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1008800000007

第7章 货币的购买力

1. 购买力的含义

一个人并不是为了货币而持有货币,而是因为货币的购买力,也就是说,能够用货币购买的东西。因此持有货币的人需要的不是货币的单位数量,而且货币的购买力。但是,由于除了货币之外,没有其他持有一般购买力的方法了,因此对购买力的需求就成了对一个“同等”数量的货币的需求。那么货币单位与购买力单位之间的“等价”又该怎样衡量呢?

由于货币的购买力取决于一单位的货币能够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因此我们可以用一个复合商品的价格来衡量货币的购买力。该复合商品由多种不同商品和服务构成,商品和服务在复合商品中所占的比例是按照它们作为消费目标的重要性来决定的。并且,消费的种类和目的都不尽相同,我们对某一种类和目的的兴趣也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会有一种合适的复合商品来对应某一种类的消费以及为某种目的而进行的消费。复合商品代表了某种类型的消费,其价格我们称为“物价水平”,表明某一物价水平变动的数列我们称为“指数”。因此,等同于一单位购买力的货币单位的数量便取决于相应的物价水平,并对应某一指数。

现实中真的有能够完全对应货币购买力的物价吗?如果有的话,是哪一物价水平呢?我们可以很快地回答这一问题。不管在衡量货币购买力中的理论和实际困难有多大,我们对货币购买力这一概念的含义都会毫不质疑。货币购买力意味着货币购买商品和服务的能力,通过支付货币购买力,某一社会的个体都能够花费他们的货币收入并进行消费1。也就是说,货币购买力是以一单位的货币能够购买到的商品和服务的数量来衡量的,这些商品和服务根据各自在消费目的中所占的重要性不同而进行加权,并且相对应的指数就是我们有时候所称的“消费指数”。由此,我们得知购买力必须总是针对某一情况下的某一群独立个人而言的,即购买力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标准,并且只有在具体的消费情况和消费者中,才有实际意义。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只有这一种形式的复合商品、物价水平或者价格指数。出于各种目的以及不同研究的需要,我们仍然还有其他重要的复合商品、物价水平和价格指数。不同的价格水平会随着其他价格水平的波动而波动,正如同某一商品的价格随着其他商品价格的变化而变动一样,意识到这一点将非常有助于我们对货币理论的理解。但是在不同背景下,出于不同目的而存在其他价格水平(我们称之为“第二价格水平”)并不会引起我们对货币购买力这一概念的误解。

我们在第1章中提到的记账货币,很久以前便已经出现,以便能够满足我们表达一般购买力的要求,而以价格指数的方式来衡量购买力的概念只是在现代社会中出现。欧文·费雪教授的《指数的编制》,简要地概括了指数的发展历史,我只需再补充一点就够了:弗利特伍德大主教在1706年发表的《珍贵编年史》被埃奇沃斯称为“史上最早的也是最优秀的关于指数的论文”。在《珍贵编年史》一文中,作者首次提出在现代社会中购买力这一概念以及衡量不断变化的货币购买力的方法。以下引言可以让我们对弗利特伍德的衡量方法有一个大概的了解:“由于货币除了能够让我们购买到生活必需品和家庭便利工具之外,并没有其他的用途,那么很明显,如果在亨利六世时期,一个人可以用5英镑购买到5夸特的小麦,4大桶啤酒和6码布匹;而现代社会中的人必须用20英镑才能购买到同等数量的小麦、啤酒和布匹,那么我们可以说这两个人是同等富裕的。”但是出于实际目的而使用的价格指数要起源于18世纪60年代2。

因此记账货币表明了购买力的大小,而货币则代表了持有的购买力单位多少的形式。复合商品代表了人们的消费,而复合商品的价格指数则是衡量购买力单位的标准。

我们将按照以下顺序来探讨物价水平(或者指数)理论引发的各种问题:

1.我们将在本章中展开对货币购买力或者消费标准的讨论,还将涉及货币的劳动支配力或者收入标准,收入标准衡量了货币支配人类劳动单位的能力。

2.5章将详细介绍某些次级标准。

3.6章“货币标准”是关于某些特殊标准的。这些特殊标准对应于从货币理论或者其他学说(例如,人们所称的“货币的内在价值”学说)中得出的某些等式。

4.7章“物价水平的延伸”将简要介绍不同的物价水平以及不同物价水平趋同的倾向(不管是真实的还是人们想象的)之间的关系。

5.最后在8章我们将涉及到在衡量货币购买力变化当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此类问题的最佳方法。

2.货币的购买力或者消费标准

目前,我们严重缺乏令人满意的购买力指数。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官方的权威机构编制出一个我们可以称为购买力指数的指数来。那些指数通常都是针对次级物价水平中的某一个编制的,比如说批发,或者生活费用物价水平等,我们在下文中也将涉及到。但是除此之外,目前所有的指数都编制得非常粗糙,没有考虑细节问题,也没有注意到衡量物价水平变化这一问题中的严重困难,我们将在第8章解决这一问题。

货币购买力指数应当直接或者间接包含所有进入最终消费(而不是过渡性的生产过程)的商品,并且只能计算这些商品一次,根据消费群体在分别购买这些商品时所支付的货币收入对它们进行加权。由于编制一个包含这些商品的完整、彻底的指数非常复杂,现实生活中的消费指数实际上只能包含总消费中具有代表性的一大部分,不过目前我们仍然没有编制出这样的指数来。

我们之所以没能编制出一个完整的或者恰当的消费指数来,部分原因在于存在巨大的实践困难,不过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我们过分地强调某一特殊的次级物价水平(即批发价格指数)的影响力。如果是在一个短期现象中,比如说信贷周期中,该指数存在的一个缺点就是不能与货币购买力的相关运动同时进行,也不能与后者保持同一个程度。而如果是在一个长期现象中考虑的话,它又忽略或不适当地加权了某些非常重要的消费品,尤其是一些个人服务、复杂的制成品(例如,汽车)。对个人服务的忽视(尽管其影响因为对于制成品的忽视而被部分抵消)将在我们这个科技不断进步,富足程度不断提高的社会中产生严重的困扰,因为科技进步不断地降低以劳务计算的商品价格,同时,随着经济条件的逐渐提高,人们也把越来越多的收入消费在了服务中。在大多数国家中,工薪阶层的生活费用指数最为接近消费指数。但是这一指数存在着同批发价格指数一样的缺点,尽管其负面影响要相对少一点,尤其是如果该指数应用到其他社会阶层中的话,即与日用品花费相比,个人服务花费在该指数中的加权较低。

尽管如此,随着数据资料的不断增多,政府部门应该能够在今后几年内编制出一个比较精确的货币购买力指数来。与此同时,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将现存的一系列次级指数整合在一起。

卡尔·斯奈德是纽约联邦储备银行的数据师3,他对此进行了一些宝贵的、开拓性的研究工作。他所称的“一般物价水平指数”是将以下四种次级指数按照所列比例进行加权并整合而成的:

批发价格 2 生活费 3

工资 3 租金 1

我将把该指数作为消费标准的近似值,但需要注意的是该指数是斯奈德为了别的目的——作为现金交易标准(我将在下文的第6章解释)——而编制的指数。

读者会发现有一些消费项目直接或间接地出现在斯奈德的多个构成指数中,不过只要这些项目在总和中的加权适宜的话,就没有什么问题。斯奈德的指数被看作是消费指数,其优于其他指数之处就在于通过引入工资支付项目,个人服务在该指数中占据了一个更为合理的比例。

斯奈德将该指数应用在1875年以来的美国经济中,在下文的图表4中我们会看到最初35年的数据都是以每五年平均数的形式给出的。批发价格指数(除早年的之外)都是美国劳工局的批发指数,我将这些指数放在旁边第二栏中进行对比,第三栏则是二者之间的比率。

对于我们(谁又不是呢?)这些将(比如说,索尔贝克的,或者《经济学家》期刊的)批发指数看作是代表了“货币价值”的人来说,下文的图表有很重要的意义。很显然在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除了在战争这一特殊时期外,这些指数不断地高估了货币收入在一般消费目的中的价值。可能斯奈德的指数的缺点正好与之相反,该指数的编制方法增加了服务消费的加权。对该指数的断定还有待人们对其他相关事实做出进一步的调查。人们也希望数据师们虽然在过去忽视了这些相关事实,但是在今后能够更加关注这些事实。

制成品的价格相比较服务价格存在下降的趋势,而我们对其又没有进行恰当的加权,如果能对此加以改正的话,消费指数可能会更接近上述的批发价格指数。斯奈德指数将制成品纳入其批发指数的组成和生活费的组成之中,但是制成品在二者中的加权是否充足仍有待商榷5。

美国斯奈德“一般价格水平指数”与批发指数的对比(1913=100)

但是,如果我们出于例证的目的而只关注斯奈德指数的表面值的话,我们会看到,在过去的五十年内,为稳定批发价格指数而实施的政策实际上导致了斯奈德指数增长了50%,而以稳定斯奈德指数为目的的政策又引起批发价格指数降低了三分之一。因此,至少我们会看到使用普通批发指数作为货币购买力的导向的做法是不具备充足理由的。

斯奈德曾提议为英国编制一个相似的指数,其构成和各自的加权如下:

贸易委员会批发价格 2

劳工部生活费用 3

鲍利工资指数 3

租金

该指数的加权还可以不断进行改进,但是就目前我们所知道的数据知识来说,这样一个组合已经为英国提供了一个最佳的消费指数了。该指数1913年以来的运行情况如下:

英国货币购买力或者消费指数(1913=100)

正如我们在美国的货币购买力指数中看到的,批发指数尽管在战后的繁荣和萧条期内夸大了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和增多,但自1913年以来实际上不断地低估了货币购买力的下降。

如果贸易委员会能够编制出一个真正的合适的一般消费指数,并且(可能的话)上溯至五十年前,那将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货币购买力变化引起的各种社会后果。以代表消费为目的而专门编制的指数很显然优于所有“混合型”指数,比如说我们刚刚讨论过的斯奈德指数,或者卫斯理·密契尔的“通用指数”(这是几个不同类型的指数的平均值),尽管这些指数6也可以作为购买力指数合适的替代品。

3.货币的劳动支配力或者收益标准

收益标准是为了衡量货币对于与商品单位相对的劳动力单位的购买力,因此货币购买力除以其劳动支配力就成了衡量真实收益能力以及生活水平的指数。

计算该标准的一个主要问题就在于,我们很难找到一个共同的单位来对比不同种类的人类劳动力。因为即使我们同意——当然我们也必须同意——最好忽视与此相关的技术复杂性的差异,并且认为每单位劳动力的收益率就是一个社会主要的技能等级的平均值,至少从理论上讲,我们也应该考虑到劳动强度的不同,工作的单调和规律性等问题。事实上我们所能做到的——如果我们能做到的话——就是把每个等级的所有工人的平均每小时货币收益作为货币劳动力指数或者收益指数。

有些作者认为应该用收益标准来取代消费标准作为稳定货币单位的理想型客观标准。这个问题涉及到便捷性问题,我们将在随后进行探讨。当然,有可能在某些社会组织中,认为稳定货币的劳动支配力比稳定其购买力更急迫,这就与人们要求稳定小麦价格、电能价格或者黄金价格一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对该问题的答案要取决于在给定的特殊经济社会中,人类劳动力效率的改变应该在货币收益的改变中体现,还是在货币价格的改变中体现。

4.工人阶级指数

与消费标准和商品的收益标准相对应的,我们还有工人阶级的生活费指数以及工资指数,二者的比率构成了实际工资的一个指数。这些工人阶级的指数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是因为,相对于整个社会的其他相对应的数据,我们可以相对比较容易地获得日用必需品数据,所以事实上我们编制的正是这些指数。

所以我们有时候可以很便捷地利用工人阶级的生活费用指数作为消费指数的替代品,因为与批发标准相比,生活费用指数更接近消费指数。但是,我们要注意该指数不仅只局限于工人阶级的消费,而且还只是工人阶级消费中的一部分而已,即只局限于我们已经确定的生活标准中的必需品。我们自然而然地就将其作为任何消费标准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且现在大多数国家都编制了该指数。我们对该指数的基础并没有进行经常性的修订,这是因为这要涉及到诸多数据性和实际性的问题,但是我们也能找到解决这一缺陷的补救措施。不过,我们对该指数已经非常熟悉并且了解透彻了,因此在此无需多加评论。

同类推荐
  •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像军队一样去落实

    培训员工高效落实能力的经典读本,打造优秀组织基业长青的通告法则。像军队学习,把落实的种子植入成员的血液。并转化到日常工作的行动中,那么,这个企业就是一个落实型的企业,它拥有的员工就是落实型的员工,它也就成了长久屹立于优秀企业之林的“常青树”。
  • 每天一堂执行课

    每天一堂执行课

    执行像横阻在计划与结果之间的一道鸿沟,跨得过去就成功,跨不过去就失败。没有执行力,就没有战斗力,更没有竞争力!一天一个关于执行的小故事,一天一节关于执行的独特讲解,一天一段关于执行的深刻启示,通过每天一堂执行课真正提升自己的执行能力,使自已的职业生涯迈上一个新台阶。
  • 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

    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

    是众多优秀销售员的智慧结晶,会教你如何将自己培养成一个成功的销售员,让自己在销售中尽可能地保证成交。《销售为王:成交才是硬道理》依照销售的顺序,为读者传授了各个环节的秘诀,并辅以丰富实例、名言警句和生动比喻,将哲理寓于文学之中,使读者读来轻松。
  •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从零开始读懂销售学

    简单实用的销售书,总结了与成功销售息息相关的忠告和方法,提出了操作性强的销售技巧。帮助每一位有志成为销售精英人士提升业绩水平,走向成功之路。本书通过产品推介、客户沟通、客户谈判、成交细节等方方面面的介绍,让读者掌握销售中的各种细节问题,发挥优势,规避劣势,真正地以卖出产品为目标。
  •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在追求成功的道路上,不知要经历多少的坎坷,对于没有掌握成功方法的人来说,每一次的成功,也许都要经历唐僧取经般的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我们的生命真有无限长的话,即使把所有的路都走一遍都无所谓,但事实是生命有限,人生苦短,人生真正能够做事的时间不过是短短的几十年。人有无限的潜能,如果能开发并利用它,就能创造出惊人的奇迹。朋友们,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让我们带上希望上路,创造我们的传奇人生吧!
热门推荐
  •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一世珍藏的诗歌200首

    中外诗歌浩如烟海,古史诗、叙事诗、抒情诗种类繁多,争奇斗艳。本书仅选录了文艺复兴以来并经过了数代读者检验的部分中外诗歌名篇(不含中国清代以前诗歌)。在长长的诗歌长河中,这些诗歌名篇是语言的精华,智慧的结晶,思想的花朵,情绪的珍珠。它沉淀着人类的苦难与欢乐、幻灭与梦想、挫折与成功,折射着人类精神结构中永恒的尊严和美丽,体现了人类追求真善美、扬弃假恶丑的执着意念和高尚情怀。人,寄居在大地之上,处身于喧嚣的世界,需要这甘甜的蜜汁滋养。中外诗歌遗产需要继承和发展,首先就需要阅读。阅读是一种感悟心灵的精神活动。
  • 回到大明当才子

    回到大明当才子

    总之一句话,张大少爷确实是一位非常非常难得的好人,谦谦君子,绝对算得上大明朝的道德楷模!当然了,不遭人妒是庸才,张大少爷兼张大探花再是好人,总有一批心胸狭窄、心理变态、居心叵测、缺乏教养的宵小鼠辈对他是百般诋毁、万般污蔑——至少建奴们和包衣奴才们就没一个能看张大少爷顺眼的。为什么呢?因为咱们的张大少爷活生生的毁了大清天朝入主中原!赤果果的毁了康乾盛世!恶狠狠的毁了被包衣奴才无比吹捧大清十二帝啊!
  • 姜夏

    姜夏

    姜夏帝国初建,河山大好,风景如歌。锦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琴师多次刺杀皇帝未遂,沦为死囚、黯淡抚琴,帝国长公主身份特殊、武力值超强、备受器重。晚晴“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最帅王爷面对性格大变的青梅竹马,异国公主流落姜夏帝都,际遇非凡……
  • 王妃不逊

    王妃不逊

    “混蛋王爷啊,说实话,你挺帅的。”“大胆,你叫本王什么?”“混蛋王爷啊,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你......。”“你要是不喜欢的话,我可以换个称呼,叫花心王爷老公,好不好?”某男直接被气晕过去。********************************************************“帅哥,我呢叫凤乐乐,你叫什么名字?”“咳咳......美人,我叫浅苍晨。”“什么美人啊,听着怎么就怪怪的,你还是叫我美女吧。”“美女,我很喜欢你。”“喜欢我?”“是啊,很喜欢。”“真的吗?”“当然是真的。”“可是很遗憾,我已经嫁人了,你这可是在勾引有妇之夫哦。”“嫁人了?”“对啊,人家现在是荣王府的王妃,帅哥你晚了一步了,我这朵花已经被采了。”“那我可以等你被荣王爷休了再娶你。”
  • 弃妃狠钩人

    弃妃狠钩人

    艳阳高高挂在空中,白云朵朵,鸟儿自由飞翔在一片祥和的蓝色高空中。平静祥和的天气带给人们愉悦的心情,可这一切似乎并没有感染某些人,一座摩天大厦的楼顶,站着一位绝美又冷漠的女子。看着空中偶尔飞过的大雁,露出淡淡的嘲讽与哀伤。我,君末离,不信天不信佛更加不信命,想不到一生中唯一一次真心付出,得来的却是欺骗!这怎让我不怒?“末离,你怎么站在天台上吹风呢!”一个儒雅好听的声音在绝……
  • 尸心不改

    尸心不改

    控尸门的欢乐二缺弟子江篱炼了一具美得人神共愤引得天雷阵阵的男尸,以为好日子开始了,结果没想到门派惨遭灭门。--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阴阳奇珠

    阴阳奇珠

    韩轩偶获诡秘的阴阳奇珠,父母却惨死家中,魔族横行!为复仇,学奇阵,习五行之术。借神珠之力,斗天,斗神,斗邪魔!摒除万难,重塑金身,踏上飞升之路。
  •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总裁,非诚请勿扰(大结局)

    话说,她遭遇车祸了。车祸就车祸吧,可是该死的……她竟然失忆了,连自己是谁也不知道。据说,她是那个帅得不像话的首席总裁的未婚妻?据说,她曾经是个不安分的女人,做了对不起那位首席总裁的事情,成了千夫所指的对象?据说,他现在还愿意娶她,但是只是为了有个已婚的名分,其余的,她丝毫不能干涉?……好吧,她相信。她忏悔。那么,就战战兢兢地做这个名不副实的总裁夫人。虽然憋屈得很,可是,谁叫自己曾经是那么坏的女人?你说,每天受着自己空白记忆的折磨,是不是很难受?你说,每天对着一张冷冰冰的脸孔,是不是很难熬?你说,每天看着那个帅老公搂着不一样的各路美女,是不是很难堪?没事,她忍。这叫,自作孽,不可活。忽然有一天,她被告知:她和那个帅帅的酷老公,根本是陌生人……
  • 西界雪

    西界雪

    十年后,林宇海外归来,在风雪中妓女街的路灯下和诗诗重逢。痛苦不已……,林宇的父母在一场“意外”中不幸殒命,三口之家家破人亡。身心受重伤的林宇被富豪郑泽世收养,打算利用郑家的势力报仇,他与郑家小姐诗诗一见钟情。晚宴,舞会,学校,一系列风波中,林宇和仇人的儿子郑查理缠斗不休,最终在西界湖底抓住郑查理贩毒把柄,欲置郑查理于死地。谁知郑查理挟持诗诗并将其强奸,诗诗当场自尽而死,林宇被仇恨冲昏了头脑,手刃郑查理,亡命天涯十年。诗诗与生俱来有一个使命,这个使命还没有完成,纵使被强奸,她也不得不苟活于世,所以假死断绝林宇牵挂,让林宇逃亡,自己离开伤心地。被强奸的她生下一个女儿,十年之中,她卖淫苟活,养活孩子
  •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

    最让你乐观自信的幽默故事(智慧背囊)

    用幽默的眼光观察世界,你会变得更通达、宽容;用幽默的态度对待别人,你会显得更睿智、友善;用幽默的心情审视自己,你会变得更乐观、自信。愿每个人的生活中都能多一点幽默,多一些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