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一生最大的失误:请到诸葛亮出山,却错失另一位绝世高人
人们常说“乱世出英雄”,每当天下动荡之际,往往也是人才辈出之时,三国时期就是这句话的最佳写照;当时各地出现的能人异士多不胜数,有的以谋略见长,有的则以武功取胜,哪位君主得的人才越多、越顶尖,越有机会一统江山。
众所周知,刘备在得到诸葛亮后,实力大增,开创了三国鼎立的局面,但其实刘备在请得诸葛亮出山时,却也错失了另外一位绝世高人,可说是他这一生最大的错误!

▲“诸葛四友”之一的崔州平,是一位才智出众的人!(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看过《三国演义》都知道,刘备刚开始总是打败仗,后来徐庶前来投奔,起初刘备还以为他只是平常的谋士,毕竟刘备没见过顶级谋士。后来曹仁带着大军来攻打新野,这时只见徐庶以高超的谋略轻松打赢了曹仁,从此让刘备知道了顶级军师的重要性;然而在刘备大力称赞徐庶同时,徐庶却说他才智远不及诸葛亮;徐庶临走前特别叮咛刘备,务必要得到诸葛亮的辅佐,于是后来才有了“三顾茅庐”的故事。

▲诸葛亮是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军师。(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说起徐庶和诸葛亮的渊源,东汉末年,诸葛亮跟随叔父诸葛玄来到荆州,在此期间,他拜荆襄名士庞德公、司马徽为师,同时还结识了几位好朋友,其中包括崔州平、孟公威、徐庶、石广元,这四人被称为“诸葛四友”;而所谓物以类聚,这四人能与诸葛亮谈天论地,才智自然也不在话下,每一位都有其过人之处,任何一位君主得到他们,都是实力大增。

▲“诸葛四友”之一的崔州平,是一位才智出众的人!(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刘备三顾茅庐时,因一心只想寻得诸葛亮,所以错失了另一个才华出众的人;话说刘备去请诸葛的时候,在对方家中碰到了一个书生模样打扮的人,他以为此人就是诸葛亮,但这人说自己只是诸葛亮的好友,虽然刘备有点失落,但还是表明来意,并留书信离开,谁也没想到这位书生就是崔州平,就是“诸葛四友”之一。
崔州平就是崔钧,崔钧字州平,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县)人。东汉大臣,太尉崔烈之子,少结英豪,颇有名称。历任虎贲中郎将,迁西河太守。汉献帝即位,父亲崔烈为董卓所害,遂从袁绍一同起兵山东,讨伐董卓。虽然此人的名称没有诸葛孔明响亮,但他的才华与诸葛亮可说是不分伯仲。

▲刘备如果能请到“诸葛四友”任何一位来帮忙,都有助于他成就霸业。(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崔州平出身于贵族世家,自小饱读诗书,对于兵法颇有研究;当他辅助袁绍在山东起兵之时,他父亲却被董卓害死,他一直认为是自己害死了父亲,对此深怀愧疚,便毅然辞官回乡,并和诸葛亮成为了挚友。
虽然他名气没有诸葛亮大,但其实能力也非常出众。他任西河的太守之时,认定匈奴有朝一日会举兵来犯,便重视农桑,囤积粮食,组织民兵训练,还建立了一支精锐部队,后来如他所料,匈奴果然来犯,好在他准备充足,痛击对方。
由此可见,崔州平是个有眼光、有谋略的人,可惜了这样的人后来隐居深山;而刘备遇见崔州平时,不知他的才能,与他失之交臂,如果也能请到他出山帮忙,或许蜀国会有一番新气象。

▲“诸葛四友”之一的崔州平,是一位才智出众的人!(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
参考资料:《三国志》
关注【无风起念】
连城诀高手:第1不是丁典,梅念笙跌出前3,南四奇北四怪名次很合理
读《连城诀》,总觉得和金庸以往的作品不一样,在这部作品中,可以说,毫无侠义之道,处处充满了自私自利,以及人性的阴暗和扭曲,而男主狄云,也不像别的男主那般,各种金手指开挂,身边好友环绕,反而是被一而再再而三地伤害和污蔑,受尽苦难。即便如此,《连城诀》也是一部武侠小说,武功还是主旋律,在做武功排名时,大家也会发现,这也和金庸以往的著作大不相同。【1】读书号2023-04-18 18:04:200000明明杀了庄铮,却被嘲笑实力不如庄铮,难道灭绝师太没倚天剑会变弱
因为初恋情人孤鸿子,间接死于明教光明左使杨逍之手,所以,灭绝师太与明教的结下了不共戴天的仇怨。其实,这么认为的人,还是看扁了灭绝师太,灭绝师太才不是那种狭隘到只为儿女私情而活的人,她的心中是有大义的。在原文在,灭绝师太曾在临死之前,吐露了她平生的两大愿望:读书号2023-04-18 17:59:090000家长们快看看吧 这就是初中生三年的真实写照
刚升入初一,一切都是那么好奇、期待,面对陌生的同学和老师,孩子内心很向往能走近他们,操场里到处都是人......一个月相处后,渐渐的彼此熟悉起来,还交到了不少新朋友,女生开始关注哪个男生长得帅,男生却只知道玩闹。学习科目突然增多,作业量剧增,似乎有些应接不暇,记不完的单词,背不完的课文,消化不了的文言文。读书号2023-04-23 14:57:190000小学阶段抓住这几项基本功 初高中学习才能更轻松
一位高一母亲兼从事教育一线二十几年的班主任坦诚相告,在小学阶段,一定要抓好孩子的这几项基本功,初高中语文学习才能更轻松一些,以前没有规划的妈妈们,快快帮孩子收藏起来吧!抓认字识字:可以说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认字识字更多的时期,尤其是一二三年级是大量识字的关键时期,主张先课内再课外,即就是把课本上的生字词先学会记住,然后通过各种渠道辅助孩子认识汉字。比如通过海量阅读识字,日常生活中识字。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