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老排子和小排子没有想到的是,自从老排子的99号钻机离开以后,东埠头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村民在为99号钻机修地盘时,就发现了露了头的钨矿矿脉(村民称矿苗子),大家就一窝风地去抢矿。
明兴初在当地威信很高,儿子有福、有财又正是能出大力的时候,抢起矿来也不会吃亏。村民们没白天没晚上地乱开矿,先是用钢钎用大锤打洞,用炸药炸开,等挣了一点钱后,就买来了风钻和气压机,准备大干一场。
乡里知道后前来干预,可东埠头民风很是彪悍,根本不把乡里的干部放在眼里,只好干瞪眼看着他们乱采乱探。
没多久村里就出大事了。
村民放炮炸起的石头砸死了人,这下事情就闹大了。乡政府出面下大力气前来制止,先是给村民宣传矿藏是属于国家资源,私人不能乱采乱挖,要注意安全。村民根本不吃这一套,知道这些人是开汽车来,村民时不时地把路挖烂,乡里和矿管局的人前脚走,他们就后脚挖,白天来就晚上点燃煤油灯挖。一段时间里,乱采乱挖根本管不了。
乡里和矿管局没有办法,只好在进出东埠头的路上设管理站,钨砂只准卖给乡里。
这个办法也没治住。东埠头地势辽阔,设卡根本拦不住其他的车辆外出。
地表的钨砂已挖得差不多了,只有向更深处的地方挖,这样就必需要挖隧道开采,但要挖隧道牵涉的问题就多了,首先是设备要一大笔钱。其二人员、工作和管理就要走上正规了。其三各方面的投入就要大得多了。
乡里出面了,组建成乡里的乡镇企业——东埠头钨矿。乡里向县要了一笔资金,又向银行贷了一笔款子,购置了一批大型的设备,用来打隧道、购设备,进行开矿,后又建了选厂。明兴初的大儿子明有福经过一年多的开矿,已经有了丰富的工作经验,在当地的村里也有很高的威望,乡里就叫他任矿长。
有福担任矿长后,的确认真地干了一阵子,也为乡里挣了一些钱。
东埠头钨矿有了收入后,县里的、乡里的、一些局、税部门的人天天来,有的是领导前来视察,检查、指导工作,有的是前来参观、学习经验,也有的纯粹是前来钓鱼、旅行、游玩、吃、喝、拿、要……
明有福只能说是乡里的一名以工代干的干部,说起来连一个“股”级干部都不是,来矿里的人个个职务都比他高、比他大,他不得不接待,每天他都要陪同客人前去参观,前去讲解,陪同客人喝酒、钓鱼,去为客人送东西,成天都喝得像个红脸“关公”。
待钨矿的选厂盖起来后,乡里又招了一大批工人,几乎把乡里有头有脸干部的七亲八戚都招了进来,财务、出纳、会计,仓库保管,护矿员,汽车司机……一下子矿里的员工达二百来人,每个月发工资都是一笔不小的数字。有县里某某人写条子进来的,有某局局长亲自打电话要进来的,有乡领导直接安排的……而真正能干活、用心干事又没几个人。
有的还是县里、乡里某些人在外面吃喝玩乐的发票,也到他矿里来报销,甚至点名要他出钱……
还没过一周年,明有福的矿就开不下去了。不是开不下去,而是硬生生地被“那些人”吃、喝吃垮了……
东埠头钨矿停产了。乡里也没有好办法,其他村的人想前来承包,东埠头村民坚决不干。村民不同意的事,外人是干不成的。
从开矿那个时候开始,明兴初看在眼里,也听儿子有福说了很多事,有福也很是反感那些没有事专门前来吃喝的人,可社会风气是这个样子,他又能怎么样,他一个人能顶得住吗?
矿还是要开下去的。
怎么开?
已是六十多岁的明兴初心里有了想法,他给儿子有福说:“你先别急,先等等再说。”
乡里在等待。
村民在等待。
明有福也在等待。
乡里也没有什么办法,就只好叫明有福承包,每年定好上缴多少资金。
明有福、明兴初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明有福承包了东埠头钨矿后,马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把各道工序,重要岗位都实行岗位承包,各工长志愿报名竞争,各工序由工长自由组合,工人向工长负责,工长向承包人明有福负责,均实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不劳不得。
一时间在东埠头热闹起来,一些领导批条子、打招呼来的人不服气,纷纷找关系,后台不灵了就找茬子,民风强悍的东埠头村民这回可不干了,又一次强硬起来,把那些从哪里来的人,又打发回哪里去。
钨矿的人员由初期的二百多人,精简成不到一百人,人员少了一多半。少数乡、局级领导心里很不舒服,想着法子要来整明有福。东埠头村离乡里30里路,离县城100多里路。说远不远,说近也不近,那些人还已为是过去,县、乡领导这边来电话,那边人到了,明有福就会有准备地低头哈腰欢迎,然后大吃大喝,不喝得昏天暗地不罢休。
现在,钨矿里各道工序由工长承包,食堂吃饭一律要现钱。明有福常常躲藏起来不见人、不接电话,别人都找不到他,午饭自然是没人请吃了。一来二去的,也就没有正经事儿不敢前来了。
各工序的承包搞得红红火火,东埠头钨矿的效益自然也不差,各工长和员工都得到了不少好处,员工也就有了积极性。东埠头矿小而富,名声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