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500000016

第16章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 (6)

关于关联词"为"字的来源,梅祖麟(1978/2000)认为来自于其表假设的用法,李崇兴(1990)、何亚南(2001)认为来自于系词"为",我们赞同李、何的看法。系词"为"字经常用在并列句中,进入疑问句,两个疑问句并列就形成了选择问句。最初"为"字系词性较强,表达判断较为明显,后来其表判作用弱化,联系作用加强,特别是其后出现谓词性成分时,"为"的系词性变弱,逐渐虚化成了关联词,看以下富有启发性的例句:

(7)便问人云:"此为茶?为茗?"(《世说新语·纰漏》)

(8)恩爱为乐?为忧悲乎?(《中本起经》卷下,4/160a)

(9)释提桓因白佛言:"如我所说,为随佛法教耶?为有增减乎?"(东汉支娄迦谶译《道行般若经》卷八,8/468a)

例(7)"为"后是两个体词性成分,"为"的表判作用明显,作系词用。例(8)"为"后是形容词,"为"字可以看成是关联词,但是如果把它看做是系词,似乎也可以,这一例"为"处于过渡状态。例(9)两个"为"字后都是谓词性成分,"为"的联系性较强,一般不看做系词了。

中古时期"为"字虽然用作选择问句的记号,向连词大大迈进了一步,但它并没有虚化成一个真正的连词。据何亚南、张爱丽(2004),"为"字作为句法成分只能位于主谓之间,不能位于主语之前,而作为一个真正的连词是可以自由地出现于主谓之间或主语之前的,所以"为"字并不是一个彻底的连词,因此本书同意何亚南的看法,将其定性为"关联词"。

此外,中古时期"为"、"是"在汉译佛经中经常连用,"为是"作为一个词组一起虚化为关联词。如:

(10)昨夜光明普曜祇桓,为是帝释梵天王等四天王耶?二十八部鬼神将耶?(旧题吴支谦译《撰集百缘经》卷五,4/226b)

(11)王江州夫人语谢遏曰:"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世说新语·贤媛》)[《晋书·王凝之妻谢氏传》作:"又尝讥玄学植不进,曰:'为尘务经心,为天分有限邪?'"]

(12)不审此偈为是如来神口所说?为是尊人知我心意然后说乎?(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二十八,4/760c)

(13)敢问答之为言,为是相对?为是相背?(《南齐书·礼志上》)

例(10)、(11)"为是"单用,例(12)、(13)成对使用。

(二)"为"字虚化为语气副词

中古时期"为"字还作为语气副词出现于各类疑问句中,先看以下例句:

(14)善温问曰:"何谓大宾?为是婚姻国节会耶?"(《中本起经》卷下,4/156a)

(15)帝问曰:"闻水底奏乐,为是君耶?"(《古小说钩沉·幽明录》)

(16)帝问:"为是出天子邪?"答曰:"非出天子,能致天子问耳。"(《世说新语·术解》)

以上"为"字出现于是非问句中。

(17)白世尊曰:"瞿昙师主今为所在?为依何人出家学道?恒喜说何法教?为从何来?为欲所至?"(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十四,2/618c)

(18)是时,彼人出舍卫城,在一华池水侧结跏趺坐,思惟世界:"此世界云何成?云何败?谁造此世界?此众生类为从何来?为从何出?为何时生?"(东晋僧伽提婆译《增壹阿含经》卷二十一,2/657c)

(19)今亦不见儿,儿亦不来附我,为持与谁乎?(姚秦圣坚译《太子须大拿经》,3/422c)

(20)王纳受已,问商客言:"此物甚好,为出何处?"(《贤愚经》卷七,4/398a)

以上"为"字出现于特指问句中。

(21)一切,阿难,无有生,为有老死不?(东汉安世高译《人本欲生经》,1/242a)

(22)亢旱以来,积三十年,归咎黥面,为相值不?(《三国志·魏志·毛玠传》)

(23)王问罪人:"......汝为见不?"罪人对曰:"唯然见之。"(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一,4/668c)

(24)前敕种稻,为成熟不?(《贤愚经》卷七,4/400b)

以上"为"字出现于反复问句中。

另外,"为"字不但出现于一般疑问句中,还出现于反问句中。如:

(25)兽迹历兹而云不见,王势自在为不能戮尔乎?(吴康僧会译《六度集经》卷五,3/25b)

(26)策因此激怒,言:"我为不如吉耶?而先趋附之。"(《搜神记》卷一)

(27)诸葛恪对南阳韩文晃误呼其父字,晃曰:"向人前呼其父字,为是礼邪?"(《古小说钩沉·小说》)

(28)长以大散为和羹,弟为不见之邪?(《宋书·王微传》)

对于以上疑问句中"为"字的性质,学界曾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是测度语气副词,有人认为是反诘语气副词,何亚南、张爱丽提出,"为"字本身不能表示某种特别语气,它在句中就是一个加强疑问语气的语气副词。何、张的观点可以据信,"为"字在这里是语气副词,加强疑问语气,至于"推测"、"反诘"等功能是上下文语义句法环境带来的。

"为"字的副词性质还有一组很好的例子可以证明:

(29)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定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世说新语·言语》)

(30)又曰: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卿云艾艾,为是几艾?"邓答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艺文类聚》卷二十五引《世说》)

(31)邓艾口吃,语称艾艾。晋文王戏之曰:"艾艾为是几艾?"对曰:"凤兮凤兮,故是一凤。"(《太平广记》卷二百四十五"诙谐一"引《语林》)

(32)裴启《语林》曰:邓艾口吃,常云艾艾。宣王曰:"为云艾艾,终是几艾?"答曰:"譬如凤兮凤兮,故作一凤耳。"(《太平御览》卷四百六十四引《语林》)

《语林》是晋代裴启的一部志人小说,至迟到唐代已经亡佚了。《世说新语》的作者应该参考了《语林》。同样是记录邓艾口吃一事,《世说新语》中作"定是几艾",而唐代的类书《艺文类聚》引《世说》作"为是几艾"。宋代类书《太平广记》引《语林》作"为是几艾",而宋代另一部类书《太平御览》引《语林》作"终是几艾"。《语林》一书已经亡佚,原书原文究竟是什么很难考证了,但是我们根据这些异文现象至少可以推断:在唐宋人的理解中"为是几艾"、"定是几艾"、"终是几艾"是意义相同或相近的,也就是说这里"为"的意义与"定"、"终"是相近的,它应该同"定"、"终"一样是个语气副词,这里表达"究竟、到底"的意思。

所以"为"字在以上疑问句中可以认定是一个语气副词,那么作为语气副词它是怎么来的呢?我们认为它来源于系词"为"的虚化。

何亚南、张爱丽认为语气副词"为"字产生的句法基础是选择问句,语义基础是"为"的判断词用法。根据何、张的观点,反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因此"为"字可以顺利从一般选择问句进入到反复问句,而带"为"的反复问句就是促动语气副词产生的直接动因,再进一步,反复问句句末否定词虚化,形成是非问句,于是语气副词"为"字出现于一般是非问句中。"为"字的语义基础来自判断词"为"的观点值得肯定,但是认为其产生的句法基础是选择问句的说法值得商榷。

因为根据现有文献,不能证明"为"字由选择问到反复问,再到是非问发展的先后次序,"为"字几乎是同时出现于这三种疑问句中的。我们认为关联词"为"和语气副词"为"都直接来源于系词"为"的虚化,在选择问句中系词"为"字虚化,判断性隐含,关联作用突出,于是"为"字呈现出连词的特征;而在是非问句、特指问句、反复问句中系词"为"字虚化,主要起加强语气的作用,于是呈现出语气副词的特征。关联词"为"和语气副词"为"在四类疑问句中的互补分布,恰恰说明了其有共同的来源。而不管是作关联词使用,还是作语气副词使用,"为"的虚化都不彻底,还具有系词的隐性特征,即只能出现于主谓之间,而不能出现于句首。

总起来看,"为"字作为语气副词主要在汉译佛经中使用,其使用寿命也有限,主要在中古时期使用,可以说"为"字由系词到语气副词语法化没有彻底完成便受到系词"是"的排挤而夭折消隐了。

(三)"为"字虚化为副词词尾

中古时期,系词"为"字有虚化为副词词尾的趋势。

程度副词"最"、"甚"、"极"、"尤"、"颇"等在句中可以修饰系词"为"字,帮助判断,这时"副词+为"结构中"为"是核心,副词是修饰成分,特别是"为"后是体词性成分时,"为"的系词性比较明确。如:

(33)齐襄王时,而荀卿最为老师。(《史记·孟子荀卿列传》)

后来"为"后谓词性成分,特别是形容词增多,句子的判断性减弱,而描写功能增强,"副词+为"结构中副词成为语义核心,而"为"字虚化,成为辅衬成分,于是"为"字词性逐渐发生了由系词向副词词尾的转变。

"副词+为"结构后跟谓词性成分的用例在先秦时期较为罕见,两汉时期有了一些用例。如:

(34)燕北迫蛮貉,内措齐、晋,崎岖强国之间,最为弱小,几灭者数矣。(《史记·燕召公世家》)

(35)今乃与楚王戊、赵王遂、胶西王卬、济南王辟光、菑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约从反,为逆无道,起兵以危宗庙,贼杀大臣及汉使者,迫劫万民,夭杀无罪,烧残民家,掘其丘冢,甚为暴虐。(《史记·吴王濞列传》)

(36)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汉书·陈汤传》)

(37)皆好车马衣服,其自奉养极为鲜明,而亡金银锦绣之物。(《汉书·王吉传》)

(38)圣王莫过尧、舜,尧、舜之治,最为平矣。(《论衡·是应》)

汉代以后,用例更为多见。如:

(39)七宝挍饰,极为精妙。(西晋竺法护译《生经》卷五,3/108a)

(40)明年三月中,移植于厅斋之前,华净妍雅,极为可爱。(《齐民要术》卷五"种槐、柳、楸、梓、梧、柞第五十")

(41)至年七岁,端正聪黠,甚为可爱。(《贤愚经》卷一,4/356b)

(42)及出镇京口,听将扬州文武二千人自随,优游外藩,甚为得意。(《宋书·二凶传·始兴王浚》)

(43)惟伦最为豪侈,斋宇光丽,服玩精奇,车马出入,逾于邦君。(《洛阳伽蓝记》卷二·城东)

(44)仲远专恣尤剧,方之彦伯、世隆最为无礼,东南牧守,下至民俗,比之豺狼,特为患苦。(《魏书·尔朱彦伯传》)

(45)于是令曰:"廷尉执处侯刚,于法如猛。刚既意在为公,未宜便依所执。但轻剿民,命理无全,舍可削封三百户,解尚衣典御。"刚于是颇为失意。(《魏书·侯刚传》)

(46)是时,雍州假王霸之号者六国,而赫连氏据朔方之地,尤为强暴,荐食关中,秦人奔命者殆路。(《魏书·天象志三》)

以上例句"极为"、"甚为"、"最为"、"特为"、"颇为"、"尤为"中,"为"字基本没有系词性了,只是帮助其前的副词实现副词的语法功能。六朝时期"副词+为"结构后附成分绝大部分是谓词性的,这种用法使用频率极高,"为"字可附于不同的副词后,据此可以判断"为"字在这种结构中基本上虚化为副词词尾了。

四、小结

"为"字是一个不太成熟的系词,它产生的动因主要在于弥补无系词句在降级使用时表意的不足,它由动词虚化而来,但具体的虚化途径不止一途。

中古汉语"为"字判断句在所有判断句中大概占百分之十几的比例,其使用有以下特点:首先,在结构形式上,中古"为"字判断句的基本结构形式为"......为......",还出现了"......为......也"和"......者,为......(也)"两种扩展式,在个别文献中甚至还出现了使用两个系词"为"、"是"的错合句式。其次,在构成成分上,中古"为"字判断句的主语和谓语既可由体词性成分充当,也可由谓词性成分充当,但体词性成分占有明显优势。系词"为"字的修饰语主要使用副词,有时也使用助动词。再次,在语义关系上,典型的"为"字判断句表示归类,另外,还可以表示解释、表示评价、表示列举等。

中古时期"为"字在其系词性的基础上,又进一步虚化为关联词、语气副词和副词词尾。

中古"为"字作为系词与上古时期相比,使用频率没有明显增加,语法功能没有明显扩展。最大的变化表现在它向连词、副词、词尾方向虚化,这必须是在其作为系词经常使用、灵活运用的基础上发生的,说明历经千年的使用,"为"字作为系词在语法体系中还是占据了一定的位置。

由中古前期到中古后期,"为"字判断句也有一定的发展。首先,结构形式逐渐规范化,淘汰了一些不成熟的、缺乏生命力的形式。其次,语义表达灵活化、丰富化,主要表现为解说式、评价式判断句所占比重的增高,这类判断句的增加带来判断句主、谓语构成方面谓词性成分所占比重的增高。

但是总的来说,由于受到新兴的、生命力强盛的"是"字判断句的压制,"为"字判断句在中古时期的发展还是极为有限的。

同类推荐
  •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悦读MOOK(第十八卷)

    本书将带你走进茫茫书海,我们将请一些学者和专家帮你指津,请一些书界人士为你剖析书坛风云,使你从中获得大量的图书信息,还能饱览各类书籍的精彩片段,一册在手,尽情享受读书的乐趣。
  • 经典音乐故事

    经典音乐故事

    西方古典音乐博大、灿烂,源出于古希腊和希伯莱文化,肇端于文艺复兴时期,繁盛在十七世纪到二十世纪初。西方音乐生长在西方文化的土壤里,具有浑厚的文化内涵,在西方的宗教精神、科学思想、民主意识滋养下,更透射出人类文明之光。然而,在一切艺术形式中,音乐里蕴含的捉摸不定的因素最多,这本小册子从西方音乐作品的时代文化背景入手,指明风格,析清流派,点评艺术价值,试图帮助音乐爱好者深入理解音乐的艺术内涵。音乐欣赏既能愉悦身心,又能提高修养。谈音乐、欣赏音乐,就不可避免地涉及一些音乐知识、专业名词一般性判断原则,这本小书里尽量避开复杂的专业术语,而那些浅显的知识一点就通,无须作更多的解释。
  •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热情、魅力、责任:班主任工作漫谈

    怎样增进师生关系呢?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尊严,真正的关怀、鼓励和赞美学生,并且尽可能多地营造师生互动的机会,以增进师生的关系。马斯洛认为人有受尊重的需求,学生害怕的事情之一就是当场出丑、难堪。师生关系建立的前提之一,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尊严,并给予其下台阶的机会。关怀就是给予学生温暖。同学生对话应给予其关怀,并时时想着要鼓励学生,赞美学生。赞美要是鉴赏式赞美而非评价式赞美,也就是不对人而对事。教师对每位学生的潜力或优点要进行挖掘,多多进行强调。有些话语或行为适宜私底下进行,有些教师会和同学约定特定的时间,和学生一一单独地谈话,这样既可增加对学生的了解和认识,也增加了师生间沟通的渠道和情感。
  • 实用广告文书写作大全

    实用广告文书写作大全

    现代广告的文体分类"广告"一词是外来语,其词源出自拉丁文advertere,后来演变为英文adVertise,含有通知、诱导、披露等含义。在中文中,广告就是广而告之,即广泛告知社会公众关于某种事物情况的宣传活动。广告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道法自然:老子对人生的8种帮助

    本书将告诉我们不断进取诚然是我们人生意义的所在,但顺应自然规律、道法自然、清静无为也未必不是一种最好的选择。与其为名利外物所困扰,还不如以平常之心来对待生活、对待生命。书中的老子将给我们一种人生境界。他告诉我们那些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为物欲所左右的人不过是行尸走肉而已,而追求内心的恬淡和宁静、追求思想的自由与致远、追求与自然界万物和谐一体的美妙体验,这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
热门推荐
  • 女主霸倾天下

    女主霸倾天下

    这是一个男尊女贵的世界。虽说这个世界对女子来说犹如天堂,女娶夫,可雪瑶却很无奈,因为她穿越到了一个弑母杀妹的女帝公玉寒雪身上,刚穿来,就状况不断。传言,公玉寒雪阴狠毒辣,弑母杀姊,用鲜血铺成了她的女帝之路。传言,公玉寒雪无情暴戾,喜怒无常,以杀人为乐,无人敢忤逆她。传言,公玉寒雪夺姊夫君,囚禁折磨传言,…当她穿越成她,步步为营,以一种崭新的姿态傲立于天地之间,剑指苍穹,睥睨一笑,天下为动,她创巅峰国度,只能让世人仰望惊叹,她真实的神秘身份更是让整个天下俯首膜拜,俘获无数俊男美女的心,从此她成为百姓心中的神,天下的希望和主宰,写下了盛世不朽的传奇。彼时他乃天下荣华之身,优雅尊贵,天人之姿,被她囚禁,从不愿看她一眼,无喜无悲,仿若面对死人。他是质子,狄修国太子,日日夜夜对着华丽冰冷的宫殿,对着公玉寒雪,忍辱负重他是鬼谷谷主,芝兰玉树之姿,天下无双,无意间救了她,得知她乃天下盛传毒帝公玉寒雪,心痛…他他他……(美男继续增加中)后来他看着她的目光无限深情宠溺,仿佛都能溺出水来,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水里怕摔着,恨不得将她融入骨血…他宁愿永远是这种质子的身份,只想永远留在她身边,哪怕背弃自己的国家,也只是不想离开她半步他无比庆幸自己曾经救过她,眼里心里全是她,鬼谷的庞大势力也只是想用来博她一笑,如画江山也比比上她那灿烂一笑还有他,他,他…他们爱她入骨自述版:溪怜幽:我从不知道原来真正属于我的“情劫”是这样的苦涩,可即使再苦涩再心痛我依然不会放弃,我唯一能做的便是努力走近她冰冷的心,哪怕一直等待,我也无怨无悔。墨谷沐玄:她一直都是我的瑶儿,爱她宠她一直是我心中最大的幸福,哪怕为此背离鬼谷祖训,都不可动摇。巫雅千竹:莫道有情却无情,她的心根本无法触摸,她离我还是那么遥远,原来真相是如此的残忍。淳古孤诺:她其实有一颗最温暖的心,我一直以为故国是我一直坚持的信念,可面对她时我才发现,她才是我想要守护的珍宝。千魅漓:情圆依梦成人,情破兽亡,她是那个主宰我阴晴圆缺之人。冰绝玉笙:受尽千年折磨,我也从未后悔过,我一直坚信她终究会到来。……还有他他他的自述。
  • 中国式医患关系

    中国式医患关系

    作者以客观公正的第三方视角,揭示了转型期中国医患关系的特点,剖析了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源,并提出了用新思维解决医患矛盾的对策。本书记录了近年来医疗卫生领域发生的诸多热点事件,包括“缝肛门”、“八毛门”、“录音门”、张悟本现象、教授之死、医生被害等,观点鲜明,文笔犀利。 本书分为“医者的尊严”、“患者的权利”、“医改的博弈”、“医学的温度”、“中医的忧思”5章,共20万字。
  • 堡主的外来妻

    堡主的外来妻

    ﹡﹡﹡﹡﹡﹡﹡﹡﹡﹡﹡﹡﹡﹡﹡﹡﹡﹡﹡﹡﹡﹡﹡﹡﹡﹡她,梅乐儿,为了报答养父下海做陪酒女;喝酒过多的她死于肝癌,死后被人误说为是娼妓;骨灰沦落油瓶顺水飘;也许是老天和她开玩笑,她的魂魄来古代找到了肉体复生,却是一位被卖到妓院以死抵抗的身体;谁来救救她,她该抵抗?还是顺从?﹡﹡﹡﹡﹡﹡﹡﹡﹡﹡﹡﹡﹡﹡﹡﹡﹡﹡﹡﹡﹡﹡﹡﹡他,欧阳俊赫,五岁的时候,父亲乱刀砍死母亲和那个男人;自己也自杀在那房间,现场极为血腥;五岁的他由老管家欧阳景抚养长大;十七岁时被想做堡主夫人的表妹林佳容下药,事后要求娶她;他负起责任的娶了表妹,表妹怀孕期间更是百依百顺;可没有想到他外出期间表妹派人刺杀他;目的是为了名正言顺的得到峰天堡与心上人厮守;气极回来之时正好碰到表妹分娩;丫鬟惊慌的跑来告诉他表妹死于产后血崩;从此就传言着是他买通产婆对表妹下的手.他也不再相信女人.﹡﹡﹡﹡﹡﹡﹡﹡﹡﹡﹡﹡﹡﹡﹡﹡﹡﹡﹡如今的他是经商界的巨人,他冷酷无情就连他那9岁的女儿都害怕他。欧阳景居然给他买了个妓女为他传宗接代,也好,妓女用钱好打发的。为他生下孩子的梅乐儿,他会留恋吗?-----------------------------------------------------------------------------饫儿其他的文:前世咒——姐妹争皇后:对总裁下手:弃妃泪:妃媚:恶魔老公,拜拜:夜欲:公子嫁到:------------------------------------------------------------------------视频:----------------------------------------------------------------------------
  • 走向孤独

    走向孤独

    胡杨红柳从此烙印在心的深处,成为一种生命感觉。我从大地之上、之中得到的启迪,我把相当一部分时间和精力用在田野调查上,由此而发出的思之种种,应是我写作生涯中最值得庆幸的一段历程,更确切地说是河西走郎以西,至少在这举世滔滔皆言利的年代,我曾在旷野中呼告守望,了解中国土地荒漠化、江河与湿地等关于生态环境的状况,我没有变得更为浅薄,风沙线和干裂的土壤以及大漠戈壁,但,深刻与高贵是谈不上的,大约有十七八年了,尤其是和大地之上的万类万物相比,我怎么能连根带叶地理解一根小草?我该如何去感觉在荒漠中兀自高大,走得最多的是西部,而到了秋天那叶子金黄得醉人的独树胡杨呢?
  • 压不垮的左宗棠

    压不垮的左宗棠

    为什么梁启超说左宗棠是“五百年来第一伟人”?为什么曾国藩说左宗棠才是“当今天下第一人”?为什么美国《时代》周刊将左宗棠与毛泽东、成吉思汗并列,称为全球最智慧的三位中国名人?左宗棠的旷世伟大到底是怎么炼成的?本书以当代鲜活的视角,入木三分地剖析左宗棠独具个性的政治韬略智慧,细致晒出“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晚清官场剧烈权斗的台前幕后和为官升迁之道。全景式展现左宗棠的传奇人生,更客观、更生动、更深刻。
  • 这样写作最高效

    这样写作最高效

    本书是一部专门针对中、高考作文的训练书,旨在帮助中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快速、准确、高效地写出好作文,在考试中获得高分。本书在内容上紧扣考试大纲要求,准确地把握考试内容;在形式上紧跟中、高考话题文的发展趋势,取材典型,重点突出,是中学生理想的作文训练教材。
  •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我是摩托车驾驶与维修能手

    围绕农民朋友十分关心的具体话题,分“新农民技术能手”、“新农业产业拓展”和“新农村和谐社会”三个系列,分批出版。“新农民技术能手”系列除了传授实用的农业技术,还介绍了如何闯市场、如何经营;“新农业产业拓展”系列介绍了现代农业的新趋势、新模式;“新农村和谐社会”系列包括农村政策宣讲、常见病防治、乡村文化室建立,还对农民进城务工的一些知识作了介绍。全书新颖实用,简明易懂。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

    《初为人母百问百答》内容包括产后的生理变化及特点、产后的康复及健美、宝宝的成长与护理、宝宝的喂养、新生宝宝的特点与护理5部分。
  • 奈何生在帝王家(全本)

    奈何生在帝王家(全本)

    【经典文学】今日风行,明日经典【晴语】编辑旗下出品长陵公主出生的那日,上阳城朝华宫上头的那轮红日显得格外温柔,它悄然织了一张光一样的网笼罩住整个朝华宫,流光溢出的华彩柔和地映着天边云朵。他们都说,长陵公主也许是这个已经腐朽的王朝的最后希望。长陵长陵,一个翡翠的梦。看不见的阴谋诡计,听不见的鬼语妄言,闻不见的弥漫硝烟,谁来拯救一个王朝的命运。当她蓦然回首,她才发现一切不过是个阴谋,她完成了阴谋为她设计的路,却什么都没有了。鸳鸯玉枕旁那双炯炯的眼,为什么一边说着温言软语一边扼杀她的所有?黄沙大漠中那丛隆起的墓,里面躺着她的谁?——————他勾画给她一个美丽直率的大漠,一如他的直率,让女皇只有在他面前才真正觉得轻松。他不过一双手,翻手却想拿下整个王朝。他看她的眼睛很是温柔,如果她是女皇,他必要在她之上,不会让她再属于别的谁。亲爱的读者们,非常不好意思,原本打算86章开始上架的,但是因为上架申请比较早……所以就……杯具ing……80章开始每章至少2K字~~~每天一更,绝不断更。粉一夏,群:33844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