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3300000028

第28章 西席先生的怪症

张援的人生似乎又跌入了一个低谷。

随着吕布的离开县署,接着就是西席先生的走进县署,张援的日子又开始了以往的烦闷和无聊。他现在对骑雪上飞四处兜风去,也没了更大热情,什么事都懒洋洋的,以至于他甚至就想整日躲在卧室里。

为何不躲书房里呢?因为在那,很容易就受到父亲的监控和支使。

躲在卧室,作啥?躺床上睡觉吗?也许!不过也不能老躺着。这里自然没有更多的事情做,那就是看娘子了。玉娥在卧室里头,她花最多时间就是梳妆台,她在那里总是要经营几个时辰的。张援待在那里久了,这才发现女人的头发真的是有文章,不寻常。女人有了头发,她才有的玩。

跟杜鹃额畔垂发,头上梳着牛角一般的丫髻的发式不同,玉娥梳的是高髻,挽束秀发,高耸着盘结于头顶。为此她不知要反复梳理多少次。他在一边不由得佩服女人对头发的用心。自己对头发却是不太管的,反正扎了头巾,就没这方面的麻烦了。

他看着她梳头发,有时却会也连带着欣赏她画眉,欣赏画眉之时却就又想到曾经熟谙的一首古代歌谣:城中好高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广眉,四方且半额;城中好大袖,四方全匹帛。这诗歌写的应该就是指这个时代的吧!

不管怎么说,再相差也不会有多少年的。瞧玉娥都把眉毛画的!现在不是汉广,而是眉广了!嗯,难怪自己怎么觉得她越来越刚性了,连杜鹃也是。原来她们都把眉毛画宽了。所以她们都有了点母老虎的霸气,或者就是河东狮吼的样子。

看来张援是玩出味道来了,这娘子梳妆打扮,郎君看了,居然也会上瘾。瞧,他又有了新发现,“娘子,你梳的,是倭堕髻吧?”他说。

玉娥惊呆了!他怎么会知道的?她想。却没想到他此时心里正在吟着两句诗: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那是他曾经读过的《大学语文》里头所选的一篇课文《陌上桑》里头的诗句。

嫁到这里这么些年,还从来没见夫君像今天这般对自己专注,而且竟然还识得她的发型,她确是高兴。“是的,张郎!”她高兴了,话说得就更甜。她现在的感觉就是吕布离开了真好,要是他在这里,夫君整天想的就是他了,哪还有心思关心自己。

这就是小妇人的狭隘心眼了。

于是小夫妻两情融融,玉娥自然是好生高兴的,孙夫人不知底细,也高兴。可是县令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儿子。

县令给儿子请来西席是有原因的。因为汉代实行察举制度。到东汉末年,尤以举荐孝廉为盛。被举荐的吏民经过皇帝“策问”后,按照等级高下授官。这是当时读书人出头的途径。先前县令以为儿子不可救药,可是眼下不一般了,他知道儿子的能耐,不货与帝王家,那不是张家的极大浪费么?这才觉得应当给儿子请个西席。此时努力,犹未为晚。

可是县令却发现西席进府之后,儿子却总是找着机会躲着先生。虽说不像当年顽童时代,会对先生恶作剧,但眼下这种不冷不热的态度,也很是让县令忧虑的。

于是张援和玉娥的小夫妻融融之梦又被打破了。因为屋外来了一位差役,在喊着张公子呢,还说县令有令,让公子立即去见先生!县令也会在那儿等着公子。

张援立即就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他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起两卷书,就往先生的房间行去。原来那西席先生到了张府,张县令为此专门开了一个大房间,里头以屏风隔开,最里面的,作先生起居住宿的书房,外头大一些,作为先生教授张援的书屋课堂或者会客室。

现在这书屋课堂就是一个会客室了。因为县令老爷在呢。

先生靠西墙而坐,面向东方。而县令却靠东墙而坐,面朝西面,跟先生说话甚恭。见此光景,张援走过去,自然也随父亲靠坐东墙面朝西,这其实也是他每次来学习时坐的位置。

称先生作西席,或者这种坐法,是有来历的。这说起来还是皇家传下来的好传统。据说汉明帝刘庄为太子时拜桓荣为师,当了皇帝之后呢,对老师还是很尊敬,常到老师府内听他讲经,并安排老师坐西席,也就是“坐西面东”的座次,原来汉代室内的座次是以靠西而坐面向东方为最尊。后来就是官家效法,一直就传到民间,从此,“西席”便成了对教师的尊称。

张援偷眼看着父亲,见父亲还在看着先生,就也看先生。突然发现先生脸色好苍白。虽说他知道先生气色不怎么好,不过那天初见,还觉得脸有些红润。今天因为看了父亲红润的脸色,才愈觉得先生脸色苍白。

虽说今天有太阳,可是天还是冷得冻手,这脸遭冻之后,多少总有些红润,而父亲今天脸上特别红润似地,尤其是鼻子,让他有点认为就是酒糟鼻的嫌疑。

难道说父亲喝酒了?他还穿着官服,说明还是办公时间,怎么可能喝酒呢?

不管父亲有没有喝酒,这先生脸色就是不对。唉,应该是书读太狠了!这些该死的书!他骂着书,但很快就不骂了。其实《论语》、《诗经》、《春秋》都是好书,《孟子》也是好书。只是先生现在还没开讲。

先生已经开讲的有《学而篇第一》、《为政篇第二》、《八佾篇第三》;《小雅?鹿鸣之什》、《小雅?南有嘉鱼之什》《小雅?鸿雁之什》;还有就是《春秋》。这些都是不错的呀!他不由得想起来三国里头关羽灯下读《春秋》的故事,不过要是立足于现在,这当然就不能说是故事,只能说这种事也许将来会发生吧。

老爹终于把话说到了他身上来了。“樊先生是我九原地方最博学的名儒,也最方正、清高的,秉义啊,你得好好学啊,好多官员荐举他做官,他不去,就是要教书。城里要请他的人多着呢,爹好不容易拼出这张老脸,才请得他为西席,你可千万不要再错过!”县令说,还当真有点语重心长的样子。

张援自然也感觉到了“不要再错过”中的“再”字的份量。

可是,他目的虽明确,却还是难受。这时候的教育,的确是落后,怎么能跟现代教育相比。

他不是不好学,而是先生的教法太古板太陈旧了。

县令走了,先生开始教书了,无非就是读罢了。这樊先生虽然让人烦,不过读书的声音却很特别,张援觉得好听,就是读得入调。

可是不知怎么的,看上去这先生脸色怎么特别难看?

这个意识像蛇一般地捆住他,老摆脱不了似地。

就在他走神儿的当口,突然感觉到手上有一种热热的舒服的感觉,等清醒过来时,才发现是先生用手敲了一下自己的手。先生本来是可以用戒尺敲打的,却只用手敲了一下,甚至只是拍了一下,先生的善意他是很清楚了。他的心涌动着感激,但是不知怎么的,他老是担心先生。

他的手怎么会那么热呢?而且他的脸又是这么苍白!

先生的心情好像不错,论语诵读了,也作解了。现在就转到《诗经?小雅》上来。他一开始就吟诵《鹿鸣》: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吹笙鼓簧,承筐是将。

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他突然在话音里面,含着很重的痰音。他停了停,然后示意张援继续读,他到里头咳痰去了。一会儿,出来时候,他脸色好像反而变得好了些。

然后就又开始吟诵:呦呦鹿鸣,食野之蒿。

我有嘉宾,德音孔昭。

然后又咳嗽起来。

“先生!”张援说,“是否身体不适?”

西席樊先生笑了笑,摇摇头说:“樊某从小至今,未曾服过一次药!公子尽可放心!”

说也奇怪,打他这句话说出来之后,却竟然都不再咳了,而且也没了痰声,那种红润润的脸色却也保持了下来。“是呵,他身体应该是没事,这大冷天咳嗽,谁都有过。”他想。

天色已快到申牌时辰之末了,他向樊先生告语:“校场上王县尉将要教学生习武,先生可否容我告假片刻?”没想到先生快语道:“既学文,又习武,好啊!那你去吧!记住明早当准时上学!”

张援再拜告退。然后大步流星往校场。他跟先生没有编谎,确是找师父习武去。自从吕布转去了郡府,张援之就主动找了王县尉,这一回定下来每天都到校场练一时辰武术的规矩,县令也同意除非有紧要公务,否则不会影响到这武术教习活动,才算是真正开始了习武。

张援总觉得对王义恩师太随便了一些,因此也曾跟父亲说过,要不要对王县尉行拜师礼。县令说:“王义是自家人,不必拘礼!”见儿子有点茫然的样子,就又说,“他曾误入绿林,犯了案,后来是为父见他还正直,又有高超武艺,不忍重判。那时刚好有个剿贼任务,就让他改邪归正,戴罪立功。此后他立功不少,就留在县署,跟为父的也贴心。所以让他教你武艺,相互之间都不必客套!”

他这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并不是那种真正古板的人,其实也是富于灵变的,只是在吕布这个案子上,却少了点灵变,张援不知这是不是爹真得老了。

屋子里热雾氤氲,每天习武之后,他都要在这里头待上一段时间。虽说他还是十分怀念热水器、沐浴喷头、温泉浴、桑拿浴,但是烧热水洗澡,躺在木楻桶里头,用皀角搓着身体,却也别有风味。

他今天不知怎么搞的,心里又在想着樊先生的古怪:脸色那么苍白,手却那么热,还多痰,干咳这能说明什么呢?也许确是没有病,甚至还很健康,人体真奥妙呢!可是为什么老注意这些呢?会不会是曾有的医生的坏习惯,将眼前人都看作是病人了?

也许是没事的,最多就是有些感冒罢了。

他安慰着自己,然后裸着身爬出澡桶,用长布拭净了身子,然后穿衣着履。

已经是晚间用膳的时候了。

但张援不想太早过去,以免让人家以为自己只是酒囊饭袋。于是又翻了翻《小雅?鹿鸣之什》,说实在的,他对《诗经》还是颇有兴趣的,像《关关睢鸠》、《氓》、《汉广》都挺熟悉的,尤其是《关关睢鸠》,他还会唱呢,因为某个电视剧还用这首诗作为主题曲呢。他本来还想翻翻那册《黄帝内经》,可惜已经被父亲收走了。

他走进膳房的时候,刚好听到父亲在吩咐吴叔:“快烫了酒,再端来一碟姜,给先生下酒!”不由得抬眼一看,只见西席先生已经靠着膳房的西墙坐着了。

于是过去跟先生作了揖,招呼了。县令这一回很高兴,就过来既陪先生又陪儿子坐,反而让孙夫人和玉娥婆媳俩坐一处。

须臾,酒来了,姜也到了。先生好像也来了精神,立刻就提起酒壶,要给县令斟酒。县令说先生不必客套,现在就像一家人,想喝酒就自己斟了。先生倒也痛快,就如县令所言,给自己斟了酒。然后就夹了姜下酒了。

不消多久,先生已经是六七杯酒下腹了,姜丝他也差不多吃了一小摞,而主食却一口未进。这才是真正的喝酒!张援本来也想喝上几杯,一来吕布、杜鹃都不在这里,劲头不大;一来老爹又在这里坐镇;再加上自己太注意了先生,又想事了,所以也就顾不上喝。他终于说道:“先生何以仅以姜下酒?天冷,不如也食些羊肉?”

“公子不知,樊某不耐膻腥之味,食姜最好!”

“那牛肉又如何?还有这烧鸡”

先生摇摇头不说话。张岩县令说,“秉义儿不必多言,饮食之乐,在于适味自便!”

张援无奈,但他已经意识到问题的严重,也许樊先生真的已经身患疾病,他的先前的那些怪象,跟眼下的姜酒同饮食,似是构成了因果。

原来穿越之前他曾读过《施公案》,还记得一恶人知《本草》记载六沉八反之药方,即姜酒百日烂肺之毒方,于是以此法害人竟然一时得逞。只是他对《本草》未有深度考察,且小说家言似不可信,于是犹豫。

但张援突然又兴奋起来,因为想到了杜大夫,也许只有他,才能解开这个谜团,他是神医嘛!

同类推荐
  •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中国历代疑案解密

    我国是一个有着5000年灿烂文化与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以其惊人的创造力为我们创造了璀璨的文化遗产。但在历史为我们留下了无数值得研究和典藏的财富的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一个个不解的谜团,很多历史真相并不能根据现有的一些资料对其进行还原。未解之谜无处不在……
  •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唯我独尊之二止干戈

    一个四岁的顽皮幼童突然被这个世界上唯一宠爱他的母亲抛弃。失去母爱庇护的帅望,带着自己沉重不堪的身世之谜时刻行走在生与死的边沿。他的童年过早地结束了,四岁,就结束了。从此开始的人生里,太多的疼痛、折磨甚至阴谋考验着他的善良和机智,他不断面临各种选择,在巨大的痛苦里挣扎的帅望,还能不能保持他天性的纯良和真诚呢?
  •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每当翻开中国历史的厚重画卷,古老中国的沧桑与恢弘就一次次在我们面前铺陈开来。中国近代历史,是一部交织着愚昧与觉醒、压迫与抗争的历史,也是古老的中国走向新纪元的重大转折时期。辛亥革命一举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中国近代历史的新局面,而发生于1911年1O月1O日的武昌起义,则以它的胜利结束了清王朝的统治,宣告了辛亥革命的发生,其伟大的划时代意义,直到今天仍被后人所铭记。
  • 北大历史课

    北大历史课

    北大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历程,一批又一批的北大人见证了时代的变革;回首历史,也看穿了过去的风云变幻。本书将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娓娓道来,从远古传说到近代文明,从华夏大地到世界舞台,内容涵盖古今,贯通中外,让我们以史为鉴,立足当下,放眼未来。
  •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和“三国”

    毛泽东青少年时代就十分爱读《三国演义》和《三国志》。他说:"吾人揽史时,恒赞叹战国之时,刘、项相争之时,汉武与匈奴竞争之时,三国竞争之时,事态百变,人才辈出,令人喜读。"毛泽东1906年接触了《三国演义》,1912年在湖南一师期间,接触了《三国志》。从有记载文字佐证,他至少读了70年的《三国演义》。可以说《三国志》和《三国演义》伴随了他一生的读书生活。
热门推荐
  • 嫡女棣王妃

    嫡女棣王妃

    “姨娘,夫人似乎断气了~”“哼!这么一碗药都下去了,难道她还能活着不成?”“那这······”一个年纪稍长的人朝着这位称作姨娘的人示意了一下自己手中的婴儿,似乎有些犹豫,“这好歹是个男孩,现在夫人已经死了,如果姨娘把他占为己有,然后得了这府中的中馈······”“嬷嬷?!”女子也不等她的话说完,就打断了她,“你记住了,我恨死了这个女人,她的儿子,只能随着她去,我就是以后自己生不出儿子,抱养别人的,也不会要她的。把他给我扔马桶里面溺了,对外就说一出生就死了!”猩红的嘴唇,吐出来的话却是格外的渗人。嬷嬷还想说什么,动了动嘴,却是一句话也没有说,转身朝着后面放着马桶的地方走去。却是没有发现旁边地上一个穿着有些破旧的衣服的小女孩此刻正瞪大了眼睛看着她们两。这是什么情况?自己不是被炸死了吗?怎么会······于此同时,脑中不断有记忆闪现出来,她们是自己的母亲和刚出生的弟弟啊?!不行,先救人。转头看见旁边谁绣花留下的针线跟剪刀,想到自己前世的身手,拿起一根绣花针就朝着那个嬷嬷飞了过去,却在半路上掉落下来,暗骂一声,这人是什么破身体。却引得那两个人听见动静看了过来。女人阴狠的盯着她,“你居然没有死?”微微眯起眼睛,自己的前身也是被她们弄死的了,看样子她们谁也不会放过,抓起旁边的剪刀就冲了过去。随着几声惨叫声,从此以后,府中府外都传遍了她的“美名”——凤家大小姐心肠歹毒,刺伤了府中无数的人,宛如一个疯子。
  • 魅力

    魅力

    ,这是一本真正可以让你变美丽的书,它不单是告诉你如何拥有美丽的外表,更是让你拥有美丽的心灵。在岁月的流逝中也能永远保持自己的魅力
  • 家常菜谱精选128例

    家常菜谱精选128例

    用舌尖感受自然地馈赠。精选日常生活中最常吃的、最想吃的、烹饪起来简单省时的、吃起来美味且健康的家常菜,与家人一起用舌尖感受美食,用味觉体验人生。
  • 若是爱已成伤

    若是爱已成伤

    他多希望能将她捕获,永远安放在身边。在故事之初,她已死去,却一再影响着这个豪门世家的命运……她是一个通灵少女。美丽,寂寞,出身低微却高贵如莲。他是一个富家子弟。英俊,孤独,心机深沉,满身往事。然而,世俗的目光只能紧紧拥抱,挣扎在万丈深渊……
  • 椰菜小姐涩涩爱

    椰菜小姐涩涩爱

    什么哥哥们可以有无数个女朋友,自己却不能与人交往?当平凡少女绫奈茜新的“恋爱可能性”被破坏时,她愤怒地发誓,一定要和那对严重“妹控”的双胞胎哥哥划清界限等等,三个孩子中有一个是收养的?是她,是他,还是他?平静的生活被打破,一切陷入混乱中时,却开始有美少年前赴后继地向她表白。谜样的身世,突如其来的桃花运,彼此间有着怎样的联系?
  • 无衣令

    无衣令

    从乡村来京打工的小让生计无着,便抵押青春的资本投靠报社社长老隋。老隋不可能离婚,而小让也是家中有人——青梅竹马的石宽仍在家乡等她。小说将小让写得柔肠百转,一边是给她足够生活享受的老隋,一边是给她精神尊严的石宽……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 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30岁女人身体使用手册

    女人的健康影响着一个家庭。女人一定要关注自己的身体,在身体出现状况时,一定要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才能不让小病变大病。如果你要很久才能适应黑暗,常常感到眼睛疲劳,容易患感冒,皮肤干燥,那么你可能是缺乏维生素A。如果你平均每周三次在外吃晚餐,容易起小脓包和湿疹,站立时曾感到眩晕,身体时常感到疲劳,经常饮用清凉饮料,容易引起口腔炎,最爱油腻食物和甜食,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B族维生素。如果你刷牙时牙龈处有出血现象,轻微撞伤而导致出血过多,应酬时喝酒的机会多,初春时易患花粉症,长期服用抗生素,经常情绪急躁,最近斑点增加,容易便秘,那么意味着你可能缺乏维生素C。
  • 女人一辈子都要做女王

    女人一辈子都要做女王

    21世纪被称为“她世纪”,说明女人又重返了历史舞台她要主宰自身 、家庭、事业, 她必须一辈子做王者才能兼顾天下所以。她是21世纪的女王。 知识渊博的女人是一本书,充满着智慧的光芒,令人百读不厌; 健康美丽的女人是一朵鲜花,充满着吸引力,令人爱惜呵护; 家居辛劳的女人是一棵绿藤,充满着勃勃生机,令人更加怜爱; 知性自信的女人是一杯红酒,充满着浓烈醇香,令人品味不够; 聪明可爱的女人是一只小鸟,充满着童话般的浪漫,令人新奇快乐;高傲雅致的女人是一件艺术珍品,充满着无穷的魅力,令人遥不可及 。 女人是21世纪一道瑰丽的风景线,她崛起意味着她必须具备王者风范 。
  • 今天我是升旗手

    今天我是升旗手

    他心中有一个愿望:当一回学校的升旗手,但愿望总是得不到实现。精力充沛,奇想迭出,品学兼优。他没有放弃努力,崇拜英雄,团结“学习尖子”林茜茜,帮助“追星族”祝小娜,和包郝、马驭等同学智抓“偷猴贼”,主人公肖晓出身于军人家庭,积极参加“手拉手”活动……终于,他在临近小学毕业的时候亲手升起了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