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碗泡茶古今谈
用盖碗泡茶自古有之,盖碗又叫盖钟,雅称为三才杯。指的是带盖儿的茶碗,由茶碗、茶盖、茶船三件套组成。所谓三才即天、地、人。盖为天、托为地、碗为人,暗含天地人和之意,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茶文化的一种体现。
盖碗茶起源于唐代的四川、盛行于清代的京师,大家贵族,宫廷皇室,以及高雅之茶馆,皆重盖碗茶。盖碗茶宜于保温,故后来各地都流行。
相传,盖碗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崔宁与其女儿都特别喜爱喝茶,那时的茶杯没有衬底非常烫手,于是崔宁的女儿就奇思妙想发明了木盘子来托茶杯。但茶杯容易滑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
《红楼梦》第41回写道:乡下来的穷亲戚刘姥姥进入大观园,贾母带着她到妙玉的栊翠庵讨好茶吃,妙玉便拿出了昂贵而著名的茶具成窑五彩小盖钟来为贾母奉茶,其他人清一色用的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盖钟显示出妙玉对贾母身份地位的重视。
在有关清代的影视剧中,看到“端茶送客”的现象,官员的主客面前各有盖碗茶,主人端起了茶碗,侍者立即高呼“送客”。仿佛这茶不是用来待客的,而变成逐客的道具,真乃匪夷所思。原来其出处是,据清代末期朱德裳《三十年见闻录》记载:一个新上任的县令前去拜谒巡抚大人,巡抚见他没有礼貌,就把茶碗端了起来。左右侍者见状,立即高呼“送客”。县令一听,连忙狼狈地退了出去。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清代官场上盛行的风俗——“端茶送客”。那时,下属拜见上司,上司虽让侍者泡茶相待,但大都不喝。坐久了也是可以喝的,但须上司举手称“请茶”且上司先饮,下属才能端茶品饮。喝茶的时候也有讲究,要用手捂住碗盖啜饮。如果上司举起茶碗做欲喝状时,那就是下“逐客令”的表示,侍者会立刻高呼“送客”。这其中的细微差别,侍者自然分辨得清楚,令今人为之莞尔。

沏泡功夫茶
用盖碗喝茶,从宫廷、官场、富家到茶馆,盛行一时。而这盖碗,此前似乎与闽南、粤东、台湾的功夫茶没有什么渊源。据笔者所知,闽南漳浦一带,二十年前人们均用小紫砂壶泡功夫茶。上世纪七十年代,台湾茶人以茶为突破口,倡导中华文化的复兴。他们在台湾功夫茶的基础上,提出茶艺的新概念。功夫茶,是把茶泡好、把茶品好的技艺,这正是茶艺倡导者们的初衷。打头阵的中国功夫茶馆,就鲜明地亮出功夫茶的旗号。他们表示,功夫茶是指闽南的一种小壶泡茶方式,讲究泡茶器具以及水温的控制,泡起来很费“功夫”,代表着中国茗饮的最高水平。
台湾茶艺家总结出“行茶十八步”,即泡茶的十八个程式。具体有:临泉松风(煮水)、孟臣温暖(烫壶)、精品鉴赏(观茶)、佳茗入宫(投茶)、润泽香茗(温润泡)、旋律高雅(注水)、沐淋瓯杯(烫杯)、茶熟香温(斟茶入茶海)、茶海慈航(分茶入杯)、杯里观色(赏茶汤)、听味品趣(品茶)、品味再三(一杯茶分三口慢慢细品)、和敬清寂(静坐回味)等程序。这些明显是按照民间功夫茶的泡饮方法,加上文人的艺术加工而形成的,开创了文学艺术化描述功夫茶(工夫茶)冲泡啜饮程式的先河。八十年代、九十年代,茶艺在大陆流传开来。潮州随之推出工夫茶二十一式,与行茶十八步如出一辙。在泡茶壶具中,开始仅为小紫砂壶,后来盖碗、小瓷壶等逐渐加入。盖碗摇身一变,在功夫茶沏泡中找到新的身份认同。

茶汤审评
茶叶品质是依靠人的嗅觉、味觉、视觉和触觉等感觉来评定的。用盖碗来审评茶叶,更为便捷,可以制定合理的、容易操作的评茶方法。2009年,国家公布了《茶叶感官审评方法》的国家标准,评茶用具以盖碗为主要形式。于是,用盖碗泡功夫茶得以广泛流行,愚意认为这与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密切相关。

认真记录
漳州科技学院茶学副教授周炎花为我介绍了评茶程序,她说:茶叶品质的好坏、等级的划分、价值的高低,主要通过感官审评来决定。感官审评茶叶品质应外形与内质兼评,分为干茶审评和开汤审评,俗语称干评和湿评,包括外形、香气、汤色、滋味和叶底等五项,俗称“五因子审评法”。评茶基本操作程序如下:取样→评外形→称样→冲泡→沥茶汤→看汤色→嗅香气→尝滋味→评叶底。她认为,评茶借助于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视觉对于辨识茶叶色泽,包括外形和叶底的色泽、汤色以及茶叶的外形,起着重要的作用。嗅觉的个体差异很大,有的人嗅觉较敏锐,有的嗅觉稍迟钝。味觉的感受器是味蕾,主要分布在舌背部表面和舌侧缘,口腔和咽部粘膜的表面也有散在的味蕾存在。茶汤,特别是好茶加上好的泡法,对人的视觉、嗅觉、味觉都会形成美好的冲击,形成愉悦的体验。

功夫茶三宝

闽南习俗功夫茶
股票万一遇到“量能异常”洗盘,打死也不要卖,股价将一路疯涨!
炒股的人个个都想骑黑马,不幸的是黑马常常是爬上去了却坐不稳。持有一只本来可以赚大钱的股票,却因走势太可怕而斩仓离场,然而刚刚斩仓,股价却飞一样涨起来,似乎就差我们手中这一股,你不抛他就不涨。这种痛苦的过程相信人人都经历过,而且大都不只一次。其实,这不是偶然的,庄家吸饱了筹码也不可能盲目拉高股价,散户想无惊无险地大赚庄家的钱,这是不可能成立的,也是庄家无法容忍的,于是股市中就有了洗盘的产生。读书号2023-05-23 20:39:350000四年级之前 紧盯孩子这三大习惯 以后学习才会更加轻松
小学1--3年级,紧盯孩子这三大习惯,以后才会不费妈不累娃。否则四年级以上,学习有可能会断崖式下降,初高中也很吃力哦!读书号2023-04-23 15:22:340000杜甫七古《天育骠骑歌》读记
杜甫七言歌行《天育骠骑歌》读记(小河西)天育骠骑歌吾闻天子之马走千里,今之画图无乃是。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毛为绿缥两耳黄,眼有紫焰双瞳方。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伊昔太仆张景顺,监牧攻驹阅清峻。遂令大奴守天育,别养骥子怜神骏。当时四十万匹马,张公叹其材尽下。故独写真传世人,见之座右久更新。年多物化空形影,呜呼健步无由骋。如今岂无騕袅与骅骝,时无王良伯乐死即休。0000《三十六计》名言10句,句句充满古人智慧!
《三十六计》,也叫“三十六策”,指的是三十六个兵法策略,源于南北朝,成书于明清,具体成书年代和作者,史上没有记载,已经无从考证。这是一部兵法奇书,与《孙子兵法》合称古代兵法策略学的双壁,名扬海内外,很多军事家都利用过《三十六计》中的谋略,并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为世人留下精彩绝伦的案例。一、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三十六计.围魏救赵》读书号2023-05-10 17:18:500000耗时6天,我将高中历史三年的重要结论,汇成48页笔记,建议收藏
对于大多数的文科生来讲,文综的三门科目,无论哪一科都是需要我们花心思去学习的,也都是需要我们花很多的时间去记忆和总结的。尤其是历史,等你上了高三的时候就会发现,当高三我们再去学习历史的时候和高一,高二就会有很大的不同,因为到了高三是需要我们对整个高中的知识点进行一个高度概括和整合,反复去巩固的过程,这就要求你在高一还有高二的阶段要有很强的基础。读书号2023-04-23 09:57:0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