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55400000016

第16章 苏轼与饮食制作和饮食文化 (1)

苏轼与饮食制作和饮食文化

刘文刚

内容提要:苏轼是中国文化名人,在饮食文化方面也留下了宝贵财富。他有很好的饮食制作基础,独特的饮食文化理念。他注重饮食的营养与美味的结合,讲究"色香味皆奇绝",具有广博的饮食知识。喜欢研究烹饪和酿酒,留下了多种饮食制作的方法和美酒酿造的技艺。饮食文化丰富了他的文学创作,他的独特的个性在饮食文化中也有充分展现。

关键词:苏轼;饮食制作;饮食文化

苏轼是享誉世界的历史文化名人,宋代的大文豪、大书法家和画家,官至兵部尚书兼侍读和礼部尚书,经历丰富而曲折,热爱饮食制作,留下了宝贵的饮食文化。他的饮食制作和饮食文化达到了非常高的境界,是重要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珍视与利用,发扬光大。

一、饮食制作基础与理念

要制作好的饮食,必须具备高超的饮食制作基础与理念。苏轼喜欢制作饮食,而他特殊的经历使得他吃过很多的佳肴名菜,也吃过很多民间的特色土菜土食,有着丰富的感性知识。他又是一个极聪明博学的人,有着极高的饮食和饮食制作理念,喜欢别出心裁,大胆创新,因而他创造出很多饮食制作方法,制作出很多饮食精品。

理念指导行动,苏轼的饮食制作和制作理念主要有以下特点:

首先,苏轼对饮食材料的细微差异有很深的了解,这对于饮食原料的选取非常有好处,可以帮助选取最好的适合制作需要的饮食原料。比如水,苏轼就认为长江边的水和江心的水有区别,各地的泉水水性不同,烹出的茶味道不一样。苏轼还认为,水有止水和活水的区别,鱼又有生于止水和生于活水的区别。他说:"孙思邈《千金方·人参汤》言:须用流水,用止水即不验。人多疑流水、止水无别。予尝见丞相荆公喜放生。每日就市买活鱼,纵之江中,莫不浮。然唯入江中辄死。乃知但可居止水,则流水与止水果不同,不可不信。又鲫鱼生流水中,则背鳞白,生于止水中,则背鳞黑而味恶,此亦一验也。

"苏轼还认为不同地域的同一种作物品质不同,做出的饮食质量也不同。比如用北方的麦子作曲子和南方的米酿酒,质量往往超过用南方的麦子作曲子和北方的米酿的酒。他说:"晋醉客云:'麦熟头昂,黍熟头低。黍麦皆熟,是以低昂。'此虽戏语,然古人造酒,理盖如此。黍麦之出穗也必直而仰,其熟也必曲而俯。麦则反是。此阴阳之物也。北方之稻不足于阴,南方之麦不足于阳。故南方无嘉酒者,以曲麦杂阴气也。又况如南海无麦而用米作曲耶?吾尝在京师,载麦百斛至钱塘以踏曲,是岁官酒比京酝。而北方造酒皆用南米,故当有善酒。吾昔在高密,用土米作酒,皆无味。今在海南,取舶上面作曲,则酒亦佳绝,以此知其验也。"(《黍麦说》)足见苏轼为了制作精美的食品,非常重视选取最佳的原材料。

其次,根据材料本身的特质进行相应的精细制作,突出其特质。食品制作有一定的规律,但又没有定法。如果不管什么材料,制作方法千篇一律,即使是制作高手,也不能做出美味的食品。苏轼制作食品,就在于根据不同的材料,使用不同的制作方法,创造出有特色的精美的食品。

第三,注重饮食的美味与营养结合。饮食第一位的目的是为了维持生命和健康。因此,凡是营养好的食物原料,苏轼都尽量加以利用,把它们制作好,使人们在饱口福的同时,有益于身体健康。所以苏轼努力寻求一些一般人不大吃的长寿食物,如石芝、肉芝等。但更多的是他努力做好一些常见的有营养的食物,如猪肉、蔬菜。

第四,所制作的食物注重色、香、味的结合。苏轼讲究饮食文化,所制作的食品要求色香味俱美。他在赞美儿子苏过用山芋做的玉糁羹就是"色香味皆奇绝"。当然,在现代,食物讲究色香味形,已成基本常识。然而,在近千年前就坚持用这样的标准品食品,对我们现代品食物讲究色香味理念的形成,有良好的影响。

第五,对饮食有广博的知识,对当时很多食品的制作都非常熟悉。苏轼在做地方官和贬谪期间,更对民间的食品制作表示出浓厚的兴趣。在吃到美味的食品时,更不耻下问,了解其制作方法。《竹坡诗话》载:"东坡在黄州时,尝赴何秀才会,食油果甚酥。因问主人,此名为何。主人对以无名。东坡又问为甚酥,坐客皆曰:'是可以为名矣。'又,潘长官以东坡不能饮,每为设醴,坡笑曰:'此必错著水也。'他日忽思油果,作小诗求之。"油果是宋代流行的食品,何秀才家做的油果比一般的酥,苏轼也要研究,探求原因。这样广泛搜集民间食品制作的经验与方法,丰富了自己的制作方法。同时,对于开阔自己的制作思路,非常有好处。

第六,不墨守成规,大胆创新。饮食制作要有创新精神,要与时俱进。苏轼是一个创造天才,写文章有创造,制作食品也有创造。他的煮鱼,煮菜羹,都非常有创造。他儿子制作山芋羹有创新,他也非常称赞。做食品既要继承传统,挖掘传统食品,加以发扬光大,又要在时代流行食品的基础上,大胆改进,推出新品种。这样才能使饮食和饮食文化日新月异,充满生命力。

第七,讲究五味调和。苏轼制作食品,讲究复合味。苏轼认为五味调和,方为至味。五味调和,是中国传统的饮食完美情趣与追求。苏轼正是继承了这一传统的审美思想。多味调和,食品的味既不单调,而又突出主味,不至失去特色,造成所有的食品一个味。

第八,把天然美妙作为饮食的最高境界。苏轼历来把自然美妙作为审美的最高标准,当然饮食制作和食品也追求这样的境界。所谓天然美妙,就是在食品制作中,突出食品原料本身特有的特色,使食物的色香味形俱美。而不是让制作破坏原材料的美,让制作掩盖或改变原材料的美。

总之,苏轼的饮食制作与理念博大精深,集中体现了宋人的饮食趣味与饮食工艺和饮食文化,具有很高的境界。

二、饮食的制作

苏轼一生对饮食的制作有浓厚的兴趣,他自己亲自制作饮食,也记录了大量亲友和同时代人的饮食制作,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宋代饮食制作资料。现选取其中有特色的部分,供大家研究。

(一)肉食类

1.烧猪肉。苏轼烧猪肉最具特色。(现代菜中还保留的"[烧制]东坡肘子"就是烧猪肘。)其制作要领是水不要太多,火不要太猛,火候要足。宋代贵人不大喜欢吃猪肉,而苏轼却把这一百姓常吃之肉制作成美味,自己非常喜欢吃。他说:"净洗锅,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等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人不肯吃,贫人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猪肉颂》)

2.煮鱼。将鲜鲫鱼或鲤鱼切好,下锅煮,加盐,后加菘菜心、葱白、生姜、萝卜汁,加酒。快熟的时候,加入线条状桔皮。苏轼《煮鱼法》说:"子瞻在黄州,好自煮鱼。其法以鲜鲫鱼或鲤治斫冷水下盐如常法,以菘菜心芼之,仍入葱白数茎,不得搅。半熟,入生姜萝卜汁及酒各少许,三物相等,调匀乃下。临熟,入桔皮线,乃食之。其珍食者自知,不尽谈也。"苏轼认为这样煮的鱼味道极为鲜美。

3.煮蝤蛑。蝤蛑是海中的一种蟹。溪边亦有石蝤蛑,较海中蝤蛑小,肉硬。用水煮熟即可掰食。《吴越风物志》载:蝤蛑,并十足。生海边泥穴中。潮退采取之,四时常有。雌者大而肥,重者逾数斤。浑煮熟,分擘荐酒,切为羹。其小而黄者,谓之石蝤蛑,肉硬。苏轼《丁公默送蝤蛑》写道:"溪边石蟹小于钱,喜见轮囷赤玉盘。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坐寒。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苏轼视蝤蛑为"蛮珍海错"。

4.糟鳆鱼、鳆鱼羹。鳆鱼是种海鱼,味美。鳆鱼状如蛤,生海中石崖上。海人泅水,乘其不意,即易得之。否则,紧粘难取。鳆鱼甲是中药材,功效为明目去障。常吃鳆鱼也益于视力。从古至宋都非常珍视鳆鱼。苏轼就说"(王)莽、(曹)操皆嗜鳆鱼",其价非常高昂,"一枚何啻千金直"。鳆鱼海外有产,中国海也产。宋代贵人特喜欢吃鳆鱼,其珍贵胜过灵芝。常吃糟鳆鱼(亦称糟决明)。其原因有二:一是糟鳆鱼味美,二是从海至首都和内地,便于保存。鳆鱼亦可作羹。苏轼《鳆鱼行》写道:"东随海舶号倭螺(鳆鱼。《草木子》:"石决明,海中大螺也。")异方珍宝来更多。磨沙沦沉成大载,剖蚱作脯分余波。君不闻蓬莱阁下驼棋岛,八月边风备胡獠。舶船跋浪鼋鼍震,长镵铲处崖谷倒。膳夫善治荐华堂,坐令雕俎生辉光。肉芝石耳不足数,醋芼鱼皮真倚墙。中都贵人珍此味,糟浥油藏能远致。割肥方厌万钱厨,决眦可醒千日醉。三韩使者金鼎来,方奁馈送烦舆台。辽东太守远自献,临淄掾吏谁为材。吾生东归收一斛,苞苴未肯钻华屋。分送羹材作眼明,却取细字放老读。"

5.煮蚕蛹。将蚕茧放在锅中煮,加盐。煮到一定火候,待茧缫丝后,蛹就可吃。煮蚕茧的汤还可煮菜。苏轼《五君子说》云:"齐、鲁、赵、魏桑者,衣被天下。蚕既登簇,缫者如救火避寇。日不暇给,而蛹已眉羽矣。故必以盐杀之。蛹死而丝亦韧。丝既毕绪,蛹亦煮熟,如啖蚳蝝。瓮中之液,味兼盐蛹。投以刺瓜、芦菔,以为荠腊,久而助醢,醢亦几半天下。吾久居南荒,每念此味。今日复见一洺州人,与论蒸饼之美,浆水粟米饭之快,若复加以关中不拓,则此五君子者,真可与相处至老死也。元符三年四月十五日。"蚕蛹至今仍为一些蚕桑产区人所爱食。其作法,一如苏轼所言,加盐煮熟。一为加少量油煎熟,香酥,风味独特。

(二)蔬菜类

1.菘(如蔓青、芦菔、荠)羹。菘羹是苏轼在四川眉山未出仕时就常吃的羹,后加改进,称东坡羹。其方法是,用生油涂锅和一瓷碗,将水煮开,下菜沸汤中,加少量生姜。将瓷碗放入菜锅中,以免菜上沸过猛。不能搅,否则有生油气。锅上用甑蒸饭。饭可用熟赤豆和粳米。如无菜叶,可用瓜、茄等,将其切破煮。苏轼认为这样煮的菜味道极为本色,非常美。苏轼说:"东坡羹,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也。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菘若蔓菁,若芦菔,若荠,揉洗数过,去辛苦汁。先以生油少许涂釜,缘及一瓷碗,下菜沸汤中。入生米为糁。及少生姜,以油覆之,不得触,触则生油气至熟不除。其上置甑,炊饭如常法。既不可遽覆,须生菜气出尽乃覆之。

同类推荐
  • 中国名泉

    中国名泉

    这本《中国名酒》由金开诚主编,于元编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古代民俗神话传说

    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 、大禹治水 、精卫填海 ……这一个个流传广泛的古代神话传说,无一不展现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然的认知 和无穷的幻想,体现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国古典文化 。
  • 老房子掠影

    老房子掠影

    《国家地理·神秘中国》是一套以地域事件为单元散点透视、实地实拍、实证实录的图书,从地理人文风貌,到社会历史心态,有记录,有拍摄,有考察,有论证,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把历史之树的绚丽风采展示给大家。从社会生活的细节上,揭开历史的面纱,看一看神秘中国的精彩。每本书中围绕同一主题生发出的不同故事,就像几片相似的树叶,为中华历史的大树平添几抹生命的绿色。在这里,我们即将看到:秀丽的山川,古老的城镇,尘封的遗迹,神秘的陵寝;我们将接触到:奇石美玉,奇异建筑,珍贵遗产,传奇人物……
  •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渠家大院主人渠仁甫

    著名晋商家族祁县渠家在晋商后期具有重要的代表地位,其经营的票号、茶庄、布庄遍布海内,盛极一时。
热门推荐
  •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培根人生论、蒙田随笔集、帕斯卡思想录(超值金版)

    《墙根人生论》一部与《论语》相媲美的欧洲近代哲理散文经典,自问世以来,文思流畅,历四百年而不衰,处处体现了培根对人生世态的通透理解。全书语言优美凝练,充满哲学的思辨,堪称世界散文和思想史上的传世瑰宝。与《蒙田随笔集》《培根人生论》一起,被人们誉为欧洲近代哲理散文三大经典。《蒙田随笔集》蒙田是文艺复兴后期法国人文主义最重要的代表,很少有人能像他那样受到现代人的尊敬和接受。《蒙田随笔集》于1580-1588年分三卷在法国先后出版,清明如水,它开创了近代法国随笔式散文之先河。全书语言平易通畅,妙趣横生,充满了作者对人类感情的冷静观察。《帕斯卡思想录)》是帕斯卡生前尚未完成的手稿
  • 痴心不愧:皇后别跑

    痴心不愧:皇后别跑

    请问世上什么事是最不可能的?买彩票中奖500万元?豪门公子对你青眼有加?出门路遇外加灾难穿越?如果是你,你会选哪个?如果你选一,对不起你out了。如果你选二,对不起你已经out了。如果你选三,对不起你还是out了。那么问世上最不可能的事是什么?答:世上最不可能的事一、暴君老公和贴心蓝颜知己是一人。世上最不可能的事二、娇滴滴的红颜知己是家中早已记不得是圆是扁的正牌老婆。问世上有没有倒霉的人专门遇上不可能的事?答:世上没有不可能只有一切皆有可能,且看现代精英女,如何纵横后宫,笑傲江湖。如何把妻子与知己这两个角色玩转的游刃有余。
  • 逃婚小妻子

    逃婚小妻子

    简介:这是一个千金小姐逃婚的故事: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还流行相亲吗?想她嫁给一个连见也没有见过的豪门总裁!是圆是扁的都不知道!说不定是一个拥有啤酒肚、光头秃顶的五、六十岁的老头子呢!她才不要,她可是二十一世纪的新女性,现在早已经不流行相亲了,管他是不是父母之命,管他是不是最有权势,最有钱的男人,她说不嫁就不嫁,哼,她爸居然答应了?要嫁,他去嫁!她要包袱款款逃婚去!他,看似温文尔雅,实则邪恶,只要碰上这个屡次逃离身边的小妮子。
  • 象母怨

    象母怨

    沈石溪,通过写动物而写出了人间万象。所著动物小说将故事性、趣味性和知识性融为一体,充满哲理内涵,风格独特,深受青少年读者的喜爱。讲述了充满仇恨的两个象群能否冰释前嫌,握手言欢?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象母举起了和平的大旗。为了象群的发展,它殚精竭虑;为了顾全大局,它痛杀爱子。可是,隐患依在,仇恨未消,长大了的公象们已经剑拔弩张。一场血腥大战,又将爆发!
  • 全职业米虫

    全职业米虫

    新书《我跟神仙争冠军》已发布! 师兄说,修仙是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哎,你怎么三个月就结成金丹了! 答:因为我技能全精通,想怎么作弊就怎么作弊。 妖王说,吃掉你,采阴补阳,可以助吾妖力大增……哎,你干什么?你抓着吾干嘛?话说你怎么能抓到吾的! 答:因为我游戏里玩的就是妖族,采补这种事儿还是让我来吧! 魔王说,人类一旦拥有了至高无上的能力,必定变得贪婪丑陋……哎,我说你听见没有,平白拥有这么多神兽,号令天下都不成问题,你怎么能在这里睡大觉! 答:我的理想,是成为修真界最职业的米虫。
  • 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走出心理的误区大全集

    怎样才能消除那些有损健康的消极心理,使自己时刻都生活在快乐幸福之中呢?本书运用通俗、简练的语言,结合大量的实例,从众多角度阐述了现代人常见的各种不良心理,我们每天都在忙忙碌碌地生活。介绍了相应的心理治疗方法,我们每个人既相同又不同,以期能给各位读者带来切实的帮助。,我们的内心每天都在上演着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的故事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拿什么来爱你我的孩子

    从不愿相信的事实中知晓必须明白的道理,心理健康决定孩子一生的幸福,国内顶尖教育专家孙云晓、著名报告文学作家阮梅,七年沉底采访,用沉痛的答案告诉天下父母和老师,我们该怎样去持平孩子的心灵创伤
  • 妃卿不娶,独爱农门妻

    妃卿不娶,独爱农门妻

    现代职场精英舒心,穿越成了受尽欺负的农家女狼心狗肺的亲戚想把她轰走,她好运遇贵人,逢凶化吉。凭借现代先进的护肤配方,她带领全家发家致富。极品亲戚想来沾光?没门!贪婪官员想夺我家产?做梦!贫穷小农女,要凭借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扭转乾坤,掌握自己的命运,谁也别想欺负到她的头上。银子滚滚来,可是,美男怎么也滚滚来了。啊啊啊,这么霸道,可不可以不要?
  • 将军公主嫁到

    将军公主嫁到

    她叫慕容纱月,是自小扬名天下的奇女子。在兰杀国,她十一岁坐镇军营,十二岁挥攻二城,十三岁孤身杀入叛军大营,十四岁助太子平定六王内乱。十五岁太子登基,功成身退的她在归隐途中与人暗算,幸的一性命垂危的女子所救。那女子毒发身亡之时,却留有遗愿,要她以那女子单如月的身份嫁给天下闻名的夕国修罗无双王爷!为报救命之恩,慕容纱月易音换貌下嫁司徒无双。她从不明白爱情是什么,因为多年的征战连性别,怜悯,和人性都磨灭了。失去了太多属于正常少女的情感,对男女之情更是一窍不通。她认为成了亲就算报了恩,认为妻子的职责就是王府养老,可修罗王爷和罗刹公主的生活怎么可能如此平静。当她不得不卸下伪装和他并肩作战,当他卸下防备惊异的看着他身后绝代无双的女子,天下人才懂得,什么叫做天生一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