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赛月从来也没有出生过。
多少世人就像“赛月的父亲”那样被驰骋的心搞得团团转呢?世间有许多人都有豪言壮志,然而仅仅将这些豪言壮志放在嘴上,那就成了人们常说的空想了。毫无疑问,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1、低调做人的玄机
低调做人是一种境界,也是一门人生哲学。低调做人,不仅可以保护自己,融入人群,与人们和谐相处,也可以让人暗蓄力量,悄然潜行,在不显山、不露水中成就事业。
正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无垢性品》所讲,“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
要把众生,看作是佛的化身,把自己看作愚夫。要把一切有情,都看得非常尊贵,把自己看成是仆人。要把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看成是子女。出家菩萨要常常这样观想,有时即使被打骂,始终也不加报复。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来调伏自己的心。
有时候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怕,什么都可以做。偶尔会觉得自己有点不知天高地厚,总是把事情想象得很美妙,但又跌得很惨,也时常宽慰自己,年轻人嘛,犯错误是正常的,但是总犯错误不行,而且渐渐地也不年轻了。什么都会的天才儿童毕竟是极少数,而且天才儿童也不一定什么都能办好。要相信能人多的是,自己那点小招数,还够不上如此嚣张跋扈的。不是别人没有能耐,是别人不屑与你争。
面对物欲横流的世界,做人难,做一个低调的人更难,难于从躁动的情绪和欲望中稳定心态;这是一种修为,是一种对人生的理解,必须把自己调整到以合理的心态去踏踏实实做人。当然这其中包含了很多值得人们好好品味的内容。
首先,在行为上要低调,“才大不可气粗,居高不可自傲”,做人不能太精明,例如,《红楼梦》中的王熙凤“机关算尽太聪明”,乐极生悲。
其次,在心态上要低调,不要锋芒毕露,不要恃才傲物,要知道谦逊是终生受益的美德。
再次,在姿态上要低调,“大智若愚,实乃养晦之术”,毛羽不丰时,要懂得让步;时机未成熟时,要挺住。所谓“高处不胜寒”,低调做人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另外,在言辞上要低调,说话时莫逞一时口头之快,不可伤害他人自尊,不要揭人伤疤,得意而不忘形,要知道祸从口出,没必要自惹麻烦。
低调做人,不是指低声下气,奴颜婢膝,而是指要始终把自己当成普通一分子,使自身融入到大众中去,融入到社会中去,不追名逐利,不自命不凡,为人处事不张扬。高调生活,不是指高人一等,居高自傲,而是说精神境界要高,见解见识要高,综合素质要高,品位要高,不庸俗。
没有人不期望自己有更多的朋友,没有人不期望自己得到更多尊重,没有人不期望自己成就更多事业,没有人不期望自己有更好的生活品质。
高调生活,就是说在心志上要高调,立高远之志,创辉煌人生。要有勇气,有梦想,要知道锲而不舍才能成就传奇。
第一,在行为上要高调,心动不如行动,拥有梦想就要去行动,要相信自己的潜在优势,犹豫不决的人将一事无成。
第二,在心态上要高调,要乐观,要时常给自己希望,保持向上的激情,别让借口“吃掉”你的希望;要坚定生活的信念,相信丑小鸭也能变成白天鹅,把挫折当成垫脚石,对生活充满热情。
第三,在细节上要高调,注重细节,从小事做起。用心做事,对待任何事情,即使小事也要倾注全部热情。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人都有,与人相处,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只要你稍微处理不当,就有可能找来不少麻烦。轻者,工作不愉快;重者,影响自己的职业生涯。因此,在与人相处的艺术中,低调做人相当重要,特别是在与小人的相处中,更加重要。
学会低调做人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心理能量浪费在无谓的人际斗争中,即使你认为自己的能力比别人强,即使你认为自己满腹才华,也要学会保留,学会隐藏,学会克制,这是保护自己的有效手段,也是一种能量的内敛。不招人嫌、不卷进是非、不招人嫉妒、无声无息地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好,出色地完成自己的任务,永远都是最重要的事情。我们不要抱怨自己的功绩成了别人的功德,不要抱怨自己怀才不遇,不要自视清高,不要招摇过市,那是一种肤浅的行为。我们要相信:我们还有很多不懂的,不懂的比懂的多;我们同样要相信:世界上厉害的人比不如我们的人多。
作为年轻人,有冲劲,敢闯敢拼确实不错,但是什么事情都要有度,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论,凡事都是过犹不及,所以,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冷静,做人要低调。低调做人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即使随波逐流,也不要成为有个性的异类。不要想着自己什么时候都是焦点,都是明星,有时候做一个无名小卒更合适。
美国开国元勋之一的富兰克林年轻时,去一位老前辈的家中作客,昂首挺胸走进一座低矮的小茅屋,一进门,“嘭”的一声,他的额头撞在门框上,青肿了一大块。
老前辈笑着出来迎接说:“很痛吧?你知道吗?这是你今天来拜访我最大的收获。一个人要想洞明世事,练达人情,就必须时刻记住低头。”
有些人看上去平平常常,甚至还给人“窝囊”不中用的弱者感觉,但这样的人并不可小看。有时候,越是这样的人,越是在胸中隐藏着高远的志向抱负,而这种表面“无能”,正是他心高气不傲、富有忍耐力和成大事、讲策略的表现。这种人往往能高能低、能上能下,具有一般人所没有的远见卓识和深厚城府。
刘备一生有“三低”最著名,奠定了他王业的基础。
一低是桃园结义,与他在桃园结拜的人,一个是酒贩屠户,名叫张飞;另一个是在逃杀人犯,流窜江湖,名叫关羽。而他,刘备,皇亲国戚,后被皇上认为皇叔,肯与他们结为异姓兄弟,他这一来,两条浩瀚的大河向他奔涌而来,一条是五虎上将张翼德,另一条是儒将武圣关云长。刘备的事业,从这两条河开始汇成汪洋。
二低是三顾茅庐。为一个未出茅庐的后生小子,前后三次登门求见。不说身份名位,只论年龄,刘备差不多可以称得上长辈,这长辈喝了两碗那晚辈精心调制的闭门羹,毫无怨言,一点都不觉得丢了脸面,连关羽和张飞都在咬牙切齿,这又一低,一条更宽阔的河流汇入他宽阔的胸怀。一张宏伟的建国蓝图;一个千古名相。
三低是礼遇张松。益州别驾张松,本来是想卖主求荣,把西川献给曹操,曹操自从破了马超之后,志得意满,骄人慢士,数日不见张松,见面就要问罪。后又向他耀武扬威,引起对方讥笑,又差点将其处死。刘备派赵云、关云长迎候于境外,自己亲迎于境内,宴饮三日,泪别长亭,甚至要为他牵马相送。张松深受感动,终于把本打算送给曹操的西川的地图献给了刘备。这再一低,西川百姓汇入了他的帝国。
最能看出刘备与曹操交际差别的,要算他俩对待张松的不同态度:一高一低,一慢一敬,一狂一恭。结果,高慢狂者失去了统一中国的最后良机,低敬恭者得到了天府之国的川内平原。
在这个故事中,刘备胸怀大志,却平易近人、礼贤下士,慢慢成就了自己的基业。与之相反,曹操心高气傲,目中无人,白白丢掉了富饶的天府之国,还因此耽误了统一中国的大计。单从这一点上看,刘备是真英雄,虽然他没有所谓的气势架子;而曹操则一副狂徒之态,傲气冲天,耀武扬威。他因此吃了大亏,其实一点都不冤。
一个人,无论已取得成功还是还没有出师下山,其实都应该谨慎平稳,不惹周围人不快;尤其不能得意忘形,狂态尽露。
低调做人,是一种品格、一种修养、一种胸襟、一种智慧、一种姿态、一种风度,更是一种谋略,是做人的最佳姿态。欲成事者必要宽容于人,进而为人们所容纳、所赞赏、所钦佩,这正是人能立世的根基。而低调做人也是在社会上加固立世根基的绝好姿态。
2、小不忍则乱大谋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见很多人为了很小的事情而怒容满面,甚至与他人大打出手,这是欲成大事者的大忌。我们每个人都避免不了动怒,愤怒情绪是人生的一大误区,是一种心理病毒。克制愤怒是人生的必修课,那些怒火横冲而不加抑制的人是难成大器的。
我们分析一下明朝几经沉浮的官员李三才的失败根源,就不难发现这点。
明神宗时,曾官至户部尚书的李三才可以说是一位好官。为什么这么说呢?当时他曾经极力主张罢除天下矿税,减轻民众负担。而且他嫉恶如仇,不愿与那些贪官同流合污,甚至不愿与那些人为伍。但是,他在“忍”上的造诣却太差。
有一次上朝,他居然对明神宗说:“皇上爱财,也该让老百姓得到温饱。皇上为了私利而盘剥百姓,有害国家之本,这样做是不行的。”李三才毫不掩饰自己的愤怒,说话也不客气的行为激怒了明神宗,他因此被罢了官。
后来李三才东山再起,有许多朋友都担心他的处境,于是劝他说:“你嫉恶如仇,恨不得把奸人铲除,也不能喜怒挂在脸上,让人一看便知啊。和小人对抗不能只凭愤怒,你应该巧妙行事。”李三才不以为然,反而认为那样做是可耻的,他说:“我就是这样,和小人没有必要和和气气的。小人都是欺软怕硬的家伙,要让他们知道我的厉害。”没过多久,李三才又被罢了官。
回到老家后,李三才的麻烦还是不断。朝中奸臣担心他再被重新起用,于是继续攻击他,想把他彻底搞臭。御史刘光复诬陷他盗窃皇木,营建私宅,还一口咬定李三才勾结朝官,任用私人,应该严加治罪。李三才愤怒异常,不停地写奏书为自己辩护,揭露奸臣们的阴谋。