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7200000024

第24章 以“礼”悦人,办事送礼有文章 (1)

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就有礼尚往来的风俗习惯。在今天,礼尚往来更被看做是求人办事的“敲门砖”。送礼有奥妙、有讲究,只有掌握送礼的艺术,才能真正做到送得恰到好处,送到人的心坎里去,就能轻松自如地有“礼”走遍天下了。

1.送礼有“礼”有“节”

送礼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送礼就是有“礼”有“节”。也就是说除了要精心选择礼品外,还要注意礼节。那么,送礼都有哪些礼节呢?如何送礼对方才愿意接受呢?

a.礼物轻重得当

在日常送礼中,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礼物太轻,起不到尊重的作用,意义不大,很容易让人误解为瞧不起他,特别是对那些关系不算亲密的人更是如此。而且礼太轻求别人办的事难度较大,成功的可能几乎为零。但是,如果礼物太贵重,又会使接受礼物的人有受贿之嫌,特别是对上级、同事更应注意。礼物的轻重选择以对方能够愉快接受为尺度,争取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多花钱办好事。

b.礼品包装要美观

为了表示对人的尊重,应该将礼品包装得美观大方。包装和礼品一样重要,在送礼时,如果将礼品略加修饰,就会令平淡无奇的礼品顿时显得精致起来,使收到礼品的人首先感到赏心悦目,收到视觉的效果。另外,不要把买来的礼品放在另一家精品店的漂亮盒子里,一般人这样做是希望对方以为礼品是在那儿买的,但是受礼人也许会在退换时发现真相,那就适得其反了。

c.亲自赠送礼品

如果可能的话,所送的礼品应该亲自送达。当你亲手把礼品送给受礼者,这份礼品将有附加的重要性和意义,因为当你把它递交出去时,你的声音、表情,甚至握手或轻轻地拥抱都给了对方冲击,从而给这份礼品赋予了更深的意义。

d.送礼间隔适宜

为了维护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人频繁地送礼联络感情。但太频繁的送礼有扰人之嫌,其实送礼的时间间隔也很有讲究,过于频繁或间隔过长都不合适。送礼者可能手头宽裕,或求助心切,便时常大包小包地送上门去,有人以为这样大方,一定可以博得别人的好感,细想起来,其实不然。因为你以这样的频率送礼目的性太强。所以,送礼最好选择重要节日、喜庆、寿诞等时日,送礼者显得不突兀虚套,受礼者收着也心安理得,才是两全其美。

e.附上自己的名片

送礼时有些礼品应该附上自己的名片。随手附上没有签名和个人致意的名片是一件令人扫兴的事,这种情形表达出一种感觉,就是送礼者从未看过这种礼品,好像送礼与自己无关似的。如果你使用名片当附件,在你的名字后留下一个空白,用钢笔写上你的姓名。在名片前后写上一些信息,例如:“希望你用得上”或“祝你事业腾达”等等。同时礼品的附件可以使用好的笔记用纸,或者用一张即时贴,如果你有信笺,也可以用它们当做附件。它们比你使用名片来得好。

2.礼轻情义重,关键在会送

生活在一个有“礼”的国度,如果你不讲“礼”,必将寸步难行。如果送礼的功夫不到家,也收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学习一些送礼的技巧是非常有必要的。

英国女王伊丽莎白访问日本时,有一项接受NHK广播电台访问的安排。当时NHK派出的接待人,是该公司的常务董事野村中夫。野村接到这个重大任务后,便收集有关女王的资料,仔细加以研究。他打算送一份最好的礼物给女王,以便给女王留下好印象。

他绞尽脑汁,也没有想到好主意。后来他注意到女王的爱犬是一只小猎狗,于是灵感随之而来。他跑到服装店特制了一条绣有女王爱犬图样的领带。在迎接女王的那天,他打上了这条领带。果然,女王一眼便注意到了这条领带,微笑着走过来和他握手。他所送的礼物就是让女王对他所打的领带感到认同,这一目的果然达到。

野村送出的礼物是无形的,也是非常艺术的,虽然礼物还系在他脖子上,但却使女王体会到了他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他的情意,并欣然接受,可谓是地道的“礼轻情意重”了。

送礼,本身是礼貌、尊重、感谢的表示。礼物应是小巧玲珑,不必价值不菲。同时,送礼还要注意时机,“雪中送炭”永远胜于“锦上添花”。

有位现在很有名的油画画家透露,他在年轻时代过了一段非常困苦的生活,经常三餐不继。有一次,他把一幅连自己都没信心拿出手的画拿到画商那儿,画商看了半天,付给他一笔当时他认为很多的钱。就画家来说,画商并非买了这幅画,而是给了他前途。此后他终于成功地熬出了头。

直到今日,那位画家对这笔款项还觉得非常庞大。人在困厄消沉中,有人向他伸出的援助之手,那就是给了他最大的面子,可以使人产生长久的感恩之情。对画家来说,画商的钱的确成就了他的前途,因此,这位现在已成名的画家若有满意的作品,一定会交给那位画商,并且以普通价钱成交。

款待或送礼物给那些对你来说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怎么款待,怎么送礼,这里面很有学问。在别人帮了你的忙之后,再将礼物送过去,对方一定认为你这样做是理所当然的。如果从未拜托人家帮忙,并将礼物煞有介事地送去,受礼者的想法就会大不一样。送礼给刚上任的总经理与送礼给即将调至其他公司的总经理,所取得的效果也将有显著的差异。送礼给即将调到其他部门担任其他职务的人,将会使对方非常感动。

李先生在担任某公司总经理时,每年年底收到的礼物堆积如山,贺卡就像雪片一般飞来。可是他退职离休之后,所收的礼物只有一两件,一张贺年卡也没有收到。以往访客往来不绝,而这年却寥寥无几,正在心情低落的时候,以前的一位下属带着礼物来看他,在他任职期间,他并不很重视这位职员,可是来拜访的竟是这人,不觉使他感动得热泪盈眶。

过了几年后,李先生被原来公司聘为顾问,这位职员得到了他的重用。因为他能在没有利益关系的情况下,登门拜访,因此,在他心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同时更让他产生了“有朝一目,一旦有了机会,我一定得好好回报他”的想法。

所以,在送礼物之时,一定要先考虑别人的情形,千篇一律或是委托别人赠送的方式,最显程式化,也缺乏诚意。既然要送,就该送对方喜爱的礼物。要想使事情办得漂亮,就一定要把礼送得既实惠又有面子。

3.把礼送到人“心坎”

送礼要想送出效果,那是很有讲究的。很多人办事,“礼”送了,可没送到人家“心坎”里去,结果是事没办成,礼也丢了,竹篮打水一场空。所以,送礼之前应该好好琢磨一番。

据调查资料显示,日本人做生意在送礼方面是想得最周到的。特别是在商务交际中,小礼品是经过精心准备的,而且根据不同人的喜好,设计得非常精巧,可谓人见人爱,很容易让人爱“礼”及人。不难想象,很多人,拿到此类礼品都会爱不释手,不由得说一句:“太好了!”

同类推荐
  • 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大全集(超值金版)

    不生气 不抱怨 不折腾大全集(超值金版)

    掌握了这“三不”处世智慧,怀大爱心,做小事情,你的态度跟着改变;态度改变,你的人生就会变得很精彩!,认真、快乐地生活,在逆境中依旧心存喜乐。就能达到理想的处世境界。控制怒气。在顺境中感恩,抱怨天怒人厌,不再抱怨,停止折腾,折腾耗时耗力。本书立足于不生气、不抱怨、不折腾三个主题,心若改变,用故事和哲理告诉读者:生气伤人伤己,你的习惯跟着改变;习惯改变,你的性格跟着改变;性格改变,你的人生跟着改变
  •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

    人生最大的“破产”是绝望。只要拥有积极的心态,任何坎坷与不幸都可以成为我们走向成功的阶梯。《人生没有迈不过去的坎》从生活、工作、恋爱、家庭、事业等方面对人们可能会遇到的坎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旨在让读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将生活的阴影抛在身后,尽情享受快乐生活!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谁都难免要经历一些挫折、坎坷、失败……这些都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失去生活的信念和希望。人生的胜利不在于一时的得失,而在于是否能跨越诸多坎坷,成为最后的胜者。
  • 佛眼观处世

    佛眼观处世

    佛法是一种使人在日常生活中摆脱痛苦的智慧。它不是战场上的金戈铁马、运筹帷幄;也不是情场上的你侬我侬、缠绵悱恻;更不是官场上的升降沉浮,勾心斗角,它就是一种生活智慧。它教我们怎么在日常生活中,在行住坐卧、柴米油盐中,获得一种任运自由的心境。佛说“境由心生”,幸福与不幸,快乐与不快,欢喜与忧愁都是一种主观心态。一颗乐观的心,一颗坚毅的心,一颗健康的心是不会被生活中的任何风雨所折服的,自己的心才是人生的快乐之源。可是,现代人“合却自家无尽藏,沿门托钵效贫儿”,像乞丐一样挨家挨户讨饭,却不知道自己家里就有无穷无尽的宝藏。意思是说现代人在精神生活上四处追寻快乐,却不知道应该在自己的“心”上下功夫。
  • 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中华鉴人术(大全集)

    如今,精心编汇而成。从对人的客观方面的观察,如眼神、神骨、气态、容貌、谈吐等,在众多国家的实践中继续得到发扬光大。中国古代对于鉴人的经验和方法富含科学性、系统性。《中华鉴人术大全集》由雅瑟、凡禹编著,再到主观方面分析,鉴人的智慧已经被广泛地运用到人力资源中,如性格、习惯、爱好等,详述各种识人的妙法,并早已走出国门,介绍识人的技巧,鉴人是一门大智慧。正是在参考前人的鉴人智慧,融合古代的经典案例的基础上,足以令世界上其他国家叹为观止。中华文明的鉴人智慧之丰富,相信能为你的人生、事业增添成功的智慧!
  • 伪装的哲学

    伪装的哲学

    本书运用古今中外丰富的历史典故和现代商务、人事案例,通过活泼诙谐的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人与人交往间的微妙和处理技巧。其中蕴含许多伪装的哲理,发人深思。
热门推荐
  • 妃爱上你:一个王爷两个宝(完本)

    妃爱上你:一个王爷两个宝(完本)

    开新文了,《傲妃不乖:给爷默哀三分钟》支持一下哦~链接:http://m.pgsk.com/a/267158/————————————————————不小心从地府穿了过来,缠上了坏爷和小两宝,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升温?发热?噢不!是逃!逃,往哪逃?最后还不是给坏爷揪了回来道:“娘子这是去哪?该回家带孩子啦。”*天大,地大,宝宝相公最大。她逃,他追。她给他一掌,他回她一吻。他坏坏勾上了她的心,她却发现,他爱着的还有另外一个女人……温馨背后的阴谋,阴谋中时常的欢笑。那是一场无法告人秘密,是乐?是悲?该笑?该泣?为了保护他们,他让她带着两个小宝贝远离,却不知道带离的还有他们的心……*相传,五年前,她是他最受宠的妃,五年后,她却牵着两个小宝贝的手管别人叫爹……他怒,一手搂回了她霸道宣布:“你是我的,你们都是我的。”她却推开了他淡淡道:“我只是你拐回的玩具,他们只是你丢弃的垃圾。”*注:妈是后妈,宝不是亲宝。文文前面的会是轻松搞笑,进行到中间小小虐,结局大喜剧。主要来说,风格还是喜,慢热。****推荐好友文文:《逃婚皇后:本宫不做下堂妻》文/清风馆http://m.pgsk.com/a/250378/《囧女重生:一品王爷三流妃》文/刀小盒http://m.pgsk.com/a/257341/《爱妃不乖,硬上弓》文/筱米糖http://m.pgsk.com/a/260844/粉好看滴,喜欢的话去捧捧场哦。
  • 妻心有毒

    妻心有毒

    阴毒妒妇失手将自己撞死,穿越而来的关雎儿摩挲着下巴。改过自新?笑话!姐不好贤惠那口。夫君你要是爱人只能爱我,不然就死我手里吧。--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

    《碧水蓝天畅想曲》:“荆楚作家走乡村”是由湖北省作协2007年开始推出的系列大型文学采风采访活动,是倡导作家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文学“品牌”活动,旨在通过组织作家走进农村采访、创作,反映我省农村改革的前进历程和成就。继2007年、2008年、2009年活动将采访主题聚焦于“农村扶贫”、“先进名村”和“旅游名村”之后,今年,“荆楚作家走乡村”采风活动,把关注重点放在了农村环保问题上。二十几位作家通过调查走访,用饱含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幅绿色生态画卷,结集为25万多字的报告文学《碧水蓝天畅想曲》一书。
  • 言行法则

    言行法则

    歌德说:“名言集和格言集是社会上最大的财宝——只要懂得在适当的场合把前者带进会话里,在适当的时间唤起对后者的记忆。”我们人类社会那些出类拔萃的名家巨人,在推动人类社会向前不断发展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他们通过自身的体验和观察研究,还给我们留下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和感悟,他们将其付诸语言表达出来,被称之为名言或格言,其中蕴含并闪耀着智慧的光芒,成为世人宝贵的精神财富。
  • 左拥右不抱

    左拥右不抱

    宋咏荷,如此富有诗意的名字竟然落在一个胖胖笨笨的丫头身上,她爸希望她做淑女,她妈希望她成大明星,她还是别人期待的未来儿媳妇。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是多么美好的故事,她是女猪脚,男猪脚竟然有俩,一文一武都英俊不凡,哈哈哈!既然不好选择,那就左拥右抱好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混沌生死诀

    混沌生死诀

    现代人古枫,穿越到了仙侠世界。在一个神秘老者的帮助下,从一个无法修炼的废柴,蜕变为一个修真奇才,凭借着天生的优势,他更是将《混沌生死诀》修炼到了极致,从而掌控了天地大道,成就了无上圣道!
  • 爱上弃妇

    爱上弃妇

    门开了,于青雅满脸愠色站在门口。“新明,这么大早还不起床?”她开口问,涂抹了精致眼影的眼睛锐利地在屋子里扫了一遍。何田田立刻满脸通红,昨夜太狂热了,衣服裤子扔了一地。她赶紧蹲下身去捡,脸上红得像煮熟的虾子,心里真恨不得有个地洞钻进去。“不像话!”于青雅冷冷地说。赵新明的脸也红了。“还有,大清早的乐什么乐?知道你们新婚燕尔,可是要高兴也要注意场合嘛,这……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中小学校园安全常识教育

    中小学校园安全关乎落实国家的教育方针,关乎学校的根本任务和培养目标;关乎学校的事业发展和稳定,关乎教育的形象和行业作风;关乎“三个代表”思想的落实,关乎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全局,因此中小学校园安全教育与防范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约有40名学生死于食物中毒、溺水、交通或安全事故;还有40万至50万左右的学生受到中毒、触电、他杀等意外伤害,而这些事故的发生有相当一部分是与学校有关的。编著此书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和掌握安全预防知识,珍爱生命,学会自我保护,面临危险时能够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