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100000017

第17章 笔谈 (3)

这样子的一个从"先进性"到"代表性"的主尺度的变化,正好碰到这些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搞这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世界运动为什么我们在中文里面用"遗产"而不用"传统"?可能"传统"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而中文里面的"遗产"是可数的。这个"遗产"的译法是受好几种语言的影响并结合中文的特点而选择的。在英文里面这个Heritage要加复数的时候也是pieces或items。表示一件一件的时候,items也用,pieces也用。

在中文里面,说"传统"的时候呢是一个整体,假如你说的是一件一件的东西呢,可能"遗产"比较好。"遗产"这个词就是从上辈人那里接过来的,它是传承的,这个意思也在里面;而且它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一个东西。就是说,翻译成"遗产",看得见、摸得着,确实有自己的优点。这是很巧的一个事情,也有其历史必然性。如果没有中国整个30年以来很多方面的持续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也跟在很多国家一样,只是波澜不惊的。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这么热心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政府到学界到老百姓,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是这样子的。韩国稍微就是能跟中国接近一点,但是整个社会的参与度,资源的投入,知识分子的投入都还是不能比的。

我们这个时候把原来完全是农民的东西(民间信仰原来就完全被定义为是农民的东西),那些跟知识分子、跟国家完全是异己关系的东西,变成共同的东西了。现在是知识分子在里面做工作,然后是政府正儿八经地发证书,还有很高级的牌子挂在那儿,承认这些项目在整个国家体制里面的地位,并且让它们在学校里面传承。这几年各地做了好多的工作,努力让它们进学校。政府体制、媒体、学校教育,以前是垄断文化的出处的,以前是说在这些体制里的才是文化,不在这个里面的都不是文化。现在,民间的东西在进入政府体制,进入主流媒体,进入学校,进入图书馆......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看到,之前分开的所谓"文化"和"传统"在这个时期可以合在一起了。"这是我们的文化"等于说"这是我们的传统","这是我们的传统"等于说"这是我们的文化"。

这些问题这样的一个演变,就为中国近代以来造成的官与民、知识精英和所谓的"愚民大众"相互在价值上的二分带来了一个调解的机会。双方其实有一些基本的、共同的东西。当然这个阶段还没有完成,但是我看到这是一个大趋势。作为一个现代的民主国家,以西方为范例的话,它的这个基本的文化价值,它的这样一个格局就是以普通老百姓所拥有的文化或价值为基础。显然,这样的国家文化定位正在我们的社会发生。这是十分令人欣喜的。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意义 (1)

文化遗产的意义

四川大学冯宪光

摘要:文化遗产学研究的重点是能够永远保存人民的集体记忆的文化特性这一核心属性。离开了这一核心属性,就偏离了文化遗产这一对象的学术性、科学性。这个表述有三个关键词值得注意:人民、集体、文化。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人民的文化创造的历史结晶,是人民创造文化的历史证据。在历史上对于文化创造有重要贡献的著名人物,实际上是人民的代表。文化遗产是各国人民的集体创造,体现了各个国家、民族的集体文化成就。这个集体的身份是国家和民族。自由的人是摆脱了专制权力统治和金钱资本奴役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这是文化追求的基本目标和理想,也是文化的精髓。一切现实的优秀文化和现时代应当推崇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具有这种人之为人的理想价值。这是人的目的。这应该是文化遗产意义的基本内涵和基础底线。丧失了这个底线,我们就没有真正的文化遗产。

关键词:文化遗产学核心属性人民集体文化

四川大学"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从多方面对文化遗产进行研究。其中,运用其长期研究文化理论的优势,对文化遗产学的理论建设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工作。我认为,在文化遗产问题研究引人瞩目之际,在文化遗产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具体、切实的研究成果之际,特别可以关注文化遗产学理论的研究。如果文化遗产成为一种专门的研究问题,如果文化遗产研究已经有了一定研究成果的积累,那么依据现在科学研究的趋势和学术领域不断分化、扩展的态势,文化遗产学的开拓和建构则势在必行。实际上,国内学术界已经陆续在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已经发表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但是,建设文化遗产学的呼吁,并不等于实施了扎实而具体的研究。

显然,如果要具体地开展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可以切入的学术点可能是多方面的,然而我在想,我们能不能在思路上设计一种具有学科合法性的研究路径,使之在文化遗产学的研究中形成一定的学科意识,逐渐深化为一种具有一定共识的基础性观点。这需要我们借鉴20世纪语言学和社会学发展的一些基本经验。

大家知道,20世纪国际学术思想中出现了所谓的"语言论转向"。语言学方法以及继之而起的符号学方法,成为了许多学科研究的基本方法论基础。几乎一切学科对象,都可以还原为语言问题和符号问题加以剖析和研究。究其原因,可能多半是因为任何一个学科的客体对象,都具有语言或符号的形式。现代符号学的进一步发展,把人类几乎所有的实践活动都看做是传达意义和接收意义的意指活动。符号、话语通过意义的传递和接收,使我们的日常行为具有了人类生活的价值。同时我认为语言学、符号学的学科实在性使得当代许多学科在自身建构时选择了借鉴语言学、符号学的方法。比如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确定语言学研究对象时,区分了言语体系、语言和言语三个概念。这种区分值得思考和借鉴。

索绪尔认为,言语是个人言说行为,世界上所有的个人所进行的单独的言说行为构成一个庞大的言语体系,这两个概念表征的是言语的事实性行为活动,是客观的具体存在。然而,在索绪尔看来,作为学者个人,甚至是学术界的整体,对于庞大而不断扩展的言语体系的总体进行完整把握和科学研究几乎是不可能的,个人的言说行为可以研究,但是这种研究又不可能完全、完整地把握人类语言活动的基本形态,研究了也是无意义或意义缺失的。索绪尔认为,只把言语体系和言语这样的经验事实确定为语言学的研究对象,"我们无论从哪一个方面去着手解决问题,任何地方都找不着语言学的完整对象;处处都会碰到这样一种进退两难的窘境"。于是,他把语言学的研究对象确定为语言。语言不是实际的客体存在,而是在个人言语活动以及人类整体言语体系这样的现象事实中寻找出来的社会性、集体性规则。索绪尔的研究引起了语言学的革命,它把语言学从言语经验形态的历史语言学为主的轨道上,拉回到以语言普遍规则研究为主的普通语言学道路上来。

20世纪,国际人文社会科学有了充足发展,其学术研究的科学性就是建立在从对象的经验事实中寻找其中的规则这一索绪尔的语言学方法。我个人以为,我们在建设文化遗产学的时候,应当注意运用索绪尔的这一方法。这种看法不仅是来自我个人对索绪尔著作阅读的体会,而且来自我对当前国内文化遗产学研究现状的经验形态、经验主体研究方式存在缺失的担心。

国内文化遗产研究渐次成为学界热点主要是由于中国在新一轮的社会建设、发展中,各级政府高规格地重视文化遗产问题。中国政府不仅首次在中国设立了文化遗产日,而且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相互配合,不断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屡屡获得成功。中华民族祖先给我们这一代人留下的文化遗产,成为当代巨大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这一事实,鼓舞着人们在实用性开发、利用文化遗产方面掀起一浪高过一浪的热情。社会实用需求的攀升,拉动了文化遗产的研究。这对文化遗产资源的重新复活和文化遗产的研究来说是个求之不得的机遇。

这两年我由于关注这一问题,搜集了一些近年来文化遗产研究成果的资料,从我个人有限的阅读范围来看,总体上多为具体个案研究,而这些个案研究又没有多少关于文化遗产的规范性价值标准,止步于事实性描述和经验性价值评判,似乎缺少文化遗产的内在魂魄。对文化遗产具体个案的研究是必需的,如果我们同意索绪尔的研究方法,一切文化遗产的研究都应该纳入文化遗产学的科学视野,那么对文化遗产具体个案的研究始终不能替代对于文化遗产的普遍规则的学理研究。理论应该联系实际,但是首先要有科学的理论。理论的科学性在于寻找学科应该研究的事实性经验现象构成的规则。因此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对象不是具体的文化遗迹,而是这些历史遗迹成为文化遗产的学术规则。对于文化遗产的学术界定就是对于这种规则的界定。

当然,包括中国在内的各个国家政府注重的文化遗产,现在作为了学术研究的对象,其名称首先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些相关文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于1972年10月在巴黎举行第十七届会议,会议公布了《世界文化遗产及自然遗产公约》。其中说文化遗产包括"古迹(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碑画,具有考古性质的成分或构造物、铭文、窟洞以及景观的联合体)、建筑群(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布局或与周边景色之协调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体或建筑群落)和遗址(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造工程或人造景观与自然景观合二为一的遗址以及包括有考古遗址区)"。

第三节 文化遗产的意义 (2)

这里讲到的一些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古迹、建筑群和遗址,没有包括历史遗留下来的器物、工艺品、图书文献等文物。当时公布这个公约主要是为了保护这些遗址。从这一公约来看,文化遗产的价值含义是明确的,那就是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必须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审美价值、科学价值和人类学价值。1998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第115届会议又通过了《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其中指出,"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一词的定义是,"来自某一文化社区的全部创作,这些创作以传统为依据、由某一群体或一些个体所表达并被认为是符合社区期望的作为其文化和社区特性的表达形式;其准则和价值通过模仿或其他方式口头相传,它的形式包括:语言、文学、音乐、舞蹈、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和其他艺术"。

从这两个文件的表述来看,所谓文化遗产并不等于是所有的历史遗留物品,而是具有突出文化价值的历史遗留物品。在《宣布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条例》中,还专门指出被宣布的文化遗产是"因为这种遗产是各国人民集体记忆的保管者,只有它能够确保文化特性的永存"。不能否认,任何历史的遗留物品都是人类过往生活的历史记忆,不能说毫无文化价值。所有的历史遗留物品堆积起来是一座任何人、甚至人类全体都无法攀登的大山。这是与索绪尔所说的言语体系类似的东西。我们只能从"确保文化特性的永存"这个方面在历史遗留物品中寻找出能够永远保存人民的集体记忆的文化特性,作为文化遗产的核心属性。可以说,文化遗产就是能够永远保存人民的集体记忆的文化特性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习俗和艺术(此"艺术"是从西文Art而来,泛指一切技艺性活动及其产品)。

文化遗产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能够永远保存人民的集体记忆的文化特性这一核心属性。离开了这一核心属性,就偏离了文化遗产这一对象的学术性、科学性。我认为,这个表述有三个关键词值得注意:人民、集体、文化。

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文化遗产是人民的文化创造的历史结晶,是人民创造文化的历史证据。古埃及建造的巨大金字塔是人类文化的奇迹。没有古代埃及人民的集体劳作和智慧创造,就没有金字塔。历史学家考证:"用来铺砌法老杰德夫拉墓室的坚硬石料采自上埃及以南约四百五十英里处连绵起伏的花岗岩山,用驳船从尼罗河顺流而下运至孟菲斯港,从那儿到金字塔附近有一条运河。与此同时,成千上万的工匠从孟菲斯出发,沿尼罗河两岸开凿其他石矿,采集精美的白色石灰岩,建成后的金字塔最终使用了石灰岩砌面。""凭借强大的组织能力和人力物力的集中,所有这些花岗岩、石灰岩及粗糙的石头填料都被一群群工人缓慢、吃力地拖曳到高原,堆放在矩形墓室大坑的周围。其中一些石头是人类古往今来搬运的最巨大的石头。

"法国作家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一书,在描绘了巴黎圣母院辉煌灿烂的建筑奇迹以后说道:"这座可敬的纪念性建筑的每一面、每块石头,都不仅载入了我国的历史,而且载入了科学史和艺术史。""在艺术家、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看来是不乏兴味的。""它表现出来的,就像古希腊的大型石建筑遗迹、埃及金字塔以及印度巨塔表现出来的一样,那就是:最伟大的建筑大半是社会的产物而不是个人的产物。与其说它们是天才的创作,不如说它们是劳苦大众的艺术结晶。它们是民族的宝藏,世纪的积累,是人类社会才华不断升华所留下的残渣。""人,艺术家,个人,在这些大建筑物上并没有留下自己的姓名,而人类的智慧却在那里凝聚,集中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而人民就是泥瓦匠。"[马克思创立的历史唯物主义充分肯定了劳动人民在自己日常生活的劳动中创造历史的丰功伟绩,这一点应该成为文化遗产学对于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立场。确实,在历史上对于文化创造有重要贡献的著名人物,是应该青史留名的。他们实际上是人民的代表。

文化遗产作为人民的创造,具体而言也是各国人民的集体创造,体现了各个国家、民族的集体文化成就。这个集体的身份是国家和民族。当代国际社会,欧美国家占据了强势地位。而在文化遗产中,在当下并没有占据强势地位的国家和民族,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民族,同样因为历史的文化贡献而在当代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中占据显要位置。国家和民族的集体文化智慧、文化成就辉耀在历史的天空,同时也照亮了当今发展的前行路径。文化遗产学的研究同样要突破和颠覆西方文化中心论对当代文化格局的强势控制,在文化遗产的领域树立文化多样性观念,提倡不同民族在文化价值面前文化平等的基本原则,从另一个层面,用别样的目光认识当代国际社会的文化格局,提振发展中国家各个民族的民族自信心。在这方面,特别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向世界大力宣扬中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价值和不朽魅力,重新建构当代世界文化格局。

人民和集体的关键词在文化遗产的意义内涵中无疑具有重要地位,但是无论如何它们都必须与文化这个决定文化遗产基本性质的概念连接在一起,才有实在意义。什么是文化?我们现在所说的文化是一个外来词。根据威廉斯的考证,文化一词在西方语境中,一般有三种定义。第一,"理想的"定义:人类完善的状态或过程,即人性的理想;第二,"文献式"定义:人类文献经典,即优秀的文化作品;第三,"社会"定义:对一种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侧重于制度和日常行为中的意义和价值。

康德在建构他的启蒙理性思想时,提出自然向人生成的观念,人之为人是自然人向文化人生成的过程,人在为自己立法时树立了人类追求的目标和理想,那就是自由。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与人的发展在目标和路径上是一致的,作为自由的人是摆脱了专制权力统治和金钱资本奴役的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人。这是文化追求的基本目标和理想,也是文化的精髓。一切现实的优秀文化和现时代应当推崇的文化遗产都应该具有这种人之为人的理想价值。在这个价值标准的限定中,人类历史遗存的文化产品显示出人之为人的理想追求品格,无论物质文化遗存或是非物质文化遗存,都可以作为人类朝向人的目的前行的艰辛而光辉的历史记忆而永驻人间。我们现在把这些历史遗存尊奉为文化遗产,就是在坚守人的目的。这应该是文化遗产意义的基本内涵和基础底线。丧失了这个底线,我们就没有真正的文化遗产。

文化遗产含义的文化精神是内在核心和实质,而这种文化精神往往体现在人民群众的实际劳作和民族集体的心理意愿、生活惯习之中。在这三者中,人民群众的实际劳作是操作方式,民族集体的心理意愿、生活惯习是活动方略,而人之为人的理想目标则是内在动力和活动方向。三者完整结合,成就了既有现实性同时具有超越性的优秀文化产品的出现,一旦这些优秀文化产品超越了时间和地域的局限,遗存下来,便可能成为永远保存人民的集体记忆的文化特性的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历史经过实践的绵延而达到恢宏丰富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同样凝结着当下人们对于生存和追求的希望。

这就是文化遗产的意义。

同类推荐
  • 山西民俗

    山西民俗

    这是一套面向农村、供广大农民朋友阅读的文化丛书。它涉及戏曲、曲艺、民间歌舞、民间工艺、民间故事、民间笑话等多个门类,涵括了编织剌绣、建筑装饰、酿酒制醋、剪纸吹塑、冶铁铸造、陶瓷漆艺等林林总总的艺术形式,是老百姓熟悉的艺术,是我们身边的艺术,和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 泰国人

    泰国人

    本书从多个层面描述了泰国人的性格,探讨其国民性和民族性,书中还选择了一些能反映泰国人民生活和自然风貌的图片。
  •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记者眼中的格萨尔故里

    本书收集整理了部分专家、记者发表于各类报纸杂志的作品将其汇集成册,捧给关心支持格萨尔文化事业的朋友们。
  •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与饮食

    山西民居和饮食生活是中华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黄河文化中有代表性的特定地区文化类型之一,展现着别具一格的地方味道和风情。
  •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

    《喜马拉雅词典》是何小竹以词典的形式写的一本关于西藏文化与自我思考方面的,集藏文化知识简介和个人随笔于一体的休闲读物。作者从A到Z的顺序列出有关西藏文化的一系列关键词,并给予深入延展的诠释。
热门推荐
  • 亡魂花

    亡魂花

    失意的青年作家迟子鸣,来到一个叫罗洋的偏僻小渔村,一心想自杀,这个村子看似平静其实不然,除了关于可怕的死神传说,还有个因含重金属辐射会致人昏近或死亡的幻崖之外,贫瘠碱性的土地开不出任何的花,但如果有人将死,海上会涌现大片大片鲜红妖艳的“亡魂花”。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弱尊

    弱尊

    (成长型女强文,斗气为尊,魔兽多多)叶步弱,21世纪佣兵界第一人,一张倾城的美貌下藏着一颗千疮百孔的心,冷漠无情。虽如此,但此生她没有因为拼杀而死,却因误点自己的笑腰穴而笑死,世人叹怎一个囧字了得?然,这一切只是意外?还是另有秘密?一袭男儿装,一张俊秀颜,游戏异世逍遥大陆,谈笑风生,流连花丛,十足的一贪图享乐的废物。只是世人皆不知,这废物已然是成了祸害,一笑一颦间不知颠覆了多少男子心,残伤了多少女子眼?血莲胎记,命中劫,命中难,今生喋血,终究是一朝变,世界颠,倾世容颜惊羡,他怎会是她?高手如云,一手狂澜,巧笑倩兮,前世今生,玩笑之大,她宁愿负了这无情的天下!女主语录——“血莲胎记会颠覆天下么?好,既然如此,我绝不负众望,这天下,我必覆!”“我叶步弱从来就不是良善之辈。没有什么不伤小孩妇女的规矩。触犯了我叶步弱的底线,就只有一个字——死!”
  • 天域苍穹

    天域苍穹

    笑尽天下英雄,宇内我为君主!万水千山,以我为尊;八荒六合,唯我称雄!我欲舞风云,凌天下,踏天域,登苍穹!谁可争锋?!诸君可愿陪我,并肩凌天下,琼霄风云舞,征战这天域苍穹?!…………天域苍穹官方群一:376497379天域苍穹官方群二:374474820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半个苹果的爱

    半个苹果的爱

    在作者的word文档里有一个名为“心灵呓语”的文件夹,对朋友的爱。它是作者内心的独白,是我夜深人静时作者对这个世界发出的真实的声音,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的文章不是小说,饱含作者对父母的爱、对儿女的爱,本书收录作者近年来创作的散文随笔80多篇。,也不是传奇。是从作者心灵深处涌动出来的文字
  •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

    《搞定难搞的孩子》收集了孩子身上最令家长头痛的、普遍存在的问题,用词条的形式进行解释,并提供解决方案。每个词条都包括:释义——用儿童心理学知识对孩子的行为进行专业解释;典型表现——列举这种行为在孩子身上的各种表现;多发情形——这种行为在怎样的情形下更加多发;错误成因——孩子出现这种行为的心理原因;解决方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开具的实用药方;误区警示——家长在面对孩子的此种行为时需要绝对避免的做法。
  • 无敌大小姐

    无敌大小姐

    当现代阴狠毒辣,手段极多的火家大小姐火无情,穿越到一个好色如命,花痴草包大小姐身上,会发生怎样的化学反应?火无情一醒过来就发现,自己竟然在众目睽睽之下上演脱衣秀。周围还有一群围观者。这一发现,让她极为不爽。刚刚穿好衣服,便看到一个声称是自家老头的老不死气势汹汹的跑来问罪。刚上来,就要打她。这还得了?她火无情从生自死,都是王者。敢动她的人,都在和阎王喝茶。于是,她一怒之下,打了老爹。众人皆道:火家小姐阴狠毒辣,竟然连老爹都不放在眼里。就这样,她的罪名又多了一条。蛇蝎美人。穿越后,火无情的麻烦不断。第一天,打了爹。第二天,毁了姐姐的容。第三天,骂了二娘。第四天,当众轻薄了天下第一公子。第五天,火家贴出招亲启事:但凡愿意娶火家大小姐者,皆可去火府报名。来者不限。不怕死,不想活的,欢迎前来。警示:但凡来此,生死皆与火家无关。若有残病者火家一律不负法律责任。本以为无人敢到,岂料是桃花朵朵。美男个个很妖娆一号美人:火无炎。火家大少爷。为人不清楚,手段不清楚。容貌不清楚。唯一清楚的是,他有钱。有多多的钱。火无情语录:钱是好东西。娶了。(此美男,由美瞳掩饰不了你眼神的空洞领养。)火老爷一气之下,昏了过去。家门不幸,家门不幸啊。二号美人:竹清月。江湖人称天上神仙,地上无月。大国师一枚。美得惊天动地。火无情语录:美人好,尤其是自带嫁妆又会预测未来的美人,娶了。(此美男,由东de琳琳领养)三号美人:轩辕子玉。当朝七皇子,游历四国。一张可爱无敌的脸。单纯至极。火无情语录:可爱的孩子好,可爱又乖巧的孩子更好。可爱乖巧又不用给钱的孩子,娶了。(此美男,由刘千绮领养)皇帝听闻,两眼一抹黑。他的儿啊。怎么就这么不争气呢。四号美人:天下第一美男。性格不详,籍贯不详。火无情语录:谜一样的美人,她喜欢。每天都有新鲜感。娶了。(此美男,由告别的爱情li领养。)五号美人:天下第一名伶。火无情语录:解风情的美男,如果没钱花把他卖了都不用调教。娶了。(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六号美男:解忧楼楼主。相貌不详,身世不详。爱好杀人。火无情语录:凶恶的美人,她喜欢。娶了。(此美男由陈铭铭领养)七号美男:琴圣。貌如谪仙,琴音杀人。冷清眸子中,百转千回,说尽风流。(此美男由伊眸领养)夜杀:天下第一杀手。(此美男由静寂之夜领养)
  • 死亡神座

    死亡神座

    带着巫妖王的记忆,踏入与游戏一样的世界,有着掌握死亡的心,必会重新踏上死亡的神座,成为史诗中的一员。
  • 妃常嚣张之毒医大小姐

    妃常嚣张之毒医大小姐

    (正文已完结)作为一名绝世毒医,季疏云的职业格言是——必须狠!她的医道境界是——没人比我毒!她的人生信条是——终身恪守“无耻”二字!然而,她还没来得及发挥无双毒术,踏上事业巅峰,迎娶高富帅,打造完美人生,就……悲催得穿越了!坑爹啊!穿越就算了,坠崖是怎么回事?坑娘啊!坠崖就算了,果男是怎么回事?坑姐啊!果男就算了,他要干神马?别靠过来!“卧槽!你丫以为自己带个鬼面面具一副不人不鬼的模样爷就怕你啊!”——“女人,闭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