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了卧龙凤雏,为何刘备依然没得到天下!!

若读罢三国,有一句话想必会很熟悉: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
这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见到刘备时所说的话,意在推荐自己的两个徒弟,诸葛亮与庞统。
当时刘备刚败给曹操,正是求贤若渴笼络人才的时候,两人之中,庞统作为“南州名士之首“已经颇有名望,而诸葛亮却声名未显“躬耕于南阳“,刘备对司马徽的话格外在意,于是不辞辛苦招纳二人,在“三顾茅庐“之后,诸葛亮出山相助,与庞统一同入刘备麾下拜为军师中郎将。

刘备俱得卧龙凤雏后,声望大涨,二人也助刘备广得民心,收荆州、夺益州、直至打下西北大片领土汉中称王,可以说卧龙凤雏二人为刘备立下汗马功劳。
然而,尽管刘备前势迅猛,大有夺天下的意思,可最终还是没有兴复汉室,卧龙凤雏兼得,依然未夺得天下,莫非司马徽的那句预言只是随便一说?是为了推荐学生而吹的牛?
其实未必。
司马徽在说“卧龙凤雏,得一可安天下“之后,还有下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
意思是,子初和孝直若死一个,则蜀汉难以兴复。
前一句刘备听了进去,而后句,他或许并没有放在心上。
子初,即刘巴,孝直,是法正。或许很多人对此二人并不熟悉,但在当时,他们都是有名的谋士。

生在官宦世家的刘巴,自小便博学多才,年少成名后,荆州牧刘表多次招纳不得,曹操讨伐荆州后,刘巴投入曹操门下,后受曹操命令到荆南招降,不料刘备联同周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曹操,抢先夺得荆州四郡,刘巴任务完不成,诸葛亮写信招纳,刘巴依然心系曹营,遂远逃至交趾,后辗转入益州,在刘璋手下任职,在刘备攻入益州后,严令军士不要伤害刘巴,这才将刘巴招入麾下。
在《零陵先贤传》有载:备攻成都,令军中曰:“其有害巴者,诛及三族。”及得巴,甚喜。
刘巴确实很有才能,刘备曾评价刘巴道:"子初才智绝人,如孤,可任用之,非孤者难独任也。"就连诸葛亮都对其有很高的评价,说其"运筹策於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
刘巴为刘备解决了诸多难题,尤其是入蜀之后的财政问题。

而法正,与刘巴一样,曾在刘璋麾下,后有感于刘备德仁,归附于刘备,成为了刘备阵营中的风云人物,为刘备多次献上妙计,西晋史学家将法正与曹魏阵营中的郭嘉相提并论,就连曹操也发出“吾收奸雄略尽,独不得法正邪?“的感叹,足可见此人之大才。
可惜的是,刘巴和法正二人,均在刘备称汉中王第二年早逝,刘备位次一连哭了几天几夜,正是在这之后,刘备的实力大不如前,章武二年,刘备在彝陵之战中大败,诸葛亮惋惜非常的说:
若是法孝直还在,就能够阻止主上东征,就算没能制止,一同前往,也不至于大败而归。

司马徽提到的四人,卧龙凤雏,子初孝直,却在刘备完成大业之前便失去了三个,并且是在刘备称汉中王即将问鼎天下的关键时期,可想而知,刘备兴复汉室夺得天下的的难度有多大!
司马徽所认可的四位谋士,为什么四者俱得的刘备,却依然难以完成大业,甚至最先陨殁呢?
当然,或许是因为天妒英才,诸葛亮之外的三人英年早逝,刘备营中无以为继,而诸葛亮就算为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依然难抵四人之力,仅凭一人之力,无挽救已经衰败的蜀汉,而更何况,蜀汉本就是三国之中,实力最弱的一个。
不管怎样,司马徽的预言终究成真,又或许这位圣人从一开始,就并不看好蜀汉在三国争霸中的结局。

大师笔战 梁鲁撤书怨
前言民国时期,两位文学大家鲁迅、梁实秋之间发生了一次论战,史称“梁鲁论战”。这次论战包含了人性、子女教育、阶级等方面的内容。景仰卢梭的鲁迅对梁实秋的观点自然深为不满,在梁文发表一个月后,鲁迅写下了《卢梭与胃口》的杂文,发表在翌年的《语丝》周刊上,从而揭开了鲁、梁论争的序幕。论战的最高潮,鲁迅著名杂文《丧家的资本家的乏走狗》。读书号2023-05-10 14:20:230000假如给你一次重新养育儿子的机会 我再也不会把儿子交给爷爷奶奶带
1.假如给你一次重新养育儿子的机会,我再也不会把儿子交给爷爷奶奶带,而自己去上班挣钱,现在是钱没挣下孩子的黄金教育期我也缺席了。假如一切可以重来我要在他三岁前教他学说话走路,三岁开始教他阅读背唐诗跳绳以及整理自己的玩具......因为现在才明白幼儿期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开始。读书号2023-04-23 14:35:000000戏说上官婉儿:一心报仇却得仇人赏识,“巾帼宰相”的滚烫人生!
纵观古代权利场,似乎从来都是男人的天下,偶见个别女性弄权儿也仅如乍现的烟火,一闪而过。唯独有一个时期另外,这一时期内,朝堂内外女官迭出,一个又一个女性粉墨登场,与男性竞逐政坛,甚至直入权力中心,一大批传奇女性就此走上历史舞台,成就了一个史无前例的“红妆时代”。没错,那是初唐,一个璀璨无比的时代。其时的女性弄权者,并不在少数,最知名者当数武后,功过纷呈,留名青史。读书号2023-05-10 20:45:070000高考百日冲刺:我汇总了高中数学圆锥曲线17页口诀,考前必看
现在很多高三的同学都在紧张的复习中,高考越临近,其实越是复习的好机会。尤其是对于数学这门科目来说,能多学一道题,就多了很多进步的机会。心态稳住,按部就班的去学习,基本不会有大问题。读书号2023-04-22 16:32:050000耗时7天,我总结了高中地理678个主干知识点,考试常出,建议收藏
高中地理作为我们的文科中的学科之一呢,那就代表着我们需要记忆和背诵的东西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呢,对于大多数的同学来说,高中地理的学习是比较吃力的,不光是要有大量的知识点需要记忆,而且在高中阶段呢,又增加了许多分析和逻辑推理的能力,这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丢分的地方就很多。读书号2023-04-23 10:05:2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