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篡位的权臣比比皆是,为何唯独司马家被骂了上千年?
谈起权臣篡位,许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司马炎篡位称帝。按理说,权臣篡位这样的事情不是司马家首创,这种事情司马家既没有空前也没有绝后,不应该被视为负面典型而流传千古。
可是事实上,无论是正史的官方史料记载还是野史传闻民间传说,都将司马家的篡位视为十恶不赦历经千年都不可原谅的严重行为。
甚至有人传说,就连篡位者司马炎自己的后代晋明帝司马绍在看完自己先辈的“创业史”后,也哭着发出了“晋祚不长”的哀叹。
连自己子孙后代都看不惯的司马家族,在司马炎这一代究竟干了什么事,让继承了自己皇位的后代子孙都自感蒙羞?

作为汉末曹魏集团中后期的当家智囊,司马懿先后受到曹操和曹丕两代老板的器重和信任,司马懿也借此发展起了自己的集团势力,并在曹魏后期成为了能够威胁皇权的一股强大势力,从司马懿到司马炎,司马家族可谓是世受皇恩。
曹魏政权的前期的历代统治者给予司马集团极大的信任和优待,按照中国士为知己者死的传统,司马家族应该向蜀汉政权诸葛亮后人学习才对。
想当初在蜀汉灭亡前夕,绵竹之战中诸葛瞻、诸葛尚父子同赴国难,最终流芳千古。自己就算达不到这样的高度,至少也不应该对自己的恩人取而代之。

最为恶劣的是,权臣篡位几乎历代都有,或者成功或者失败。但是,其他权臣篡位成功,无论内心如何想,大多都会给前朝皇族相应的待遇,通过封王封侯完成表面上的和解与过渡。
可是司马炎在取代曹魏之后的行为,显然让历代史学家都大倒胃口,不仅是当时刚刚即位的魏废帝曹髦惨遭弑杀横尸街头,就连曹氏一族也惨遭灭门之祸。
之后即位的曹奂只是在按司马家要求履行了几年傀儡的义务后便被赶走,最终病死他乡,连葬的地方没有明确记载。

在我国古代,历代统治者都会大力推进思想教育,弘扬忠君报国,以“仁”为本,而司马家的做法显然与主流思想背道而驰,历代统治者没有任何一个,想要自己或者自己的后代遇到司马家族这样的臣子。
所以说,必须把司马家族篡位的事迹树立成为负面典型,通过一次次的批判,彻底遏制此类事件的苗头,保证其不会再度发生。
南北朝之后的隋朝、宋朝、甚至包括清朝,这些朝代对待前任统治者的后代或者是退位后的废帝,都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措施,一般都会让这些前朝皇室成员享受到基本的礼遇。这些处理办法,明显有别于司马炎称帝后西晋王朝对于前朝皇室的所作所为。
事实也证明,这些后代的篡位者在吸取了西晋的教训之后,史书上对后来这些权臣篡位的事件,给予了更加客观温和的评价。至于司马家族首任皇帝司马炎,不仅要被历代统治者不齿,就连宋太祖赵匡胤、隋文帝杨坚恐怕都羞于和他为伍。

在评论完司马家族篡位的影响和性质之后,我们其实还需要弄明白一个问题,为何司马家族和他们建立的西晋王朝,在历朝历代的史料记载中,都会被视为批判的对象?
原因其实也很简单,第一点就是之前提到的西晋王朝“得国不正”,开创了一个恶劣的先例。
另外就是西晋王朝从首任皇帝晋武帝司马炎开始,没有出过一任贤君,除了那位有着自知之明的东晋王朝的晋明帝司马绍之外,其他司马家族的皇帝,除了荒淫无度就是暴虐百姓。
司马家族统治下的国家奢靡成风,天灾人祸不断,还出现了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这样的大灾大难,甚至由于西晋统治者的放纵和不负责人,导致在五胡乱华中,中华文明和汉族人民遭遇了史无前例的劫难。
可以说,司马家族的统治者就是民族罪人,对于这样的家族,史学家很难在历史书上说他们的好话,最终就是让他们永远被钉在耻辱柱上。

后人为何会怀念强汉盛唐,而不会怀念西晋这样的朝代?就是因为西晋王朝的开创者,从一开始就给自己的后辈开了一个恶劣的先例,没有一个值得效仿和学习参照的祖辈,对于后代来说可谓是灾难性的事件。
西晋从一开始就可谓是重症缠身,国家内忧外患不断,最终三世而亡,退守江南后占据半壁江山偏安一隅。
翻遍两晋的所有史料,除了王羲之陶渊明等文学大家的造诣,这个朝代没有任何能拿得出手的成就,除了统治阶级奢靡成风,就是异族入侵和战乱不断。
历任统治者中,唯独东晋的晋明帝司马绍,算是一个处在及格线以上的皇帝,也为风雨飘洋的王朝做了一些好事,只可惜活了27岁就驾鹤西去。
这也难怪后世对于两晋时期的历史没有什么怀念和珍视的感觉。再联想到司马家族的篡位行为,除了痛骂一番似乎也没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中华民族一直是一个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民族,历朝历代朝堂之上的主流话题也都是为国为民。纵观中华上下数千年历史,从来没有一个朝代像两晋这样表现糟糕。
司马家族的遭遇并不值得丝毫同情,史学家文学家包括民间野史对于他们大加批判其实很正常。
放眼所有朝代,假如按照统治者能力,道德品质和国家成就以及对后世的贡献来排名,第一是哪个朝代可能会有争论,但是两晋绝对是倒数第一,没有任何疑问。这样的朝代和统治者,他们的人和他们当时的行为,理应受到后代的批判和痛骂。
高考百日冲刺:我总结了高中物理65条必备结论,省时高效,收藏好
到了最后的一百天的时间里,我们在基础都完全掌握的前提下,我们的答题方式还有效率就要更上一层楼才行,能用5分钟做完的题,决不用10分!这样我们在考试的时候才能提高自己的答题效率以及准确度,才有时间去仔细研究后面的大题和难题。而对于高中物理这一科目来说,想要快速解决一些简单的小题或者是选择题,那么我们就要记住一些做题时必要的结论,这些必备结论可以帮助我们去解决简单的小问题,节省我们的做题时间。读书号2023-04-22 16:29:070000《道德经》作者不是老子,真的吗?考古发现改写认知
春秋晚期,老子(李耳)与孔子是中国文明中的两个巅峰人物,相传两人有过一次交流,“孔子见老子三日不语”,老子当头棒喝,让后生孔子三日无语。这次巅峰对话中,《史记》只记载了老子向孔子说了一句话,至于其他的话,后来孔子也没有交代。后来,老子骑牛西行,路过函谷关时,尹喜求书,老子留下《道德经》五千言后飘然而去。读书号2023-05-23 13:31:490000红1军团4师10团改编为八路军时所辖4个红军连的前身与沿革
读书号2023-05-23 10:58:300000中考物理考前必背知识点,背熟物理就厉害啦
反反复复把这篇知识点吃透,每天看一遍,全部掌握了之后,你的物理成绩一定差不了,初二初三的同学存起来好好努力呀读书号2023-04-22 16:04:410002难怪少林寺从不参加华山论剑,少林寺背后站着谁?群雄蔑视又忌惮
提及华山论剑,许多武侠迷们都能娓娓道来。华山论剑是金庸武侠小说中的产物,最早出现在《射雕英雄传》里。一本唤作《九阴真经》的秘籍突然出现在江湖里,让原本动荡不安的武林变得更加血雨腥风。为了止息纷争,江湖群雄相约华山比武,谁能横扫千军谁就能带走这一本旷世秘籍。第一届华山论剑诞生了江湖五绝,位列五绝之首的王重阳不仅有天下第一的美称,他更是带走了那一本轰动江湖的《九阴真经》。读书号2023-04-16 13:54:3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