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900000008

第8章 从"喜鹊登枝"到"金光大道"的人生历程及其创作 (8)

"就凭咱们顶着一脑袋高粱花的泥腿子,如今在八、九百口子人里边说啥算啥,走区上县平趟,先头那个社会,做梦你也梦不着,不好好干对得起共产党呀?老四,你这句话可没说到我的心里去。我早看出这步棋,不论你是贫农、中农,都得走社会主义,只有走社会主义才是奔铁饭碗,活的才有味!"

在浩然的文本中,我们看见了各种语言,果真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既有民间俗语"骑驴的不知道赶脚的苦",又有农民口语"顶着一脑袋高粱花的泥腿子",也有"只有走社会主义才是奔铁饭碗"这样的意识形态化政治话语,三种不同路数的语言奇妙融合在一个文本中,既满足大众文学趣味,又符合国家意识形态。浩然创造出了不同于"五四"知识分子传统的语言方式,进一步推动了文学语言本土化。

在1962-1967年的第二个阶段,浩然迎来了文学生涯的高峰期,第一部长篇小说《艳阳天》紧扣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等主流文艺创作方法,塑造出第一个完全符合党政需求的工农兵阶级英雄形象萧长春,并运用本土化语言,有机融合了国家意识形态与民间表达。浩然此阶段的成就来自于对文艺政策的准确领悟,这是他创作的第一个高峰。

(三)1967-1976年 (1)

1966年,对于中国是一段狂乱记忆的开始。1966年5月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和8月召开的八届十一中全会是"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的标志。在风雨飘摇的日子里,众多文学艺术者被迫停止文学创作,从生活到创作,甚至生命都受到严重威胁。浩然在这风雨飘摇的日子里,对比鲜明地成为为数不多保持创作并成为具代表性的作家,他的创作与"文化大革命"主流意识形态话语依然保持高度一致。

值得讲述的是,在这段文学创作期间,浩然的创作演变就是一部微缩的文学史,从十七年到"文化大革命"文学,从主流文学由极"左"政治发展成"阴谋文学"的过程中,浩然的创作是一个重要过渡,《金光大道》既是浩然个人文学生涯的转折点,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由十七年文学转向"文化大革命"文学的转折性代表作。浩然创作成为重要转折点的原因,就是因为它既有代表性,又有独特性。他的创作具备两种文学形态自然过渡的特征,所以有代表性;他能成为这个转折点上的代表性人物,原因在于他能准确把握主流文艺政策的走向,并且比之前更激进,这就是其独特性。《金光大道》的创作正式开启了"文化大革命"文学"三突出"、"主题先行"、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等创作手段的运用。最早把农村阶级斗争引入长篇小说创作的大概是浩然,最早成功使用"三突出"、塑造无产阶级典型英雄形象样本的还是浩然,这些"最早"、"最成功"、"独特"、"转折性"都来自于浩然对党的文艺政策的准确入微的贴合把握。

"文化大革命"文学一开始就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作为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任务,要求作家根据典型化原则,在实际生活基础上集中概括,塑造出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事实上,"文化大革命"文学中的典型化原则,已远离典型最初作为一种艺术手法的概念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典型就是要求文学创作不受真人真事的局限,不作生活现象的简单复制,而必须对生活本质及其发展规律作出能动反映,目的是用创造出的各种人物帮助群众推动历史的前进。那么,问题的关键是,为什么要求无产阶级文学根据实际生活塑造艺术典型,又要避免直接表现真人真事呢?从根本上讲,要求避免真人真事,是由于实际生活中的人和事有局限性,突破真人真事的局限,就可以从许许多多工农兵英雄人物的身上进行典型概括,塑造出符合历史期待、高大丰满、光彩照人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典型化原则,重要的不在于塑造典型本身,而是为了达到教育人民的目的,树立典型形象,是为了改造现实人民。由十七年文学向"文化大革命"文学演变的过程中,文艺政策愈加党政化、扭曲化。

主流文艺政策的阐释者利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文艺作品中反映出来的生活却可以而且应该比普通的实际生活更高、更强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进一步阐释发挥,认为"毛主席的上述教导,科学地、深刻地阐明了革命文艺的典型化原则,论证了文艺创作同社会生活的辩证关系,概括了文艺反映社会生活的特点和规律,是革命的现实主义和革命的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方法的精髓,是把塑造无产阶级英雄典型作为社会主义文艺根本任务的理论基础",认为塑造比真人真事更突出革命意义的英雄形象即是革命典型化原则的精髓。

随着"文化大革命"政治局势的激进化演变,70年代的文学创作由强调"塑造无产阶级典型英雄形象"为社会主义文艺根本任务,其内涵迅速升级为"努力塑造与走资派斗争的无产阶级英雄形象",开始了十七年文学向"文化大革命"文学的转变。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浩然的《金光大道》以准确的政策把握能力,快速地对现实政治生活中多重复杂的阶级斗争路线作出反应,不但成功塑造了无产阶级英雄典型高大泉,还在作品中体现了党内走资派与革命势力的斗争,随着政治局势的变化,从单纯反映党外阶级斗争路线"深入"到党内阶级斗争,准确贴合了"文化大革命"时期文艺政策的要求。

1975年,浩然在《学习典型化原则札记》一文中提到:"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唯一源泉。但是,社会中的-切现象不一定都能变成文学艺术作品。文学艺术是观念形态的东西。典型化的根本任务,就是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和'斗争'典型化。我觉得,一个写作者对这个问题做到真正的理解和接受,又确信不疑地加以坚持,是能不能写出革命文艺作品的根本条件。"毋庸置疑,浩然在这一点上做到了"深刻"、"准确"的理解。他说:"在毛主席的伟大思想指引下,我在写《艳阳天》时候,对这个问题开始觉悟;经过党内第九次和第十次路线斗争,通过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学习,还有无情的事实教育,在动笔写《金光大道》的时候,我的觉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那么,浩然的进一步领悟和提高在创作中指的是什么,又是如何具体体现的呢?我们来看浩然自述他对政策理解的"提高":"在写《艳阳天》的阶段,我的注意力只在基层,或者说较多地看到下边问题的严重性。

对上边,尤其高一层领导,只注意到党外的右派,没有多考虑地富反坏右在党内的代理人。这种状况,经过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得到改变。所以从写《艳阳天》的时候认识到我们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在写《金光大道》时候,我进一步认识到'不然的话,我们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就会走向反面,就会变质,就会出现复辟'。这种认识的发展,写第二部的阶段,比写第一部的阶段又有所加深。"说到底,浩然对"这个问题的觉悟和提高"都是围绕"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把无产阶级革命进行到底的革命路线"不断加强创作的。

从浩然自述可以明确看到《金光大道》追随政治时局变化而变,紧扣党内走资派斗争路线构设故事情节,首先创造了芳草地这个包含农村两条道路斗争的典型环境,在典型环境里展开两条路线错综复杂的矛盾,既表现贫下中农同地富农的矛盾,以高大泉为代表的贫苦农民与被打倒仍不死心的地主歪嘴子、漏划富农分子冯少怀之间的斗争,又展开阶级斗争在党内的反映,表现高大泉和走资派干部张金发之间的斗争。

对小说中后一条路线斗争的情节设计,浩然是有充分现实"依据"的,"写第一部的时候,从我们党内揪出了一个窃取一部分权力的叛徒、内奸***,这个事实,在写《艳阳天》的时候没有,我对毛主席指出的我们的主要敌人是党内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这一极重要的理论理解不深,没有想过我们党中央还隐藏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这是我的思想和认识的局限性。对照毛主席的指示,我的认识有了新的突破,理解了在我们党内有一条跟毛主席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相对立的修正主义路线,它代表着被打倒的"地富反坏右"的利益。我认识到,我们的文艺作品,必须努力地表现两条路线的斗争,才能本质地反映时代,更好地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除了围绕两条互为表里、倡导现实的政治路线设计小说情节外,如何具体展示斗争路线,还需要切实的人物形象塑造来实现。

为此,作者塑造了代表党性、坚决执行革命路线的无产阶级先进战士高大泉的形象,进一步成熟地运用"三突出"手法,即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中心人物。为此,浩然改进了《艳阳天》创作中对文艺政策贴合还不够准确之处。《艳阳天》对反面人物马之悦描写过多,其心智和谋略甚至高出萧长春,这显然不符合三突出要求,改进后的《金光大道》极力突显正面贫下中农力量,在人民革命力量面前,反动势力歪嘴子和冯少怀显得十分弱小,张金发也不过是一个摇摆可怜的胆小人物,尤其突出了高大泉的形象。所以,我们在《金光大道》里看到高大泉比萧长春更"成熟",在阶级觉悟、政治水平、斗争方式上,高大泉有着无与伦比的力量,萧长春仍需党组织的指引,身边还有不少有丰富人生经验的老一代贫农出点子,而高大泉似乎天生就是革命领袖的料子,一切困难在他面前迎刃而解,在发家竞赛、秦富告状、邓九宽闹退社等斗争事件中,高大泉都表现出优秀果断的政治事务处理能力,事事独当一面,成为芳草地生活、生产中不可缺失的一位英雄领袖,真正成为贫下中农的"主心骨",更加明确地突出英雄人物中唯一的典型形象。

由十七年文学过渡到"文化大革命"极"左"文学,浩然的《金光大道》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性代表作。"文化大革命"中,浩然反复研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怎样把无产阶级专政理论运用到实际创作中。据他自述,他认真地、有计划地学习了样板剧本,同时把介绍样板戏创作经验的文章归纳为若干专题,一个一个地进行研究,站在无产阶级专政立场上,深入研究怎样在一切人物中突出塑造好英雄人物、怎样写矛盾冲突等等。直到晚年,浩然口述的自传里仍颇自豪地提到:"'文化大革命'中把高大泉作为写作样板,让大家都这么写,说实话,我觉得没有一个人能够超过我。这个路是我蹚出来的。"这种准确研究主流文艺政策"精髓"的创作能耐,虽然成功得到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青睐,却推着作家在"文化大革命"后期创作上越走越远,70年代的《百花川》、《西沙儿女》就是证明。这是两部失去艺术性,延续政治话语教条式书写的小说,它们的出现使浩然小说几乎走向"阴谋文学"的边缘,加速导致了"文化大革命"后浩然毁誉参半的命运。

(三)1967-1976年 (2)

不管怎样,从浩然初登文坛领悟到创作的"奥秘",到写作《艳阳天》到达文学生涯高峰,再到进一步深入主流文艺政策"精髓",创作出《金光大道》,成为"文化大革命""八个样板戏,一个作家"的浩然,他与众作家的不同在于,准确贴合主流文艺政策。这一点同时造就他成为50到70年代中国文学基本形态变迁的最佳样本,成为每个文学转折点上记载历史的记忆,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学史样本。我想,造就浩然独特性更隐蔽的原因,是他"准贴"主流文艺政策的个案文本无形中明确演绎了毛泽东对新中国文学的构设。从延安文艺时期开始,毛泽东对于新中国文学就已经有一套完整的认识和构想,但由于知识分子骨子里的不羁和时代自我政权的不稳固性,在策略上无法"一刀切"地对待文艺问题,而是循序渐进,一步步迂回地实施着他对中国新文艺的构想。

比如,从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初步完成,到1943年正式发表,再到1953年确定其文艺地位的唯一性,三个《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版本之间的延宕,就是毛泽东迂回实施文艺计划的一个典型例子。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到"两结合"口号的提出、稳固,也是这样一个过程。事实上,知识分子在经历延安审干、抢救、整风运动以及新中国成立后一系列批评运动后,大大"收敛"了文人的自由行,无论何种创作心态的文艺人,经过一宗接一宗的文学事件后,大部分逐渐收归到党政领导的文艺体制下,然而,文人的意气与天真总会时不时流露出来,并与毛泽东的文艺理想形成冲突,部分知识分子借文章隐喻性地发表对文学真挚的看法。而浩然在这个复杂、庞大的文艺政治背景下,果断、准确地独尊毛泽东的文艺理论政策,丝毫不走"弯路"地成功占据文坛一角,天生的政治敏感在特殊时代成就了他的"与众不同"。

三、"钩心斗角"与"集体精神"的交锋

同类推荐
  •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最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

    《爱默生美的随笔:不念千古,只爱当下》是哈佛大学受欢迎的哲理书,是爱默生随笔精选集,内含主题随笔、浪漫诗歌和私家书信。阅读本书,可以给你的心灵一次震撼。
  •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南腔北调集(鲁迅作品精选)

    本套丛书选文广泛、丰富,且把阅读文学与掌握知识结合起来,既能增进广大读者阅读经典文学的乐趣,又能使我们体悟人生的智慧和生活哲理。
  • 流向远方的水

    流向远方的水

    本文收录了作者的一些散文随笔,简单的文字中透露出作者深刻的内涵以及对诗词的理解,对诗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阅读一番
  •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重建中文之美书系领衔

    栏目中刊发的作家专辑、中篇小说、短篇小说、散文、随笔、纪实文学等作品,汇编成册,总结了近几年中国各类文体的文学创作成就与风貌。在浩如烟海的文学创作中,编者们从作品的价值上反复斟酌,碰撞,判断,从而披沙炼金,把或感人肺腑或引人深思的,现实中受到普遍好评、具有广泛影响的,具有经得住时间考验、富有艺术魅力特质的好作品,评选编辑出来,以不负时代和读者的重托与期望,恪尽对中国当代文学事业的责任。《领衔(开垦荒田的N种方式)》由百花洲杂志社所著,本书将充分展示编选者视野的宽广、包容、博大,体现当下文学的多样性与丰富性,是一部水准较高的集锦之作。
  •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真传

    本书是一部纪实文学,描写了中国现代史上的奇人、民国第一侠王亚樵的传奇人生,以翔实的史料和对历史现场的探访,生动形象地再现了王亚樵刀光剑影、宁折不弯的一生,作者深入挖掘王亚樵的内心世界,生动形象、可叹可信地再现了王亚樵的侠义风采。
热门推荐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你的孤独,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本书讲述了这样一群真实生动的人,他们无根无底,他们谁也靠不上,他们迎着风向前走,他们在那个本不属于他们的地方挤出一块自己的领地。成了,他们会开心,不成,也没什么,人生还有其他的东西,不是吗?抬头望去,那颗星依旧高挂在无边的夜空。你的孤独,远比你想象中精彩,也比这个世界更动人。
  •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孝明帝驾崩卷(下册)

    《明治天皇》再现了日本从幕末走向明治维新的历史变革,以优美的文笔,宏大的场景,详细描绘了日本近代决定国运的倒幕运动的整个过程。本书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日本近代史人物形象,以及他们的坚定信念,对“安政大狱”、“樱田门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详实生动,是一部了解近代日本不可多得的佳作。
  •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们三个都是穿越来的

    我是因为看了很多的穿越小说,也很想穿越。谁想我想想就能穿越,穿越就穿越吧,居然穿成怀孕九月的待产产妇,开玩笑嘛!人家在二十一世纪还是黄花一枚呢。这也可以接受,可是明明是丞相之女,堂堂四皇子的正牌王妃怎么会居住在这么一个几十平米得破落小院子里,她怎么混的,亏她还一身绝世武功,再是医毒双绝。哎。没关系,既然让我继承了这么多优越条件,一个王爷算得了什么?生下一对龙凤胎,居然都是穿过来的,神啊,你对我太好了吧?且看我们母子三人在古代风生水起笑料百出的古代生活吧。片段一在我走出大门时,突然转身对着轩辕心安说道:“王爷,若是哪天不幸你爱上了我,我定会让你生不如死的。”然后魅惑地一笑,潇洒地走了出去。片段二当我对着铜镜里的美人自恋地哼出不着调地歌时。“别哼了,难听死了。”一个清脆的声音响起。~~~接着一声尖叫紧跟着另一声尖叫。我用上轻功躲进了被子里.~~~"我和你一样是二十一世纪来的。”“你好,娘亲,哥哥,以后要多多指教。”来自两个婴儿的嘴里,我摸摸额头,没高烧啊。片段三“小鱼儿,我可是你孩子的爹,况且我没有写休书,你还是我的王妃。我会对你好的。”安王爷霸道地说道。“你们认识他吗?他说是你们的爹?”我问着脚边的两个孩子。“不认识,”女孩说道。“我们的爹不是埋在土里了吗?怎么他一点也不脏?”男孩问道。那个男人满头黑线。“对不起,我们不认识你。”说完拉着孩子转身就走。片段四“爹爹,这是我娘,你看漂亮吧?”南宫心乐拉着一个白衣帅哥进来问道。我无语中。“爹爹,你看我娘亲厉害吧?“南宫心馨拉着另外一个妖精似地男人走了进来。我想晕。“这才是我们的爹。”“才不是呢,这个才是”两人开始吵起来了。“我才是你们的爹。”安王爷气急地吼道。“滚一边去。”两个小孩同时说道。屋里顿时混乱之中。转头,回屋睡觉去了。推荐完结文《别哭黛玉》完结文《穿越之无泪潇湘》新文,《极品花痴》
  • 管理学知识全知道

    管理学知识全知道

    社会在交流中不断融合,各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管理学也逐渐与经济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数学等各种学科不断融合,管理研究的层次在不断深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完善和发展。但更多的时候,人们需要的只是能够实际操作的、简便的、高效的组织管理原则。企业的管理涉及人力资源、财务、组织、生产经营等各个方面,《管理学知识全知道》介绍了企业管理的常识、战略决策、制度执行、成本利润、识人用人、市场营销、权利使用、团队精神、企业创新、企业文化等方面。《管理学知识全知道》具体阐述了企业管理人如何更好地管理企业,为读者展现了全新的管理知识大全。本书由静涛主编。
  • 约克夏犬与丝毛犬

    约克夏犬与丝毛犬

    约克夏犬与丝毛犬之所以一直吸引着养犬爱好者的眼光,是因为它有着独特的魅力,它迷人又聪明,个子虽小,但勇敢、忠诚且富有感情。但这些,只有你真正拥有它、关爱它,让它融入你的生活,你才能从它们身上感受到无穷的乐趣。
  • 名门大少独爱辣妻

    名门大少独爱辣妻

    她,叶落——热情火辣,身世凄迷,美艳诱人的外表下,是不堪回首的悲惨往事。他,花墨城——邪魅多情,身家显赫,俊逸无双的皮囊下,是阴暗重重的豪门暗殇。身世之谜,家族内斗,豪门恩怨。
  • 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

    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

    现在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提高,早已不再是从前那种因为经济状况不好或食物来源不充足而导致营养不良的时代了。在优越的社会物质环境中,随之而来的却是在营养知识没有完全普及的背景下,产生的诸多不懂营养、乱补营养和营养过剩的问题。《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介绍营养丰富的精品月子餐,运用科学的营养理论,结合精妙的烹饪加工,做出色、香、味、养俱全的美味佳肴。
  • 诡案罪4

    诡案罪4

    “我”从警校毕业后,通过公务员考试,进入公安系统工作。我的理想是当一名刑警,可是领导却把我安排到档案科坐班。为了工作的需要,我开始翻看档案架上那一卷卷落满灰尘的档案。随着阅读的深入,我发现许多案件的侦破档案,读来惊险曲折,充满悬念,其精彩程度,绝不亚于一部绝妙的侦探推理小说,如“女老板买凶杀人案”“猴子杀人案”“错乱的凶杀案”等,读来既使人警醒,又引人深思。现以小说的形式辑录于此,希望能让更多的人受益。
  • 小妾有点坏

    小妾有点坏

    她替姐姐嫁入轩辕府当轩辕老爷的第八房小妾,喝了点酒,晕忽忽的进了一间房。轩辕彻出外谈成生意回来没通知任何人!以为她是娘给他找来的小妾。于是,就这么将错就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