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演者"型电视知识分子在西方也存在,如前面言说的布尔迪厄在巴黎一台的讲演,以及十几位哲学家在BBC的辩论。不过,应该申明的是,就西方的"讲演者"们自身而言,他们未必认为自己是"电视知识分子",因为在前言中笔者已经探讨了,我们是在用中国化的"电视知识分子"认识来看待西方知识分子介入电视传媒的现象。
"讲演者"型电视知识分子的出现与"讲坛"类电视节目在中国电视媒体上大行其道有着密切的联系。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视出现的电视讲座,可以看做是"讲坛"类节目的雏形的话,那么,"1999年7月11日,湖南经视推出余秋雨《走向21世纪的中国文化》的电视演讲,开启了电视讲坛节目的先河(2000年该节目演变为湖南卫视的独立栏目《千年论坛》)。随后,《西部论坛》、《经济大讲堂》、《学术报告厅》、《名家讲堂》、《东方大讲堂》、《世纪讲坛》、《人文讲坛》、《开坛》等讲坛类电视节目纷纷涌现。'电视讲坛热'向全国各地蔓延。其中尤以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堂》和中央电视台的《百家讲坛》影响颇具"。
在中国电视荧屏中,"讲坛"类节目存在的类型也是多样化的,有学者专门将它们分为:大众接受型节目,即电视讲坛的选题主要是为普通受众所了解,如央视《百家讲坛》、河北电视台的《燕赵大讲堂》;关注前沿型节目,栏目内容学术性较强,注重思想上的交流,关注前沿的事物和思想,如凤凰卫视的《世纪大讲坛》;专业实用指导型节目,内容定位在一定的专业领域或社会生活的某个方面,如湖南经济电视台的《MBA大讲堂》、央视社会与法频道的《法律讲堂》等。目前,基本上所有的省级电视机构和部分省会级电视台都开办了"讲坛"类电视节目,如此大规模的出现不能不说与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人们渴望被指引的心态有关,当然,也有先进者的成功示范和中国电视传媒的宣讲意识的因素。批量出现的电视讲坛,必然需要批量出现占据于上的"知识分子"宣讲者。
如果说阐释型电视知识分子的成名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才能够成为媒体常客,而获得相应的社会知名度,那么,讲坛类电视节目则可谓是明星电视知识分子的快速生产线,昔日在大众领域或公共空间默默无闻的大学教师或专家学者,可能一夜之间成为拥有百万级别"粉丝"的大众明星(如于丹教授在2006年国庆期间在《百家讲坛》讲《论语心得》,短时间内声名鹊起),甚至大众情人(易中天的"粉丝"就喊出"嫁人就嫁易中天"的口号)。"阐释者"型电视知识分子在更多的情况下,是电视媒体向知识分子借一个"教授"、"学者"的名号;"讲演者"型电视知识分子则在更多的情况下,向电视媒体借大众影响力的"势",难怪众多大学教授纷纷期待《百家讲坛》制片人的慧眼识君。这部分电视知识分子可谓是引发学术界和社会层面广泛关注的人群,关注他们对学术的改造、对大众的献媚、对媒体的迁就性合作以及财富的迅速积累。所以,此类带有明显中国特色的电视知识分子人群也成为笔者在该研究中关注的重点。
不同于"阐释者"型,在中国电视屏幕中出现的"讲演型"电视知识分子以人文学科的专家、学者和教授居多,一方面是由于自然科学的理论和现象难以用简单的口头表达展示清楚,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上人文学科"文化鸿沟"正逐步消弭,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热情的高涨等因素都促使人文学科的知识分子纷纷登上各种电视讲坛开课。
第三节 典型个案研究
以上分析了有中国特色的电视知识分子的几种类型,但是现实总是比理论丰富多彩,在实际的媒体运作中,同一个人所展现的类型和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这就需要我们对于典型的个案进行分析和研究。笔者选择个案的理由是以最具典型代表性为依据,不完全以影响力和知名度来考量,同时,所选的电视知识分子以及对其进行的评述,不带有贬低和褒扬的色彩。
一、单一型
此处所言的单一型指按照笔者所划分的四种分类--"幕后谋士"型、"幕前主持"型、"阐释者"型、"讲演者"型,作为研究对象的电视知识分子在实际电视活动中较多地表现为一种类型,且比较带有代表性。
1."幕后谋士"型案例--杨东平
(1)杨东平档案
杨东平,男,1949年9月生,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21世纪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民间环境组织"自然之友"副会长,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总策划。主要研究领域为高等教育理论、教育现代化理论、现代教育史、教育公平理论等。承担本硕士学位点《高等教育原理》、《教育社会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关注中国教育改革、生态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传统文化继承和改造、教育公平等问题并参与实际行动。著有《通才教育论》、《城市季风:北京和上海的文化精神》、《中国:21世纪生存空间》、《艰难的日出--中国现代教育的20世纪》等。主编《教育:我们有话要说》、《大学精神》、《大学之道》、《中国教育蓝皮书(2003)》等等,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2004年被《南方人物周刊》评为"影响中国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之一。
(2)杨东平介入电视的行为
1995年年底,中央电视台筹办一个谈话栏目,请来三位学者帮忙策划。这三位学者中就有杨东平,另外两位分别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郑也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邝阳。拟了30个名字,最后确定为《实话实说》。该栏目于1996年初开播。后来,郑也夫和邝阳离去,而杨东平一直与该栏目合作,对该栏目的成功做出了较大贡献。此后,他又成为凤凰卫视著名节目《世纪大讲堂》的总策划人。
(3)"幕后谋士"型电视知识分子的典型
杨东平作为国内最早一批的"幕后谋士"型电视知识分子,可谓是其中较为成功地与电视媒体合作的代表。早期的郑也夫等人因无法适应电视媒体对知识分子话语权的修改而放弃了介入电视活动。2000年,《中华新闻报》的记者称:"《实话实说》和其他任何一个栏目一样,都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集体劳作的结果,而观众看到的只有崔永元的功劳。其实该栏目后面有一支实力强劲的策划队伍,一共9人,分四组,每组两人,这四组的上面有个总策划,他叫杨东平。我们说,杨东平是《实话实说》的总军师,一点不为过。"由于与中央电视台等媒体的深度合作,"杨东平称中央电视台评论部为'我们评论部',可见他对评论部的感情之深,也可见评论部对他的接纳程度之深"。甚至一些媒体在报道他时,称他为"准电视人"。杨东平介入电视媒体后台操作,一定程度上为知识分子话语在电视媒体上拥有了展示空间。他自己也谈道,策划使文化人找到了自己在电视媒介中的位置,在他参与的央视名牌栏目《实话实说》中,经过策划的占了一半以上,这几乎成为该栏目能够保持活力的主要原因。
从《实话实说》的实际操作来看,他们想达到的最高境界就是"知识分子的思维,老百姓的话语"。在2001年的金鹰论坛上,《实话实说》栏目策划人杨东平针对电视媒介日渐流俗的趋势也曾大声疾呼,文化精英们应积极参与到对电视文化的改造中来,让电视文化朝着更全面、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对于电视文化建设而言,"幕后谋士"型电视知识分子所起到的积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例如,中央电视台第十频道的《第十演播室》节目,其专业性得益于栏目聘请的策划嘉宾的专业程度,国内电影界知名学者陈山教授、张献民教授、杜庆春教授等都曾为选题和电影片断出谋划策。但是,应当注意的是,在强大的电视媒体和收视率压力面前,作为独立身份存在的知识分子能够展现多大的改造电视的能力,是难以让人给予乐观的预期的,而且知识分子在长期地电视运作中是否会被电视反向改造,也是值得警惕的问题。杨东平在参与媒体策划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相应的社会资本,例如其被评为最具影响力的50位公共知识分子。如何利用好这样的资本,同样也是电视知识分子应当思考的问题,当然,杨先生利用媒体对社会问题发言的积极价值是应该肯定的,毕竟中国的公共知识分子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了。
2."幕前主持"型案例--李敖
(1)李敖档案
李敖,男,我国台湾地区当代学者,著名作家、评论家和历史学家。祖籍吉林省扶余县,1935年生于哈尔滨,后迁居北京、上海等地。1949年举家赴台,定居台中。1954年考入台湾大学法律系,未满一年自动退学,旋即再考入历史系。1957年在《自由中国》发表《从读〈胡适文存〉说起》,引起胡适注意,后任蒙元史专家姚从吾助手,并考入台大历史研究所。1961年11月于《文星》杂志发表《老年人和棒子》,揭开60年代台湾"中西文化论战"的序幕。此后出任《文星》总主笔,陆续发表《播种者胡适》、《给谈中西文化的人看看》。1965年,《文星》被迫停刊,遂靠经营旧电器维持生计。1970年因彭明敏出逃案而被软禁,翌年被捕,判以10年徒刑,1976年减刑获释,担任土木包工。1979年复出文坛,出版《独白下的传统》、《李敖文存》等。1981年因萧孟能控告其侵占案再度下狱。1982年出狱后陆续创办《时代》系列杂志,出版《千秋评论》、《万岁评论》、《朝代评论》丛书,宣称绝对反国民党,绝不妥协。
曾在1982-1983年间参与发起"批康(宁祥)"风潮,但并未参与党外政治运动。1991年创办《求是报》,1993-1996年任东吴大学历史系兼任特聘教师;1995-2000年担任真相新闻网"李敖笑傲江湖"主持人;1999-2000年,台湾第10任"总统"选举期间被推选为新党"总统"候选人;2000年担任环球电视"挑战李敖"主持人和台视"李敖脱口秀"主持人;2001年任中天新闻台"李敖大哥大"主持人;2000年,凭借长篇历史小说《北京法源寺》曾被提名角逐诺贝尔文学奖;2004年当选台北"立委"。李敖生平以嬉笑怒骂为己任,而且确有深厚学问护身,自誉为百年来中国人写白话文翘楚。著作甚多,主要以散文和评论文章为主,有《传统下的独白》、《胡适评传》、《闽变研究与文星讼案》、《上下古今谈》、《李敖文存》等;近年出版的有《李敖的情话》、《蒋介石研究文集》和《李敖回忆录》、《李敖大全集》等100多本著作,被西方传媒追捧为"中国近代最杰出的批评家"。被他抨击、骂过的形形色色的人超过3000余人,在古今中外"骂史"上无人能望其项背。李敖前后共有96本书被禁,创下历史纪。
(2)李敖介入电视的行为
李敖在我国台湾地区号称电视评论"一哥",在20世纪90年代曾密集地上电视做评论。2000年以后,因健康原因,介入电视的行为减少。其主持的,中国大陆观众可以看到并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的电视节目是《李敖有话说》(由于本研究主要对象为中国大陆电视观众能够看到的电视节目,所以李敖在台湾地区所主持的节目不再详细阐释)。2004年,凤凰卫视重金礼聘李敖独自担纲主持新节目《李敖有话说》,话题涉及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治学读书、生活、女人等领域,节目力图打破传统电视制作模式。李敖以证据骂人,以口舌开心,说真话揭真相,剽悍无惧,创电视之奇。
(3)分析:主持类型中的非典型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