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斗?不存在的,慈禧拿什么斗慈安?
咸丰二年,17岁的叶赫那拉·杏贞终于赶上了选秀女的末班车,成为咸丰帝的兰贵人,
兰贵人,也就是未来鼎鼎大名的慈禧太后,
她出身于镶蓝旗的叶赫那拉氏——这是一个早在前清时期,就与爱新觉罗氏爱恨纠缠的姓氏。
如果说刚入宫的慈禧对后位还蠢蠢欲动,但仅仅过了一个月,
贞嫔钮祜禄氏正式入主坤宁宫,成为咸丰帝的皇后,也就是未来的慈安太后。
谁能想到,多年后大清王朝的命运,会交到这两个女人手中.......
只不过后世常常关注慈禧太后,却往往忽略了慈安太后,
慈禧也是在慈安死后,才真正无所顾忌地统治清廷长达27年之久,
两宫太后一同“垂帘听政”时,看起来是慈禧权倾朝野,实际上真正的“掌舵人”是慈安太后,
慈禧却根本不敢招惹这个女人,日子过得是谨慎又小心。
那么,慈安太后为何会让慈禧忌惮?世人眼中温柔敦厚的她,真的不争不抢吗?
慈安太后(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广西右江道穆扬阿之女,开国名将额亦都的八世孙女。
出生在这样一个满洲贵胄世家,即使她是庶女、其父穆扬阿只是一名地方上管理江道的四品道台,
也注定不会在后宫中默默无闻,
不过,自咸丰二年入宫开始,慈安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从嫔位到贵妃,再从贵妃坐上了皇后之位,
咸丰帝的嫡福晋是萨克达氏,这个女人命薄,结婚两年多就去世了,又偏偏死在道光二十九年的十二月,跟道光帝娘俩几乎是前后脚去世,
由于尚在孝期,咸丰帝继位后并没有着急选立皇后,
但慈安这样彪悍的晋升速度,在历史上都是难得一见的,
更何况她无儿无女,后位从未被动摇过,
没点本事还真无法做到。
反观同一批入宫的慈禧,晋升之路要坎坷得多,
17岁参加选秀已经是大龄秀女了,且慈禧出身于“下五旗”中的镶蓝旗,比不得“上三旗”中的镶黄旗,
不过她刚入宫就得到了“贵人”的封号,可见家世尚可。
慈禧的父亲惠征其实也是一名四品道台,只不过之前当了许多年小芝麻官笔贴式,
这都是由于道光二十三年库银亏空案爆发,
慈禧的曾祖父吉郎阿牵涉其中,朝廷追究时吉郎阿本人已死,二万多两的库银赔偿就落在了儿子景瑞身上,
直到道光二十七年,景瑞都没还清这笔钱,最后被革职查办进了大牢,其子惠征(慈禧父)也受到牵连,一直在小芝麻官上打转,
两年后,景瑞在亲家二品封疆大吏惠显(佟佳氏)的运作下才被放出来,
之后,惠征才开始咸鱼翻身一路升官,慈禧也才有选秀资格。
但同为道台的女儿,慈禧晋升速度要比慈安慢了许多,
慈安用了6个月成为皇后,慈禧却用了6年,“母凭子贵”才爬上贵妃之位,也就是懿贵妃,
用尽手段也没能动摇慈安的皇后之位。
至于咸丰时期这两个女人有没有“宫斗”,这实在是无从说起,
慈禧不服气是必然的,同为道台之女,慈禧还是嫡女,凭什么输给慈安?
可当时的慈禧确实就斗不过慈安,两人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
据《清稗类抄》(野史)所说,咸丰帝流连懿妃宫中,接连数日不上朝,皇后认为这是懿贵妃魅惑皇帝,一大早就亲自到储秀宫逼着咸丰帝去上朝,随后就对懿妃实施了杖刑。咸丰帝跑去救宠妃,也只能站在旁边看着,不敢阻拦。
据说慈禧就是从挨板子时起,开始“懂事了”,再也不敢招惹慈安了,这才顺利当上贵妃。
虽说是野史,但也可以想象当时慈禧的日子并不好过,
论容貌可能比六宫粉黛略胜一筹,但她也仅有这点资本,除此之外她既没显赫的家世,也没雄厚的娘家,相当于无依无靠,
就算跟号称“佟半朝”的佟佳氏有亲戚关系,但哪里比得上“狼一窝”的钮祜禄氏,
慈安虽说是庶女,但她嫡母、继母都是正儿八经的宗世女,姐姐是庄亲王奕仁的嫡福晋,妹妹是将军夫人,
联姻对象都是宗室贵戚。
再加上尊卑有别,慈安是名正言顺的妻,慈禧即使是贵妃却也只是妾室。
底气上就不足,再加上咸丰帝一直很敬重自己的皇后,
慈禧凭什么跟慈安斗?岂不是自取其辱。
深居宫中多年的慈禧,也忽然意识到仅凭一己之力也不足以在宫中立足,
她开始在暗中培植有助于自己的力量——促成了妹妹嫁与醇郡王奕譞的婚姻,
这桩联姻,终于让她在慈安面前有了些许底气,未来这位妹夫在“辛酉政变”中也会出不少力。
不过慈禧也没有止步于此,她读得书多,还能写一笔好字,被内忧外患搞得焦头烂额的咸丰帝,经常让慈禧代自己批阅奏折,
慈禧接触的政务多了,似乎就找到了深宫中排遣寂寞的方式:权力。
她就这么踏入了权力中心,并终其一生不择手段地眷恋于此。
彼时的慈安依然尽力尽力地管理着风流丈夫的后宫.......
或许咸丰帝不那么早去世的话,这两个女人会有正面交锋的一天,
只可惜,历史没有给她们这个机会——
体质原本就不好的咸丰帝,整日放纵于酒色享乐之中,最终在咸丰十一年猝然离世,
临终前他将懿贵妃的儿子载淳立为皇太子,任命八大臣为顾命大臣(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大学士肃顺,驸马富察·景寿,以及军机大臣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
与此同时,他将一枚“御赏”印章交给皇后钮祜禄氏(慈安),将“同道堂”章交给儿子载淳,实际上算是给了其生母懿贵妃(慈禧),
安排下了顾命大臣与两宫太后彼此制约、保障小皇帝平安长大的政治格局。
咸丰帝这就么死在了热河行宫,他死后6岁的载淳在灵前即位,是为同治帝,
慈安成了东太后,慈禧成了西太后,
画面仿佛回到了当年顺治帝继位时的场景,
同样是两宫太后辅政,只不过如今已没有多尔衮这一类角色掌局,
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联成一气合力对付起了孤儿寡母,他们逼迫“东太后”慈安和“西太后”慈禧放权,所有旨意由八人拟定,且两宫太后不用再过目,
甚至摆出“你们不同意就不能回宫”的架势。
面对顾命大臣的逼迫,就是再好的性子也难以忍受,更何况性情更为泼辣的西太后慈禧,
她怎么能容忍到手的权力就这么“飞”走了,
虽然此前她嫉恨过慈安占了嫡妻名分,连亲生儿子都要先管慈安叫娘,可眼下她想对抗八位顾命大臣,
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做到,慈安却不同,她身后是在朝堂上盘根错节的钮祜禄氏。
至于慈安,看起来是没什么主意,一直都是慈禧闹哄哄的,她却不动声色,
实际上她很清楚此时此刻,尤其是两人和小皇帝都被挟制在热河的时候,
慈禧的利益也是她的利益,她必须与慈禧站在一起。
即使这样,她们也堪堪与顾命大臣们扳成了平局,
不过这也是表面上的,暗地里她们召来了恭亲王,三人经过一番周密的计划后,
发动了“辛酉政变”——八大臣中,肃顺被斩首,载垣、端华自尽,
微妙的是,原本议定为“革职发配新疆”的其余五名大臣,被慈禧保了下来,
甚至还“雷声大、雨点小”没有大搞株连,轻易地获得了口碑,
要知道,慈安即使垂帘听政也是名正言顺的,咸丰帝就是让她参政的意思,
但慈禧却不同,她只有替儿子暂时保管印章的义务,
如今这表现得到了大臣们的认可,慈禧才算是正大光明地与慈安同坐在了帘子后面,
这也意味着两宫太后迅速形成能与恭亲王相抗衡的力量。
有些小伙伴要好奇了,慈安为什么不出面?
其实道理很简单,慈禧就是出尽风头,也得带上慈安,所有美名都少不了慈安,
所有大事都需要慈安点头,
慈安只需盯着慈禧一人就好,其他劳力费心的事只管让慈禧奔波就是了,
与朝臣发生口角这种事也都让慈禧去做好了,
这就像一个老板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关系,
慈安始终都是获利的一方。
作为深居后宫的太后,慈禧的权力虽然越来越大,但奈何接触得最多的人无非还是太监宫女,
而这些人中,在“辛酉政变”中立下汗马功劳的太监安德海当然首屈一指,(安德海挨了一顿板子才被“驱出”行宫,得以联系上恭亲王),
安德海也觉得自己功劳很大,在慈禧宠信下越发得意忘形,就连慈安太后、恭亲王,乃至小皇帝载淳都不放在眼里,
他根本就没搞清楚宫中正主是谁,还以为自己抱上了最粗的那条大腿,
最终赔上了自己的性命——
安德海向慈禧提出到江南去督办小皇帝的龙衣,要知道太监是不可以出京的,安德海就是仗着宠信想出去耍耍威风,
可能当时慈禧也飘了,觉得这只是一件小事,遂答应了安德海的请求。
谁料安公公刚到山东境内,就被耿直的丁葆桢抓住了。
丁葆桢随后上奏,奏章也恰到好处地先被恭亲王看见,就这么的,安公公离京的事便瞒不住了,
慈安太后当即决定处死安德海,
这是慈安太后唯一一次正面在政治舞台上出现的记录,
若说慈禧也是“丢卒保车”没有出言反对,但实际上作为安德海的靠山,她根本连求情的机会都没有,
可见慈安太后的影响力,一直是在慈禧之上。
慈禧虽然在政治上掌握实权,但始终是妾室,处处又需要从属于慈安太后这位嫡妻,
这意味着两宫太后之间必然存在潜在的矛盾,
同治帝选后之事就是一例。
当时同治帝已经17岁了,却还未婚,对于皇帝来说这实在太过反常,
这背后的原因,当然是皇帝的生母慈禧太后不愿意让儿子过早成家,
因为儿子成婚后,两宫太后就要撤帘归政了,
不过拖也就拖一时,皇帝早晚要成家,慈禧太后也终于同意为儿子筹办婚事,在大婚后撤帘了。
但是在皇后人选问题上,慈禧太后还是出了“幺蛾子”,
慈安太后相中了阿鲁特氏;
慈禧太后却看中了富察氏。
实际上,阿鲁特氏更符合皇后标准,家世显赫,为人端庄又饱读诗书;比较起来,江西司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却平庸得多。
可慈禧非说阿鲁特氏属虎,与自己这个属羊的婆婆犯冲,说什么也不愿意让她当儿媳,
或许慈禧是这么想的,但肯定不止这一个原因,
这位阿鲁特氏的外祖父,正是当初逼迫两宫太后的顾命大臣之一的郑亲王端华,
当时与慈禧口水战时说了许多很难听的话,端华虽然死了,但慈禧看见阿鲁特氏就不免想起难堪的一幕幕,
除此之外,阿鲁特氏表现得很有主见,这正是慈禧这个贪恋权力的婆母不愿意看见的。
而富察氏就不同,家世一般,年龄又小,看起来就是好揉捏的样子,慈禧更愿意要这样一个乖巧听话的儿媳。
不过,这都是慈禧一厢情愿,
有慈安太后在,慈禧的意见根本不重要,更何况儿子同治帝采纳了嫡母慈安的意见,
最终还是阿鲁特氏成为了皇后,
慈安为了给慈禧留一些颜面,同时选了富察氏为慧妃。
在这场两宫太后凭借家族身份,以及对皇帝影响力进行的竞争中,慈禧太后输得彻彻底底。
可惜的是,这一场令慈禧太后大失颜面的选秀,却最终导致了同治帝及其后妃惨淡的结局,
当然这是后话。
这场选秀之后,慈安太后的人生又归于沉寂,直到十二年后她去世那时为止。
说起来,同治帝成婚后,慈禧太后不情不愿地撤帘归政了,
但他命短,死得太早了,只亲政了一年多便去世了,也没有儿女,
同治帝死后不到一百天,皇后阿鲁特氏也离奇去世了。
关于阿鲁特氏之死,世人皆认为这是慈禧的手笔,抛开各种传说,慈禧的确有这个嫌疑,
同治帝生病时,将政务重新托付给了母亲,
但同治帝去世后,肯定要再选一人来当皇帝的,
按常理来说,会从宗室子弟中选一人过继给同治帝,那么阿鲁特氏即将成为太后,慈禧却要成为太皇太后,
临朝听政之事,发生在太后身上尚且可以理解,但太皇太后是几个意思呢,
从这方面来说,慈禧为了保住手中的权力,断然不会再让阿鲁特氏这个威胁活着,
这也在她选择自己的亲外甥——还没断奶的载湉来入嗣大统中,可以看出来,
为了保住自己的太后之位,为了不成为太皇太后,
慈禧给自己挑了一名继子,而不是给过世的同治帝挑继子,
还挑了这么一个奶娃娃,这样慈禧的掌权的时间就会越久......
那慈安太后就由着慈禧乱折腾?
其实在阿鲁特氏之死上,慈安可能也默认了,
据《朝野杂记》(野史)所说,阿鲁特氏太过高傲,不仅得罪了慈禧,也得罪了慈安,本来两宫太后打算废后,但惇亲王却反对说:欲废后,非由大清门入者,不能废大清门入之人,奴才不敢奉命。
两宫太后都不是“大清门进宫”的原配正妻,因此,在慈禧教训阿鲁特氏时,慈安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不过,不管有没有这回事,
慈安太后代表的还是钮祜禄氏一族的利益,看似不争不抢,其实她从未让自己远离过权力的中心,
关键时刻总是出来左右大局。
也就是说,无论阿鲁特氏之死,还是慈禧扶立小奶娃,对于慈安太后来说,
她都是不会吃亏的。
像修建那么奢华的陵寝一样,慈安不点头,慈禧怎么可能自作主张铺张浪费呢,
坏名声都让慈禧占了,但好处慈安却一个都没落下,
但不可否认,慈安太后的品行要德高望重得多,无论朝臣还是宗室亲王都很敬重这位太后,
慈禧再厉害都无法超越慈安。
慈安太后
可惜,这位温顺的太后在光绪七年猝死了,年仅四十五岁。
关于慈安太后之死,在野史中也被传得沸沸扬扬,
传说是咸丰帝临终之时曾经留下一道可以“诛杀慈禧”的密诏给慈安,
慈禧哄骗慈安烧掉密诏后,随后向慈安下了杀手。
还有一种说法是,慈安撞破了慈禧的“好事儿”,被慈禧毒杀。
实际上,慈禧自从垂帘听政,胆大妄为了太多次,若慈安手里真有密诏,早就拿出来处理慈禧了,尤其这么重要的密诏,慈安岂会仅凭慈禧三言两语就烧掉,
而慈禧的“风流韵事”,显然也是后世编排的,慈安太后尚在,日常后宫事务也是慈安在打理,
简直把深宫大院当成了随意出入的小门小户了,盯着慈禧的人那么多,慈禧怎么会堂而皇之地在后宫寻欢作乐。
可见传闻不可信。
那么,慈安太后怎么死得这么突然?
其实慈安太后早患有头疼之疾,当时的大学士翁同龠在日记中提及过慈安死后其所居钟粹宫的情形,
据他所写的五张药方,据现代学者请教老中医后,认为慈安患有“脑血栓”一类疾病,
当时由于慈禧生病,前朝后宫所有事务都落在了慈安头上,
为此她忙得焦头烂额,过度疲劳下,旧病复发就突然去世了,
慈禧在慈安死后,并没有遮遮掩掩,而是大大方方让王公大臣们瞻仰慈安的遗容来着,
当然,世人更愿意相信这也是慈禧逼死的.......
结语:
慈安一死,权力尽归西宫。
尽管慈安生前极少参与政治,但她的存在本身,对慈禧的专权就是一股巨大的威慑。
所以说,
慈安太后才是同治朝真正的“掌舵人”,在其生前,慈禧太后根本不敢招惹这个女人,
只是慈安死后,慈禧不再受约束,大权独揽,
皇帝年幼无知,常与慈安站在一处的恭亲王,势力也薄弱了,朝中尽是慈禧党羽。
耗时7天,我总结了高中政治十大热点答题模板,背下来拿高分
政治这一门科目有它的特殊性,有些像是新闻,不管是哪一类的题型都想着与事实新闻相结合去出题,考察大家对基础内容的掌握程度和理解程度,所以大家想要学好政治,可以在平时多多关注一些国际上的大新闻,也可以看一看人民日报这一类的文章载体,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去提高政治成绩的。读书号2023-04-22 19:17:520000潜伏十四年的“红色特工”去世,遗产数额震撼所有人……
华人星光(ID:hrxg2020)原创内容作者:华人星光转载请联系后台授权她,一位天天在“刀尖上”行走的特工,身负绝密使命,潜伏敌营长达14年,最后竟能功成名就全身而退。如今,最近的一期《朗读者》播出后,我们第一次听说她的名字,十几年惊心动魄的博弈,成就她不世传奇,而她去世前,一生背负的秘密,化作一句遗言让人落泪,她去世后,遗产数额更震撼了所有人……她,就是沈安娜读书号2023-05-10 17:56:230000封神之前,若让商纣和天庭开战,哪方能赢?
看到这个标题,肯定有人会觉得扯淡,天庭里面都是神仙,而商纣则是以凡人为主,神仙手一挥就能撂倒一大片凡人,双方不在一个层面,根本没有可比性。但是别忘了,封神前的天庭是因为人手稀缺,所以才会引发封神大战,而从封神大战的过程来看,在商纣阵营出现了很多修仙者,且其中还不乏高手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双方自然就有了一拼的可能。那么问题来了,若是商纣和天庭开战的话,哪方能赢呢?读书号2023-05-23 13:32:260000耗时5天,我将高中历史知识点,整理成45页笔记,建议收藏
想要把高中历史学好,就要掌握历史的基本概念,形成和运用历史概念。只背书然后去做历史题是完全行不通的,历史其实并不需要像政治那样分析语句,还有逻辑。相反,需要你记住关键的一些时间点和重大事件的相关知识点。读书号2023-04-23 10:01:3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