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18100000017

第17章 禅门一日 (1)

一、闻钟早起

春在禅院,客舍青青。

在寮房的门口,看到一张“佛门作息”表:

04∶30钟鼓(起床)

05∶00—06∶00早课

06∶00—06∶30早斋(早餐)

06∶30—07∶30休息

07∶30—08∶00出坡(打扫卫生)

08∶00—11∶30坐禅

11∶30—12∶00过堂(午饭)

12∶00—14∶00休息

14∶00—16∶30坐禅

16∶30—17∶30晚课

17∶30—18∶00药食(晚饭)

18∶00—19∶00休息

19∶00—21∶00坐禅

22∶00钟鼓(休息)

我不禁吐了吐舌头。真想不到,寺院的生活竟然如此忙碌、充实。

我次日清晨,“梆、梆、梆……”清脆的早板,划破了沉寂的夜空,唤醒沉睡的人们。

早板过后,晨钟初响,此时是凌晨四点半。

听着钟声睡去,又听着钟声醒来。倾听钟声,心与钟声融为一体,随着钟声一起波动、减缓、慢慢消失。在钟声的帮助下,心回到当下一刻。

我从床上坐起来。外面一片漆黑。伸展一下胳膊,搓一搓脸。想起净慧老和尚所说“善用其心,善待一切”,我在黑暗里,微笑了一下。

充满欢喜的一天,从早晨面带微笑开始。微笑帮助我带着轻松与觉照走进今天。微笑帮助我进入安祥、喜悦、觉照之中。微笑帮助我让心觉醒,时刻关注当下。

洗漱毕,回到床边,穿上衣服,准备去上早课。打开门,见到外面一片朦胧,昏黄的光影里,已经有人往大殿走去了。

我迅速地朝大殿走去。黎明前的黑暗里,对于一路上遇到的僧人、在家信众,都报以微笑。

黑暗中,也许他们看不清我的笑脸,但这有什么关系呢。

二、朝时课诵

在柏林禅寺参学生活禅之前,我只了解“盲人摸象”等与佛教有关的故事。潜意识里,我觉得,所有宗教都是迷信。对于为什么这些迷信的事物,能够历经几千年而不衰?我一直想不明白。

缘分不可思议。踏进寺院,就有完全不同的感觉。站在大殿门外,看僧人们作晚课,听见引磬声、木鱼声,我泪流不止,直到功课结束。

说不出流泪的理由,既非感动,也非触景生情。

只是想流泪,仿佛泪水与我无关。

“这是你的善根发动了。”有僧人对我说。

我想,也许是吧。

早上四时半起床,五时上早课,念经、拜佛。一百多人站满了大殿,我站在后面。一开始,僧众五体投地,向佛像顶礼,只有我一个人直挺挺地站着。虽然我直挺挺地站着很刺眼,但是僧众没有人对我表示非议。然而,在早课中,僧众第二次顶礼时,我也跟着跪下了。

诵经开始,我听不懂僧众念的是什么、唱的是什么。只听清楚了一句“南无观世音菩萨”。心境却充满了庄严、宁静与融和。梵乐像春风,围绕我,温暖我,让我不由自主再次落泪。

在向佛菩萨礼拜时,我生起一种无边无际、也无明确对象的悲悯之情。泪水甚至濡湿了我匍匐的拜垫。

这一次次的流泪,缘于忏悔。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

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

没有具体的所忏悔的人和事,也正因为这样,忏悔有了更为深远的意义和力量,好像从根本上否定了自己,又从根本上肯定了自己,再次喜极而泣。

诵经之后,僧众口诵佛号,在殿中绕佛。我排在队伍最后,双手合掌,两目微垂,随人流移动脚步,口中诵念“南无观世音菩萨”。行进的队伍像一条小河,蜿蜿蜒蜒,在拜垫间流动,首尾相接。我听见自己的声音与大家的融汇在一起,低沉委婉,声声相连,像一串不断的念珠。

在我的眼前,一条伸展着的道路,越来越清晰。

我明白了,我即将踏上那条真实地认识自我的道路。从今天开始,我不再是孤单独行的一个人,而是在一个行列里。我声声呼唤的,不是遥远的观世音菩萨,而是久已疏远、蒙尘的自己!

悲悯、忏悔、回归,像一阵阵的暖流,包围我的身心,虽然不停地行走,但我没有感到劳累。礼拜的时候,我的膝盖也不再疼痛。后来,我真诚地跟随僧众一起唱出“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边誓愿断,法门无尽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

鼓声、钟声、磬声、木鱼声、佛号声,迂缓地、漫长地、和谐地在大殿里回荡着,悠悠扬扬飘入云霄。

六点钟,早课结束。

大殿门外,黑夜隐退,天刚放亮。尾随僧众的长队,我来到斋堂用早餐。数百人的队伍,静穆、整饬,没有言语的嘈杂,只有沙沙的脚步声。

此刻,大地不知不觉苏醒了。旭阳初照的黄瓦飞檐,已然层次渐显;啾鸣的鸟儿,正振翅盘旋。法雨甘霖滋润着的千年古柏,愈发遒劲;中兴之后的柏林禅寺,红墙黄瓦,殿堂楼阁,庄严古朴而又清新典雅;新修的塔院,肃穆整洁,赵州塔巍然屹立。

三、触摸大地

“佛教讲不著相,为什么还要人向石雕、泥塑、木刻的佛像五体投地呢?”

这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却没有答案。

尽管参加早晚课诵时,我也随众拜佛,但对于拜佛这件事,我很不以为然。

我和明海法师交流看法。他说:“你看到他人的著相,却放不下自己的念头,这也是著相。”

他讲了一个故事。

当年,在菩提树下,禅坐的悉达多王子即将成佛时,魔王为了阻碍他,想尽办法扰乱他进入甚深禅定,但是魔王所做的一切,都没有能动摇悉达多的决心。

最后,魔王绝望了,他走到悉达多王子的面前,希望王子能够举出自己成等正觉的证据。悉达多温和地移动放于膝盖上的右手,触摸大地。

他为什么要触摸大地呢?因为,在无始的生死轮回中,他已经是无数劫以来的修行人,而唯一的目的,就是追求无上的觉悟。他的从前虽已过去,但是在过去的生命中所做的修行,大地都见证过,也可以说,大地就是他的证据。

魔王看到悉达多触摸大地,知道自己彻底失败了。

所以,拜佛,既是礼敬佛陀这位伟大的觉者,也是礼敬大地,静静地触摸大地,让大地作证,我们正走在解脱的道路上。

“触摸大地”,第一次听到这个词,心中生起无比的感动,为这个词感动。于是,我将这份感动化成一种力量,一种实践。

站在拜垫前,我静静地合掌,然后缓缓地将右手下移,然后,再将左手放至右手的前方,整个身躯随着双手缓缓地伏下去,头接触到蒲团时,好像全身触摸着了大地,一行热泪突然涌出来……

在静静的触摸中,高贵与卑贱,富足与贫穷,傲慢与怯弱,都失去对峙,都是平等的;在大地的上面,国王与乞丐,智者与白痴,英雄好汉与无名小卒,都是平等的;在佛陀慈悲的微笑中,快乐与悲伤,幸福与苦难,都是平等的。

大地,是悉达多王子成佛的证据,也将是我们成佛的证据!

触摸大地时,在静静地感受中,感知伟大的佛陀与我们同在,无数的禅修者与我们同在。从此,走在解脱的道路上,我们将不再孤独。

从此,每进寺院,感受清净与安祥、庄严与宁静之时,会自然而然地进入大殿,柔软、徐缓而安祥地礼佛三拜,表达对诸佛菩萨的礼敬、感恩。

拜佛的动作,是心诚意敬地将双掌合起,低头弯腰,五体投地--两肘、两膝以及额头着地,完成头面接触佛足的崇高敬礼,故又称为顶礼。

弯腰低头表示谦虚,承认自己的福德智慧不足,而当五体投地,接触到大地时,则令人感动于大地孕育众生,负载众生,涵容一切的精神。

拜佛的动作,让人联想到,当人的内心充满了礼敬、感恩与忏悔时,也有如稻穗一样的,因成熟而下垂。

同类推荐
  •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跟南怀瑾大师学佛悟道全集

    用“文如其人”形容南怀瑾先生恰如其分。他的为人如同他的文章,朴素而雅致,随和而亲切,于平凡中自显不凡,他的文章如同他的为人,文学而多连,杂采而博贯,于随适中自见精神,人文合一,正是大师境界。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

    这是一本了解耶稣和基督教知识的理想读本。《受难与复活:耶稣的故事》以故事形式讲述基督教创始人耶稣的生平事迹和心路历程,主要包括耶稣的诞生与少年时代,耶稣的传道生涯,耶稣的受难与复活三方面内容,完整再现了耶酥极富传奇色彩的一生。
  •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红尘禅影2:我用《金瓶梅》解《心经》

    《心经》是流传最广的佛经,是打开心灵的钥匙。本书以《金瓶梅》解《心经》,使之更加容易理解,开篇先录《心经》全文,标以白话。主体是“心经七品”,每讲一个主题,就讲几个《金瓶梅》里的人物,正讲反讲,反复讲解。前置“开讲的话”阐明主旨,及“心经夜谈”深入人生感悟,与主体文字照应。
  • 李叔同说佛

    李叔同说佛

    从天津富豪的少爷,到上海欢场的公子;从拖辫子的中国书生,到西服笔挺的日本留学生;从西子湖畔的教师,到虎跑泉边的高僧……李叔同的人生,仿佛应该从从万花筒里看过去:一样的人、物、事,一样的名、利、财,一与他接触就起了奇妙的反应,触发出意外的光彩。
热门推荐
  • 冥帝的娇宠

    冥帝的娇宠

    简介无能,寂寞,帝王心。她穿越而来,只想在这个世界简单快乐的活下去,遇见他,那个邪魅冷漠的男人,她会心疼他,会想要关心他,想一直待在他身边,没有原因。而遇到她,确不在他的预料中,她没有他身边那些女人漂亮更没有她们妩媚,却敢对他撒娇耍赖,黏着他,而他从来都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所以她抓住她宠着她又何妨?本文宠文一枚,无虐心。
  • 青城Ⅰ

    青城Ⅰ

    艾天涯喜欢顾朗,如星辰般耀眼的顾朗。 在她十三岁的人生中没有比这喜欢更郑重的意义了。 如果没有突然转学而来的结巴美女叶灵,没有桀骜不驯无法无天的“老大”海南岛,没有以欺负艾天涯为人生目标的胡巴, 没有那一系列极致而疯狂的变故,没有那残酷到不可言说的惊天秘密……这份喜欢将如同每个懵懂少女的心事一样,遥远而梦幻。
  • 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苹果里的星星:大师名篇诵读

    一束馨香的花朵捧献给大家。读者朋友们,多为文学随笔或杂感的形式。或深入浅出、夹叙夹议地阐明一个道理;或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地描述一件小事;或触景生情、感物咏志地抒写一种情怀;或由小及大、含蓄深邃地蕴藏一个哲理。每篇文章之后,都配有千余字的赏析文章,珍爱它……,意在与读者共同交流与欣赏好花之“花”,究在何处。但愿您能喜欢它,本书荟萃的120篇精短美文寓意深邃、题材多样、趣味隽永
  • 倾尽天下:特工小姐太妖娆

    倾尽天下:特工小姐太妖娆

    她是组织里最出色的冷血特工,高智商天才,腹黑狡黠,生杀予夺,我行我素。他是帝国内最优秀的高贵王爷,完美血继者,冷酷邪魅,危险神秘,狂傲霸道。一朝穿越,她成为了相府内被遗忘在角落的懦弱三小姐。从樱林下的唯美相遇,到多年后的一场赌约,是宿命的开始,还是早有预谋?水城陷阱,死亡森林,冰林封印……她一一破解,经历九死一生,实力突飞猛涨。姐姐暗杀,侧妃争斗,继母迫害……她见招拆招,来一个灭一个,来两个灭一双。此文女强穿越,女主偏万能。经典语录: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人还犯我我必杀之!PS:虽然此文美男多多,但正主只有一个,非NP。(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它们怎么来的

    它们怎么来的

    本书所讲述的是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的生活中事物的诞生和科学道理。
  • 傻子王爷无情妃

    傻子王爷无情妃

    一只毒蝎子,彻底断送了她年轻的生命!别人只知道,那个软弱没主见的女人被迫嫁给一个痴傻呆闷的七皇子。殊不知,她早已不再是“她”!面对痴傻只会憨笑的美男,她气愤难填!你傻,本美女就医好你,谁知医好后,遭到嫌弃,却换来一纸休书,气愤之下,她恨不得与他同归于尽……
  • 运筹帷幄(中华美德)

    运筹帷幄(中华美德)

    运筹帷幄,语出《史记·太史公自序》,在军帐内对军略做全面计划。常指在后方决定作战方案。也泛指主持大计,考虑决策。本书收录了“失败者、小马过河之后的猜想、坚守责任的力量、天堂有棵枇杷树、一个女人的爱情观”等数十个关于运筹帷幄的故事,愿读者能从这些故事中获得启发,树立良好的道德观、人生观。
  • 无始天帝

    无始天帝

    【百万追订】仙路尽头谁为峰,一见无始道成空。
  • 金瓦砾

    金瓦砾

    三位青年经受各自生活的困扰和情感的起落。在彼此相争中展示他们的身世渊源、人生准则和思想轨迹。,青年企业家周四平、某合资公司总经理洪承宗和文物工作者俞怀颖不约而同一起关注城北高地的一地瓦砾
  •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东宫有本难念的经

    宝庆十九年春,大佑国皇太子大婚,大将军之女入主东宫。一个不是淑女的将门千金遭遇一个不是文韬武略的中庸太子,到底是佳偶天成,还是冤家路窄?成婚一年不足,太子忽然休妻。迷影重重,生死茫茫,这样一来,还是不是大团圆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