话语不仅仅与语言有关,它还考察传播语境:谁与谁进行交流、传播?为什么?在什么样的社会和情景里?通过什么媒介?反映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这里"话语"和"语言"很相近,但不是对象化的物化语言,而是有时间向度和在传播对话中的语言。研究电视知识分子的话语,能够为我们提供一条理解电视传媒对知识分子改造、电视知识分子行为模式等的途径。当然,这里笔者也需要做出限定,由于电视知识分子分为不同的类型,而其中"幕后谋士"型知识分子一般不在电视上公开发言,所以,我们此处讨论的电视知识分子主要指笔者所划分的后三种类型,即"幕前主持"、"讲演者"、"阐释者"。

第一节 知识分子话语与电视传播特性 (1)

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而存在,其特殊性不仅由于他们的职业身份和社会地位,同时还决定于他们话语方式的独特性。但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话语特征需要区别对待,在历史的演变中,这种特征是处在不断地变化过程中的。在传统社会里,古代知识分子的话语特征是建立在对于文言文等书面语言或士大夫语言之上的,"五四"时期的白话文运动,动摇了士大夫对于知识话语的垄断,开始构建起新型现代知识分子话语,也成为当时知识分子分化的一个重要标志。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语境下,长期的社会运动和变革的影响,尤其是文化大革命以及"皮毛论" 即认定知识分子只是一个阶层,在进入社会实践时,它必须也必然像毛一样,依附在某张皮之上,知识分子没有能力和胆识去认识自身,去获得自我意识和觉悟,它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要由它所依附的阶级来决定。它的话语,也采用它所依附的阶级的话语,并成为为之服务的某种工具。的提出,对于知识分子话语进行了再一次的改造,尤其表现为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方式的入侵。

改革开放以后,"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这个论断被明确确认,在客观上也部分消弭了知识分子语言特殊性的合法基础。但是,由于在社会中的特殊作用和功能,决定了知识分子话语仍然存在着鲜明的特征,当然这些特征在中国民众眼中也许只是被奚落的对象,例如姜昆相声中著名的一句话:"你以为知识分子不会骂人呀,他母亲的!"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政治开明和学术自由空间扩展,一些学者提出应当重建知识分子话语体系,尤其表现在发源于北京大学的国学热潮,可谓是"面对半个世纪以来政治意识形态对学术无处不在的影响和统治,一场重返学术重返书斋的运动,或许是知识分子重建独立精神,在专业范畴内展开人生的悲壮努力,是对以往无视学术的强权统治所做的一次庄重反叛"。当然,这种所谓的"重建知识分子话语"与西方意义上的"重建知识分子话语"有着本质的不同。法国后现代思想家利奥塔提出的"知识分子死亡"的问题,是"认为知识分子因为往往将自己放在人、人类或人民的位置上,认同于一个普遍价值的主体,习惯于针对社会每一个人发言。

然而,他们所赖以建构的一套整体性的元话语到了后现代社会已经完全解体了,目前这个社会已经不断地趋于多元化、局部化,知识分子作为其原来对社会全体所承诺的那些整体性话语的承担者已经完全不存在了"。还有英国思想家鲍曼关于知识分子从"立法者"到"阐释者"的转变:"知识分子在后现代社会只有在自己的共同体内部才能扮演'立法者'的角色,超出共同体之外便不再是普遍有效的'立法者'。这样,知识分子的功能实际上发生了变化,变成为一个'阐释者'。'阐释者'的角色就是将自己共同体内部的知识翻译、阐释为其他共同体成员能够理解的知识。

"上述两者对于西方知识分子话语重建的意义在于"公共性"话语重建,这个层面上的话语重建也部分在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展开,但是,不同于我们这里所谈的中国知识分子话语重建问题。不论从中国知识分子话语历经变革仍然保存下来的特性,还是不断重建的科学化知识分子话语,我们都可以归纳出理想状态下知识分子应当具有的话语体系特征,这里强调理想状态是由于在各种权力交织的中国知识分子场域中,还无法产生真正意义上"为知识而知识"的纯知识分子话语,更重要的是针对不同学科的知识分子,他们的话语体系特征不可能完全相同,我们只能从抽象意义和一般意义上谈理想状态的知识分子话语应该是怎样的。

一、理想的知识分子话语体系特征

区别知识分子与非知识分子的界限的产生,在美国学者R·柯林斯看来是一种"互动仪式"形成的结果,其"核心在于特殊的言说行动:超越情境的对话的进行,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文本。正是对这一共同活动的深层意识,把知识分子结合成一个仪式共同体"。也就是说,知识分子通过特殊的话语方式而连接在一起,从而达成身份认同,这里知识分子的话语体系就显得尤为重要。"知识分子话语体系即是知识分子在一定社会历史语境中价值观、思考和生存方式以及使用的术语的统称。它实质上是知识分子精神和工作特征的一种总体描述和概括。"。

1.科学性与专业性

按照社会分工,知识分子以脑力劳动为主,而脑力劳动是建立在智力和知识的基础之上的,这就要求知识分子应该有一种为学术而学术的精神,以追求真理为天职,为学术而全神贯注,忘怀一切,排除现实生活包括自身生命过程的种种矛盾、困惑的境遇,超越自我生物需要和各种琐碎动机,把探索真理的奋斗与自身生命体验相关联,并为此献身。这也决定了知识分子话语的科学性特征。科学性的话语"通过界定语词定义,建立规范专有词汇,确定严格的语法逻辑程序,使语词保持一种明确的指义......科学语言冲破日常自然语言的全面包裹和缠绕,切断了它与日常话语的联系,进入公理化的阶段......词自身的情采光辉全都消失殆尽,人通过词径直走向观念,词在使用中消失了,词在这里似乎是透明的,它冷静、中性、无生命"。

可以看出,知识分子科学性话语与日常生活话语存在着明显区别,法国学者柯恩甚至为了说明这种区别,而将科学化的学术语言比作宗教语言,"书面语和学术语言往往同时就是某种礼拜仪式面向全体人们的宗教语言,这种语言往往是一种在口头不再使用的语言"。

科学性话语要求具有严密的逻辑性、严密性和准确性,它是由大量定义和概念构成,并存在着严密的因果关系,例如科学论证中经常采用的"三段论",这就要求尽量避免概念使用的模糊性和相互矛盾,例如日常经常用到的"好像"、"不一定"、"可能是可能又不是"之类的词语是要尽量避免的,尤其反对生活用语中的隐喻、双关等修辞方法。另外,科学性也要求话语祛除个人的感情色彩,学术语言逻辑性强,但是往往不够亲切,缺乏感情色彩。学术语言是各个学科在发展和探索过程中,通过积累大量素材的基础上,提炼和概括出来的反映事物本质的概念和范畴。例如上面我们提到的电视知识分子李敖经常会在电视节目中说:"别人都说你是王八蛋,但是我能证明你是王八蛋。"虽然他似乎运用的是科学性的话语,但是谁也不会把他的"研究成果"当做知识分子严肃的学术研究,因为一个"王八蛋"就暴露了明显的感情色彩,从而使他的话语成为了非科学性的阐释。

同时,源于现代社会带来的知识爆炸和分工日益细化,知识分子从事的职业呈现出专门化的特点,这种趋势不仅使知识分子逐渐丧失对公共事务的关心,并且再难以产生以往那种跨越多学科的大学问家,也使得自身话语带有明显的专业性特征。专业化的话语首先表现在高度抽象上。

陈嘉映先生曾经形象化地描述:"学术语词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具有理论建构的身份,并在一定意义上更'抽象'......你说'天冷,水都结冰了',他说'在外因的作用下量变导致了质变';你说'有只兔子在草地里跑',他说'一个个体物体存在并在某一空间范围内运动';你说'我讨厌冬天',他说'可天下的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其次,专业化话语为相关行业建立起坚厚的樊篱,我们经常所言的"隔行如隔山"就是这种现象的明示。"专业知识是指有关某一领域、某一行业的特殊知识。专业知识需要通过专门的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是大脑内存储的特殊认知图式......在大多数情况下,听话人理解话语意义的障碍来自对专业或行业术语所反映的认知图式的缺乏。"只有专业同行能够理解的专业术语明显地和外行划分了界线,对于越界的知识分子,内行们则口诛笔伐,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北京师范大学影视系系主任于丹在讲《论语》时备受争议,文学专业教授易中天在讲历史时也被指责为"误人子弟"。

2.超越性与前瞻性

关于知识分子话语的超越性,更多的是指向人文知识分子的。尤西林先生曾经谈道:"从人类整体看,一个健全成熟的社会为使自身不停滞腐败和不断发展,必须保持有一种虽与自身有关联却超出自身的独立的力量。一个超出世界的意义世界正是这样一种力量。人文知识分子的超越性源自文化亦即意义世界的人类整体性和普遍性。因此,人文知识分子不是一般含义的社会阶级或阶层,他们并没有独立于人类整体之外的本阶级或阶层的特殊政治经济利益。" 所以苏格拉底会说: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

知识分子正是不断思考着人类前途和命运的痛苦的人。当然,在后现代社会以及后现代理论中,对于知识分子"超越性"的质疑和否定也越来越多,无论是福柯的"特殊知识分子"论,还是艾尔文·古德纳"新特权阶级"论,都显示了知识分子的边缘化。但是,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里,仍有知识分子坚持着超越性的话语,尤其是在中国还未完全进入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所展现的后现代状态时。陈晓明先生称:"对这种超越性价值的强调,也充分说明了知识分子的精英主义倾向,他们在文化上的优越性。人世的态度一直成为知识分子从事专业活动的依据,'内圣外王'与其说是一种人格理想,不如说是一种学术理想。"

知识分子话语应当具有前瞻性。冯骥才先生曾经谈道:"当整个社会迷惘的时候,知识分子应当清醒;当整个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知识分子应当给人们一点美的梦想。"超越性的视角为知识分子话语的前瞻性提供了可能,虽然在元话语和宏大叙事方面,知识分子的合法性基础被削弱,但在一些具体问题和社会现象上,专业知识和理性思考使知识分子往往可以提出前瞻性判断,特别体现在对于社会丑恶现象的披露与揭示上,知识分子的话语常能够给大众提供一种冷静的视野和科学化的判断。

3.批判性

第一节 知识分子话语与电视传播特性 (2)

知识分子话语的批判性是和他们的价值中立立场、自省和超越性紧密联系的。余英时先生谈道:"西方学者对知识分子虽没有获致一致的定义,但他们都肯定知识分子有一个共同的性格,即以批评政治社会为职志。这在中国也不例外。孔子说:'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反过来说便是'天下无道则庶人议'。"知识分子话语的批判性源自他们经常性的反思和内省,"与世俗的群体相比,知识分子更多的是通过反思和自我分析意识到其群体的同一性。知识分子总是从历史的、哲学的甚至社会学的反思的抽象角度来看待自身" 。

同类推荐
  •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大学史记(“民国大学与大师”丛书系列)

    本套丛书《民国大学与大师》,以详实而生动的史料、全面而独到的视角,邀你一起走进晚清与民国时期国学与科学大师们富有个性、既伟大又平凡、传奇而精彩的世界,包括他们的上学、留学、教书、长校……其内容丰富,情节曲折,语言通俗,可读性强。丛书分为名家上学记、名家留学记、大师讲书记、大学校长记4卷。由青年学者朔之北、青年作家许毕基等人撰稿。
  •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深庭晚照(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慢慢相爱:刘晓鸥作品集

    一本适合在午后的阳光下,伴一盏香茗细细感受的美文集。作为一本美文精选集,本书包含了作者对温暖亲情的记述,对少年时光的追忆,对当下流行文化现象的探讨和思索,以及旅行在外行走中的种种见闻和感悟。
  •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溪流淙淙(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

    《最受学生喜爱的散文精粹》从喧嚣中缓缓走来,如一位许久不见的好友,收拾了一路趣闻,满载着一眼美景,静静地与你分享。靠近它,你会忘记白日里琐碎的工作,沉溺于片刻的宁谧。靠近它,你也会忘却烦恼,还心灵一片晴朗。一个人在其一生中,阅读一些立意深远、具有丰富哲学思考的散文,不仅可以开阔视野,重新认识历史、社会、人生和自然,获得思想上的盎然新意,而且还可以学习中外散文名家高超而成熟的创作技巧。
  • 我的N种生活

    我的N种生活

    我崇拜痛苦和不公,生活深处的隐痛,它们唤起了我以及我的语言,让我的休闲有痛的感觉。我的隐痛是无限的,语言对于我来说是阶梯,经过攀登,我希望尽头是一扇门,打开它我就可以看到那些痛楚和不公了。这种感觉比做爱、喝酒、游荡、读书更重要,它来自语言,语言深处居住着的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灭掉自己的冲动和愿望。
热门推荐
  • 胭脂红

    胭脂红

    无疑,一段曲折幽怨的青春恋,但流年暗换,诉说两段九曲回肠的爱情……为什么要回到那么遥远的过去呢?那么遥远的青春,青春的风吹漾了粉红的爱情之花,与你我又有何干?但我无疑又爱着那青春,邂逅玉树临风的高干子弟秦爽,爱着那些人。在珠泪坠落的瞬间,当明艳不可方物的少女姬晓娅,是否觉得自己无怨无悔?一颗晶莹玲珑的少女心,便产生了爱的化学反应
  • 三寸金莲

    三寸金莲

    前世她是大周后,才情美貌兼具,却因夫君与妹妹的偷情而含恨而终。重生后的她乃亡国公主,当她与前世的夫君相遇后,是爱人还是仇人抑或是陌生人?她又该在前世所熟悉的皇宫中如何生存?亲们,第一次写文,请多多关照。考究党慎入。。。。。
  • 寒门长媳

    寒门长媳

    本文1V1+爽文+宠文!女主性格彪悍,遇佛杀佛遇鬼杀鬼。男主被调教,无限宠爱信任女主,忠犬型。扬州唐家次女唐惊燕,年少轻狂,泼辣狠戾,一朝嫁入京城名门。谁知夫家已是个空架子,成了“寒门”。新婚过后,娘家来人,一场阴谋,用毒害死她。唐惊燕醒过来时,脱胎换骨,体内已经换了另一个人,绝代风华!虎视眈眈的娘家,精明能干的小姑子,唉声叹气的婆婆,哭哭啼啼的小妾,还有因杀人下狱的纨绔夫君…一堆烂摊子留给她,她明明想做贤惠妻子的好不好?!且看“唐惊燕”如何逆转局势,击破阴谋,获得新生!片段一:去乡下收租,她看了看账簿,“就这么点儿钱?”婆婆叶氏望着远处田地,可怜道,“账房先生说,今年收成不好,百姓都很可怜…”相公点头,“是啊是啊。”她横瞥二人一眼,“雨水充沛,万里良田,收成哪里不好?”过一日,婆婆和相公面对着她收上来多一倍的租金,目瞪口呆。片段二:美丽的郡主上来挽着她的手,甜笑,“以后你我是平妻,共事夫君,你要多提点我啊。”她招来家中小妾丫鬟,道,“叫声‘姐姐’来听,我就提点你。”郡主磨牙,“姐、姐!”小妾低声,“上个叫夫人‘姐姐’的,都死了三年了。”面对着郡主发青的脸色,她满意笑,“府上长媳,从来只有我一个,没有平妻一说。”扭头,“是不是啊,相公?”相公严肃进门,“娘子说的是。”
  • 酷酷总裁迷糊蛋

    酷酷总裁迷糊蛋

    一个是豪门贵公子,一个是普通俏女孩,一场宴会上的相遇,让原本毫无交集的两人不但成为了邻居还最终成了恋人,迷糊可爱又有点聪慧的上官霓和又酷又帅又多金的宫希瑞演绎一场轻松、活泼的爱情故事。
  • 胡桃夹子

    胡桃夹子

    故事讲述七岁小姑娘玛利发高烧时梦见归她保护的一个咬核桃小人(胡桃夹子)和老鼠打架。后来她听了教父讲的故事,认定咬核桃小人就是教父的侄子小朵谢梅。在幻梦中,她与小朵谢梅同游有着蜜饯牧场、橘子水河、香甜蛋糕新村的小娃娃王国,然而她美丽的想象却被大人们斥为胡说八道……
  • 婚外遇

    婚外遇

    激情过后,大脑有些晕眩,混沌到无力睁开眼眸。他将头埋在她的颈间,闷声低笑,“缺氧了。”她陪笑,可是笑意却无法达到眼底。直到此时,她才从心底涌起罪恶。“酒醒了吗?”他仍是很温柔地问。“嗯。”对,酒,就是酒!可是现在,怎样后悔都来不及了。她的心里有些恐慌,手脚冰凉,可是面上仍然平静。他支起一只胳……
  • 绮梦契丹(完结)

    绮梦契丹(完结)

    她是玉婉清雅的大宋公主,他是冷漠蛊惑的契丹王爷。政治与战争的阴影下,由于一纸婚约他们成了政治婚姻下的牺牲品。她背负着国仇家恨,对他的仇视是化不开的纠结。他深爱着她,但她的敌意让他不得不隐藏他心底的炽热。她坚韧、善良、淡雅、清丽,他执着、霸道、俊美、神勇,他的心永远系着她的一蹙一笑,她的眼神中永远是迷茫。命运的捉弄,生活的波折,身世的疑团都让他们疲惫不堪。她会爱上他吗?他的“爱”字何时才能说出口?命运的齿轮依旧辗转,他们的结局是喜,是悲,还是一场人间闹剧……这是小桥的处*女*作。希望大家支持!终于完结了,谢谢各位对桥桥的厚爱与支持!!!!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财道

    财道

    中国首部财道小说,《新京报》、《金陵晚报》、《莽原》、上海人民广播电台等11家媒体同时推出。本书演绎人生命数奇情,平视当代富豪巨贾,探究中国财道智慧。这是一部关于金融奇人、奇事、奇情的奇书。它演绎了一出出财运和命数的故事,写尽了男女之情在财运和命数之间的彷徨纠葛。作者葛红兵在小说中引进了真实案例,有很强的社会写真、客观纪实的倾向。同时小说中崔钧毅以“义”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老范以“舍”为中心的财道思想,武琼斯以“取”为中心的财道思想贯穿书中,读者或许从中能得到深刻的启发。
  •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事半功倍的生活法则:懒人非常成功的14个秘密

    无数人证明了这一点,努力工作并不能如预期的那样给自己带来快乐,勤劳也并不一定能为自己带来想象中的,生活。或许,有的人通过勤劳得到了相应的回报,但虽有所成,却郁郁寡欢,不断陷入人生的困境。也许你一直在努力工作,而且坚信勤奋会有回报,这无可厚非,但你是否更成该考虑减少无谓遗精力、时间的浪费,用高效的工作方法来获取最大的成功呢?打开本书,你一定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