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襄为何会在西川?不是为了追寻杨过,而是为了打造一件王牌武器
文/金宝讲故事
爱看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会发现,金庸笔下的武林世界不仅有江湖恩怨、儿女私情,还有以真实历史为背景的国仇家恨。以射雕三部曲为例,射雕、神雕、倚天里就涌现了不少战事。射雕时代的中原武林有着两个强大的对手:金国和蒙古;神雕时代的南宋则要面对如日中天的蒙古;在倚天时代,张无忌率领的明教则是和元朝抗争到底。

看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可以欣赏到武林中人的侠义之气,还可以感受到大侠们身上的爱国情怀。射雕三部曲里的核心人物郭靖就是一个勤奋、爱国的大侠。在蒙古大军公然入侵中原边境之时,郭靖义无反顾地带上妻儿家人一起驻守襄阳城。
聪慧狡黠的杨过,为生父杨康之死一直耿耿于怀,他游走在挣扎的边缘,甚至加入蒙古人的阵营,为的就是手刃仇人,杀死郭靖。可当杨过和郭靖接触之后,他依旧数次错过了下手的绝佳机会。

原来杨过发现,郭靖可以为了国家社稷、为了平民百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侠义,不仅仅体现在除暴安良,还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比起郭靖,杨过不由得自惭形秽,在这个马革裹尸的乱世之中,自己依旧是一个沉迷于和小龙女卿卿我我的无用之人。
在郭靖的感染之下,杨过有了很大的改变,他彻底放弃了刺杀郭靖,更是协同郭靖一起抵御蒙古的金轮法王,和襄阳军民一起协防作战,最终击退了数十万的蒙古大军。
到了倚天时代,金庸在原文里写道,蒙古忽必烈在13年之后卷土重来,在十万铁骑的围剿之下,郭靖、黄蓉、郭破虏纷纷战死沙场。虽然金庸并没有交待郭芙、大小武等人的结局,但在郭靖的感染之下,郭芙、耶律齐、武修文、武敦儒等人定是为国捐躯,和郭靖一起战死在襄阳城。

奇怪的是,郭靖众子女中,最有武学天赋的郭襄却有一个让人费解的举动,原文里写道,当襄阳城破之时,郭襄竟远在西川。
看到这里,很多朋友就不假思索地得出了一个结论,郭襄定是为了追寻杨过跑到了千里之外的西川去了。为此,郭襄也背负了不孝不义的骂名。然而在倚天屠龙记里出现的这么一段情节,却让郭襄有了“沉冤昭雪”的可能。

原文里写道,群雄见到这雷火弹如此厉害,无不骇然,心想当世除武当派这两位高手之外,只怕没几个能接得住,虽然轻功极佳之人可以闪身躲避,但数枚雷火弹互相碰撞,一经爆炸,身法再快也躲闪不了。霹雳雷火弹藏烈性火药,以强力弹簧机括发射。看来这尼姑所用的,便是这家伙了。
原来在倚天时代,峨眉派在周芷若的带领之下竟使出了一种热武器:霹雳雷火弹。由于霹雳雷火弹威力惊人,发射之时快速迅捷,因此在江湖中人看来成了一件极其阴毒的暗器。于是群豪不免个个义愤填膺:“峨嵋派号称是侠义道名门正派,岂知竟会使用这等歹毒暗器。武林中虽说力强者胜,却也走不过一个‘理’字。请问这位师太上下?”

更奇怪的是,峨眉派怎么突然有了这么一种杀伤力极大的火焰暗器呢?金庸借着杨逍说过:“听说西域大食国有人从中国学得造火药之法,制出一种暗器,叫作‘霹雳雷火弹’。”
可见峨眉派的霹雳雷火弹竟是从西域大食国那传承过来的,那么又是谁去西域那将这件王牌暗器带回中原武林的呢?答案很明显,那就是襄阳城破之日,远在西川的郭襄。
有一种说法就是,郭襄眼见郭靖为镇守襄阳劳心劳力,她见识过火炮弹药的威力,深知盾牌弓箭终有被淘汰的一日。
其次,郭靖武功很高,一对肉掌使将出来,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然而随着郭靖年龄渐长,以他一人之力不可能抵挡蒙古的千军万马。于是郭襄下定决心,不辞辛苦地去大食国将那里的霹雳雷火弹传承回来。

只不过古时候交通不便,郭襄骑着马匹刚走到西川就传来了郭靖战死的噩耗。饶是如此,郭襄顶着家破人亡的悲痛继续西去,最终将霹雳雷火弹带回了中原。
这样一来就能解释,为何在周芷若的手里突然冒出了这么一件厉害至极的王牌武器。各位大侠,你们觉得呢?
金庸笔下6人的名字霸气无比,可不是没露脸的机会,就是惨遭删除
金庸的武侠小说十分讲究,无论是剧情铺设还是人物塑造,都做到了几近完美。金庸就连给角色取名也十分用心,那些男女主角的名字总能让读者们记忆犹新。除此之外,配角们的名字也被金庸取得极有“江湖味”,而金庸笔下还有这么6人,他们的名字听起来霸气无比,可不是没有露脸的机会,就是惨遭金庸删除。读书号2023-05-26 15:41:320000他原是忠奸莫辨的昏君,却被金庸美化,结交了一位武功卓绝的兄弟
爱读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会知道,金庸的十五部著作大多引用了真实的历史,他让笔下的虚拟人物与历史人物发生碰撞,诞生了一个又一个跌宕起伏的武侠故事,在这种亦假亦真的相互辉映之下,难怪武侠迷们总能看得乐在其中、欲罢不能。好比王重阳、丘处机、郝大通、张三丰等历史人物,都被金庸武侠化,成了身怀绝世武功的高手。甚至还有一些君王,也被金庸写进书中。读书号2023-04-17 18:00:260000历史上那些名字土到掉渣,但是很出名的人,你们太任性了
用农具砸死李自成的那个人叫张二狗,浓浓的乡土气息扑面而来;一刀捅死了安禄山那个人叫李猪儿。安禄山死的冤……朱元璋原名朱重八,陈友谅又名陈九四。估计是老爹正在打牌,随口取得名字。西汉末年被赤眉军拥立的建世帝——刘盆子。我大汉皇帝名字就不能文雅点?汉武帝刘彻原名——刘彘(刘小猪)。萌且霸道……元朝历史上有好几个宰相叫“脱脱”。汉末名将——宇文黑獭,这名字还算正常。读书号2023-04-17 17:02:260000为什么有人觉得读书无用?
我有一位好友,对读书的建议一向拒斥,甚至还直接相劝,“别读书了。你读书比我多很多吧?读书要有用,你就应该比我强。”可现实是朋友比我强,不管是身份,还是财务状况。因之,很早以前我就不再对他唠叨读书了。想不到仁兄心里有我,新近专门转给我一段文字以回应我曾经的“喋喋不休”,说是某君参加一读书会,一年读书200本,却感慨没有半点用。“你看,不是我说吧,读书的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朋友说。读书号2023-04-13 23:22:470005薛涛的诗《送友人》竟然把友人远去、思而不见的怀恋写得洒脱唯美
薛涛(约768~约834),字洪度。生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自幼随父来到成都。居住在成都浣花溪边,自造桃红色的小彩笺,用以写诗,被称为“薛涛笺”。薛涛和当时的著名诗人元稹、白居易、张籍、王建、刘禹锡、杜牧、张祜等人都有过唱酬交往。与卓文君、花蕊夫人、黄娥并称蜀中四大才女,与鱼玄机、李冶、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送友人【唐】薛涛水国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苍苍。读书号2023-05-10 21:47:21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