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5100000018

第18章 活着的传统(1)

第四节 活着的传统

四川大学马睿

摘要:本文从形态的双重性、载体的多样性和意义的可增殖性三个方面,分析了为什么要把文化遗产视为活着的传统。我们认为,以此为理论前提,有助于深化对文化遗产之基本性质的理解,有助于拓展文化遗产保护的思路。

关键词:文化遗产双重形态多样性载体符号价值活着的传统

"为往圣继绝学",我们民族历来看重文化命脉的传承。但是在过去,对文化遗产的重视主要局限于文物保护、文献研究等专门领域,而今,从政府到民间的各种努力,正使文化遗产诸问题进入大众的视野,并涉入社会经济、城市发展、日常生活、国际交流等广泛领域。这也就对文化遗产的相关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它不可能局限在某一专业之内讨论问题。面对来自实践层面的迫切需求,学界亦不乏呼吁和推动文化遗产保护的热情,但相关理论研究却相对滞后,发展缓慢,尤其是对文化遗产的双重形态、复杂载体和符号价值等基本性质尚无充分认识。在当前文化遗产的发掘、保护和开发等实践环节中,之所以常见盲目性和随意性,固然有功利主义作祟,而理论指导的薄弱甚至是缺位,也是难辞其咎的。我们认为,急需发展文化遗产领域的学术研究,加强理论辨析与总结实践经验教训两方面的互动,形成关于文化遗产基本性质和保护策略的共识。

一、原生态与生长态:文化遗产的形态双重性

无论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物,还是作为一种心理事实,文化遗产来源于历史,同时也存活于今天,这使文化遗产的存在形态具有双重性,既具有原生态,也具有生长态,并在二者之间产生张力。原生态,是先人文化实践的结果,是绵延的文化传统在某一个时间点的横截面,而这个时间点,就是我们这些后裔接手传统的那一瞬间,这个横截面,就是我们在那一刻所面对的文化状态。但是,只要这个传统还是活的,历史就不会停留在某一个时间点上,文化遗产也因此不是如化石一般的历史遗留物,而是过去的果实、未来的种子。这就意味着文化遗产是以一种生长形态而存在的。真正无愧于先人遗产的后裔,固然不能坐吃山空,也不能仅仅满足于守成,更应致力于文化的开枝散叶和可持续发展。

认识和保护文化遗产的原生态是必要的,我们需要根据那一个个横截面去了解历史的由来,去感受我们民族的生存体验和精神轨迹,并把那些横截面传递给后代。每一代人对文化遗产的观察、理解与阐释,都可能有偏差,有盲点,而保留文化遗产的原生态,保留未被我们染指的横截面,则是避免以讹传讹的前提,使一代人的疏漏和错失,有机会被另一代人纠正。对典籍、文物、古迹等物质文化遗产的维护,对工艺、民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传承,都是因为认识到保留原生态的重要性。

但是,文化遗产的形态还有另一面,它不是仅供我们凭吊历史、想象过去的遗迹和废墟,它仍然处于生长过程之中,因为它将参与塑造今天和未来的文化面貌,它是可以增值的文化资本。尤其是那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具有不以我们意志为转移的生长方向。比如传统节日的庆典,其具体内容在不同的时代有变化,有增删,在原生态的意义上,这或许是损耗和破坏,但在生长态的意义上,它是每一代人的权力,也是对原生态的丰富。文化遗产的生长性,使这一个横截面和那一个横截面不至于雷同,使原生态不至于单一、枯燥。从理论层面充分认识到文化遗产在形态上的双重性,在实践层面就不会片面强调原生态,这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来说,是极为重要的思路。对于一个生命体而言,生长发育的停滞并不能长久维持现状,却会导致萎缩甚至死亡。片面强调原生态,反而会使原生态难以为继。

四川地区具有漫长的文明史,具有地理环境多样性和民族多样性,因而文化遗产丰厚。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中,不乏成功经验。检讨这些经验,不难发现对原生态与生长态之辩证关系的领会,尽管这种认识可能是不自觉的。四川绵竹年画,是中国四大年画之一,具有独特的绘画技艺和艺术风格,是一种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作、张贴年画曾是中国民间社会常见而重要的文化习俗,其中负载着民族的文化心理和生活方式,并辐射到绘画、文学、雕刻、建筑等多个艺术文化领域。现代以来,随着生活样态、民居样式的改变,作为习俗和技艺的年画因缺乏现实需求而日渐淡出日常生活。如果仅仅着眼于保护年画习俗的原汁原味,那么年画很可能退出民间,退出生活,成为博物馆里的展示和表演,供参观者追忆历史。如此一来,原生态其实已不可避免地失落了。绵竹年画的保护没有走这条道路,而是着眼于创造条件,使年画在当下民间生活中继续生长。当地不仅在尊道、孝德两镇开设了年画作坊,以生产、销售带动年画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而且由政府提供一定资金支持,鼓励民众在各式民居的外墙上绘制年画。

这在当地已经形成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景观,具有旅游价值,也是一种文化标签,有助于提升绵竹的知名度,反过来,这又会增加文化市场对绵竹年画的需求量,从而保证年画技艺后继有人。同时,民间的参与,使年画工艺继续与民俗结合在一起,与日常生活结合在一起,年画成为新居落成的一个环节,一个仪式,也使儿童在耳濡目染中把这种文化遗产化为自己的感性体验和生活记忆。

诚然,由于现代生活的介入,今天的绵竹年画在风格、技巧、载体、制作方式上都有所变化,不再是"原生态",但技艺、习俗、生活、地方色彩的一体化,却恰恰体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本质特征,恰恰符合年画从产生伊始就一直具有的文化形态,这未尝不是一种真正的原生态保护。也正是由于重视培护文化遗产的生长态,绵竹作为"5·12"地震重灾区之一,年画作坊、年画景观虽然遭到破坏,但只要生活还在继续,绵竹年画的恢复和发展就不是奢望。对于技艺、民俗、价值观这一类的文化遗产而言,最好的保护方式,就是使它存活于人们的生活之中,成为活着的传统。正如雷蒙·威廉斯的经典定义,"从本质上说,文化也是一整个生活方式"。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其实质是保护和发展过往生活方式在当下时间中的生命力和影响力。

二、文物与环境:文化遗产的载体

同类推荐
  • 中华成语故事(利)

    中华成语故事(利)

    成语源远流长,是汉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多源于历史典故诗词歌赋和寓言故事中。成语把丰富的历史知识和浓郁的文学色彩融为一体,堪称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国历史文化的精华。每个成语都是个故事,它的形式虽然简单,但却形象生动,十分富有表现力,往往几个字就能说出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读了让人受益匪浅。
  • 中华美德2

    中华美德2

    在故事中吸取营养,让中华美德薪火相传,让孩子成为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新道德规范的实践者。给儿童最好的教育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精髓。
  •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瞻对:一个两百年的康巴传奇

    从雍正八年(1730年)开始,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清朝政府七次发兵征讨一个只有县级建制的弹丸之地;民国年间,此地的归属权在川藏双方相互争夺、谈谈打打、打打谈谈中摇摆不定;直至1950年,解放军未经战斗将此地解放……两百多年来,清廷官兵、西部军阀、国民党军队、西藏地方军队乃至英国军队等,都以不同的方式介入这个地方,搅得风生水起这就是瞻对!瞻对地处康巴,康巴人以强悍闻名,而瞻对在康巴人中更以强悍著称。当地人也以此自豪:瞻对就是一块铁疙瘩!本书以瞻对200余年的历史为载体,将一个民风强悍、号称铁疙瘩的部落“融化史”钩沉出来,讲述了一段独特而神秘的藏地传奇。
  •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生命百科)

    服饰通览中国服饰文化演变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原始社会服饰(公元前21世纪之前)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世本》及稍晚的《淮南子》提到,黄帝、胡曹或伯余创造了衣裳。
  •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从“崇文重教”的角度,运用比较研究方法,探讨四川客家教育的族群性和区域性特色。即从族群比较的角度,将四川的客家人与湖广人作比较,分析客家文化在与巴蜀文化的融合与冲突中,为了保存自己的文化特色,四川客家教育所充当的角色及发挥的功能,突出客家教育的族群性特色;通过区域比较,即在比较四川客家聚居区与客家散居区以及四川客家与闽、粤、赣客家的基础上,初步分析出四川客家教育的地域性特色,揭示了四川客家教育的时空差异,分析四川客家教育发展模式与特色,从而勾画出四川客家的教育史轮廓。
热门推荐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
  • 财富背后的传奇

    财富背后的传奇

    在这个世界上,人人都向往财富,但是人人都清楚要获得财富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作为拥有大量财富的商界精英,他们是如何成功的呢?他们如何赚到第一桶金?他们如何妙算计赢得优势?他们如何忍辱负重走出事业的低谷……
  • 捡来的富二代王子

    捡来的富二代王子

    本报讯:昨晚十时在郊区南苑发生多人斗殴事件,目前警方已将涉嫌此次事件的相关人员抓捕归案,经证实此事件主角之一系卫氏国际卫守仁的独子卫项扬,据现场目击证人评述:当时疑似为一个女子而发生争执然后双方开始发生肢体冲突,具体事宜还需警方调查。搜搜网络:卫氏公子情迷风尘女,为爱显英雄本色。狗狗网络:富二代,哪什么拯救你!啪,卫守仁气愤地将手中的报纸往办公桌上扔,现在的媒体……
  • 缠住王妃

    缠住王妃

    痛是什么感觉?这一直是章紫欣心里最大的疑问。因为她……生下来就不知道什么是痛……爸妈都是知名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家庭条件十分优越。对于章紫欣这个盼望已久的孩子,夫妻两人真是百般呵护,千般宠爱……所以章紫欣幼时的生活是十分幸福。但当章紫欣二岁多时,无意间从床上摔下。左臂骨折明显呈现扭曲,但小紫欣只是拍拍屁股,没有哭,也没有闹只是起身继续玩耍。倒是紫欣妈妈听到声音走进来,看到的就是……
  • 我的童养夫是大佬

    我的童养夫是大佬

    【正文完,番外进行中】宠老婆的原则,就是没有原则!问:如果一个男人无比强大,还闷骚又腹黑,为什么会肯老实顶着“童养夫”这么小媳妇的身份?答:因为童养夫大爷的目的只有一个——护着原愿,宠着原愿,给她这世上最好的幸福。天然二女明星vs神秘大牌童养夫的甜蜜囧生活,男主宠女主,女主也宠男主,一对一轻松互宠文~
  • 哲学大师谈人生

    哲学大师谈人生

    吴光远主编的《哲学大师谈人生》立意在于聆听现代西方的思想大师们讲人生哲理,包括四篇内容:《尼采:不做“好人”做强者》《弗洛伊德:欲望决定命运》《马基雅维里:我就是教你“恶”》《弗洛姆:有爱才有幸福》。尼采、弗洛伊德、弗洛姆、马基雅维里等思想大师的人生观由他们自身的文化环境所决定,未必全然适应今天的中国人,读者朋友们在阅读《哲学大师谈人生》,了解西方哲理时,务必带着自己的眼光,批判地吸收。
  • 天才相师

    天才相师

    少年叶天偶得相师传承,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为往圣继绝学
  • 把鲜花吃在脸上

    把鲜花吃在脸上

    花草茶,也叫花茶、草茶、药草茶,是将具有药用和保健作用的植物的根、茎、叶、花、果、皮等部位干燥后,单独或几种混合到一起加以冲泡而成的饮料。实际上花草茶不含有传统意义上茶的成分,之所以称其为茶,是因为花草茶大多为自然干燥而成,冲泡时具有自然的芳香味道,且具有保健、养颜、美容作用。
  •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孩子一定要去的50个地方(中国篇)

    本书为中国篇,编者在中国精心遴选了50个地方,既有祖国的名山大川,也有祖国的人文奇景。在这里,我们把它们串联了起来,组成了一幅完美的旅行大画卷。本书是父母朋友与孩子外出必备的旅游指南书,也适合孩子单独阅读,以增长他的人文知识,丰富他的人生阅历。
  • 变革

    变革

    "小说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展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以回水坨为代表的我国农村社会,是如何在基层干部的领导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以及如何创办乡镇企业、走上致富的道路的。小说重点描写了以赵志清、赵志明、陈长生、杨永志等为代表的党的各级农村基层干部敢于开拓的精神,敢于发展的精神,不怕困难敢于迎难而上的精神,赞扬了他们冲破“左”的思想桎梏,率先在农村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方式上的变革,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努力建设社会主义崭新农村的感人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