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人去世的讣告和追悼词何人所写
一九七六年九月九日凌晨十点,伟大毛主席去世,九日下午四点,中央广播了《告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书》,也就是毛主席去世的消息,十八日,天安门举行了纪念毛泽东的仪式,整个京城上百万人参加了悼念仪式。
发布讣闻和举行追思仪式,都要有两种主要的稿件,一种是讣告,一种是悼念辞,很明显,等到人过世,写好讣告和悼念辞是远远来不及的,但你可知道,这两种稿件都是何人在何时何地写好的?
一九七六年七月底,伟人的身体状况突然变坏,党中央必须为他安排好葬礼。就在这一天,汪东兴,也就是当时的中共中央办公室负责人,致电周启才,让他告诉李鑫,让他们在怀仁堂集合,等待中央的命令。

周启才任中共中央办公室秘书处处长一职,而李鑫则在当了一段时间的康生的秘书之后成为了中共中央办公室的副部长。这两个人都是中央的主要人物。
周启才跟李鑫说了一声,便带着他直奔怀仁堂而去。没多久,姚文元,纪登奎两人便急匆匆的迎了上来,姚和纪两人都是中央委员会的成员。看到周启才和李鑫,纪登奎连坐下都没坐下,直接给两人下达了命令。
纪登奎说道:“这次是奉了国家的命令,交给二人一个特殊的、非常紧迫的使命。由于毛主席的情况日益严重,尽管专家小组竭尽全力地进行了救治,但是,毛主席时刻都有出现的危险。为了给毛主席办葬礼,党中央作出了提前安排,请二位同志来写悼词和讣告。到时候,你要保证信息的安全,不能泄露出去。”
得知伟人病危,两个人都吓了一跳,他们顿时失声痛哭。接下来,汪东兴又让自己的助理给二人找了个地方,就在怀仁堂的大厅内写稿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来这里比较清净,二来也便于保密,办公室那边也给二人安排好了住处。
于是,周李二人立即着手写稿子,根据先后顺序,首先写了一份讣告,然后是一份追悼词。他们写好了稿子,马上向汪东兴汇报。
汪东兴当即给两个人下了命令,让周启才将这两个文件进行密封,并再三嘱咐两人,不要向中央政府汇报,等候中央政府的命令。
伟人于九月九日0点10分逝世。早上5:10,汪东兴就给周启才打了个电话,让他马上拿着两个稿子,和李鑫一起来。
周和李立刻按照指示前往议事大厅,大门处,汪东兴早已等待多时,汪东兴告知他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中央政治局的主要负责人都在议事大厅,请他们马上将起草的两个文件提交中央委员会,汪东兴甚至邀请他们一起参与。
等周李二人进入会场之后,周启才从怀中取出两张纸,递到华国锋面前,然后将纸放在华国锋旁边的一张桌子上。华国锋将周启才请到了一张椅子上,然后让他打开文件。
周启才刚打开文件,江青就走了过来,对着会场的所有人喊道:“我仍然提议,要就邓小平这个问题进行商谈,必须在今日作出决议,将邓小平从党内除名。”
华国锋接过周启才交给自己的稿子,狠狠地瞪了一眼江青,沉声道:“下面,我们来商议一下这些悼词与讣告。首先是悼词,这件事要尽快敲定,然后在今天晚上,向全国和全世界播放。这篇悼词,我们也念一次,改天商议。”

华国锋先是让周启才宣读了讣告,等宣读完毕,华国锋问道:“各位,你们觉得有什么问题,可以提出意见。如果没有的话,我们可以把它交给印刷厂,让他们把它打印出来,分发到每个人的手中,到时候我们可以好好商量一下。”
谁也没有指出什么重要的改动,便立即送去印刷所刊印。李鑫一边等着验尸,一边念着会议上的悼词。一个多小时后,讣告被发了出来,所有人都看了一遍,然后都同意了,然后就从广播播发了。
九月十六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又一次在怀仁堂开会,对追悼草稿进行了研究。周启才、李鑫等人,也在其中。汪东兴同志由于要保卫伟人的尸体,无法出席,便委托周启才代他向华国锋请了一次假,告诉周启才:“这篇文章我已经认真地读过三次,没有什么好意见,只有一条,那就是把毛主席的一句话写上去:“要搞马克思主义,不要搞修正主义;要团结,不要分裂;要光明正大,不要搞阴谋诡计。”
周启才把汪东兴的意见传达给了华国锋同志,华国锋同志说,保存伟人的遗骸是第一位的,汪东兴同志不必出席,我也赞成他关于加入毛主席的东西的意见。

在会议上,华国锋同志第一个提议把毛主席的话加进去,华国锋同志说毛主席的话很重要,我们必须认真地去贯彻执行。叶剑英也表示同意,说毛主席的这番话,是一笔精神财富,一定要传承下去。李先念亦赞同将此列入哀悼的主题,表示肯定。
而参加会议的“四人帮”都沉默不言,因为在稿件里面加入的毛主席的东西都是针对他们的。不过,当着众人的面,他们也不好发作。最终,华国锋做出了一个决议,将这一点内容列入了追悼词。
就在伟人死后不足一个月,以华国锋、叶剑英和李先念为首的中共中央就做出了坚决的决议,把“四人帮”一网打尽。从那时起,中国就进入了新时期。
九月十八日,天安门为毛主席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殡葬仪式,华国锋发表了悼词,几十万人悲痛不已。
尽管伟人离我们而去至今已有将近五十年,但我们中国人仍将铭记毛主席他老人家的恩情,铭记他所缔造的伟大事业。回顾当年为他写下的悼词,我们仍然不禁感到心痛。
一个不明身份的历史小人物,竟然害死了刘邦,改写了大汉命运
在历史上有两类人物神秘莫测,一类,就是爆出各种奇闻秘事的“佚名”,另一类,便是“来无影去无踪”,关键时候射出一支“流矢”的某某人。若说“佚名”们只是喜欢隐姓埋名,抛出几个“猛料”来拨动一下人们的好奇心,那么,“流矢”一族就要可怕得多,一个不小心,史书上就多了一条:某某英雄豪杰憋屈地死在了一支“流矢”之下。历史就这么被这类小人物改写了……汉高祖刘邦,就是这众多“倒霉蛋儿”中的一员。读书号2023-05-10 19:53:380000【浮光掠影】122 废弃的滩涂(五)
读书号2023-05-12 10:35:480001然而,这些内容还是没有回答开头的问题,那就是:慈禧到底有没有杀害光绪?
公元1908年11月14日,清王朝倒数第二位皇帝光绪帝驾崩,天下为之震动。对于清人而言,光绪是一位还算不错的皇帝,光绪一朝,曾经发起过戊戌变法,试图变革求新,富国强民。虽然这场变法最终以失败告终,光绪本人也因此彻底被慈禧架空,再难施展拳脚,但是,这起事件也为暗无天日的清王朝照入了些许阳光。因此,光绪的去世对于百姓而言,是一件悲痛的事情。读书号2023-05-10 17:04:180000宋江是真的想娶扈三娘吗?读懂扈三娘,就知道这事儿有多不可能了
咱们读水浒,总有这么一个误区,那就是,认为宋江当初逮住扈三娘,之所以将她连夜送到自己老爹那边藏着,就是为了后面打算,娶了这位美女当压寨夫人。有这种想法的人确实不少,毕竟仅在书中,就有两个地方明里暗里地提示了这个可能。第一处是逮住了扈三娘,宋江让人将她送到水泊梁山,自己父亲宋太公那里,当时就有不少头领猜测,这位哥是看上扈三娘了。读书号2023-05-23 10:20:000001耗时7天,我将高中化学三年详细知识点,汇成34页笔记,建议收藏
在高考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最初的时候先别急着去做题,只有当基础夯实以后,做题才会随心所欲。相信很多同学都有这样的经历,考试有时候考得好,有时候考得不好,成绩也就很不稳定,其实这是基础知识不扎实的原因。读书号2023-04-22 23:01:23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