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总公司的几位高层领导在香港举行盛大宴会。当晚宴会,茱丽叶负责主持,总公司总经理和主管香港分公司的高管一一出场致辞。但当轮到她的上司,即香港分公司的总经理致辞时,她竟先说了一番感谢词,虽然只是三言两语,但总公司负责香港公司的主管还是皱了皱眉头,因为茱丽叶作为主持人,只负责介绍出场发言人,而无独立发言的权利。香港分公司的总经理自然也很不高兴。
在宴会过程中,总公司主管主动与她交谈了一番,发现她在提及公司的事务时,常以个人主见发表意见,全不提总经理的旨意,给人的印象是,她才是香港分公司的总经理。
她没有预料到自己的越权行为所带来的后果。不久以后,经常越位的茱丽叶就被上司找个借口炒了鱿鱼。
尽管茱丽叶在业务中表现得很出色,但由于在决策问题上分不清角色,越权行事,导致自己最终被解聘,自食其果。
年轻人在工作中积极主动、求上进、希望升职,是好的,但是不能通过越位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上进,这样只能适得其反。我们在事业上求进的同时,也要小心谨慎,循序渐进,求得稳步前进;对于没有把握的事情,可以先试探一下;一定要把握尺度,不要好高骛远,更不得不顾实际情况攀高位,以免招致灾祸;要学会随机应变,顺应时势。
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是一种智慧,更是一种气度。找准位置,脚踏实地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积极辅佐上司。对于超出自己权限范围的事务,即使能力足够,也不要掺和插手,这样,才不会给人一种不尊重上司,或者想要霸占上司位置的感觉。否则,锋芒毕露,显现自己的野心,将会受到同僚的攻击、上司的防备和打击,会严重影响个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和事业的发展。不越位、不越权,才能够与上级和睦相处,并得到上级的信任和赏识,才能走出一条平稳的发展之路。
《彖》这样分析小过卦:“小过,小者过而亨也。过以利贞,与时偕行也。柔得中,是以小事吉也;刚失位而不中,是以不可大事也。有飞鸟之象焉。飞鸟遗之言,不宜上,宜下,大吉,上逆而下顺也。”
《彖》中这段话的意思是:小过,指小的过失。有了小过失不应该停止前进,改变之后就可以通达。不要认为是小的过失就可以不加注意,而应该时常检点自己的行业,使之符合正道。执守中道要审时度势,与时势相符合。只要做事柔而适中,犯下点儿小过失,也是小事,不会影响吉祥的前程。刚强的表现若是和自己的职位不相符合,就说明行为已经不适中,有小的过失,这样的人不可担当大事,或者说不能成就大事。小过卦有飞鸟之象,“飞鸟留下悲鸣之时,不应该向上强飞,而应该向下栖息,如此,大为吉祥”,这时因为往上是违背时势,往下是顺应时势。
小过卦象征略为过分、小有过错。虽然在家里对父母长辈的“越位”只是小的过错,但是在大是大非上的越位就是大过错了,如果自己的表现与自己的职位很不相符合,那必然也要酿成大过。有了小的过失,还不知道悔改,那终将也会酿成大错的。《三国演义》中的杨修就因为屡次角色错位、越俎代庖,而招致杀身之祸。
杨修是曹操手下的一个“主簿”——就是现在所说的统计员、记账员一类的职务。他聪明过人,又贴近领导,本应该得到曹操的器重和赏识才对。但他因哗众取宠,喜欢在众人面前耍小聪明,擅自公布领导的意图而遭大难。
一次,曹操命人对自己的丞相府扩建。在工程完成后,曹操前去检查。他看完之后,什么话也没说,只是在门上写了一个“活”字。众人不解其意,杨修见了说:“这还不明白吗?门内有活为阔。主公嫌门太阔了,应该再修得小一点儿。”后来,曹操听说此事,虽然佩服杨修的才华,但对他擅自向众人透露自己的意图的做法心存不悦。因事情较小,他并没在意。
又有一次,有人向曹操进贡了一盒酥糖。曹操看了没动,提笔在盒上写下了“一盒酥”三个字就出去了。恰好杨修看到了,他即刻叫来了一群官员:“来来来,主公请大家吃酥糖了。”说着自己打开盒子先吃了一口。有人害怕地说:“主公的东西你怎么敢乱动?”杨修笑道:“你没见主公在盒上写着‘一人一口酥’吗?”曹操知道后,对杨修擅自透露自己意图以及做出行动的举动更加不满。
后来,曹操与刘备争夺汉中,战局僵持不下,但一时又难有突破,想退兵又心有不甘。这时候,庖官为他端来了一碗鸡汤,曹操夹起了一块鸡骨头,说道:“鸡肋啊鸡肋!”杨修听到了这句话之后,马上在士卒中散布:“赶紧收拾行囊,主公马上就要下令退兵了。”有人问道:“你怎么知道主公要下退兵的命令呢?”杨修回答:“鸡肋这东西,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用它来比汉中,这不明摆着是说这场仗弃之可惜,打下去又没有什么意思,不退兵还等什么!”不一会儿,曹操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立即以“造言乱我军心”的罪名将其斩首。
杨修的一系列举动都是一种典型的“超前越位”。杨修能准确地理解曹操的意图,这是他的聪明之处。但他擅自对外宣布,并采取行动,就属于越位行事,就是错误的。前两次耍小聪明,因事情很小,不值得计较,但最后一次正值战争,事关军国大计,领导意图岂能随便向众人宣布并擅自采取行动?所以,在角色错位的情形下,杨修用所谓的聪明,一步步地把自己送上了绞架。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反误了卿卿性命。”
有才能者,只要得身立所,人尽其才,施才得当,自然会扬名立世。但杨修不是,他不在自己的位子上稳打稳扎,以己之才做好自己应做的事,而是时常越位,锋芒毕露。即使他没有轻视别人之才,蔑视王权之心,但其过于张扬,过于无视曹操的存在的行为,必然引起曹操的不满。
一家企业有不同的岗位。不同岗位的人如果能认清自己的岗位职责,并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整个企业就能够和谐一致,健康发展。反之,如果像某企业流传的那样,“董事长干总经理的活,总经理干部门经理的活,部门经理干员工的活,一般员工在考虑:企业该怎么发展呢?”那注定是做不好的。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根据现实情况找准自己的位置,不要让自己越位,也不要让别人占据了自己的位子,这样才能够保证团体成员间的协调合作,推动共同的事业向前发展。如果大家都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团体工作便无法协作进行。
坤卦:把自己放低些,把领导抬高些
《坤卦》六三爻辞:“含章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意思是:有才能却不外露,或许跟随君王参与政事,没有功业却有好的结局。
从卦象上看,六三这一爻属于阴爻居刚位,失位。三爻这一爻位是下卦的最高位,大多凶险。在高位或凶险之时,不要显示自己,要顺从别人,这是一个转变,虽然不易做到,但也要努力,不然会有凶险。爻辞里所说的“含章”,就是把自己的才华隐藏起来,要有忧患意识,要含蓄、收敛。所以六三这一爻给人的启示就是要含而不露。
《文言》这样说道:阴虽有美,“含”之;以“从王事”,弗敢成也。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地道“无成”,而代“有终”也。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六三这个爻位代表着阴柔,虽具才华和美德,但是需要含蓄而不外露。当从事国事时,不敢把成绩归为己有,这就是地道的内容,妻道的内容,臣道的内容。大地养育万物的道理,就是把成绩归于天下而不归于自己,而且心甘情愿地代天效劳,坚持始终。
这启示我们,在职场上与上司相处,应该才华含蓄,行事符合正道,跟随上司办事,能功成不居又尽职尽责。
对员工来说,有才华而没有被别人认可,这的确是件很痛苦的事。有才华不是你的错,展示你的才华也没有错,但如果你把才华作为恃才傲物的资本,在志得意满地宣扬自己、展示自己、抬高自己的同时,却无形中贬低了别人,贬低了上司,那就是大大的错了。所以,面对同事,尤其是面对上司,掩盖锋芒、含章藏华才是安全的做法。
与人相处,切忌锋芒毕露、恃才傲物。恃才傲物容易树敌,招人陷害。
春秋时期,郑庄公准备伐许。战前,他在国都组织比赛,挑选先行官。众将一听露脸立功的机会来了,都跃跃欲试,准备一显身手。众将首先进行击剑格斗,都使出了浑身本领,争先恐后。经过轮番比试,选出了六个人来,参加下一轮射箭比赛。在比箭项目上,取胜的六名将领各射三箭,以射中靶心者为胜。结果有的射中靶边,有的射中靶心。第五位上来射箭的是公孙子都。他武艺高强,年轻气盛,向来不把别人放在眼里。只见他搭弓上箭,三箭连中靶心。他昂着头,瞟了最后那位射手一眼,退下去了。最后那位射手是个老人,胡子有点花白,他叫颖考叔,曾劝庄公与母亲和解,立有大功。
颖考叔上前,三箭射击,连中靶心,与公孙子都打了个平手。只剩下两个人了,庄公派人拉出一辆战车来,说:“你们二人站在百步开外,同时来抢这部战车。谁抢到手,谁就是先行官。”公孙子都轻蔑地看了对手一眼,哪知跑了一半时,公孙子都却脚下一滑,跌了个跟头。等他爬起来时,颖考叔已抢车在手。公孙子都哪里服气,提了长戟就来夺车。颖考叔一看,拉起车飞步跑去。庄公忙派人阻止,宣布颖考叔为先行官。公孙子都因此怀恨在心。颖考叔果然不负郑庄公之望,在进攻许国都城时,手举大旗率先从云梯上冲上许都城头。眼见颖考叔大功告成,公孙子都嫉妒得心里发疼,竟抽出箭来,搭弓瞄准城头上的颖考叔射去,一下子把没有防备后面的颖考叔射死了。
颖考叔的死就是因为他不知道糊涂保身,锋芒太露的缘故。当今社会,此理仍然行得通。你不露锋芒,可能永远得不到重任;你锋芒太露却又易招人陷害。锋芒太露的人虽容易取得暂时成功,却为自己掘好了坟墓。当你施展自己的才华时,也就埋下了危机的种子。所以才华显露要适可而止。
人际关系就是这样。所以,即使你有非常出众的才智,也一定要谨记:不要把自己看得太了不起,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不要把自己看成是救国济民的圣人君子,该收敛时就得收敛,切勿光芒晃人眼。
当领导的都有树立威望的需要,他们不希望下属才能高过自身,怕的是下属恃才傲上,自己没有尊严和面子。因此,在人事调动中,优秀而有实力的人来到一个部门,上司表面上如虎添翼,私下里却忧心忡忡,他会担心自己的位子某一天会被这位能干的下属抢走;如果来的是一位能力一般的平凡之辈,上司倒会高枕无忧。
因此,明智的下属要学会遮掩自己的才华,以虔诚愚钝来衬托上司的高明,从而获得领导的赏识和垂青。
现实中的事实常常是这样的,得到上司提拔的,并不是才华出众的,而是那些比较听话而能力一般的人。因为这更利于他的管理和稳定。有能力者往往有见解,有主见者大多不太听招呼,这样的下属,时常会令领导不放心。因为他怕“南辕北辙”,更怕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将来翅膀一硬,把他甩在身后,那岂不是引狼入室,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上司既然不放心你,怕你抢他的位子,就很可能根本不用你,不给你机会。连被用的机会都没有,你还谈何发展前途呢?
小李供职于一家大单位的宣传部门,处长要他拟定一个全年文化工作的意见。他收集资料,伏案疾书,花了一通宵就把意见书呈到了领导的案头。他认为领导一定会对他的高效率表示赞赏,没想到其结果是返回修改。他百思不得其解,经一位老同事提醒,原来有“草率”之嫌。于是,过了三天,他将材料重新抄写稍加改动再呈给领导,领导看了看说:“这回就好了嘛!”
上司交办的事,要因人而异,该快就快,不该快的,“欲速则不达”。有时候,你办的事不能太圆满,不留一点儿毛病让上司挑,怎么让上司指导你呢?怎么显示上司比你的高明之处呢?上司发现你也会出错,他的自尊和威信才会体现出来,也会有一种如释重负的心情,反而会在情感上容纳你,和你靠得更近,而你也有可能得到更多的机会。
“懂得低头”,就是要记住,不论你的资历、能力如何,在广袤的社会舞台上,你只是个很渺小的小分子。我们把奋斗目标定得越高,越要在人生舞台上唱低调。低头是一种能力。有时,稍微低一下头,我们的人生路或许会更精彩。
无论何时,我们在上级面前说话做事,一定要保持低姿态,把自己看轻些,放低些,把领导抬高些。受人抬举,有几人会有戒心呢?敬重上司,上司怎么会不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