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42900000022

第22章 从俯望"苍生"的重生到弥留之际的"圆梦" (7)

提到大众化文学,浩然显然是一个值得说道的作家。在中国这个历史悠久,农民占多数的农业国家里,农民自身的文学始终是以边缘形态存在的。考察浩然作为当代农民作家对文学大众化、农民化的推进和启示,首先要勾连出浩然在现当代农民文学创作中的前后链条,并在这个历史链条的演变中,找到浩然的意义及其启示。

新文学与农民的关系,有一个较长的发生、发展的链条。新文学在20世纪20年代诞生后,重新审视以往文学与社会大众疏离的状态,提出"人的文学"、"平民文学",并从鲁迅开始把笔触伸进中国农民的精神生活世界,开始了新文学对农民的关注,但整个二三十年代的乡土文学,不论是左翼无产阶级作家笔下的农民革命世界还是京派作家笔下的田园牧歌生活,农民和文人知识分子始终是相隔的、互不牵连的个体。实际上,新文学作家不乏把农民作为自己的描写对象,也真诚地想表现与农民的情感沟通,但在称之为"乡土文学"的作品里,作家的身份很有特点,他们普遍是乡村游子的身份,少时出身农家,与乡村结缘,但当他们叙述时,已经脱离乡土,成为城市知识分子的一员,他们与乡村若即若离、似牵连又断裂的关系,很难让这群作家真正深入农民生活,反而常以"启蒙"的角色看待中国农民的滞后性。他们虽然对乡村投以关注之情,叙事语言、小说结构、情节设置等却与农民的阅读习惯相去甚远。

在中国文学里,农民和他们所属的文化一直处于贫困、落后境地,由于经济、知识的匮乏,农民没有能力对自我进行叙述,只有少数走出乡村后接受现代知识教育的人有可能突破这种局限,但当置身在外的乡村游子自觉接受都市文化后,他们很快便认同城市文化,不自觉地在创作姿态上加入对乡村落后性的批判。然而,进入城市生活后的他们又陷入内心的自卑和对乡村的怀念,在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漂浮心态很难让早期的乡土作家真正体验到农民的生活世界。促使新文学与农民描写进入改变状态的是40年代开始的解放区文学时期,中国历史的质变让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社会地位发生了置换,农民文化不再是知识分子"启蒙"的对象,城市知识分子成为被农村文化"改造"的对象。

从40年代到新中国十七年文学时期,"乡土文学"很快被新的文化意识形态置换为"农民文学",不管怎么称呼以农村为叙述对象的文学形态,新中国文学与农民的关系发生了质变,以侨居异地、心怀乡土情怀进行乡村写作的"乡土"文学被实实在在地将农民作为文学服务对象的"农村"文学所取代。这一变化最核心的是把农民从"被启蒙"置换为"被服务",农民成为文学真正的服务对象。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里提倡的"为工农兵服务"以政治条文的形式固化了农民文学地位。受新气象、新天地的鼓舞,广大知识分子真诚地投入自我改造运动,同时农民知识分子发挥优势,开创出了不同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文学形态。对农民生活和农民形式的关注,使赵树理等在内的解放区作家不同程度地获得叙述农民文学的新视角,很快赵树理为农民文学做出的努力成为了方向。新中国成立后,周扬所作的《新的人民的文艺》报告中,正式要求作家以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创作,确定了工农兵文艺方向。

五六十年代出台了一系列倾向农民大众审美的文学政策,包括培养工农兵业余作家,从农民自己的队伍中培养作家,充足地体现了新中国在文学方面对农民的重视。浩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以"写农民、为农民"的宗旨承上启下地实践着以农民为服务对象的文学创作。浩然给我们的大众化、农民化文学的启示,不仅是他的文学形式,还有他的文学立场。回顾新文学历程,自20年代始,关注农民、愿以农民为述说对象的作家不少,但很难看到自主自真的乡村面貌及其农民形象,也很少有作家能坚持到底,终其一生为农民述说。虽然浩然在十七年的农村小说创作中有难以弥合的缝隙,主体精神的高度政治化使其为农民代言的宗旨未能尽显本真,但他血脉里为农民写作的立场始终不变,他植根农村的根基一直不变,从行文到为人,浩然都是地道的"农民"作家。在日益更新的新时期文学里,政治意识形态祛魅使文学形态更为自由活泼,众多作家再次把眼光投向新时期的乡村。从反思文学、寻根文学到先锋文学都有作家把农民和乡村作为书写、传达思想的载体,形式各异的乡村表述背后,作家立场也很难一以概之。

一句话,不论何种文学思潮带来的乡土关注,其本身的着眼点并不在农民本身。反思文学表达对政治错误的控诉,寻根文学反思和追寻中国传统文化,先锋文学问询文学形式,直到"现实主义"回潮,刘醒龙、阎连科等作家重新回到底层农村,以关注农民生存现状和对现代社会异化的批判,传达对农业文明的祭奠。整体来说,在新文学与农民的关系这一链条中,不论十七年或是新时期文学时期,浩然始终是以有别于知识分子的身份和立场来观看农民的。按照知识构成划分,大部分现代作家是接受主流精英文化成长的,他们在看待中国农民群体时的姿态与自身身份总是有些错位,而浩然的别具一格就在于他的姿态与身份基本保持一致,在浩然笔下我们很少见被启蒙的农民形象,他与作品中的农民人物几乎是对等视角,即使是在80年代反思农民劣根精神的小说里,他的批判也包含对农民的温情与理解。浩然与诸如高晓声等作家不同,他"写农民、为农民"是因为"爱农民",熟知农民的喜怒哀乐与所知所想,努力以"局内人"的眼光关注他们。在新文学与农民的关系这一链条中,浩然是不多的自觉将文学作为农民的代言工具的作家之一,他的创作立场本身对文学大众化就是一个启示。

除此之外,浩然还身体力行地演绎文学大众化工程,在新时期他继续实践着"毛泽东文艺思想",他倾力亲为的"文艺绿化"工程在变化了的时代里更显可贵。"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浩然一直坚持培养业余农民作家,这份无私的奉献无疑源于对文艺大众化的坚持。本着"少说空话,多办实事"的精神,他从北京到河北三河县落户,一边从事文学创作,一边利用自身具有的一定条件扶植、培养农民文学者。1990年,浩然抱着坚定的信念,在三河这片文学的贫瘠之地上创建了农村文学艺术联合会,在"立足三河,辐射冀东,面向全国"这一目标下,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文艺绿化"工程。1991年,他创办了《苍生文学》,亲自担任主编,为广大农村文艺爱好者提供一块写作园地。《苍生文学》是迄今为止唯一的农民文学杂志,专门发表农民作家生产劳动之余的创作。由浩然耗费精力实施的绿化工程,从最初的二十多人,发展到一百六十多人,并于1995年成立廊坊市三河分会,浩然亲任会长,其中38人被批准为作家协会会员,17人被吸收为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

在浩然的扶植和发掘下,现有专长从事小说创作的50人,其中写稿在10万字以上的有12人,此外,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的写作者也日益增长。熟知建国后工农兵业余作家培养的人更能体会浩然以个人力量扶植农民作家的坚韧和不易。随着80年代初国家业余作家培养体制的淡出,浩然的个人行为宛若夸父逐日般证实了他一生的文学大众化追求。90年代,浩然费尽心血为扶植农民作家挤掉自己的创作时间。他对农民作者的培养,一方面是用自己的写作经验给予指导,更难能可贵的是亲自帮助修改、润色,并根据作者的不同水平提出建议。对在文学上有出息的作者,他想尽办法帮助出书。2001年,69岁的浩然曾为三河段甲岭山区的71岁老农民季纲出书,从自己的稿费里拿出3000元作为资助。诸如此类对农民文学爱好者的帮助数不胜数。对于这样舍己为人的文学绿化工程,浩然自有道理。他说:"为什么给农村建个文联呢?因为农村需要文学艺术,农民需要自己的文学家和艺术家。

然而,近些年,文学艺术却在有意无意中疏远了农村,曾以为工农兵服务为荣的艺术家们,有些呆在大楼上不下来了,有的由于一心向钱看而忙着走穴捞外快。那些在小圈子里'热热闹闹'的贵族式文学,农民不敢也不不愿意买他们的账。有些所谓'作家'对农村、农民无知到惊人的程度,他们不是无中生有地凭空瞎想,就是扒坟掘墓地寻找古怪素材写出小说,拍成电影。与此相应的,是文艺界的一些领导者,有的报刊出版社,对待工农业余作者和工农中间的文学青年的极度冷漠。八十年代文艺界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多数地方冷冷清清,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如果搞不好,国家的精神文明大厦就是脆弱的、不牢固的。文艺作者是建设精神文明的一支不可缺少的队伍。而在工农中成长起来、同时生活在工农中间的作者们则是这支队伍的重要力量。"这些见解似乎有些偏激,但不乏真知灼见,尤其是浩然对作家不再深入农民搞创作的担忧不无道理。在新时期重提培养农民作家、创作农民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的话题,意义不凡。在泥沙俱下的经济时代,浩然对文学大众化的执著带给我们的思索是显而易见的,当文学再次束之高阁、远离最广泛农民大众的时候,这个时代的文学也就不再完整。

浩然对农民大众文艺的执著和情感值得尊重,但他在主流意识形态下单一的视角、局限的农民本位主义也值得我们思考。80年代的浩然作品有长足的改善,但在诸多变化中作家辨别是非的尺度始终是善恶、孝逆、贪廉等传统伦理道德观,这种认识的局限,我认为是作家创作乃至生活中过分的"农民化"所致。不同于其他作家与农民的"隔",浩然与农民是充分的"化",在切身感受农民文化、精神世界的时候,还缺乏"走出来"的警醒。"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倘若浩然仅停留在坚持深入农民之中,而不能跳出农民圈看农民,便始终无法上升到民族与时代的高度。

以农民生存述说为例,浩然小说里始终有一层轻喜剧色彩,给农民生活以暖情之余,却淡化了对农民文化性格的深入审视,而在正视乡村苦难,从生存角度展示中国农民的苦难,深刻反映农民的现实问题以及生存苦难带来的人性扭曲等问题上,浩然希望给以乐观、善良结局的"入化"创作思想难免引出缺乏现实力度的局限。正是这份感同身受造就了浩然与农民文学的"不隔",也是这种"不隔"限制了作家上升到时代忧患的高度。今天的文学,不少作家对农民并无切肤之感的了解,以至于在虚构想象里造成掩盖现实、悬空高蹈。浩然引发的"写农民"和"为农民写",以及如何将大众文学落到实处的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总结和探索。

同类推荐
  • 为乐趣而读书

    为乐趣而读书

    读书之乐乐何如?林丹环编著的这本《为乐趣而读书》精选的文章,有的谈论读书方法,有的分享读书之趣,有的回忆书海琐事……不一样的文字,一样的纸墨情结。一起走进这个书海世界吧,聆听作者独步书林的内心独白,体会畅游书海的真正乐趣,感悟书籍之于人类精神世界的独特魅力。
  •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爱你生命的每一天

    ,这套丛书共收入了8位茅盾文学奖获得者的8部散文集,《爱你生命的每一天》是“茅盾文学奖获奖者散文丛书”之一。包括李国文的《历史的真相》、陈忠实的《俯仰关中》、刘心武的《人情似纸》、宗璞的《二十四番花信》、迟子建的《我对黑暗的柔情》、周大新的《我们会遇到什么》、熊召政的《醉里挑灯看剑》和刘玉民的《爱你生命的每一天》。这套丛书是国内第一次将多位茅盾文学奖获奖者的散文以丛书的形式集中呈现,反映了他们散文创作的主要成就和独特风格
  • 话题中国文学史

    话题中国文学史

    中国文学悠悠三千年演变发展的历程,早已汇集成一条起伏蜿蜒、波澜宏阔的漫长河流;而它各体兼备,于世间万物众象无不包纳涵盖、尽收之笔端眼底的复杂构建,也显示出一种气象恢弘、异常绚丽丰繁的巨大空间容量。所以,力图描述其多样化的表现形态与承传生新、消长盛衰的进化现象,探究那凸显的外在形式和深层潜注贯通的艺术特质,以给出较切实恰当的审美与社会文化层面上的价值评判,由之认定它在寻觅、确立民族—国家的灵魂或自我精神面貌上的标志性意义,换言之,即尝试着为文学编写撰作总结性的“史”的工作也相应而生———这同样可谓是渊源久长且古老,因为中国本来就有浓厚的历史情结、强烈的历史意识,是一个拥载了悠远史学传统的国家。
  • 知性

    知性

    本书甄选林徽因现存于世的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选录其中经得住时光淘洗和检验的篇章,力图展现一个最具文学魅力的林徽因。既包括诗歌名篇,又收小说佳作,也有至情散文,以及戏剧探索之作。
  • 都是寂寞惹的祸

    都是寂寞惹的祸

    是不是所有女人都要和寂寞抗争?爱是奢侈,承诺像沙。太用力、心会碎。如果我爱你,为何还会如此寂寞?苍白、随意的爱情,在生活中追寻那一点点可怜的温存。剩男剩女圣斗士——不要因为寂寞说爱我。
热门推荐
  •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让孩子受益终身的励志故事

    我们要加快自己的步伐,去追求自己的梦想了!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目标。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坚持。追求是永不放弃地奔跑,我们需要超越。人可以没有永远的身体,但是不能没有房屋的思想!
  • 庶女迫嫁:六指王妃

    庶女迫嫁:六指王妃

    虽说她是姑娘,也并非生来没人管,可她就是能够闹得全家不得安宁;虽说青王很嚣张很霸道,谁都怕他,可她就是要在老虎口中拔牙;虽说青王妃只能活过三个月,但她这次心虚了,打死也不要做青王妃…【喜欢请点击右面收藏、投票、订阅、留言】本书纯属虚构,无历史可循(架空)
  • 生活百宝:生活中的1000个小窍门

    生活百宝:生活中的1000个小窍门

    碰到烦恼事情怎么办?如何去除身体异味?怎么调节高血压?夏天吃什么最健康?吸烟时能不能喝果汁?……生活中,也许你正因不知如何有效解决而苦恼。没关系,生活就是解决一个接着一个的问题。我们衷心地希望本书能成为你的得力助手。在疾病悄悄袭来时,它能帮助你防患于未然;在为自己的身材担忧时,它能还你青春靓丽;在暴饮暴食时,它能帮你科学取舍;甚至在情绪低落时,它能帮你走出阴影,笑对人生。
  • 玄天修仙录

    玄天修仙录

    在韩立飞升仙界无数万年之后,原本称霸小灵天的人族因为内战不断,而衰败下去,其他各异族却蠢蠢欲动。一个被逐出家族,身怀幻灵根的小修士,凭借自己的毅力跟智慧,在修仙界履历奇缘,从练气,筑基,一直到元婴期,最后凭借自己的神通,生生震慑住一干异族,重新确立了人族在此界的霸主地位,而通过韩立遗留在此界的空间通道,飞到到灵界之后。只是如今的灵界,在不负昔日的辉煌,主人公能否重镇灵界人族盛威,拭目以待。
  •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

    在你和他之间,在某一个平凡的瞬间,你有那么小小的自卑和尊严,他在你面前,时常会觉得我跟他合适吗?我配得上他吗?我和他的生活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吧!《遇见你,已经很不可思议》小说中的女主,白天是一个半吊子的编辑(如我),夜晚是一个半吊子的歌手,像夜猫子一样出没于亢奋场所。这样的生活,并无太多话可说。生活的重量有时不打招呼就落到某个人的肩上。她热辣辣风火火地生活,内心的落寞无暇自怜。只是,爱情来了。还是那样一个光辉四射的人!爱情让每个领取它的人都无法不抒情。于是,就有了这个小说。不知道你会怎样,反正看到故事最后,我被打动了。
  • 一个乡村的冬夜

    一个乡村的冬夜

    八月天,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遥远的麦子》《黑神的别样人生》《低腰裤》《父亲的王国》等。现任某报社记者。
  • 嫡女逃妃

    嫡女逃妃

    朱门嫡女,亲娘去世,亲爹不爱,姨娘很彪悍。住的是偏僻小院,吃穿用度不如姨娘身边的大丫鬟,庶姐恨,恶奴欺,朱门生活不如尼姑庵。庶姐要抢她的婚事,大姐夫要纳她为妾,亲爹为自己的前程把她送进二皇子府当侍妾。感叹一句,穿越女命比纸薄!幸亏,尼姑庵里十年,学会了绝世医术!我不争,不是我怕,而是不屑!若触到我的逆鳞,必将十倍还之!“父亲,今日最后叫一声父亲。昔日有哪吒剔肉削骨还父,今日一杯鸠酒我将命还予父亲,从今后你我父女各自天涯再无瓜葛。”“二姐姐,我为嫡,你是庶,说破了天,你是丫鬟生的就是丫鬟生的,出身焉可改变?”“秋三姑娘,小生这厢有礼了。当初,小生送给姑娘的戒指可还在?那是家里传给媳妇的。”“秋三姑娘,当初令堂在世时,已经将你许给小王为侧妃,父母之命焉可违?”“秋三姑娘,你抢了孤的爱人,你就以身相许以作赔偿,如何?”&&&&&&&&&&&&&&&&&&&&&&&&&&&&&&&&&&&&&&&&&&&&&&&&&&&&&&&&&&&&&&&&&&&&&&&&&&&&&&&&&&&&&&&&&&&&&&&&&&友情链接:燃烧的烟火《庶女棋后》:
  • 通天

    通天

    ,不死不灭炼器宗师器灵,一个堪比圣人。指引他踏上修行大道。寻宝、有器灵明辨真伪;炼器、把自身炼成不死不灭的器灵正在对他的身体进行改造;美女、李玄从来求精不求多;对待敌人从来只有一种手段,一颗神秘通玄的珠子,带他来到修真世界,看李玄如何杀出一条通天大道
  • 宅师

    宅师

    宅,不仅是生活,更是一种境界!阴宅阳宅,青乌堪舆,上仰观天象,下俯察地理,中参人和,把握天地变化之玄奥至理,预知福祸吉凶。其中不仅有价值万金,常人梦寐以求的风水法器,另外还有可遇而不可求,神秘莫测,不可思议的风水格局。寻龙点穴,一指江山,寅葬卯发,催官显贵,化煞生旺。总而言之,这是一个家居设计师,无意中遭遇到天上掉下来的罗盘擦伤之后,懵懵懂懂成为了世人眼中的风水大师的传奇故事……
  • 宅男闯无限

    宅男闯无限

    且看某宅如何当上总经理,出任CEO,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某吊丝因私拆电表,被电后穿越到主神空间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